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干骨折复位后的训练指导

陈枢芹;张少臣

关键词:股骨干, 骨折复位, 治疗效果, 功能训练, 骨折后, 整复, 牵引
摘要:股骨干骨折后牵引、整复、固定是治疗的基本原则,积极的功能训练也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前后联合入路局部刮除置管灌注化疗及放疗术治疗高位骶骨肿瘤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the high level sacral tumors by the surgical technique of approach in anterior with posterior to curettage and local pouring chemotherapy with radiotherapy and to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surgical technique.Methods 24 cases,include the oncology results,the functions of the sacral nerves and the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Results Average follow up 56 months,3 malignant cases were died of the tumor metastasis.4 recurrent cases were recurre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13 and 32 months.4 cases were found sinuses in the drainage tube.This surgical technique was no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unctions of the sacral nerves.Conclusions This method is safe and effectiveness in treatment of elevation sacral tumors.

    作者:周勇;马保安;范清宇;张明华;沈万安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偏瘫早期康复程序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康复程序在偏瘫早期应用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应用主动与被动功能训练,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0.8%,住院日20.4d少于对照组的30.1d.结论偏瘫早期康复程序效果较好.

    作者:莫蓓蓉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系统化护理对颅脑损伤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颅脑损伤常伴有偏瘫等后遗症.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当长时间的康复治疗.1998年6月~2002年5月针对36例颅脑损伤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雪莹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跟痛症18例

    Background:Calcaneodynia refers to pain caused by traumatic injuries and is often combined with spur of front edge of calcaneus.Although there are many therapeutic methods to this disease,effects aren't satisfying.

    作者:朱静芬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对骨髓成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rhBMP2)对人骨髓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以及剂量效应关系.方法以改良方法培养的骨髓成骨细胞为作用底物,加入梯度浓度的rhBMP2溶液,应用MTT法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和ALP活性的影响.结果rhBMP2浓度低于1μg/ml时对人骨髓成骨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高于此浓度时对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无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从0.1~10μg/ml,ALP与rhBMP2具有剂量依赖性促进关系,rhBMP2浓度为10μg/ml时,其ALP活性是对照组的4倍,在高于10μg/ml时ALP活性并没有进一步显著提高.结论rhBMP2对骨髓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其佳效应浓度为10μg/ml.

    作者:卢丙仑;冯志华;刘宝林;洪咏龙;汤苏阳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磺胺嘧啶银悬液与皮维碘治疗儿童烧伤的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SDAg)与皮维碘对儿童烧伤后减轻疼痛,防止瘢痕形成的疗效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将440例儿童烧伤随机分为2组,每组220例,治疗组外用20%SDAg悬液,对照组外用10%皮维碘软膏,观察疼痛反应、平均愈合天数及功能恢复.结果SDAg组用于浅Ⅱ度、深Ⅱ度早期在各项观察指标方面均优于皮维碘(P<0.05).结论外用SDAg是儿童烧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向群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牵引并手法治疗混合型颈椎病70例

    Background:Traction of cervical vertebrae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Manual therapy can correct dysfunction,has the effects of function exercises and has an ac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mixed cervical spondylopathy.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methods could enhanc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do good to functional recovery.

    作者:李兴海;李丹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颅骨修补术后局部疼痛分析1例报告

    1 GENERAL DATA Case condition:Famle,aged 35 years old,craninal bone repair was performed on May 1998.deficiency of cranial 5 cm× 5 cm,region:tempora and parietal area.Operative time:type of operation is II type repair,repair material was fixed with double size 7 silk,and moulded under local intensified anesthesin.Wound were duched with gentamycin sulfate liquid,drain was laid,removed on next day.Secondary operation:Result of exploration(leading to pain):subcutaneous hydrops.

    作者:黎铁伟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肘管综合征的肌电图意义

    电生理检查可为临床提供肘管综合征可靠的辅助诊断依据,并为手术提供较准确的嵌压部位.将1997年以来收治的33例患者及6例手术证实的该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郑晓君;李军;王苏平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局部阻滞加手法治疗重症颈椎小关节错位

    近年来采用局部阻滞加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36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坤全;胡伟民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穿戴临时假肢训练

    文章概述了下肢截肢后临时假肢的使用,主要包括穿戴临时假肢的方法训练、站立位平衡训练、迈步训练和步行训练,并对使用临时假肢的重要性、具体的训练方法和训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

    作者:王冰水;易南;李玲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乳腺癌术后患者人格与生存质量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大连市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人格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已经过检验的美国希望城(hopecity)医学研究中心编制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EPQ).于2001年3~12月对正在大连市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放射治疗的71例女性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在放疗前、中、后人格分值与生存质量分值呈正相关.在放疗前、中、后人格的N因子与生存质量的躯体、心理、社会因子呈正相关;放疗前、中P因子与生存质量的精神因子呈正相关,放疗后与躯体因子呈正相关;L因子在放疗前、后与精神因子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人格与生存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而相关的主要因素是N因子(神经质),其次是P因子(精神质)和L因子(掩饰);与E因子(内外向)无关.

    作者:王若雨;姜潮;刘启贵;孙月吉;李玉民;谭淑媛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进展及术式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后路手术、前路手术、化学溶核术、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以及近年来利用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本文通过对各种术式的论述,比较其优、缺点,探讨佳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王旭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运动训练与传统的门诊治疗对严重烧伤患儿康复效果比较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神经导管在周围神经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应用神经导管的依据是将导管套接于缺损神经的两端,神经再生即可通过管腔来进行,可以预防神经间隙内神经瘤形成和纤维组织进入,更重要的是,远侧神经支产生的趋化性和营养性因子能在导管内积聚,营养性因子有助于损伤轴突的存活和生长,趋化性因子则对再生轴突的生长方向有重要影响[1-2].

    作者:王相如;钱济先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股骨干骨折复位后的训练指导

    股骨干骨折后牵引、整复、固定是治疗的基本原则,积极的功能训练也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枢芹;张少臣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转染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表型及寿命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ERT)基因转染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EFs)寿命的影响以及基因转染后细胞是否存在恶性表型.方法应用脂质体法将pIRES2EGFPhTERT正义重组质粒及pIRES2EGFP空载质粒分别导入原代培养hEFs,Westernblot检测hTERT蛋白及I、III型胶原表达.染色体核型分析、裸鼠皮下致瘤性实验、DNA倍体实验以及形态学观察分析转染细胞是否存在恶性表型.结果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的胚胎成纤维细胞hTERT蛋白和I、III型胶原表达增加,体外传代次数增加,传至75代仍保持以2d的倍增周期生长,并且染色体仍为23对,均为正常二倍体细胞;裸鼠皮下不具有成瘤的能力;而hEFs和空载转染细胞传至60代左右平均五六天传代1次,出现生长停滞现象.结论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使胎儿成纤维细胞增殖旺盛,寿命延长,且不具有恶性表型.

    作者:梁光萍;罗向东;杨宗城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对比 20% 下肢烧伤患者与相配的健康个体在跑台运动中生理压力的差异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生物学功能初步研究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胶原凝胶类人工皮肤.方法制备壳多糖-胶原-糖胺聚糖(GAGs)-成纤维细胞真皮替代物(DE),观察成纤维细胞(FB)在凝胶中的生长情况.研究不同含量壳多糖对FB和角质形成细胞(KC)生长的影响,不同含量壳多糖DE的抗感染能力以及DE裸鼠全层皮肤缺失移植试验,组织学研究其重建情况.随后在DE表面接种KC,先浸没培养,再气液界面培养,构建完整的人工皮肤.对DE和人工皮肤行组织学和电镜分析.结果FB在凝胶中2~9d呈指数增生.DE基质配方对FB的生长无抑制作用,但可促进KC的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随壳多糖含量增大而增强.DE移植后支持早期真皮重建和血管化.扫描电镜示DE有丰富的微孔结构.结论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是生物相容性好、有一定抗感染能力的新型胶原凝胶类活人工皮肤.

    作者:朱堂友;伍津津;胡浪;李文维;贺萍;张民众;徐春蓉 刊期: 2002年第24期

  • 晚期帕金森患者苍白球深部长期刺激治疗

    由于长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会带来副作用(例如反应性波动,神经症状,多巴胺诱导的运动障碍),同时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基本神经节功能结构的深入了解以及趋实质性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外科治疗晚期帕金森病(PD)的兴趣.功能性的趋实质性神经外科治疗在晚期PD患者的治疗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发明苍白球手术治疗PD虽只有10年,但已取得一定的进步.

    作者:朱虹;李鉴峰 刊期: 2002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