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腰椎骶椎相关结构的测量与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的应用研究

王静成;陶玉平;吴洪海;冯新民;虞堂云;蒋百川;顾德毅;王强

关键词:腰骶椎, 椎间融合器, 解剖测量
摘要:目的:探讨下腰椎骶椎相关结构的解剖特点,为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9具中国成人腰骶椎骨标本进行形态学测量及分析.结果:L3至L5椎板峡部宽分别为14.27±1.62mm、16.67±2.34mm和20.56±2.21mm,下关节突外侧缘至后正中矢状面距离分别为16.72±2.31mm、19.88±2.82mm和24.17±2.79mm.L3~L4、L4~L5和L5~S1 45°斜径分别为39.74±3.28mm、39.35±3.11mm和36.36±2.76mm,30°斜径分别为36.24±2.88mm、35.64±2.87mm和32.54±2.24mm.结论:解剖测量表明30°斜径适合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置入,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比后路双枚椎间融合器可保留较多的关节突关节和椎板,减少术后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兔急性上颌窦炎早期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兔急性上颌窦炎(AMS)窦粘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36只,分为空白、阴性对照组和AMS组.通过阻塞窦口并注入1.0ml的肺炎链球菌悬液(109CFU)建立AMS模型,观察时间点为自手术第5、10天.应用黄递酶--NADPH组织化学技术,以NADPH脱氢酶特异性测定NOS在空白、阴性对照组和AMS组兔上颌窦粘膜中的分布及不同时间点AMS组NOS活性表达.结果:正常和急性上颌窦炎兔窦粘膜酶化学染色均有反应,主要分布于粘膜上皮、血管内皮和腺体细胞(染色程度与正常组相比,P<0.05或P<0.01).结论:正常兔上颌窦粘膜存在NOS,一氧化氮(NO)与上颌窦急性炎症有关,炎症时NOS活性明显增高,过多的NO会对组织或细胞产生损伤,提示NO在AMS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鸣;任传路;黄登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输卵管显微整复术的解剖基础和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对输卵管的显微解剖和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行显微整复术,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①4具育龄期新鲜标本,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测量输卵管各部位长度,并观测其动脉来源及静脉回流.②对1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输卵管显微整复手术,保留输卵管功能.结果:①输卵管全长8cm~13cm,其子宫部长约1cm、峡部长约2cm~3cm、壶腹部长约5cm~8cm、漏斗部长约1cm.其动脉来源于子宫动脉的输卵管支、峡支和卵巢动脉的输卵管支;静脉与动脉伴行,内侧份汇入子宫阴道丛,外侧份汇入卵巢静脉丛.②所有病例均按其病变部位原解剖形态和长度进行整形、修补.术后行输卵管通液试验,通液成功率100%.结论:输卵管血供丰富,显微手术整复准确、成功率高,但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水平.

    作者:刘桂淑;欧海燕;陈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肠导管在术后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并存的肠梗阻[1].

    作者:纪忠;王振杰;方先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口腔不良修复伴口腔、食道下段鳞癌1例

    1 临床资料男性患者,65岁.因进食后不适半年就诊,口腔专科检查发现患者配戴不良修复体(义齿)20年.去除不良修复体后在2 2牙位之间牙龈粘膜可见菜花状肉芽样物,触之易出血,无明显压痛.头颅正侧位X光片示下颌骨弧形压迫型骨质吸收,未见明显破坏征象.

    作者:邹昌旭;张琰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扁桃体癌术后10年又发生喉癌1例

    1 临床资料男性患者,59岁.10年前因双侧扁桃体淋巴上皮癌行手术摘除扁桃体并清扫咽淋巴环,术后放疗3次.近5年来感咽部干涩、吞咽不适,饮水及对症治疗无效.近1月,上述症状加重,咳嗽时痰中偶带血丝.

    作者:邹昌旭;张琰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术前子宫内膜癌分段诊刮和B超诊断

    目的:评估分段诊刮和B超诊断子宫肌层受侵在处理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方法:对210例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段诊刮标本和术后子宫切除标本行病理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B超检查子宫肌层受侵情况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分段诊刮210例中162例临床诊断宫颈受侵,术后病理证实其中的124例受侵.临床诊断符合率76.54%,假阳性率23.46%.B超显示肌层受侵48例,术后病理证实46例,符合率95.83%.结论:分段诊刮有局限性.必要时术中冰冻切片予以纠正.B超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受侵,准确率高,经济、实用.术前制定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案,特别是拟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时,应将分段诊刮和B超诊断结合起来考虑更为合理.

    作者:卢珍;李燕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下颌骨切开外旋入路切除咽及咽旁间隙肿瘤

    目的:探讨咽及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的佳入路.方法:采用下颌骨切开外旋入路切除咽及咽旁间隙肿瘤12例,其中鼻咽部肿瘤2例,口咽喉咽部肿瘤5例,咽旁间隙肿瘤5例.对其中的3例恶性肿瘤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对咽部缺损明显的3例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2例,胸大肌皮瓣修复1例.结果:12例病变均获得彻底切除,疗效满意,未见明显功能受损及严重并发症.结论:下颌骨切开外旋人路切除咽及咽旁间隙肿瘤,能充分显露深在肿瘤,具有视野开阔、操作安全方便、便于修复缺损、后遗畸形轻微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咽及咽旁间隙特殊病变如血管瘤的切除.

    作者:韩跃峰;张琨龄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泪道探通联合药物灌注治疗泪道阻塞

    泪道阻塞是一种常见的泪器病,主要由于炎症、外伤、先天畸形等因素的影响使泪道某一部位阻塞.

    作者:陈晓萍;左国平;姚进;韩群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一种严重而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如未得到适当治疗易发展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甚至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造成死亡.

    作者:周为民;李晓强;吴允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游离髂骨皮瓣修复外伤性胫骨长段缺损伴胫前皮肤缺损

    严重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早期处理不当,或患者因病情影响无法早期获得确切有效处理,或发生感染,可导致胫骨长段缺损、死骨形成,同时伴有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瘢痕及窦道形成.我们自1997年以来,采用以旋髂深动脉为蒂的骼骨皮瓣修复此类损伤共11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忠义;陈海啸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桥本氏病57例临床分析

    桥本氏病(Hashimoto's disease),又称桥本氏甲状腺炎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该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检测指标,故极易误诊或漏诊.

    作者:黄学明;贾忠;应荣超;雷志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腹膜外位异常阑尾1例

    临床上阑尾变异并不少见,但腹膜外位特长阑尾很少见到.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为积累国人阑尾畸形变异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高琦;贾云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1986年Liotta等人提出了癌细胞向细胞外基质侵袭的三步理论,即粘附、降解和运动[1],明确肯定了蛋白水解酶在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具有较强的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作用.本实验对55例胃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探讨MMP-2表达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及腹膜转移的关系.

    作者:冯众一;毕铁男;陈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足踝部和小腿是常见的损伤部位,损伤后常有骨和肌腱组织外露,因局部软组织少,使得伤后修复困难.过去常需要用比较复杂和牺牲主要血管的游离皮瓣、岛状皮瓣或病人极难适应的交腿皮瓣修复.

    作者:郭炜;李荣文;李庆涛;邓昌;苏涛;王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银杏叶提取物改善AD模型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早老性痴呆(AD)模型鼠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的影响和对基底前脑隔区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成预防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切割右侧海马伞后分别用EGb(预防组及治疗组)和蒸馏水(对照组)灌胃连续6周.其中预防组在手术前先用EGb灌胃2周.各组在术后次日及灌胃6周后进行行为学检测.脑切片经Nissl、NOS组织化学和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损伤侧内侧隔核和斜角带垂直支中NOS和ChAT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并对ChAT阳性神经元作图像分析.数据分别用方差分析、SNK检验及x2检验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行为学检测证实,EGb用药组AD模式鼠的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其中预防组效果又较治疗组为好;形态学检测证实,EGb用药组AD模式鼠损伤侧内侧隔核和斜角带垂直支中NOS、ChAT阳性神经元数目及ChAT阳性神经元的面积和周径等均优于对照组,预防组结果又优于治疗组.结论:EGb对AD模型鼠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保护基底前脑隔区胆碱能神经元而实现的,其中预防效果比治疗效果更优.

    作者:蒋冬;金国华;王鹤鸣;秦建兵;张崖化;丁炯;徐慧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60例肠梗阻超声检查资料分析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病因多,病情复杂,临床工作中有时很难判断肠梗阻的类型、部位和有无肠管绞窄,这对治疗尤为重要.我们对1998年2月~2002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肠梗阻病人的B超资料进行总结,并探讨超声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张延平;唐健;张金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描记实验动物急性心肌梗塞的新方法

    描记规范而全面的实验动物心电图,对研究心脏疾病的病因、病理、用药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猪是常用的实验动物,其心脏可用于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的研究.但通过体表描记全面的心肌梗塞心电图很困难.

    作者:李中建;王又红;柏丽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骶骨置入螺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经椎弓根置入螺钉内固定器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骨折、腰椎体转移肿瘤、椎体滑脱、外伤等造成的脊柱不稳.目前已设计出各种内固定器,试图在骶骨上获得坚强固定.

    作者:王鹏;张金波;单云官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8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不断增加.80岁以上患者常常伴有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骨折后全身疾病往往加重,这在过去常常列为手术禁忌症.

    作者:范少地;钟桂午;闫自强;申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经造影和手术发现非肝硬化性门静脉纤维化3例,肝外门静脉阻塞9例,临床表现除具有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相似表现外,尚具有年龄轻,肝功能化验正常等特点.治疗采用门静脉隔膜切除1例,自体血管搭桥1例,肠腔分流3例,脾切除、脾肾分流7例.结果:1例死亡,11例治愈,随访6月~70个月,再次出血1例.结论: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与其他类型的门静脉高压症在临床表现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分流手术可作为基本手术.

    作者:程学俭;李晓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主管: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