学术投稿

子宫癌肉瘤致子宫内翻一例

段世菲;陈静静

关键词:
摘要:患者 女,59岁.因“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3年余、排尿困难半天”就诊.体检:阴道内充斥菜花样不规则肿物,大小约7 cm×8 cm×9 cm,基底部扪不清,部分组织呈暗紫色坏死状.肿物组织较脆,指检时有脱落,接触性出血阳性.宫颈、宫体扪不清.双侧附件区未及.CT平扫、增强及MR增强扫描:不规则菜花样肿物沿子宫内壁生长,子宫内翻,宫体韧带陷入其中,宫体与肿物相伴脱出宫颈管口进于阴道内,阴道扩张(图1~6).考虑:子宫恶性肿瘤;子宫内翻.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MS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对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MSCT表现,并联合肿瘤标志物,探讨二者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经本院病理证实7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其中小细胞肺癌25例、非小细胞肺癌4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MSCT表现及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用SPSS 17.0统计软件行单因素x2检验、成组t检验.结果 (1)胸膜腔积液、淋巴结融合征象以及支气管截断征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在前二者的出现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截断征的出现率低于非小细胞肺癌;心包腔积液、胸膜转移、远处转移、血管受侵、肿瘤坏死,纵隔肺门及远处淋巴结肿大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YFRA21-1、NSE、ProGRP、SCC在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小细胞肺癌组的NSE、ProGRP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非小细胞肺癌组的CA125、CYFRA21-1、SCC阳性表达率高于小细胞肺癌组.(3)中央型小细胞肺癌组中有无心包积液的CYFRA21-1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胸膜转移、有无肿瘤坏死、有无纵隔肺门及远处淋巴结肿大的CEA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的SCC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组中有无胸膜转移的CA125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胸腔积液的NSE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肿瘤坏死的SCC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央型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有不同的MSCT表现,结合肿瘤标志物分析,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作者:努尔兰·吐尔逊;周永;韩文广;文智;张忠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TACE联合DC-CIK生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生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TACE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生物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分别为46.7%和84.4%,对照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分别为22.2%和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 +/CD8+及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TACE联合DC-CIK生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可显著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周定中;曹苏娟;李庆;龙文兴;李艳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头颈部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基于体素不相干运动(IVIM)模型计算出的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鉴别头颈部鳞癌(HNSCC)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HNSCC及良性淋巴结增生(LNH)患者46例临床资料,其中26例确诊HNSCC患者(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48岁)为A组,20例确诊LNH患者(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1岁)为B组.所有患者均进行3.0 T MR扫描,并于MR检查结束后2周通过手术或穿刺取得病理结果.IVIM-DWI采用13个b值.使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两组间D,D*,f和ADC值,用ROC曲线评价ADC、D和D*值的诊断效能.结果 A组共检出33个淋巴结,B组共检出22个淋巴结(小直径均>5 mm).A组ADC值为(1.08 ±0.26) ×10-3mm2/s,和B组(1.25 ±0.19)×10-3mm2/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A组的D值为(0.57 ±0.12)×10-3mm2/s,B组为(0.74±0.21) ×10-3 mm2/s,A组较B组显著降低(P<0.01).A组的f值为0.20 ±0.02,B组为0.32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D*值为(120.89 ±26.94)×10-3mm2/s,B组为(68.78±17.71)×10-3mm2/s,A组较B组显著增高(P<0.01).D*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2,大于D值(0.78)和ADC值(0.67).结论 IVIM DWI技术在HNSCC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中是可行的,恶性淋巴结中降低的D值反映了高核浆比,而升高的D*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恶性淋巴结增多的新生血管与组织灌注.

    作者:梁龙;陈文波;张斌;董羽颢;梁长虹;张水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时间分辨率宽体探测器CT对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时间分辨率宽体探测器CT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CT造影(CCTA)的可行性.方法 以20例窦性心律患者CCTA图像为对照,回顾性分析20例房颤患者CCTA图像.由2名放射诊断医师采用盲法对40例图像进行评分(3分制),记录两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20例房颤患者CCTA图像均符合诊断标准,达到临床要求.房颤组得分1.12 ±0.32,窦性心律组得分1.10 ±0.28,两组间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为保证房颤患者检查成功率,房颤组检查间隔一个心动周期连续扫描两次,获得两套数据,辐射剂量相应翻倍.房颤组ED(3.41±1.23)mSv,窦性心律组ED(1.91 ±0.85) mSv.结论 高时间分辨率宽体探测器CT可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CCTA,且成功率高.

    作者:刘卓;张诚;陈尘;綦维维;安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胸壁神经鞘瘤的CT表现与病理分析

    目的 对照分析胸壁神经鞘瘤的CT表现与病理基础,以期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胸壁神经鞘瘤患者资料,均行CT平扫和增强,着重分析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均质性、瘤肺界面、压迹、钙化及强化方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9例神经鞘瘤均为良性单发肿瘤,边界清晰.位于右侧胸壁5例,左侧胸壁4例.肿瘤平均大径为3.7 cm(2.3 ~6.0 cm),肿块形态呈圆形(3例)和椭圆形(6例).平扫质地均匀6例,增强后轻度强化4例,中度强化和明显强化各1例,镜下以Antoni A细胞为主;质地不均匀3例,均呈外周高、中间偏低密度,增强后表现为外周轻度强化1例,中度强化2例,中央稍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镜下以Antoni B细胞为主.瘤肺界面8例光整,1例模糊,1例伴有钙化,邻近骨质压迫弧形压迹3例,肋间隙增宽2例,无胸腔积液.结论 把握胸壁神经鞘瘤的CT表现和病理基础有助于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朱玉春;王建良;邢伟;刘煌辉;沈纪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扩散峰度成像在胶质瘤中的初步应用进展

    胶质瘤是成人颅内常见的恶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世界卫生组织对胶质瘤的分级系统是基于肿瘤细胞结构、有丝分裂、新生血管形成、细胞坏死等.由于肿瘤的不均质性,其病理分级与治疗预后相差很大.所以,术前对胶质瘤的分类、分级对肿瘤治疗方案的制订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2].传统的扩散磁共振成像对于胶质瘤术前评估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作为评估胶质瘤的主要依据存在一定局限性[3-5].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扩散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日趋完善.扩散峰度成像(DKI)是建立在非高斯运动模型基础上的新兴技术,不仅体现中枢系统中水分子的扩散特征,还反映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6],在评估胶质瘤中可以获得更加独立完善的信息.

    作者:徐蒙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SLEEK序列显示移植肾动脉的价值及扫描参数的优化选择

    目的 评估基于多翻转脉冲空间标记(SLEEK)序列的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EC-MRA)在移植肾动脉成像的价值及扫描参数优化.方法 对75例接受了肾移植的患者,应用1.5 TMR扫描仪分别进行血液抑制翻转时间(BSP TI)为500、800、1100、1400 ms扫描,比较不同BSP TI下移植肾动脉主干、分支与肾实质的相对信号强度.结果 75例患者均成功实现了非对比剂移植肾动脉血管成像.BSP TI由500 ~ 1400 ms,移植肾动脉远端分支的信号强度逐渐增强.在BSP TI为800 ms或1100 ms时,移植肾动脉与移植肾实质之间的相对信号强度高.结论 基于SLEEK的MEC-MRA在显示移植肾血管解剖方面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在血流正常情况下BSPTI为800 ms或1100 ms时成像效果较好.

    作者:王秋霞;陈亮;汤浩;胡道予;胡军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T灌注成像对急性重型胰腺炎发生胰腺坏死的早期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预测急性重型胰腺炎发生胰腺坏死的价值.方法 20例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起病3天之内行CTP,观察有无胰腺缺血.20例胰腺正常的对照组同样行CTP.3周后对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复查CT增强扫描观察有无胰腺坏死.结果 对照组CT显示胰腺血流量(PBF)和胰腺血容量(PBV)总是大于肝脏血流量(HBF)和肝脏血容量(HBV) (P <0.01).以对照组的扫描结果为标准,当PBF和PBV小于HBF和HBV时,认为存在胰腺缺血(P<0.01).20例患者中10例存在胰腺缺血.3周后,存在胰腺缺血的10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胰腺坏死;10例未发现胰腺缺血的患者均表现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未发生胰腺坏死.CTP预测胰腺坏死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0.9%.结论 CTP能早期发现胰腺缺血,预测胰腺坏死,可以作为评价急性重型胰腺炎预后的临床指标.

    作者:蒋洪涛;肖恩华;唐勇军;尚全良;范金华;陈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子宫癌肉瘤致子宫内翻一例

    患者 女,59岁.因“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3年余、排尿困难半天”就诊.体检:阴道内充斥菜花样不规则肿物,大小约7 cm×8 cm×9 cm,基底部扪不清,部分组织呈暗紫色坏死状.肿物组织较脆,指检时有脱落,接触性出血阳性.宫颈、宫体扪不清.双侧附件区未及.CT平扫、增强及MR增强扫描:不规则菜花样肿物沿子宫内壁生长,子宫内翻,宫体韧带陷入其中,宫体与肿物相伴脱出宫颈管口进于阴道内,阴道扩张(图1~6).考虑:子宫恶性肿瘤;子宫内翻.

    作者:段世菲;陈静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Tornwaldt囊肿的临床、MRI和DWI表现

    目的 分析Tomwaldt囊肿的临床、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500例包括鼻咽部的头部MRI图像资料,其中年龄3天~14岁330例,15~ 82岁8170例.观察Tornwaldt囊肿的出现率、MRI和DWI表现特征.结果 8500例中发现Tornwaldt囊肿23例(0.27%),年龄10~ 75岁,在儿童中仅发现1例.病变均为单发,与脑干信号比较,平扫T1 WI呈低信号7例、等信号11例和高信号5例,10例DWI呈低信号4例、高信号6例.11例MR增强后均无强化.21例横轴位MRI,15例位于鼻咽部顶后壁正中线,各有3例分别位于中线偏左或偏右侧头长肌前方;13例呈圆形,6例呈纵椭圆形和2例呈横椭圆形.15例矢状位MRI上椭圆形病变的大径与枕骨斜坡的长轴成锐角关系10例、成平行关系4例和成钝角关系1例.结论 Tornwaldt囊肿罕见于儿童,位于鼻咽顶后壁正中线、中线偏左或右侧,在横轴位图像上多呈圆形和纵椭圆形,在矢状位图像上病变大径与枕骨基底部长轴常成锐角关系,T1WI和DWI上可呈低、等或高信号多种表现.

    作者:丁磊;高振华;何天生;罗柏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T小肠成像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口服法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MSCTE)检查技术及其优化,评价其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的优势及限度,分析OGIB的常见病因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OGIB患者的MSCTE资料,评估其中60例无肠梗阻患者肠道扩张情况,将所有MSCTE结果与终诊断对比.结果 患者对检查耐受性较好,近段-远段小肠扩张程度依次提高;本组MSCTE诊断敏感度为84% (42/50),特异度为100% (14/14),准确率为87.5% (56/64),阳性预测值为100% (42/42),阴性预测值为63.6% (14/22).结论 MSCTE用于OGIB诊断特异度高,阳性的MSCTE结果能可靠地提示出血原因;但对黏膜浅表病变敏感度较低,阴性时可选择胶囊内镜(CE)等进一步检查.

    作者:李静;李欣;韩萍;周承凯;吴爱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膀胱错构瘤一例

    患者 男,11岁.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严重时为酱油色,为全程血尿,不伴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发热.既往体健,否认外伤及手术史.体检:T 36.6℃、P71次/分、R 20次/分、BP 96/58 mmHg.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尿常规:WBC 36.30个/μL,RBC 56.60个/μL,上皮细胞27个/μL.肾功能:肌酐35.0 μamol/L.彩超:膀胱壁不光滑,底部见大小约2.4cm×1.7 cm低回声包块,界清,轮廓欠规整,内见多发钙化团,宽基底,可见源于膀胱壁血流信号.CT平扫膀胱前壁可见大小约2.1 cm ×2.0 cm软组织肿块,其内见片状钙化.增强示膀胱前壁肿块呈中度持续强化,考虑膀胱癌(图1~3).膀胱活检:黏膜慢性炎症,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予抗炎及口服激素治疗,肿块无明显缩小,遂行膀胱肿块切除术.术中所见:膀胱前壁见直径约2.5 cm肿瘤,伴有钙化物附着,蒂细,活动度可.病理诊断:儿童膀胱错构瘤(图4).

    作者:罗小琴;童成文;高道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一例

    患者 男,41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入院.专科检查: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肾区叩痛.实验室检查:尿常规(-),隐血(-),肿瘤全套(CEA、AFP、CA199、CA125)正常,肝肾功能正常.CT平扫显示左肾中极等密度肿块,边界光滑清晰,大小约5.0cm×5.0cm×4.5cm,密度均匀,部分向肾外膨胀,CT值约41 HU(图1).增强后皮质期见肿块均匀轻度强化,CT值约50 HU(图2).实质期肿块进一步轻度强化,CT值约56 HU,未见明确肾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和静脉癌栓形成(图3).延迟期冠状位重组显示左侧肾盂肾盏受压推移呈弧形改变,未见明显破坏浸润(图4).尿路重组容积再现技术显示更清晰、直观,左肾中盏受压推移,表面光滑,余双侧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未见异常(图5).

    作者:朱玉春;王建良;沈纪芳;邢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单支右冠状动脉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一例

    患者 女,65岁,于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喘不适,呈阵发性,活动后明显,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休息或半卧位后自行缓解.体检:血压145/100 mmHg,心率80次/分;心脏彩超:主动脉瓣回声增粗增强,呈Ⅰ度纤维化,开放尚可,关闭欠佳,CDFI示瓣下可见少量反流(图1).临床初步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CTA:左侧冠状动脉缺如,右侧冠状动脉迂曲增宽,并延续成为左侧的冠状动脉,动脉内可见多发斑片状钙化影(图2~6).

    作者:吴圣峰;夏云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一例

    患者 女,56岁,间断腹痛1月加重入院.1年半前因“子宫肌瘤”入当地医院行“子宫切除术”.体检:T 36℃,P76次/分,R 20次/分,Bp 132/73 mmHg.神清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下腹可见手术瘢痕,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肿大,墨菲氏征阴性,未触及明显包块,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超声提示:脾大,脾实质多发高回声结节;CT增强扫描(图1~3):脾体积增大,边缘凹凸不平呈波浪状,脾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影,大者约为2.2 cm× 1.7 cm,增强扫描三期呈逐渐强化,强化稍欠均匀,三期CT值分别约为58HU、82 HU、84 HU,延迟期病变与正常脾组织等密度或稍低于正常脾密度.

    作者:常瑞亭;姜立杰;康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及病理对照

    目的 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和病理对照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并与组织学对照,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 30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包括巨大血管瘤(21例),离心性强化血管瘤(3例),含有多发液平面的血管瘤(1例),带蒂的血管瘤(2例),肝血管瘤病(3例).结论 不典型肝脏血管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不同的组织学结构,了解其影像表现对于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和提高肝内病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翠宇;赵大伟;王欣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青年人初治耐多药肺结核的胸部CT征象分析

    目的 分析中青年人初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经药敏试验证实的28例中青年人耐多药(观察组)及同期84例中青年人非耐药(对照组)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间影像表现差异.结果 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CT表现:(1)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病灶内钙化(x2 =5.60,P<0.025);(2)观察组多于对照组:肺毁损(x2=11.03,P<0.005)、胸膜钙化(x2=16.85,P<0.005)、脓气胸(x2=14.54,P<0.005)、支气管扩张(x2 =8.82,P<0.01).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的CT表现(P>0.05):斑片灶(x2=0.39)、结节灶(x2=0.9)、斑条灶(x2=2.68)、播散灶(x2=0.63)、空洞分布(x2=0.018)、多发空洞(x2=0.59)、空洞内液平(x2=0.11)、胸腔积液(x2=1.96)、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x2=2.09)、纵隔肺门淋巴结钙化(x2 =0.72).结论 两组患者病灶内钙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在肺毁损、胸膜钙化、脓气胸、支气管扩张的征象上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CT诊断肺结核时,除斑片、结节、斑条、播散灶及多发空洞、胸腔积液等结核征象外,如存在肺毁损、胸膜钙化、脓气胸、支气管扩张等征象,要高度怀疑为耐多药肺结核.

    作者:刘扬;龚圣兵;陈严;王海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内疝的CT诊断(附2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内疝的临床与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8例腹内疝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腹部CT平扫,同时将扫描的原始数据进行所需的冠状位、矢状位及任意方位的多平面重组,由2名腹部放射学副主任医师用双盲法评价图像.结果 28例患者术前CT均提示小肠梗阻,肠管绞窄6例,10例提示腹内疝(十二指肠旁疝5例,大网膜裂孔疝1例,盲肠周围疝1例,肠黏连束带内疝3例).所有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手术证实所有患者均有小肠梗阻,肠管绞窄12例,腹内疝类型包括十二指肠旁疝7例(左侧5例、右侧2例),肠系膜裂孔疝1例,大网膜裂孔疝1例,盲肠周围疝2例,肠黏连束带内疝17例.各型腹内疝的共有CT表现和一系列个体征象与手术结果存在相关性,共有征象有:肠管异位(100%)、局限性肠梗阻(100%)、占位征象/周围脏器移位(100%)、鸟嘴征(85.71%)、缆绳征/漩涡征(89.29%)、肠缺血(71.43%).结论 腹内疝早期临床诊断困难,及时行CT检查并正确诊断至关重要,熟悉其影像征象早期诊断不难.

    作者:阮志兵;焦俊;闵定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组织分化类型与临床分期直肠癌的ADC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在不同组织分化类型与临床分期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73例直肠癌患者的扩散加权成像(DWI)资料,测量其ADC值.根据术后病理组织分化类型分为6组:高分化(n=11)、高中分化(n=8)、中分化(n=29)、中低分化(n=7)、低分化(n=5)、黏液腺癌(n=13);根据TNM将临床分期分为4期:Ⅰ(n=13)、Ⅱ(n=16)、Ⅲ(n=34)、Ⅳ(n=10),对不同组织分化及临床分期直肠癌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不同组织分化类型直肠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993,P=0.000),组间ADC值两两比较:黏液腺癌与其余各组、高与中低、高与低、高中与中低、高中与低、中与低分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与高中、高与中、高中与中、中与中低、中低与低分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腺癌ADC值高(1480.05±236.05)×10-3mm2/s,其余各组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减低,ADC值有逐渐减低的趋势.不同临床分期直肠癌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5.695,P =0.127).结论 直肠癌ADC值可以作为判断肿瘤不同组织分化类型的生物影像指标,但对不同临床分期的判断无帮助.

    作者:朱丽娜;颜社平;卢喜;张峤;赵志伟;明洁;杨爱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简易标识体表定位在MSCT介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简易标识体表定位在多层螺旋CT(MSCT)引导下介入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搜集本院1995年1月至2015年3月间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的患者489例,年龄25~ 79岁,其中无标识定位(常规组)221例,大头针标识定位(标识组)268例.两组均采用GE Lightspeed VCT对病灶进行薄层扫描,在确定体表穿刺点及穿刺深度、角度后由临床医师实施穿刺.穿刺及扫描需重复进行,直至取出相应的病理组织或异物、注入适量的药物等材料后结束.比较两组患者扫描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以此判断辐射剂量的高低及穿刺成功率.采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间各部位结果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标识组胸部、腹部CT引导穿刺扫描次数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26、10.78,P<0.05),头颈部及椎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2,P>0.05);标识组各部位CT引导穿刺发生并发症均少于常规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07、0.67、1.83,P>0.05).结论 简易标识MSCT体表定位简便易行,能够减少穿刺中的重复扫描次数以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并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兰永树;漆赤;熊义林;蒲先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