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宋雨卿;罗增让

关键词:学习倦怠, 学习成就归因, 学业自我效能感, 大学生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与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陕西省某高校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的身心耗竭得分在不同性别(t=-2.132,P<0.05)、专业(t=3.572,P<0.01)与年级(t=-6.558,P<0.001)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文科高于理科,高年级组高于低年级组;大学生的学业疏离得分在不同专业上(t=3.158,P<0.01)存在显著差异,文科高于理科;大学生的低成就感得分在专业(t=-3.686,P<0.001)与年级(t=7.018,P<0.001)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理科高于文科,低年级组学生高于高年级组学生;②大学生身心耗竭和学业疏离维度与学习成就归因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大学生低成就感维度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P<0.01).结论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本科师范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核心自我评价:控制源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控制源、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控制源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214名本科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 :父母教养方式多个维度与核心自我评价存在显著相关(父情感温暖;r=0.16,P<0.05;母拒绝:r=-0.23,P<0.01;母情感温暖:r=0.15,P<0.05);母拒绝能负向预测核心自我评价(β=-0.21,t=-3.19,P<0.01),父情感温暖能正向预测核心自我评价(β=0.14,t=2.06,P<0.05);机遇完全中介母拒绝与核心自我评价(ab=-0.11).结论 :机遇在母拒绝与核心自我评价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改善本科师范生核心自我评价应注重调整消极归因方式、控制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消极成分.

    作者:徐学;王娜;王晶晶;吴静珊;周海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宿舍生活事件对医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宿舍整体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宿舍整体状况,探讨宿舍生活事件对医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宿舍生活事件量表、宿舍满意度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广州市2所医学院校的296名医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医学生宿舍生活事件的各个因素如室友性格、人际关系、宿舍卫生、宿舍噪音、宿舍条件以及室友侵犯等均与宿舍整体满意感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宿舍生活事件总量与宿舍整体满意度(r=-0.514,P<0.05)以及生活满意度(r=-0.326,P<0.05)呈显著负相关,宿舍整体满意度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346, P<0.01);②宿舍生活事件不仅会直接影响个体的生活满意度,而且会通过对宿舍满意度的影响来间接地影响生活满意度(ab=-0.31).结论 :医学生经历的宿舍生活事件、宿舍整体满意度对其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且宿舍整体满意度在宿舍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一定的中介作用.

    作者:李芸;罗桢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生物反馈训练对老年卒中恢复期的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老年卒中恢复期的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一2016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卒中后老年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估其焦虑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A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观察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和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75,-3.408,-7.464;P<0.001),观察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6.667,P<0.001 ),治疗6个月观察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和PSQI评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t=-7.877,-9.481,-8.689 ;P<0.001),观察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288,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物反馈训练可以促进卒中后老年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的缓解,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能力.

    作者:王芳;沈颖;李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孕产期心理健康教育对哺乳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孕产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产妇哺乳行为的影响.方法 :从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本院就诊孕妇中选择130例,分为观察组6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对照组65例,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开奶时间、4~6个月婴儿喂养情况爱丁堡产后抑郁表(EPDS).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开奶时间上有统计学意义(x2=19.747,P<0.01);观察组1~6h及6~24h开奶的人数更多.比较两组4~6个月婴儿喂养情况,观察组的纯母乳喂养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1.179,P<0.05);观察组产后抑郁总分(10.38±3.04),对照组产后抑郁总分(18.92±3.74)(t=-14.25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产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缓解产后抑郁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哺乳行为.

    作者:毛红妮;张小倩;孟庆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农村中学生网络自我控制能力与人格的相关性

    目的:从人格的角度探讨农村中学生网络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以便对中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进行有效干预.方法 :通过采用网络自我控制能力量表和小五人格学生问卷对188名农村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的网络自我控制能力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t=-14.53,P<0.001);中学生网络自我控制能力及3个维度在性别都有显著差异(t=4.67,P<0.001);不同家庭类型对中学生网络自我控制能力及3个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t=4.60,P<0.001);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中学生的网络自我控制能力要显著低于父母均在家和父母有一人在家的中学生(F=13.32,P<0.001);中学生网络自我控制能力与外向型、开放型和情绪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6,0.23,0.17;P<0.05).结论 :农村中学生的网络自我控制能力较低,需要引起关注;女生的网络自我控制能力低于男生;家庭类型及父母外出打工情况均会影响中学生网络自我控制能力;外向性、开放性、情绪性高的中学生网络自我控制能力更高.

    作者:邱慧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动机性心理访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积极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动机性心理访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积极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3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及对照组(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和简化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P<0.001).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t=2.511,P=0.014).结论 :动机性心理访谈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的积极性,促进患者的运动能力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美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某医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冲动性人格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医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冲动性人格特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法来探讨网络成瘾的现状和冲动性人格特征,采用IGT测验比较网络成瘾组与对照组的风险决策能力,并使用Stroop范式比较二者在反应时上的差异.结果 :①医学院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41.2%,其中男生占成瘾人数的68.1%,女生占比31.②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冲动性人格得分高于对照组(t=9.014,P<0.01);③网络成瘾组与对照组在认知风.险决策能力方面有差异,成瘾组的IGT成绩从第三阶段开始明显低于对照组(t=-6.613,-5.449,-4.020;P<0.01);④stroop范式结果显示,在stroop反应时中,网络成瘾组的大学生的反应时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大学生的反应时(t=2.213,P<0.05);⑤运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对网络成瘾都具有正向预测的作用.结论 :网络成瘾与冲动性人格特征和认知功能有关,运动冲动性和认知冲动性对网络成瘾都具有正向预测的作用.

    作者:马东云;李妮娜;郭瑶;牟文静;吴继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术前信息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恐惧性焦虑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运用术前信息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恐惧性焦虑的干预作用,为减轻围手术期焦虑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1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将术前采用术前信息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只进行心理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对术前、术中SAS测试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心率.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6587,P<0.001);两组术前SAS测试比较除躯体疼痛、呼吸困难、手足刺痛、发疯感、胃痛或消化不良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项均差异显著(P<0.05);术中除呻吟、冷汗、挤眼、手脚颤抖评分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各项均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13.1323,-11.7423,-12.5105;P<0.001).结论 :运用术前信息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普外科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恐惧性焦虑程度,各项生命体征正常,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章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与音乐治疗

    本文通过回顾已有研究,综合探讨音乐治疗在阿尔兹海默症者情绪能力和记忆能力方面的影响,发现不论是聆听音乐还是主动参与式的音乐治疗都对于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情绪能力和记忆能力具有一定治疗的效果.此外发现AD患者的音乐记忆相较于其他记忆内容具有记忆优势,且对于年轻时聆听过的音乐的记忆能力尤为突出,因此在治疗中患者熟悉与偏好的音乐往往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望对国内的AD患者康复治疗与实证研究有所裨益.

    作者:赵艾伦;李哲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抑郁、述情障碍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现状,并分析抑郁、述情障碍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为通过情绪障碍预测并预防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某医学院在校大学生562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自编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调查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结果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39.9%,被调查大学生常采用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用手反复抠身体某个部位,其次是拔自己的头发或其他身体部位的毛发、使劲捏(掐)自己等;有自伤行为组的抑郁量表得分高于非自伤组得分(t=7.277,P=0.000);有自伤行为组的述情障碍量表得分高于非自伤组得分(t=2.08,P=0.038);抑郁、述情障碍均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r=0.351,P<0.001;r=0.126,P<0.01).结论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大学生中发生率较高,且具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大学生往往伴有抑郁、述情障碍等问题.

    作者:顾怀婷;刘根义;李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理弹性训练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训练的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号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双号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心理弹性训练(研究组).所有患者于入院时和护理结束时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患者的心理弹性进行评价;采用Karnofsky(卡氏,KPS)评分标准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简明心境状态量表(POMS)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CD-RISC评分、KPS评分、PMOS疲劳、慌乱、愤怒、抑郁、紧张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CD-RIS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t=2.218,P<0.05);研究组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192,P<0.05);且护理后研究组患者PMOS疲劳、慌乱、愤怒、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593,-4.193,-3.413,-6.272,-3.277;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行腹腔镜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心理弹性训练,能明显增加患者的心理弹性,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于癌症病人的心理疏导有重要意义.

    作者:呼伟霞;刘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影响价值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影响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分析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改善情况,自制问卷评估两组干预后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机能、精神健康得分均比对照组、得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58,4.137;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693,-6.723;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067,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情绪状态、满意度有正面影响.

    作者:李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理教育对脑出血患者焦虑状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后的焦虑状态和希望水平变化.方法 :在本院脑出血的患者中选择12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脑出血的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教育.对比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赫氏希望量表(HHI)、医学应对方式调查表(MCMQ).结果 :心理教育后,研究组HAMA和HAMD分别为(15.62±3.02)、(17.13±3.13);对照组的HAMA和HAMD分别为(22.14±3.31)、(24.67±3.55).与研究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714,12.3404;P<0.001).两组T、P、I进行单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比两组的HHS总分,对照组HHS总分(27.31±10.37),明显低于研究组总分(35.40±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13,P<0.001).研究组面对得分(22.45 ±3.26),明显高于对照组面对得分(16.13 ±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966,P<0.001).对照组回避和屈服得分为(15.01±3.37)、(9.43±3.30);研究组回避和屈服得分为(12.85±3.44)、(7.21±3.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88,t=-3.6903;P<0.01).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心理教育,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情绪和希望水平,进而促进患者心理趋于健康状态发展,有助于患者依从性的提高,促进临床疗效.

    作者:孙彦卿;匡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225名大学生村官为样本,使用相关问卷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度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大学生村官在心理健康中的自我肯定[t(212)=2.60,P<0.05]和抑郁[t(208.71)=-2.09,P<0.05]方面都存在男女差异.在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三者的关系方面都存在两两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工作满意度方面,相对心理健康,工作压力的影响作用更大(△R2=0.31,P<0.01),但心理健康对工作满意度中的工作性质(△R2=0.06,P<0.01)、上司(△R2=0.04,P<0.05)、同事(△R2=0.04,P<0.05)的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结论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对其工作满意度都会产生影响,但工作压力的影响作用更大.

    作者:李胜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认知以及焦虑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认知和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出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骨科需行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展开研究,根据入院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行心理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认知及焦虑的变化情况、舒适度等.结果 :术后观察组认知评分略微提高,但与术前无差异,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t=-3.7163,P<0.05);术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9.0730,-3.6549;P<0.05),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t=3.8711,4.6564,4.5750;P<0.05).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作者:晏慧琳;卢小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一步验证自尊在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自尊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2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男性大学生在网络社会支持的信息支持维度得分低于女性大学生(t=-2.312,P<0.05),工具性支持维度得分高于女性大学生(t=2.567,P<0.05);②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在专业和年级上均没有显著差异;③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有显著正相关(t=0.191,0.167,0.203;P<0.001),与消极情感相关不显著;④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自尊显著正相关(r=0.110,P<0.05);⑤自尊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r=0.518,0.364,0.479;P<0.001),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r=-0.293,P<0.001);⑥自尊对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分别起中介作用,对网络社会支持与消极情感不起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并且自尊在这两者中间起了中介作用.

    作者:陶玲霞;程素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实习阶段医学生的动机与教学满意度关系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实习阶段医学生实习动机与其对实习医院教学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提升实习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编问卷,调查某军医大学学员实习前期和后期的实习动机、对医院各方面风气、各项教学工作、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 :①实习前、后期不同动机的实习生在校期间成绩有统计学差异(x2=13.409,26.743,P<0.05),成绩优秀的学生实习动机中等的比例高(16.6%,34.0%);②实习前、后期不同动机的实习生对所在医院医疗风气、教学风气、实习生学风的评价均有差异(X2=25.2.04,52.998,39.777,54,067,18.277,44.914;P<0.05),动机较强的学员评价为很好的比例从实习前期的59.6%、61.4%、62.9%分别下降为实习后期的27.9%、27.9、26.5%;③实习前期对所在医院教学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带教老师安排、食宿条件、各项教研活动、岗前教育与出入科教育、带教老师带教水平、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x2=11.998,6.726,12.201,11.500,12.502,9.921,7.862;P<0.05),动机较强的实习生满意度均较高(71.4%,71.1%,50.7%,37.1%,36.8%,77.4%,59.3%);实习后期对教学条件、各项教研活动、岗前教育与出入科教育、带教老师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x2=10.643,16.304,18.796,16.223;P<0.05),动机较强的实习生不满意的比例较高(62.5%,74.3%,80.1%,69.9%).结论 :实习期间是医学生动机、思想波动的过程;动机与在校成绩并无明显关系,与实习前期对医院的评价相关;实习前期医学生满意度受医院外在硬件条件的影响,后期受教学软件影响较大.

    作者:鲁娟;杨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育龄青年生育动机的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育龄青年的生育动机问卷.方法 :在查阅文献、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题项,对736名育龄青年施测,以检验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①正式问卷共24道题,包括传统观念类、生活和谐类、爱子女类、自尊类、效用类5个维度,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8.27%;②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5因子模型拟合良好(x2/dF=1.577,GFI、AGFI、NFI、CFI依次为0.930、0.902、0.928、0.972,RMSEA=0.040);③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082~0.460,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0.462~0.764,表明问卷结构效度良好;④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8,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660~0.910,总问卷的重测系数为0.920,各维度的重测系数0.881~0.923.结论 :编制的育龄青年生育动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作者:方力维;李祚山;向琦祺;陈晓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睡眠质量指数、抑郁和焦虑评分及其相关

    目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睡眠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一2015年12月眼科收治的122例POAG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12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得分.结果 :观察组的PSQI得分为(7.44±0.3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7±0.29)分(t=76.830,P<0.001);观察组的SAS得分为(45.67±9.8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51±9.20)分(t=8.313,P<0.001);观察组的SDS得分为(49.07±12.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33±13.09)分(t=5.379,P<0.001);观察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失眠及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催眠药物使用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0.522,P=0.000),失眠和焦虑呈正相关(r=0.244,P=0.008),抑郁和失眠无相关性.结论 :POAG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治疗POAG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谢成益;王道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认知疗法对创伤性截瘫患者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创伤性截瘫患者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创伤性截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认知疗法分别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自杀评分量表(QSA)、Derogatis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明健康调查量表(The MOS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以了解认知疗法对创伤性截瘫患者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QSA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QSA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3.273,3.706,2.644,3.861);SCL-90总评分低于对照组(t=-3.333);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14.136,16.392,11.015,10.205,19.647,15.337,13.092,16.903);SDS评分(t=-11.518)和SAS评分(t=-11.576)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通过认知疗法干预创伤性截瘫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降低自杀意念,提高生活质量,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的护理干预治疗.

    作者:韩鹏飞;孙雅杰;王珊;张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