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戴勤;蒋云娣;刘鸿芹;谢淑萍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调冲抗早汤治疗女童性早熟的疗效.[方法]对48例女童性早熟患儿予以自拟疏肝调冲抗早汤,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性征、年龄、乳腺肿块大小、血液激素水平及子宫、卵巢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性征消退或不再进展,骨龄增长减缓,血液激素水平下降,乳腺肿块缩小.[结论]自拟疏肝调冲抗早汤对女童性早熟疗效较.
作者:严宇仙;朱慧萍;王谦信;林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采用循证取穴点揉配合主、被动腰屈伸运动的方法,治疗急性腰部扭伤的效果满意,基本上一次见效.
作者:张能忠;熊爱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2004年3月至2009年6月,我院采用急诊游离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指62例,全部成活,功能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岑均儿;董叶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卡培他滨导致手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47例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服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6.[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8%,两组问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卡培他滨导致的手足综合征效果较好.
作者:山广志;刘文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头穴久留针对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试验的6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留针4h)和对照组(留针30min),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改良的ADL积分量表(ADL-R)评定.[结果]两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症状均有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1);而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VD患者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头穴久留针效果优于留针30min治疗.
作者:冯爱春;李立红;殷建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探讨肿瘤患者化疗后神经毒性按血痹病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及临床疗效.
作者:杨宏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二仙汤合苦味叶下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对32例非干扰素、核苷类似物适应证的乙肝患者,用中药汤剂二仙汤合并叶下珠胶囊治疗.[结果]32例中,显效2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达84.4%.[结论]二仙汤结合叶下珠胶囊施治于非干扰素、核苷类似物适应证的乙肝患者,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作者:韩晶晶;张元奎;洪丽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通过时288例经结石分析仪确诊为草酸钙结石的患者的九大类食物及三大营养物质的摄入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各类食物建议摄入量及三大产能营养素热能推荐比例相比较,发现调查对象膳食中奶类、蔬菜、肉类、蛋类、豆类、油脂类摄入量偏高,水果摄入量偏低,蛋白质、脂肪摄入较高,碳水化合物摄入过低.调查结果为今后制定更为精细化、个性化的饮食处方提供了依据,同时在处方的制定中引入中医食疗,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
作者:贺晓鸣;张士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加压螺纹钉微创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2003年至2007年经皮空心钉微创治疗股骨颈骨折82例的情况.[结果]经3年以上的随访,3例股骨头坏死,3例骨折不愈合.[结论]经皮空心加压螺纹钉微创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骨折微创内固定方法.
作者:宋小平;王定;毛应德龙;刘康;史晓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舒张性心功能衰竭(DH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关系.[方法]舒张性心功能衰竭(CHF)37例患者作为DHF组,设置正常对照组12例,分别测定和比较两组病人血浆BNP值.[结果]心衰组血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加重.[结论]DHF患者血BNP显著升高.
作者:李秋菊;朱剑;何明;张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针灸理疗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并结合针灸理疗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呋喃硫胺和芬必得.[结果]治疗后两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痴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结合针灸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王茜茜;蒋爱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生石膏对小儿发高烧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临床患者,均予以大剂量生石膏治疗,或适当加辅佐药配合治疗.[结果]36例患者用药后都达到了退烧的满意效果.其中24h内退烧者4例,占11.1%;24~48h退烧者25例,占69.4%;48h后退烧者7例,占19.5%.[结论]生石膏治疗小儿发高烧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耀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关穴位按摩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对择期行LC手术病人400例,随机分为穴位按摩组与对照组,穴位按摩组LC围手术期接受内关穴按摩刺激,对照组围手术期未接受其他处理.[结果]穴位按摩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及肩部疼痛在术后1h无显著差异,术后6h、12h、24h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术后24h恶心呕吐明显减少,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围手术期内关穴位按摩刺激可以有效预防LC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暨玲;叶百亮;屠金夫;张维建;郑晓风;蒋飞照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以水提醇沉法从苦瓜中提取得到苦瓜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以正交实验优化显色条件.确定5%苯酚用量1.0 ml,浓硫酸用量7.0ml,反应时间30 min.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0.043.2C-0.0059,r=0.9991(n=6),在2.5~3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2%,RSD=1.71%(n=5).测得多糖平均含量为28.6%,RSD=1.84%(n=6).该法简单、准确、稳定,可为其继续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侯敏芳;方剑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信用现状及其信用缺失的原因,提出深化信用教育,营造信用环境,引导信用实践,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等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信用建设.
作者:朱建良;曹嘉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药合用刺激嗅觉系统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自由基系统的影响作用.[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体重(300±1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VD嗅球损毁模型组、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组,每组8只.制作VD大鼠模型和VD并损毁嗅球大鼠模型,分别通过嗅三针电刺激、丁香酚刺激、针药合用方法,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海马MDA含量、GSH-Px和SOD活性.[结果]定位航行试验显示,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短于VD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组均明显短于VD模型组(P<0.01);针药合用组短于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P<0.05);嗅三针组与丁香酚刺激组相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VD模型组与VD嗅球损毁模型组相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海马自由基系统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D模型组海马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而海马GSH-Px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VD模型组比较,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和针药合用组海马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海马GSH-Px和SOD活性显著增高(P<0.01);针药合用组与嗅三针组、丁香酚刺激组比较,海马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嗅三针和丁香酚均能够显著增强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能降低海马MDA的含量、并且提高海马GSH-Px和SOD的活.
作者:牛文民;刘智斌;杨晓航;牛晓梅;王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血气分析指标中的PH值越低.死亡率越高;(2)血气分析指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越高,死亡率也相应升高;(3)血气分析指标中的氧分压高低对预后无明显影响;(4)酸中毒总死亡率大于碱中毒,三重酸碱平衡紊乱者死亡率高.[结论](1)PH值对预后有绝对影响,两者呈互相关系;(2)二氧化碳对预后同样有影响,两者呈正相关系;(3)同一患者出现二种或以上酸碱平衡紊乱时,预后差,死亡率高.
作者:顾艺难;秦少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方对大肠癌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对已确诊的大肠癌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扶正抗癌方联合化疗,于化疗间歇期服用,观察周期为6周.化疗方案为mFOLFOX,化疗进行2个周期,共6周.对照组单纯化疗,其化疗方案,具体药物及用量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扶正抗癌方能够改善大肠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有利于机体的康复,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
作者:陆清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伴抑郁焦虑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胃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超声显象仪、放射免疫方法对30例FD伴抑郁焦虑患者、30例非抑郁焦虑F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胃液体胃排空率、血浆胃动素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胃液体胃排空率伴或非伴抑郁焦虑FD惠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伴抑郁焦虑FD组与非抑郁焦虑FD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胃动素水平伴抑郁焦虑FD组低于非抑郁焦虑FD组(P<0.01);且伴抑郁焦虑FD组、非抑郁焦虑FD组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胃排空率变化与FD伴或不伴抑郁焦虑因素有明显相关性;FD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下降,伴抑郁焦虑FD患者下降更显著;伴抑郁焦虑FD患者胃动力障碍更明显.
作者:陈春风;钦丹萍;梁哲浩;高静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方法]AS患者102列,随机分成4组,A组(反应停+SASP)26例、B组(反应停)24例、C组(SASP)25例、D组(非甾体抗炎药NASAIDS)27例.观察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指地距、枕墙距、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变化.比较4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指地距、枕墙距、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各组总有效率为65.4%、50.0%、32.0%、14.8%.不良反应反应停联舍组明显低于SASP组28.0%和NASAIDS组48.1%(P<0.05).[结论]反应停与SASP联合治疗AS比单用反应停SASP和NASAIDS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作者:童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