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民福;蒋吉高
[目的]讨论道家思想对养生的影响,为中医养生建立道家理论支持。[方法]通过道家无为而治、返朴归真、治未病、崇阴贵柔等思想对养生的影响,总结道家思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结果]道家思想在中医养生中有着重要作用,道家养生强调虚无淳真,归属于自然,使生命重回原始的状态,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并且重视对人体阴气固护,着重调养五脏以充养。[结论]道家思想是我国传承几千年的重要思想之一,是支撑祖国文化的瑰宝。中医养生是其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清静思想、返璞归真的自然思想、形神兼养的治未病思想、崇阴的贵柔思想对中医养生具有指导性意义。
作者:李爱民;孙广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大年龄组(5岁以上)和低年龄组儿童(5岁以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大年龄组儿童KD临床表现的认识。[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浙江省台州地区诊治的KD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58例KD患儿中低年龄组共119例(75.3%),大年龄组共39例(24.7%)。研究发现,大年龄组儿童较低年龄组儿童皮疹发生率低(P<0.01);在使用丙种球蛋白前后,大年龄组儿童发热持续时间均较低年龄组儿童长,且冠状动脉病变及不完全KD的发生率较高。但两组之间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性、结膜充血、手足硬肿、淋巴结肿大、脱皮等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室检查发现大年龄组比低年龄组的血沉、血红蛋白及白细胞明显升高(P<0.05),并且与低年龄组比较,大年龄组急性期有炎症因子的高表达。[结论]大年龄组儿童不完全KD和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均较高,其较高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可能与剧烈的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郑优敏;范海玲;解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综述中药有效组分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询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综述近年来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效果明显的多种中药组分对心肌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研究概况。[结果]多种中药有效组分可以通过:①增加内源性抗氧化酶或抗氧化物质的活性或/和合成,减少氧化产物的生成,减轻氧化机制造成的再灌注损伤;②通过增加Ca2+Mg2+-ATP酶及Na+K+-ATP酶的活性,调节离子转运,减轻钙离子超载;③减少IL-1、TNF-α等炎症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④调节细胞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⑤调节舒血管活性物质前列环素(PGI2)和缩血管活性物质血栓素A2(TXA2)释放,改善内皮功能等途径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结论]中药有效组分可有效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目前研究存在受试物质量控制缺乏、重复性差、受试物各成分间相互作用机制不明、有效成分不清、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有待深入等问题,今后研究应考虑中医药作用特点,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展,阐明中药在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作者:李寅超;何永侠;郜凤香;郭丽丽;林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金匮要略》治疗“微饮”的方法,揭示仲景治疗痰饮病的原则与思想。[方法]以《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17条条文为例,结合经典著作及仲景在本书中的论述,阐述该条文的文义,并综合分析其背后揭示的思想。[结果]本条条文意义不止于列出治疗微饮的处方,也透过治疗微饮的方法,体现治疗痰饮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是以恢复人体正常水液运化功能为务,反映了仲景治病以人为本的思想。[结论]《金匮》条文精简,往往意在言外,若能在结合经典和仲景论著的前提下对条文进行深入研究,则能对中医诊治思想有更深刻认识,必有助提升临床辨治疾病的能力。
作者:吴梓新;连建伟;姜元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适合中医药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通过对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中医、针推、康复、听力、医学影象、药学等7个专业医学生的问卷调查为样本,分析目前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阐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人文教育方面采取的相关措施还是满意的,但学校在重视程度、观念更新、制度配套、具体措施等方面等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改变观念和思路,树立现代医学教育观,立足第一课堂,拓展第2课堂,让医学人文精神贯穿有形教学和修身成才实践等对策和途径。[结论]加强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本文提出的诸种途径和方法切实可行,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亦显而易见。
作者:汪向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按摩在多指再植术镇静作用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82例行多指再植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单纯用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按摩联合镇静。观察两组患者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显优势(P<0.05)。[结论]采用穴位贴敷按摩在镇静作用中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患者舒适度高,适合在连续臂丛麻醉下行多指再植手术时的镇静需要。
作者:李银飞;魏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传统文化中“生生”的涵义,探析其在《内经》养生思想中的体现,阐述其对现代养生学的启示和意义。[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文献整理等文献研究方法,总结“生生”之含义。[结果]“生生”内涵丰富,包括运动变化、生生不息、天人合一之意。其在《内经》养生思想中主要体现为:动静相宜,辨证养生;贵在质量,以人为本;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结论]“生生”在《内经》养生思想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对现代养生学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作者:董一帆;张光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12年6月间43例肘部骨折术后继发关节强直僵硬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应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行肘关节松解术者23例为A组,常规肘关节松解者20例为B组。治疗后随访12~26个月,以关节活动度及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并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随访12~26个月,A组肘关节平均屈伸活动度达116.5度,肘关节功能评分85.7分;B组肘关节平均屈伸活动度达75.3度,肘关节功能评分61.5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尺神经损伤B组2例,A组无;术后切口感染、皮下血肿、切口愈合不良B组3例,A组无。[结论]采用铰链外固定支架松解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疗效显著,可有效增加僵硬肘关节的活动度及改善关节功能,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姜岳武;毛兆光;郭亮;夏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前列舒丸联合盐酸多西环素、高特灵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CNP患者2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32例。对照组CNP患者应用盐酸多西环素、高特灵联合治疗两月,治疗组CNP患者应用前列舒丸联合盐酸多西环素、高特灵治疗两月,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及临床体征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9%,对照组总有效率5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舒丸联合盐酸多西环素、高特灵治疗CNP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陈民福;蒋吉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Mas-related G Protein-coupled C(MrgC)抗体对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干预完全福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所致大鼠慢性炎性痛及脊髓背角(Spinal dorsal horn,SDH)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基1(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1,NR1)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28只,脊髓鞘内插管成功后建立CFA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Saline)组、MrgC抗体(MrgC Ab)组、MrgC Ab+EA组和Saline+EA组,每组7只。两EA干预组从造模24h后在患侧“足三里”和“昆仑”穴开始电针刺激,参数为2/100Hz、30min,1次/d,连续7d,其余各组均做相应固定处理。造模后7d,各组大鼠鞘内注射相应试剂。在造模前和造模后24h、6d、7d检测大鼠患足热缩退潜伏期(Thermal Paw Withdrawal Latency,T-PWL)。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患侧SDH NR1的表达。[结果](1)各组大鼠在CFA造模前和造模后24h时,T-PWL均无明显差异。第6d时,与Saline组相比,MrgC Ab+EA组和Saline+EA组大鼠患足T-PWL显著延长(P<0.01),MrgC Ab组大鼠患足T-PWL无统计学差异。第7d时,与Saline组相比,MrgC Ab组大鼠T-PWL明显缩短(P<0.05),而Saline+EA组显著延长(P<0.01);与Saline+EA组比较,MrgC Ab+EA组大鼠T-PWL显著缩短(P<0.05)。(2)与Saline组比较,MrgC Ab组SDH NR1表达量显著提高(P<0.01);EA干预后大鼠SDH NR1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MrgC Ab+EA组大鼠SDHNR1表达量也显著高于Saline+EA组大鼠(P<0.05)。[结论]鞘内注射MrgC抗体能显著拮抗电针对CFA诱导性慢性炎性痛的镇痛作用,电针镇痛效应可能与下调大鼠患侧脊髓背角NR1受体表达有关。
作者:张静若;方芳;方剑乔;池细绿;吴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β-榄香烯(β-elemene,β-ELE)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对c-myc、hTERT、microRNA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β-榄香烯处理U251细胞株24小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c-myc、hTERT基因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c-myc、hTERT蛋白的表达;基因芯片检测β-榄香烯处理对细胞表达microRNA的影响,并以Real time-PCR法验证其中miR-654-3p、miR-431、miR-150和miR-1976的表达水平。[结果]β-榄香烯明显诱导U251细胞的凋亡,与对照组(0μg·ml-1β-ELE)相比,实验组(100,200,300μg· ml-1β-ELE)的细胞凋亡有所增加,凋亡程度随着β-ELE的浓度增大而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β-榄香烯抑制了c-myc、hTER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0μg·ml-1β-ELE)相比,实验组(50,100,150μg·ml-1β-ELE)的c-myc、hTER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都有所下降,下降程度随着β-ELE的浓度增大而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基因芯片和Real time-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μg·ml-1β-ELE)相比,实验组(150μg·ml-1β-ELE)miR-654-3p、miR-431、miR-150和miR-1976的表达有所上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β-榄香烯诱导了U251细胞凋亡抑制了c-myc、hTERT基因mRNA与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了miR-654-3p、miR-431、miR-150和miR-1976的表达水平。因此,β-榄香烯诱导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其抑制c-myc、hTER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上调microRNA来实现的。此机制为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俞雯雯;张航;葛卫红;史丽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经伤椎椎体内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内固定治疗无神经功能损害、载荷分享评分≥7分的胸腰椎A型、部分B型骨折86例,并观察患者椎体术前术后的椎体矢状位后凸角。[结果]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00±6.00)个月。86例患者术后椎体后凸角均显著恢复,但有8例患者术后9个月发现椎体后凸角明显丢失平均12.5°(占9.3%)。[结论]经伤椎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可以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及伤椎前缘高度,又能重建椎体的骨密度,有效防止日后矫正度的丢失,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前提下,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之一。
作者:杨国栋;张相弟;朱杰鹏;毛文华;费稳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解毒清火饮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IM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予更昔洛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解毒清火饮治疗,疗程1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19%,对照组为55.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临床退热、颈淋巴结消退、咽峡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毒清火饮对小儿IM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夏玲飞;吴永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辨识和“治未病”相结合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对糖尿病(diabetes mel itus,DM)患者血糖、血脂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300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 itus,T2DM)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进行体质辨识,根据体质辨识结果进行基于“治未病”理论的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和药物方面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对照组实行一般糖尿病管理模式,两组均观察一年,观察T2DM患者血糖、血脂改善情况。[结果]体质辨识和“治未病”相结合的社区慢病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DM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标,可以降低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患者的血糖、血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质辨识和“治未病”相结合的社区慢病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DM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DM的管理效果
作者:李琰华;杨佳琦;黄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合作式学习对培养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综合能力的作用,为护理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校2009级护理学专业学生6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利用课余时间以“第二课堂”为载体进行学习,采用合作式学习方法;对照组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自编问卷、自我效能量表以及期末考核成绩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问卷显示,护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有所提高,实验组的自我效能和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合作式学习能激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护理临床实践的需求。
作者:陈俐娜;杨露霖;宋冰冰;王悦琳;沈翠珍;孙文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保胃气思想在六经传变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的文献研究方法,研究总结保胃气思想在六经传变中的运用。[结果]书中多以胃气强弱作为六经病发展转归的关键因素,并在六经病的辨证论治中,始终将保胃气作为治疗六经病的基本准则。病在三阳,祛邪保胃气,病入三阴,扶正保胃气。[结论]张仲景在临床中非常重视胃气的作用,并将保胃气的治疗思想贯穿于《伤寒论》的始终。其中,在六经传变方面,保胃气思想表现的尤为突出。
作者:冯兴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及评价基于分期托、补法的治疗对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托补治疗组33例,切排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基于分期托、补法的中药联合脓肿穿刺冲洗治疗,对照组采用脓肿切排术联合抗生素治疗。[结果]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16.48±2.80)d,对照组(30.59±7.69)d,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感受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均为100%,无差异。[结论]基于分期托、补法的治疗对哺乳期乳腺脓肿疗效确切,疗程短,痛苦小,乳房外观不受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越;吴永强;郑红斌;洪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对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伴应激性高血糖(stress hyperglycemia,SHG)患者的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主要指标的影响,评价血糖控制对NPE伴SHG患者肺水变化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对51例NPE伴SHG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以持续胰岛素静脉微泵输注治疗方案控制血糖于4.4~8.3 mmol·L-1;对照组(25例),控制血糖于10.0~11.1mmol·L-1,两组其他常规治疗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开始3d的CI、ITBVI、GEDVI、EVLWI、PVPI、CVP等PiCCO监测指标,血糖与ITBVI、GEDVI、EVLWI、CVP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患者结局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的血糖、EVLWI及APACHE Ⅱ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CI与氧合指数(PaO2/FiO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TBVI、EVLWI、PV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血糖与EVLWI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01),与PVPI、ITBVI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01,r=0.52、P<0.05),而与GEDVI、CVP无显著相关性(r=0.17,P>0.05,r=0.20,P>0.05);血糖与PaO2/FiO2呈显著负相关(r=-0.57、P<0.05)。死亡组血糖、EVLWI水平、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改善NPE伴SHG患者的PiCCO监测主要指标,减轻肺水,血糖控制水平与PaO2/FiO2负相关,可结合PiCCO监测主要指标更好地评估病情及预后。
作者:沈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丹参多种活性成分对血管新生的调节机制,为丹参防治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等血管新生异常引起的相关疾病奠定基础。[方法]从血管新生的相关机制出发,查阅近10年国内外文献,分析总结多种丹参活性成分对内皮细胞、离体肿瘤细胞以及体内移植瘤的血管新生的调节机制。[结果]丹参的众多活性成分中,丹参酮IIA、丹酚酸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I能促进或抑制血管新生。但调节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丹参酮IIA、丹酚酸B,表现在调节VEGF、bFGF等促血管新生因子、MMPs、HIF-α、PI3K/AKT/eNOS通路等几方面。并且,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对血管新生的调节具有双向性。[结论]丹参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作为一种血管新生调节剂,为防治血管新生异常引起的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庄钦;毛威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