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治疗糖尿病足

孟玫春;齐云华;毛丽妲

关键词:糖尿病足 /针灸疗法, 截肢, 康复
摘要:糖尿病患者截肢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 15~ 46倍,本病所致下肢截肢虽与血糖控制不良有关,然而良好的血糖控制并不能完全避免下肢截肢.采取综合治疗对减少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可能是有益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在干预抑郁症复发中的作用

    目的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规律的为期 3年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并与未进行健康教育的患者对照,以探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在干预抑郁症复发和康复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以中西医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方式,对 56例抑郁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及痊愈出院后定期干预 3年, 住院期间主要在每日查房时和个别心理治疗中穿插进行,患者家属探视和出院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要求患者半年内每月复诊 1次, 0.5~ 1.5年, 3个月复诊 1次, 1.5年后 6个月复诊 1次,在复诊时强化院内健康教育内容,以及针对患者心理变化,遇到的心理问题社会问题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其复发.另设 42例进行常规药物及心理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复发率及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 2=18.971, P< 0.01).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服药依从性比较 (χ 2=19.717, P< 0.01),SDSS评分比较 (t=5.724,P< 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自杀发生率研究组 4%,对照组 17%, (χ 2=4.929, P< 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干预抑郁症复发.

    作者:杨静娟;吕建周;李桂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现代康复的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运动耐量,观察两周程序康复能否改善 AMI患者的生活质量( QOL).方法通过多种 QOL问卷( QOLQ)对顺利完成早期康复计划的 21例 AMI患者进行 QOL评估.结果对完成程序康复的 AMI患者 (平均住院时间为( 15± 4) d,通过中文版 WHO QOL等量表进行 QOLQ的测试,主观感受积分较对照组高( P< 0.001),在生理、心理及环境领域的得分亦高于对照组( P均 < 0.0001).但在社会关系领域则无统计学上的差异;生活质量指数量表则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AMI患者早期程序康复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戴若竹;刘德斌;林荣;陈天宝;周凯章;王凌;叶志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评定与治疗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喘息、发热、咳嗽,活动不能,肺功能低下,焦虑,饮食欠佳,自身处理疾病能力差等问题点,呼吸科副教授、康复医师、 PT治疗师、心理医师、 ADL护师、营养师、理疗师、中医师、针灸师经会诊制定出康复目标及措施.治疗 2个月后,患者肺功能提高 12.82%,日常生活能力 Barthel指数提高 55分,自觉气短症状评定提高 2级.

    作者:门为;安晓芳;齐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足球运动员赛中重度损伤的原因分析

    对全年足球甲级联赛中重度损伤的成因进行追踪,通过对部分足球运动员损伤实例及其机制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加强足球运动员全面身体素质的平衡发展及技术动作的合理应用,开展对运动员的职业道德和体育文明精神教育,提高球队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及有效的康复手段是防止足球运动员重度损伤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降血压药对腹透尿毒症贫血患者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

    为探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的尿毒症贫血患者使用不同种类降血压药物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益比奥, rHuEPO)疗效的影响.作者对不同种类降压药对腹膜透析的尿毒症贫血患者使用益比奥疗效的影响作-研究.

    作者:吴建平;郭树龙;杨忠民;沈世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类风湿关节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 RA患者的影像学病情进展进行随访,探讨影响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预后的相关因素 ,为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 41例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 DMARDs)治疗的 RA患者双手相 X线进展情况进行 2- 9年随访,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起病关节、关节外表现、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核周抗体、抗鼠食管角质层抗体、抗 RA33抗体、 HLA-DRB1 04等位基因等因素与 RA预后的关系.结果根据 Steinbrocker分期有无进展将 41例 RA分为两组,有进展组及无进展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 4.7± 2.8)年和( 3.8± 1.5)年 , 差异无显著性 (P=0.155, 95% CI: 0.375- 2.280 ).只有 DRB1 04对 RA影像学病情进展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35, 回归系数 R=0.220, 期望值 Exp=6.753).结论 HLA-DRB1等位基因可作为估计 RA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林玲;肖征宇;黄少弼;许杰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早期干预的关系

    目的遗传因素对糖尿病肾病发病( DN)有重要影响,探讨一氧化氮合酶 (ecNOS)第 4个内含子一个 27bp的插入 /缺失( a/b)多态性与 DN患者体内 NO水平的关系. 方法应用 PCR方法检测了 37例健康对照者( NC)与 84例 2型糖尿病( DM)患者的 eNOS基因 a/b基因型,并测定上述人群空腹血清一氧化氮代谢物( NOx)水平. DM组患者根据清蛋白排泄率又分为 3组 ,即正常清蛋白尿组 (DM1组 )、微量清蛋白尿组 (DM2组 )、大量清蛋白尿组 (DM3组 ).结果 ( 1) DM各组 a等位基因和 aa+ ab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 2=3.91 to 4.28,P< 0.05;χ 2=17.16 to 36.05,P< 0.01). DM1组 a等位基因及 aa+ ab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 DM2 及 DM3组 (χ 2=4.17 to 4.64,P< 0.05;χ 2=8.23 to 9.21,P< 0.01).( 2) NC组 aa+ ab基因型空腹血清 NOx明显低于 bb基因型 (t=2.30,P< 0.05).( 3)血清 NOx在 DM1组较 NC组有明显的升高 (u=2.35,P< 0.05) ,但在 DM2 , DM3组却较 NC组有显著的降低 (u=1.68,P >0.05). 结论 eNOS 基因 a/b多态性与 DN患者体内 NO水平有关, eNOS基因可能通过减少 NO的释放而引起 DN的发病.因此可以通过对携带 a等位基因的 DM患者进行早期干预而减缓 DN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晖;宁英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大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腹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短期效果观察

    为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益比奥,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对持续腹膜透析患者 (CAPD)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对 61例 CAPD分两组应用不同剂量益比奥治疗并评估.与中小剂量益比奥治疗组相比,大剂量组效果更好.

    作者:郑红光;关欣;杨志蕃;左巍;张德伟;杜欣;霍平;洪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综合式家庭心理干预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以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综合式家庭心理干预对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 80例患者抽答法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 40例和对照组 40例,干预组除药物治疗外接受系统的综合式家庭心理干预,对照组只有药物维持治疗.结果在 1年末,干预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 SDSS)、症状自评量表( SCL-90)、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t=3.62~ 3.68,P< 0.001),服药依从率、年复发率 (u=3.48,3.52,P< 0.001),说明干预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心理状况明显改善,服药依从率明显提高,年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综合式家庭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振武;王志敏;孟庆伟;王新权;史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抗抑郁症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目前抗抑郁症药物主要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三环类( TCAs)、可逆性单胺氧化酶 A抑制剂( RIMA)、选择性 5-羟色胺( 5-HT)再摄取抑制剂( SSRI)、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 NE)再摄取抑制剂( NARI)、 5-HT和 NE再摄取抑制剂( SNRI)及 NE能和特异性 5-HT能抑制剂( NaSSA).对上述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作以介绍.

    作者:文彬;郑家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中药川芎嗪对慢性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目的为验证中药川芎嗪对心肌肥大心功能不全时改善心肌生物力学方面的功能.观察中药川芎嗪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纤维化动态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缩窄腹主动脉造成大鼠压力负荷模型.将 63只大鼠 SPSS软件采用随机分为 3组:假手术组( sham operated groups, SOG)、手术组( operated groups, OG)和手术+川芎嗪干预组( OG+川芎嗪).每组分为术后 1,2,4,7,14,21,30 d 7个时间点.采用组织病理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在各时间点大鼠心肌纤维化进行形态学和形态计量法上的比较.结果 (1) OG组光镜下显示出反应性纤维化和修复性纤维化阶段, OG+川芎嗪组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比 OG组减轻,未见修复性纤维化出现. (2)OG 组心肌血管周围纤维化( perivascular collagen area, PVCA)在术后 1 d( 2.09± 0.45)就已显著高于 SOG 组( 0.83± 0.06),以后平稳上升,而与此同时 OG+川芎嗪组 PVCA( 1.16± 0.06)显著低于 OG 组; OG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 (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CVF)在术后 2 d( 3.08± 0.56)已显著高于 SOG 组( 2.78± 0.64),从术后 21 d始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而 OG+川芎嗪组 CVF从术后 21 d( 4.69± 0.85)开始显著低于 OG组( 7.56± 0.88), P均 < 0.05.结论川芎嗪可减缓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胶原的沉积,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任海玲;江时森;谢渡江;汪春晖;杭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尼可地尔含血停搏液对心肌细胞Na+-K+ATP酶的保护作用

    目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导致心肌细胞 Na+-K+ ATP酶活性降低,通过对比缺血再灌注后 Na+-K+ ATP酶活性改变,研究尼可地尔含血停搏液对心肌细胞 Na+-K+ ATP酶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间生态离体兔心共生支持系统模型. 16个心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8只.分别采用尼可地尔超极化含血停跳液或者高钾去极化含血停跳液灌注.超极化含血停跳液由尼可地尔( 100 μ mol/L), Krebs-Henseleit液和兔血 1: 2混合配制.去极化停搏液由 St.Thomas' 液与兔血 1: 2混合配制,终 K+浓度 20 mmol/L.心脏停跳后以含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常温缺血 60 min.再灌注 60 min.采用电镜酶化学方法检测缺血前后心脏 Na+-K+ ATP酶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后两组中酶的活性均明显降低,高钾组较尼可地尔组减少更明显.结论尼可地尔对心肌细胞 Na+-K+ ATP酶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宋青;何蕾;江朝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高血压患者的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以中低强度为主的锻炼方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康复疗效,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高血压康复治疗模式.方法对 70名坚持进行中低强度体育锻炼及 67名不进行锻炼的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 1年的随访,比较其血压变化情况,并对锻炼组中患者的血压及医疗费用支出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1年康复治疗后,锻炼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 (SBP)与舒张压 (DBP)分别较对照组高血压患者降低 5.57 mmHg和 3.53 mmHg.在锻炼后每个月稳定下降;肺活量较锻炼前有所改善;锻炼后 3个月的月均医药费用支出较开始锻炼 3个月约降低 40元.结论在社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以中低强度体育锻炼为主的康复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控制血压和强身健体的效果,并有利于医疗费用的控制.

    作者:吴毅;李洋;孙莉敏;傅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F波在评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 F波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 106例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和 75名正常人下肢 F波短潜伏期、时限、波幅和面积,以及 M波波幅和面积.结果无神经病变的 DM患者 30例, F波时限增宽 8例, F波短潜伏期延长 4例, F/M波面积增大 2例.有神经病变的 DM患者 76例, F波短潜伏期均延长; F/M波波幅和 F/M波面积增大; F波时限在轻型 DPN患者中增宽,在重型 DPN患者中未见明显异常.正常人 F波短潜伏期上限( Y)与腿长( X)的函数关系为 Y=12.3+ 48.8X2.结论 F波可作为早期诊断 DPN的敏感指标,并可发现亚临床 DPN. DPN患者的近、远端神经节段均可受累,近端神经损害可早于并重于远端神经.

    作者:王真真;卢祖能;陈文明;王镇涛;曾庆杏;聂传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卡托普利对缺血-再灌注豚鼠乳头肌的直接电生理特征

    目的根据卡托普利减少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实验参数 ,探讨其是否有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直接电生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模拟缺血-再灌注的方法,记录卡托普利对缺血-再灌注豚鼠离体乳头肌单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 Cap组与 Isc组比较动作电位振幅( APA) , 动作电位复极 30%的间期( APD30) , 动作电位复极 50%的间期( APD50) ,静息膜电位( RMP)、有效不应期( ERP)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 (107± 11) mV和 (94± 25) mV (1 min),t=1.48,P=1.60; (76± 23) ms和 (49± 29) ms (3 min),t=0.30,P=0.760;(129± 33) ms和 (82± 45) ms (10 min), t=2.57,P=0.203;(148± 48) mV和 (67± 9) mV (10 min),t=4.98,P=0.01; (211± 47) ms和 (165± 43) ms (10 min),t=2.27,P< 0.05. Cap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 Isc组显著减少. Cap组与 Rep组比较 APA, ERP有显著性的差异,分别为( 113± 14) mV和 (75± 34)mV (3 min),(249± 84)ms和 (162± 39)ms (15 min),P< 0.05, Cap组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减少.结论卡托普利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直接的电生理保护作用.

    作者:徐延敏;黄体钢;陈元禄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冠脉结所经典大鼠,验证其是否具有模拟或加强缺血预适应减少缺血再灌后折损伤后的作用.方法 180只大鼠采用 Stata统计软件随机分为 9组,每组各 20只.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 5 min,再灌 5 min,反复循环 3次缺血性预适应模型,以及缺血 30 min,再灌 2 h的单纯缺血再灌模型,以坏死区占缺血区的百分比、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肌酶、自由基为评价指标.结果再灌组,早、晚期假性预适应组坏死质量占缺血质量( IS/ AAR)分别高达 45%, 47%, 45%;心率失常的发生率也分别高达 76%, 56%, 73%;血清中 LDH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 缺血预处理后,早期组 IS/AAR与早期假性预适应组相比降低了 17%,晚期组 IS/AAR与晚期假性预适应组相比仅降低 4%;早期缺血预处理组和晚期缺血预处理组心率失常发生率分别为 13%, 44%,显著低于再灌和早晚期假性预适应组, P< 0.01;缺血预处理之后 LDH释放也减少.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后,在再灌、 IPC基础上 IS/AAR进一步缩小约 10%~ 17%, LDH释放也减少, LDH含量以晚期药物+ IPC组低,与晚期假性预适应组相比 P< 0.05,复方丹参方使再灌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下降.另外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后,还可以使血清中 MDA下降, SOD活性增强.结论复方丹参方可加强缺血性预适应的效应,但对早期缺血性预适应的效应不及缺血预处理,而晚期缺血性预适应效应不及复方丹参方预处理.

    作者:高秀梅;张伯礼;商洪才;王怡;郭利平;张萌;史红;刘密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国家公务员9个机关6052例高血压患病率分析

    目的用 1999年 WHO/ISH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 1978年 WHO标准对高血压患病率进行探讨.方法自愿体检者来自 9个国家机关的公务员 (含退休人员 )6 052人,男 3 494人,女 2 558人,年龄 17~ 91岁.由相同的医务人员对其全面体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血压按规定由专人测量、记录. 20岁以上按每 10岁 1个年龄组进行统计,结果进行χ 2检验.结果按 1978年 WHO标准,高血压患病率为 13.28%,高于 1980, 1991年全国普查患病率的 9.1%, 11.26%.按 1999年 WHO/ISH标准高血压患病率为 23.35%,其中男性组患病率为 28.24%,女性组为 16.75%,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P< 0.001).各年龄组患病率男性组高于女性组( P< 0.001),均随增龄而增高, 40岁以上更明显.边缘高血压者也随增龄而增加,到 80岁组有下降.收缩压等于 140 mmHg组,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P< 0.05),但Ⅲ级高血压组则相反( P< 0.05).结论 1999年 WHO/ISH标准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 1978年 WHO标准的患病率,患病率随增龄有增高趋势,男性高血压总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作者:汤千一;刘秀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强心冲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评价强心冲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大鼠行 40 g/L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注射剂量 40 mg/kg ,剑突下腹正中切口,分层打开腹腔,在肾动脉分支以上钝性游离腹主动脉,将 7号注射器针头平行置于腹主动脉上,用 4号手术丝线将腹主动脉和注射器一同结扎,然后缓慢将注射器撤出,关腹,分层缝合.使大鼠腹主动脉直径缩窄为 0.7 mm, 造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分组给药后,采用原位凋亡检测方法,取大鼠心肌的相同部位提取标本(左心室壁)冰冻切片经 40 g/L多聚甲醛固定 10~ 20 min后,经脱水脱蜡, NBT-BCIP显色,光镜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并照相.评价强心冲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心肌没有细胞凋亡;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每 10× 10视野 5.6 个;强心冲剂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每高倍视野 1.3个;强心冲剂中剂量组和生脉饮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每高倍视野 2.7 个,心肌细胞凋亡数多于强心冲剂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而少于心衰模型组;强心冲剂低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数在各治疗组中多.结论强心冲剂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能明显改善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赵英强;孙兰军;李惠臻;徐强;王保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 30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广泛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早期出院方案.结果表明并不增加死亡率和并发症的病死率.在中国大多数医院也实行了 AMI早期出院,但还有相当多的临床工作者和绝大多数患者对此还心存疑虑,这方面的研究和宣教工作亟待深入和普及.

    作者:武海宁;武志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氦氖激光并微波照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目的检验氦氖激光合并微波照射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对 18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分治疗组 11例,对照组 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传统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另采用氦氖激光并微波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为 57% (12/21)和 27% (13/11), P< 0.01,χ 2 =2.5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总有效率分别 86% (18/21)和 73% (8/11), P< 0.01,χ 2 =0.8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痊愈时间分别是( 3.83± 1.87)周和( 6.17± 1.16)周( P< 0.05, t=2.5706)有显著差异.结论氦氖激光并微波照射治疗对糖尿病足部溃疡有显著疗效.

    作者:宋雪英;邬素航;赵影;崔庆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