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的影响

潘水珍;陈芝芸;朱丹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内质网应激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eoholie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干预作用,并从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凋亡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以阿托伐他汀干预10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血清酶学,HE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GRP78、Caspase12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肝组织重度脂肪变、炎细胞浸润和部分肝细胞气球样变等NAFLD病理改变;大鼠血清CHOL、LDL、ALT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TG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肝组织GRP78、Caspase12mRNA和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强(P<0.01),肝细胞AI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肝组织病理学改善,血清CHOL、LDL、AL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肝组织GRP78、Caspase 12mRNA和蛋白表达较模型组下降(P<0.05),肝细胞AI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存在着脂质代谢紊乱和ERS现象,阿托伐他汀防止NAFLD进展的机制可能与其降脂,下调GRP78和Caspase12表达,抑制ER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有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计算机辅助诊断在诊断Garden Ⅰ、Ⅱ型股骨颈骨折中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系统在平片诊断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0年0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确诊的Garden Ⅰ、Ⅱ型股骨颈骨折30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骨折分别由CAD软件、初级影像科医生和有经验影像科医生单独作出诊断,然后由初级和有经验影像科医生联合CAD作出诊断,对诊断符合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307例患者中CAD独立诊断符合率77.9%,显著低于有经验医生的94.5%(P<0.001),略低于初级医生的81.4%(P>0.05);联合CAD后初级医生和有经验医生诊断符合率均显著提高(P<0.001,P<0.05).在GardenⅠ型143例、Ⅱ型164例中,CAD独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1.3%、83.5%,略低于初级医生(P>0.05),显著低于有经验医生(P<0.001);联合CAD后初级医生诊断符合率均显著提高(P<0.001),而有经验医生诊断符合率提高均不明显(P>0.05).[结论]基于股骨颈骨折的CAD软件有助于提高影像科医生对GardenⅠ、Ⅱ型骨折的检出率,尤其是初级影像科医生.

    作者:高智峰;叶含笑;陈祖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从《沈氏女科辑要》看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发展

    [目的]分析《沈氏女科辑要》的医案、医论,探讨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学术发展.[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的文献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证治经、带、胎、产等中医妇科疾患的学术思想.[结果]沈尧封所著《沈氏女科辑要》,经王孟英按语、张山雷笺疏,遂成《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它对血崩的治法、带下的病机、妊娠卒倒及肿胀的病因、小柴胡汤通治热入血室等女科证治问题论述详细.《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临床价值较高,体现出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发展.[结论]《沈氏女科辑要》证治疾病灵活变通、补偏救弊,对于当今中医妇科的诊疗施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周鑫惠;杨奕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叶天士调气机法治胃病浅探

    [目的]研究清代医家叶天士的学术思想,探讨其调气机法治胃病经验.[方法]通过对《叶天士医学全书》中叶氏医案的整理、分析、归纳,阐述叶天士在治胃病中如何运用调气机法.[结果]叶天士认为诸病与人体气机运行异常有关,治病关键是取药物性味,调整气机的升降出入使其复常,治疗胃病亦然.胃病的发生与肝脾密切相关,胃腑以降为顺,脾宜升,肝宜平.用药以甘温轻清之品升脾,辛泄苦降之属平肝,甘凉滋润、辛温通阳以降胃阴胃阳.临证中常多种方法合用.[结论]叶天士在治疗胃病中善用调气机法,继承发扬了前人学说而经验独特,对现代中医临床有着较高的指导价值.

    作者:孙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13年我地区老年痴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我地区老年痴呆的发病情况以及特征,对老年痴呆的社会人口学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3年在我地区随机调查2451例大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其老年痴呆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2451例老年人当中,其中有102例为老年性痴呆,占总体人数的4.16%,单一因素分析显示,老年性痴呆发生率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其中独居病人比亲属同住病人发生老年性痴呆的几率高,性格内向的老年人要比性格外向的老年人发生老年性痴呆的几率高,有家族史的老年人要比无家族史的老年人发生老年性痴呆的几率高,同时早年喜欢体育运动的老年人患有老年性痴呆的几率较低,以及文化程度越高发生老年痴呆的几率就越低,性别和居住地区对其患病没有任何影响.[结论]明确了我地区老年痴呆的发病情况、流行特征以及相关分布规律等,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老年性痴呆需要社会以及家庭的更多的关怀和体贴,使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李秋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eoholie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干预作用,并从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凋亡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以阿托伐他汀干预10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血清酶学,HE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GRP78、Caspase12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肝组织重度脂肪变、炎细胞浸润和部分肝细胞气球样变等NAFLD病理改变;大鼠血清CHOL、LDL、ALT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TG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肝组织GRP78、Caspase12mRNA和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强(P<0.01),肝细胞AI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肝组织病理学改善,血清CHOL、LDL、AL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肝组织GRP78、Caspase 12mRNA和蛋白表达较模型组下降(P<0.05),肝细胞AI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存在着脂质代谢紊乱和ERS现象,阿托伐他汀防止NAFLD进展的机制可能与其降脂,下调GRP78和Caspase12表达,抑制ER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潘水珍;陈芝芸;朱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程“一对一”分娩模式联合体位管理950例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一对一”分娩模式联合体位管理在产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入本院分娩室的1917例初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观察比较,观察组950例采取“一对一”分娩模式联合体位管理进行分娩,对照组967例按传统排班模式,未行体住管理分娩.[结果]两组的产程时间、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分娩模式联合体位管理,有助于异常胎位的纠正,缩短产程,促进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沈亚玲;朱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治肺癌兼顾治风

    [目的]探讨治疗肺癌兼顾治风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分析、中医文献的阅读,以及结合导师奚肇庆教授临证治疗肺癌的经验,初步探析治疗肺癌兼顾治风的运用.[结果]无论外风还是内风,在肺虚情况下,均可侵袭肺脏,同时与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等相互胶结,日久积滞而成肺癌,并可导致肺癌的发展及转移.[结论]肺癌的发病机理复杂,风邪在肺癌发病、发展过程中均有促进的作用.在治疗时兼顾治风,可延缓疾病进程,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仲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论《金匮要略》“辨病”与“辨证”的关系

    [目的]研究《金匮要略》中“辨病”和“辩证”的关系,探讨仲景诊治杂病的思想和方法.[方法]细析“病”和“证”的原本概念,分析“辨病”和“辨证”的关系及其在诊治杂病中的意义.[结果]病是疾病变化的全过程,证是过程中的外在表现.辩病与辨证关系的真实内涵,应是结合对具体疾病规律的认识,透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证候表现,从而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机理(病机)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结论]若能在理解辨病和辨证关系真实意义的前提下,重新审视和研究《金匮》条文,则可更好地理解辨证论治的意义,从而提高中医理论和临床水平.

    作者:吴梓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a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的疗效.[方法]确诊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30例(46髋),术前4h行外周血干细胞分离提取后,DSA引导下经皮经股骨头供血动脉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入患者自身股骨头内,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患者髋关节疼痛、功能恢复情况及髋关节平片和MRI变化.[结果]患者经灌注治疗后4周内疼痛消失26髋,明显减轻10髋,减轻8髋,效果不明显2髋,总有效率95.65%(44/46).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0级者18髋(39.13%),1级者23髋(50%),2级者3髋(6.52%),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6个月x线平片所有患者股骨头未发现新的囊变、坏死,关节面未见塌陷.MRI扫描与治疗前相比,MR常规T1WI,T2WI无明显变化,1例患者脂肪抑制序列(STIR)示高信号区略有缩小.所有病例未见明显进展,部分病例周围软组织水肿减轻.[结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安全可靠,在缓解病人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有较好的疗效,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孙志超;许茂盛;叶宝东;孙守忠;仲洪军;童培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颈部疼痛的疗效评价

    [目的]通过临床效应评价,观察和比较3种基于毫针的常用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91例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分别采用毫针、温针、电针治疗,以疼痛度为观察指标,比较初次及1个疗程治疗后3种不同方法的疗法.以5次为1个观察疗程.[结果]总有效率电针组93.55%,温针组90.00%,显著高于毫针组76.67%(P<0.01),愈显率电针组80.65%,温针组73.33%,显著高于毫针组26.67%(P<0.01);电针组与温针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电针组和温针组初次治疗后疼痛下降指数分别为2.36±0.16和1.40±0.07,均大于毫针组0.89±0.10(P<0.01),而电针组又优于温针组(P<0.01).各组疼痛下降指数在1疗程治疗后均显著大于初次治疗后(P<0.01).电针组疼痛下降指数4.35 ±0.30,温针组3.66±0.22,明显大于毫针组2.88±0.25(P<0.01或P<0.05),而电针组和温针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种针灸疗法对颈椎病颈部疼痛均有良好治疗作用,电针和温针治疗的整体疗效要优于单纯毫针治疗;颈椎痛颈部疼痛多次针灸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汪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miR-21在山核桃叶总黄酮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山核桃叶总黄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的作用,以及miR-21在山核桃叶总黄酮抑制HUVECs增殖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山核桃叶总黄酮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山核桃叶总黄酮孵育HUVECs后,采用Cell Counting Kit (CCK-8)法检测HUVECs的生长情况;采用SYBR定量PCR检测miR-21的转录水平及Western blot法测定其靶基因PDCD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山核桃叶总黄酮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UVECs的增殖;SYBR定量PCR结果表明山核桃叶总黄酮孵育过的HUVECs中miR-21的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降低,而PDCD4蛋白的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升高.[结论]miR-21可能通过PDCD4参与了山核桃叶总黄酮抑制HUVECs增殖的过程.

    作者:胡旭娇;刘彩霞;杨仙;黄晶晶;丁滨;金波;丁志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前后血压与血管紧张素水平的研究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对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血压、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o)、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以及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高血压合并OSAHS的患者40例,测量晨起(7:00)、中午(12:00)、傍晚(17:30)、睡前(22:00)4个时间点血压,并抽血检测其血浆PRA、AngⅡ及Aldo水平.患者连续4晚使用CPAP治疗,再次测量患者血压和血浆PRA、AngⅡ及Aldo水平,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及PRA、AngⅡ、Aldo的变化.[结果]治疗4d后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血浆PRA、AngⅡ较前增加(P<0.01); Aldo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CPAP治疗降低了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的血压,并能有效的改善血管紧张素水平.

    作者:徐小华;韩志强;田明庆;方剑;刘贤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指标正交设计优选白术-白芍药对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出佳的白术-白芍药对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白术中的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苍术素和白芍中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8个指标性成分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白术-白芍药对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佳的白术-白芍药对提取工艺是将白术、白芍药材(3∶2,w/w)均匀混合后加入10倍量的70%甲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白术-白芍药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雯雯;徐志伟;曹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咳嗽的四季分治

    [目的]浅论四季咳嗽的不同证候特征及辨治要点.[方法]结合历代中医文献的相关记述,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对春夏秋冬四季咳嗽的不同证候特征进行辨析,并提出相应的治法方药及注意事项.[结果]春夏秋冬四季均有咳嗽发生:春季多感风温而咳嗽,治以辛凉解表法为主,方当选银翘散合止嗽散加减;夏季易患风热而咳嗽,治以疏风解热、宣肺止咳为主,方选桑菊饮加止嗽散加减;秋季多伤燥邪而咳嗽,且分凉燥和温燥,凉燥治以温润止咳为主辛温疏表为辅,多用杏苏散加减化裁,温燥治当清凉甘润、宣肺润燥,方以桑杏汤加止嗽散加减为主;冬季易感风寒而咳嗽,治当解表散寒、宣肺肃降,方选三拗汤加止嗽散化裁.[结论]咳嗽四季皆有,临证需以辨证论治为总则,因时制宜,依据不同证候特征远方用药,切实提高临证效果.

    作者:徐文卫;黄达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STAT3信号传导通路与胃癌关系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STAT3信号传导通路与胃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从 STAT3信号传导通路对胃癌形成、发展及转移等方面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STAT3信号传导通路与胃癌的关系是近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STAT3信号传导通路与胃癌有着密切的联系,参与了胃癌增殖分化、凋亡等的调控且与胃癌的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结论]STAT3信号传导通路与胃癌关系的不断揭示对胃癌的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该通路可能成为今后胃癌诊治的重要突破口,同时对以STAT3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发进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该通路的复杂性及胃癌发生发展的多因素调控性,我们仍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郑烜;金海峰;孟立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在本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6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尼莫地平,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天麻熄风汤加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和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血管痉挛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两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管收缩峰流速(Vp)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两侧ACA、MCA的Vp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能有效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和脑梗死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濮宏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宋康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痰热蕴肺证的经验举要

    [目的]介绍宋康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随诊抄方,案例归纳以及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宋康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痰热蕴肺证的经验.[结果]宋康教授喜用千金苇茎汤加减以治疗该证,对发作时症状的控制和稳定期疗效的巩固都有很好的效果.[结论]宋康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尤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其经验和临床思维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作者:胡敬献;王璐;陈芳;宋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呼吸内科住院病例病原体感染与疾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病原体感染发生的情况以及与疾病相关情况,为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二重感染发生率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520例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对病例的血液、尿液以及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且对标本进行药敏分析.观察细菌感染主要存在的部位,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以及导致患者病原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呼吸内科患者的细菌感染主要是分布在痰液,其次是中段尿,后是血液.2.痰液中细菌感染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以及真菌白色念珠菌等.3.呼吸内科发生以上细菌感染的患者疾病主要为肺炎,COPD,支气管哮喘以及肺癌.4.影响病原体感染导致疾病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超过50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力低下、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伴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医疗器械交叉感染以及病房环境.[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细菌感染,与患者自身情况,医院环境以及诊疗过程均有关系,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施前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综述

    [目的]综述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应用和进展,为临床外治糖尿病足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总结中医外科特色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及其各自的优点.[结果]从各种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应用、操作方法、结果评价等方面,可看出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操作简易,费用相对较低,能降低截肢率和截肢率,有其独特的优势.[结论]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肯定,近年来已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陆姿赢;王丽翔;柳国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药疗效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综述CVB3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进展.[方法]文章分单味中药研究,复方中药研究以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等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CVB3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总结综述.[结果]单味中药、复方中药通过抑制CVB3复制,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机制在体内外实验中治疗VMC.[结论]实验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VMC疗效明确,但在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俞燕;刘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