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学对老年性痴呆症病因病机学认知及治疗

叶未设

关键词:中医学, 老年性痴呆症, 病因病机学, 认知, 现代医学, 中医治疗, 中医疗法, 治疗技术, 指导发展, 医学研究, 临床实践, 理论体系, 病因病理, 疗效, 解释
摘要:现代医学对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理已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中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依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解释,并以此为指导发展了独特的治疗技术[1].同时采用现代医学研究技术对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机制的研究使中医疗法的疗效有了客观的依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HIE患儿进行疾病急性期及康复期BAEP测定.结果急性期BAEP异常率为55.9%,随病情好转而降低.与同年龄正常新生儿相比,HIE患儿各波潜伏期明显延长,但波间期及波幅差异无显著意义.急性期有中枢性异常患儿的预后较差.结论对HIE患儿进行较长期的BAEP观察,可早期发现听力损害,及时进行干预.

    作者:张芳军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脑性瘫痪患儿99例误、漏诊原因探析

    脑性瘫痪(CP)临床类型多、症状体征表现复杂,而且有些患儿同时合并几种类型,同时即使同一类型在不同年龄表现有所不同,致使许多患儿首诊时即被误诊或漏诊,从而失去了早期康复干预的关键时机,使其致残程度加重.本中心2001年3月~2002年3月共收治CP患儿248例(含家庭病床),首诊时误、漏诊者共99例,确诊率为40%,现将99例误(漏)诊者临床资料和原因探析报告如下.

    作者:颜华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钙在嗜铬细胞瘤细胞缺氧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缺氧后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Ca2+]i)、环磷酸腺苷(cAMP)、钙调蛋白(CaM)和钙调蛋白激酶II(Ca2+/CaMPKII)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免技术,从细胞水平进一步观察缺氧对PC12细胞的毒性、细胞内[Ca2+]i变化,cAMP、CaM和Ca2+/CaMPKII的变化.结果缺氧组PC12细胞cAMP、CaM含量在缺氧后24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a2+/CaMPKII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Ca2+]i、cAMP、CaM和Ca2+/CaMPKII在缺氧PC12细胞损伤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新超;赵吉清;董兆君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吸毒人群孤独感及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吸毒人群的孤独感水平.方法采用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09名吸毒人员和119名正常人员进行调查.结果⑴吸毒人群的情感孤独、社会孤独和孤独指数均显著性高于正常人群;⑵在女性水平、24岁及以下水平、未婚水平、农民水平、城镇水平以及文化因素、父母文化因素和父母婚姻因素的所有水平上,吸毒人群的孤独感显著性高于正常人群;⑶吸毒人群的孤独感与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倾向于零相关,与自尊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吸毒人群的孤独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降低吸毒人群的孤独感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赵建新;任旭林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改良Vojta训练法加口服中药治疗弛缓型脑性瘫痪38例

    小儿脑性瘫痪(脑瘫)在临床上一般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弛缓型、混合型等几种类型.在中医称其为五迟,即立迟、行迟、发迟、语迟、齿迟;或五软,即头项、口、手、足、肌肉痿软无力.其病因多因脾肾亏损而致.我们采用改良Vojta训练法并加服医院自制的健脑壮骨口服液对弛缓型脑瘫38例进行治疗,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定洪;朱小玲;高秀珍;万海玲;何炎娇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有氧健身操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缓解作用

    目的研究有氧健身操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对60例更年期综合症女性实施16周有氧健身操练习前后雌性激素水平及更年期综合征反应的实验研究.结果有氧健身操能使更年期女性雌二醇(E2)、孕酮(P)含量显著提高(P<0.05),睾酮(T)含量降低非常明显(P<0.01),更年期症状阳性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有氧健身操能有效缓解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作者:赵雪梅;赵岩;王荣森;鞠胜芝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运动与糖皮质激素受体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应激反应伴随着血浆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水平升高,运动应激同样能引起机体GC大量分泌.应激反应中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一方面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升高血糖提供能量,改善心血管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溶酶体膜以减轻组织损伤;另一方面它也有消极的影响,蛋白质分解过度呈负氮平衡,抑制免疫反应,影响创伤愈合.GC广泛生理效应的发挥程度与靶细胞反应性有关,而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是决定靶细胞反应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全面认识运动应激时GC的生理效应,还必须研究运动时GR的变化.现综述了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唤起广大学者们对该领域的重视和深层次的研究.

    作者:蔡斌;陈佩杰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高压氧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体会

    采用高压氧疗法配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均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自1995~1999年共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60例,有30例曾做CT或SPECT检查,了解脑血流灌注情况.同时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者12例,颅内出血面积较大者15例,有抽搐者20例.临床分度:重度者32例,中度19例,轻度9例.

    作者:王金书;李顺勇;曹桂凤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多量表测析神经症病人67例心理状态结果分析

    目的多量表测析神经症病人心理状态.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MPI)进行测查,并以MMPIB分析软件计列补充量表结果.结果被试的绝大多数基本量表和附加量表分值高于同龄全国常模,高峰值的量表组合为2.7.3.1.6.综合全部结果,大多数被试的心理表现为忧郁、焦虑、疑病、多疑、社会适应能力不理想.结论被试有特征的心理状态而异于常人.

    作者:邱惠敏;薛继芳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行为评价与健康教育合格率相关性的分析

    We chose the evalu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from patients to nurses as the method of nursing care management,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valuation and the passed rate of health education. Now we summarize them as below. 1 Subjects and methods 1.1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came from two regions i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from September 1998 to December 2000.Their ages were from 18 to 55.They all had elementary 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were farmer or worker.They received II Grade nursing care and had no handicap in communications.

    作者:郭小红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强者性脊柱炎38例分析

    Background: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that affects the joints between the vertebrae of the spine, and the joints between the spine and the pelvis. It eventually causes the affected vertebrae to fuse or grow together.The special cause and therapy for this disease is unknown. It is past to think the AS is a kind of less spinal column disease.Along with progress in study of rheumatology at our country,AS is considered a kind of commonly encountered disease in China.

    作者:吴建农;张晓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梗死106例疗效观察及血脂评定

    于1999年2月~2001年12月,对脑梗死患者除应用药物治疗外,结合高压氧(HBO)治疗106例,取得明显的康复效果,现将HBO治疗后血脂评定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脑梗死患者208例,随机分成两组.HBO组106例,男62例,女44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9岁,急性期52例,稳定期和恢复期32例,后遗症期22例.对照组102例,男59例,女43例,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为60岁.急性期50例,稳定期和恢复期34例,后遗症期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分期上,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该208例脑梗死患者均经CT检查证实,符合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

    作者:陈富传;郭丰亚;韩春丽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高压低频交流电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45~50岁性腺功能降低,有的妇女出现内分泌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一系列症状[1].如潮热、出汗、怕冷、眩晕、头痛、失眠、胸闷、烦躁等.临床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少数症状较重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采用高压低频交流电场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48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年龄48~55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5个月~4年,其中半年以下10例,半年~1年22例,1年以上1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妇科、神经内科诊断、治疗效果不佳到我科治疗.

    作者:钟晓萍;周博凤;高秀云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蓝球运动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原因分析

    由于篮球运动的专项特点和膝关节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解剖生理缺陷,据调查资料,篮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占全身部位损伤的34%,同时膝关节损伤占下肢损伤的61%,而前交叉韧带是易发生损伤的部位.膝前交叉韧带损伤严重的影响了篮球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挥和运动能力的提高,缩短了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危及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因此,正确认识篮球运动中膝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机制,这对科学地指导训练和比赛,避免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发生,提高运动能力,延长运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瑞峰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步行训练对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心功能改善观察

    为探讨心肌梗死恢复期康复治疗效果,对23例心肌梗死治疗后出院的患者为指导对象,进行历时16周的康复治疗,并随时观察病人的身体情况.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23例患者均为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30~60岁,平均51.2岁.

    作者:李久峰;徐健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超短波加激素治疗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的临床应用并对疗效进行观察.方法67例亚甲炎患者采用激素加超短波治疗,与56例单用激素治疗及24例单用超短波治疗进行比较,观测指标为1~3个月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结果单纯激素治疗抗体浓度下降较快,但3个月时甲状腺功能尚未恢复正常;单用超短波治疗,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时抗体仍持续阳性;超短波加激素治疗抗体转阴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同步出现.结论亚甲炎超短波治疗结合激素用药既发挥高频电疗的促进炎症吸收作用,又利用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可取得满意疗效,且可缩短激素用药时间,为亚甲炎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辉霖;陈婉茜;梁君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运动干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评估

    目的观察长期定量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糖尿病高危因素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本市某社区29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运动干预治疗,同时选另一社区31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1年运动治疗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较1年前有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同期空腹血糖变化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运动干预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降低明显.干预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和血压在干预前均超过正常值,1年干预后都有显著下降.结论运动是一项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治疗手段,长期中等强度运动能降低糖尿病危险因素水平.

    作者:王正荣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MRI图像分析

    脑神经元移行异常是由于成神经细胞在迁移过程中受损导致的一组先天性脑发育畸形.现就本病特征性的MRI表现对38例患儿进行对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对象与方法2000年11月~2001年10月,38例小儿经MRI诊断为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男23例,女15例,年龄3个~14岁,平均4.2岁.临床表现为癫痫11例,智力减退17例,运动及体能发育落后16例.无脑回畸形20例,脑裂畸形16例,孤立性灰质异位2例.MRI检查采用Toshiba0.35T超导型MRI扫描系统,自旋回波(SE)序列,T1加权图像(T1WI)500/25ms,T2加权图像(T2WI)2000~4000/80ms,层厚5~10mm,常规行矢状及轴位扫描.

    作者:吴奎;范国光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长期吸氧加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重叠综合征患者心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吸氧+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重叠综合征患者心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3例能适应BiPAP的重叠综合征患者作为治疗组,24例单纯吸氧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及2年后测超声心动图、肺功能、吸入空气时动脉血气及生存质量(QOL)评分.结果治疗组肺动脉压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则恶化.治疗组大吸气压力、大呼气压力、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治疗后QOL得到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恶化.结论长期吸氧+BiPAP治疗较单纯氧疗更能有效改善重叠综合征患者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和生存质量.

    作者:陈献亮;张罗献;王凯 刊期: 2002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病程演变与生存质量关系探讨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urse of type 2 diabetes (2 DM) and blood sugar, body mass index (BMI), insulin resistance (INS), and the secretion function of insulin, and the effects of these factors to the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The 233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5 groups. They were normal sugar tolerance (A) group, impaired sugar tolerance (B) group, the course of DM less than 5 years(C) group, the course of DM between 5~ 9 years(D) group, and the course of DM more than 10 years (E)group. To measure the blood sugar, BMI, the area under the INS Curve, INS active index (IAI), INS secretion index (IS) were calculated to analyze their effects in the course of type 2 DM. Results From group A to group E, FPG, 1 hour PG, 2 hour PG, and the area of blood sugar were much higher with the course of DM, and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IAI was much lower with the course of DM, and descended progressively.Conclusion In the course of 2 DM, the level of blood sugar rose progressively and the progressive impairment of INS and the secretion function of insulin had important effects in this term.

    作者:王丽纳;杨周榕;林晓闽 刊期: 2002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