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足母)趾侧腹皮瓣修复第1、2足趾创面13例

赵风林;李宗宝;王文德;吴德富;王鑫;赵亮

关键词:足趾, 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足趾骨外露创面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游离健侧(足母)趾侧腹皮瓣修复患侧(足母)趾创面10例;用带蒂的(足母)趾侧腹皮瓣修复同侧第2足趾创面3例.结果:13个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8个月,皮瓣耐磨,外形与功能均满意.皮瓣感觉恢复至S3~S4.结论:(足母)趾侧腹皮瓣是修复足趾骨外露创面一种较好的方法.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婴儿前、后囟穿刺术解剖学标本制作

    婴儿在疾病诊疗中常需静脉采集血标本以供检查,当自四肢、头皮或颈部浅静脉采集难以成功时,常改用前、后囟穿刺取血.为适应护理应用解剖学教学,我们设计、制作了前、后囟穿刺术解剖学标本,清楚地显示了穿刺部位、方向、角度和层次.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黄海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改良鼻前孔填塞法治疗老年性下鼻道后端出血

    我科自2003年8月~2005年9月门急诊收治50例老年性下鼻道后端出血患者,通过改良鼻前孔填塞,50例均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朱新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肘内侧入路的临床应用解剖及其意义

    目的:为肘内侧入路手术避免损伤重要结构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教学用的固定尸体标本24具(男18女6)48侧,按手术入路层次,对肘内侧入路的相关血管神经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1)臂内侧皮神经于臂中部的内侧面浅出,直径为(1.05±0.35)mm;前臂内侧皮神经于臂内侧中下1/3肱二头肌内侧沟伴贵要静脉浅出,直径为(1.50±0.55)mm.(2)尺神经干在肘部发出1~3肘关节支、1~4尺侧腕屈肌支和1~4指深屈肌支.(3)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和尺侧返动脉后支从肱动脉的起点处至尺神经垂直距离分别为(1.65±0.35)cm、(2.43±0.54)cn、(1.86±0.41)cm;与尺神经伴行至内上髁的距离分别为(14.38±1.82)cm、(4.51±1.16)cm、(5.91±0.67)cm.肘部附近尺侧下副动脉和尺侧返动脉后支与尺侧上副动脉在尺神经外膜相吻合.结论:(1)肘内侧入路浅层必须寻找和保护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2)肘内侧入路保护尺神经血供及其肌支是临床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罗滨;吴东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提出选择病例的要点.方法:采用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1198例.平均工作电压15KV,冲击次数300~2500次.结果:3月内总排净率86.8%,肾结石76.3%,输尿管结石90.3%.结论:经合理选择后ESWL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满意.

    作者:董平;疏仁义;郭荣利;周先明;李应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应用(足母)趾侧腹皮瓣修复第1、2足趾创面13例

    目的:探讨足趾骨外露创面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游离健侧(足母)趾侧腹皮瓣修复患侧(足母)趾创面10例;用带蒂的(足母)趾侧腹皮瓣修复同侧第2足趾创面3例.结果:13个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8个月,皮瓣耐磨,外形与功能均满意.皮瓣感觉恢复至S3~S4.结论:(足母)趾侧腹皮瓣是修复足趾骨外露创面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赵风林;李宗宝;王文德;吴德富;王鑫;赵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0例OSAHS病人随机平均分为3组,综合组采用上气道狭窄部位手术加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减肥等行为疗法进行综合治疗,手术组采用上气道狭窄部位手术治疗,通气组采用单纯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以治疗前后睡眠紊乱指数(AHI)和低血氧饱和度(LSaO2)等作为疗效判定指标,对比观察3组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有效率87.5%;手术组有效率62.5%;通气组有效率65%.经统计学处理,综合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手术组和通气组(P<0.01).结论:采用手术解除上气道狭窄病变,配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减肥等综合治疗OSAHS,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永刚;连俊勤;邹起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鼠心脏发育过程中Cx43表达的时空变化

    目的:探讨小鼠心脏发育过程中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的时空变化.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方法,观测胎小鼠、出生1d、6d、2月和14月小鼠心肌细胞Cx43的表达.结果:1、胎小鼠和出生1d小鼠心肌细胞Cx43呈斑点状遍布于心肌细胞侧-侧连接和细胞质内,闰盘处极少.2、出生6d时Cx43开始向端闰盘处聚集,2月和14月小鼠心室肌细胞Cx43已经典型分布于闰盘处,而心房仍分布于细胞侧面连接处和细胞质.3、分布密度总规律是:胎小鼠<出生1d<6d>2月>14月.结论:小鼠心肌细胞Cx43分布随心脏发育逐渐向闰盘处重排,其密度逐渐下降.心房肌Cx43的表达与分布具有一定的幼稚性.

    作者:徐振平;陈凤曾;郭志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额部皮肤固位结构的解剖及其在整形美容外科的意义

    目的:探讨额部皮肤固位结构及其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意义.方法:解剖10具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的额部,观察额部皮肤固位结构;并切取颅顶部到眉区之间全层组织,HE染色,观察浅筋膜的膜层在颅骨膜的附着位置.结果:额部皮肤固位结构与浅筋膜的膜层有密切的关系,该部位的皮肤固位结构主要是眉内侧固位结构、额固位韧带、额肌下致密区、额骨颧突固位结构、眉区滑动结构,这些结构是限制额部皮肤上提的主要因素,它们的松解在额部皮肤上提术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上述皮肤固位结构的发现,为临床上额部皮肤老化、眉下垂矫正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作者:梁伟中;张海明;冯越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糖尿病诱发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2岁,右小腿肿胀,疼痛1d,加重2h就诊.患者系一教师,每天骑自行车8公里到学校上班,入院前一天,患者从学校骑自行车回家后感觉右小腿疼痛,未引起注意,之后,右小腿肿胀并疼痛加重,遂来诊.

    作者:孟秋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改良环氧树脂在肢体管道铸型标本中的应用

    用环氧树脂填充剂灌注成人脏器(如肝、肺),效果较理想,具有充盈饱满、支撑力强、精细美观、收缩率低等特点.但由于其柔韧性差,特别应用于分支多且细的管道(如四肢),细小分支易折断,效果不太理想.为此,我们在原环氧树脂填充剂的基础上,通过加入四氯乙烯(增韧剂)进行改良,以增加铸型的柔韧性.经过多次实验,现制作出-批高质量的肢体铸型标本,支撑力和柔韧性都较理想,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海龙;周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OSAHS

    目的:探讨采用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治疗儿童OSAHS的疗效.方法:应用美国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对双扁桃体、腺样体进行低温消融术治疗儿童OSAHS 25例.结果:经手术治疗除1例效果不佳外,20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4例明显好转,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扁桃体消融、腺样体消融能有效扩大鼻咽、口咽部通气截面积,解除上气道阻塞因素,是治疗儿童OSAHS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建耀;廖建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喉切除术相关血管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喉切除手术提供相关血管神经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在20具(40侧)成人头颈部标本上解剖观测喉的血管和神经的走行及分布.结果:喉上动脉的入喉处在甲状软骨上角前下方左侧(14.91±3.83)mm、右侧(15.96±3.56)mm;喉上神经喉内支的入喉处在甲状软骨上角前下方左侧(12.80±4.42)mm、右侧(13.24±3.68)mm;喉下神经入喉处距离甲状软骨下角左侧(5.38±1.57)mm、右侧(5.69±1.78)mm.进行左右比较时,表现为右侧优势.结论:本研究对喉切除手术以及其他颈前区手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李敏才;胡振武;胡圣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自体骨髓经皮注射治疗四肢骨不连24例疗效观察

    骨不连是骨科医生经常遇到的难题(除病理性骨折外,创伤骨折骨不连的原因很多).人为因素所致的骨不连如能及时发现并妥当处理,骨不连有自行愈合的可能.其它许多复杂因素所致的骨不连治疗方法很多,但直接有效的方法乃是患者自体骨组织的移植[1].自1997年~2005年,笔者用自体骨髓经皮注射治疗骨不连24例,现将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张元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侧颅底外科手术入路新进展

    颅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解剖区域,特别是侧颅底因为有许多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相毗邻,因而在以前此区域许多病变都被认为是无法手术治疗的[1],颅底外科曾经是一门由少数高度专业化的医疗中心才能胜任的极富危险性的专业学科.近几十年来,随着颅底显微解剖学、手术器械、影像学诊断技术、显微外科技术、脑神经监护技术、导航技术以及颅底修复重建技术的发展,颅底外科成为具挑战力和有活力的新兴学科之一.然而,选择何种手术径路能安全有效的实施手术,依然是现代颅底外科为关注的课题.侧颅底手术径路变化较多,描述术语经常混淆,手术径路之间有大量的重叠交错.本文拟通过对近年来侧颅底手术发展作一综述,希望能为临床提供一个关于侧颅底手术径路合理应用的概念框架.

    作者:马莉;郑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异丙酚与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比较

    目的:比较单纯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无痛人流术160例分两组,每组80例,分别使用单纯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效果.结果:两组在麻醉起效、恢复及离院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术中出血及术后宫缩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效果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扩张宫颈方面复合组效果更佳(P<0.05).结论: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具有镇痛完全、宫颈扩张效果好的优点.

    作者:许向辉;高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颞颧部皮肤固位结构的解剖及其在整形美容外科的意义

    目的:探讨颞颧部皮肤固位结构及其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意义.方法:解剖10具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的颞部及颧部,用大体解剖的常规方法,逐层分离颞颧部皮肤、浅筋膜(包括脂膜与膜层)、深筋膜或骨膜,观察该处的固位结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颞颧部的固位结构主要由浅筋膜膜层在上颞线、颧骨缘和表面、眼轮匝肌深面形成,主要有颞部固位结构、颧骨眶部固位结构、眼轮匝肌外侧和下部固位结构.结论:上述皮肤固位结构的观察,为临床上研究颞颧部皮肤结构老化的机理和颞部及颧部老化矫正方法的改进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作者:梁伟中;张海明;冯越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34例Pilon骨折患者按Ruedi-Allgower骨折分型和软组织损伤程度分成两组,A组14例,为Ⅰ型及Ⅱ型软组织损伤较轻者,采用切开复位三叶草形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20例为Ⅱ型及Ⅲ型软组织损伤严重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结果:34例中有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27.5个月.32例均骨性愈合.A组Ⅰ型、Ⅱ型优良率分别为85.7%、80%,B组Ⅱ型、Ⅲ型优良率分别为77.8%、63.6%.结论:根据骨折具体情况及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及手术时机治疗Pilon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张玉辉;吕玉江;肖巍;刘澍;任玉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简易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探讨简易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易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1例.结果:111例中,101例血肿3天内残留血量占原来血量15%以内;7例残留血量≥50%;经再穿刺置管抽吸治愈;3例再出血,予小骨窗手术清除血肿后2例存活,1例死亡.随访1~3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ADL1 21例;ADL2 38例;ADL3 44例;ADL4 7例.结论:简易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较为可靠和安全的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设备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

    作者:王卫东;孙明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颈椎自锁ZEPHIR钢板在外伤性颈椎失稳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ZEPHIR钢板内固定在外伤性颈椎失稳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外伤性颈椎失稳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并对术后植骨愈合、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观察.结果:15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椎间植骨均在术后3个月内临床愈合,所有病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有1~2个级别恢复.本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ZEPHIR钢板具备优良的植入物设计和力学性能.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后颈椎获得即刻稳定,无需附加牢固的外固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作者:李保良;王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儿腘动脉穿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积累小儿腘血管的解剖学体质资料,为临床小儿腘动脉穿刺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15例30侧学龄前儿童下肢防腐标本上,观测腘动脉及其与腘静脉、胫神经的位置关系.应用HP8500GP型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测幼儿园中班儿童60侧腘动脉及腘静脉等.结果:(1)腘窝上段腘动脉位于腘静脉和胫神经的内侧;超声诊断仪显示腘动、静脉呈内外侧、深浅关系,两者重叠1/2以上者占83%.在腘窝中、下段上述结构逐渐移位,至下段由浅而深依次为胫神经、腘静脉、腘动脉.(2)腘动脉暴露在腘窝中横线上2~3cm水平,邻近半腱肌、半膜肌的外侧.(3)腘动、静脉的内径分别为(3.60±0.34)mm、(3.39±0.31)mm,皮肤表面至腘动脉前壁的距离为(1.60±0.19)cm.结论:小儿腘动脉穿刺在腘窝上段较安全,在腘窝中、下段有可能伤及腘静脉和胫神经.

    作者:应志国;卢洪煊;史晓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主管: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