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海;吴智敏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随机为分两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的消炎解毒通胰汤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显效率9z.5%;对照组总有效率90%,显效率67.5%.[结论]中药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钱大昕;房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蛋白表达的差异性.[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及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质芯片(weak cationic exchanger protein chip)技术检测29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和16例正常健康人血清,获得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结果]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检测到14种差异蛋白(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正常健康人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表达蛋白质.
作者:郎笑梅;徐珊;郦卫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用大黄(庶虫)虫丸进行预防,观察其对大鼠血清ALT、AST,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 R)及其mRNA的表达、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黄(庶虫)虫丸可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减轻肝纤维化程度,降低大鼠肝组织AT1 R及其mRNA表达.[结论]大黄(庶虫)虫丸能部分抑制大鼠肝纤维化时肝组织AT1R及其mRNA的过度表达.
作者:余涛;郑小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两性分布差异不大.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帕金森综合征是指冈药物、毒素、脑血管病变、脑炎、外伤等所致的继发性帕金森[1].笔者自2003年1月以来采用自拟定震汤治疗帕金森病(综合征)21例取得一定效果,兹报告如下.
作者:李亚莉;卫坚;赵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紫癜圣愈散对ITP患者血清IL-6的影响.[方法]35例ITP患者采用中药紫癜圣愈散治疗.治疗前后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ITP患者PLT数值,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含量.[结果]紫癜圣愈散对升高PLT和降低血清IL-6有显著作用.[结论]紫癜圣愈散通过调节ITP患者的免疫功能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张飞宇;赵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25例.[结果]优13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80.5%.[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舒建国;钱建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剂量利多卡因的不同雾化时间,以寻求雾化麻醉时的佳组合.[方法]将431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A组110例,2%利多卡因5ml,雾化时间10min;B组:106例2%利多卡因5ml,雾化时间20min;C组109例,2 %利多卡因10ml,雾化时间10min;D组106例,2%利多卡因10ml,雾化时间20min.[结果]B组的雾化效果好.[结论]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选用2%利多卡因5ml,雾化时间20min,其麻醉效果好.
作者:张福英;郑慧芳;张晓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肝肾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给予拉米夫定口服抗病毒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肝肾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及肝肾合剂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在改善相关指标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肝肾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疗效确切.
作者:张文杰;毛维武;田淑菊;李朝霞;龚晏萱;屈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斑螯素乳膏加贞芪扶正颗粒对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应用中药制剂斑蝥素乳膏外涂加内服贞芪扶正颗粒治疗50例尖锐湿疣患者与同期单纯作用斑蝥素乳膏外涂治疗者30例做对照,比较治疗结果.[结果]两组疣体脱落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复发率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外用斑蝥素乳膏加内服贞芪扶正颗粒治疗尖锐湿疣可以有效的发挥机体免疫调节作用,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加速疣体脱落,降低复发机率.
作者:张茂芬;樊兰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造影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及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中西药治疗的230例临床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规胃肠道双重对比造影和小肠插管造影的比较,来分析治疗情况和造影显示情况.[结果]经黄连汤治疗后,患者治疗有效率达83.56%,小肠造影显示满意合格率达87.14%;而西药治疗后,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2.38%,小肠造影显示满意合格率达52.5%.[结论]小肠插管造影是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张鹏天;汶明琦;李长泓;刘熙春;程天立;师卫华;张兆国;张彩霞;李朝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口服液结合西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分泌性中耳炎随机分为两组,运用血府逐瘀汤口服液结合西医治疗作为治疗组55例,纯西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作为对照组5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结合西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方夏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j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该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中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加用西比灵治疗,治疗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j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2%,优于对照组的65.0%.[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张春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椎小关节紊乱有效治疗途径.[方法]采用整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157例.[结果]治愈117例,基本治愈33例,好转7例,治愈好转率100%.[结论]整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满意.
作者:沈国海;吴智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通过对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地黄的运用情况,分析总结张仲景运用地黄之规律,得出地黄具有养阴清热,养阴复脉,滋阴补肾,养血润燥,养血熄风,齐血止血等功效.
作者:谢琦敏;叶忠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法结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9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用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平肝法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肾平肝法辅助治疗高血压病不仅降压效果好,而且改善临床症状明显.
作者:黄琪;黄士恩;姚强;王士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宫颈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患者997例,其中56例用波姆光治疗,941例用自凝刀(BBT)治疗,观察治疗后宫颈愈合情况,跟踪随访对生育的可能影响.[结果]予波姆光治疗的56例患者中,13例治愈.43例发现宫颈内口愈合欠佳,改用其他方法治疗.予BBT治疗的941例患者在复诊中均达到宫颈光滑,有弹性.糜烂面消失,绝大部分宫颈肥大患者宫颈大小基本恢复正常.[结论]BBT配合药物治疗愈合佳,弹性好,随访未发现治疗后的官颈组织对生育有不良影响.
作者:张叶仙;刘亚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史锁芳教授从事肺系病证临床研究20余年,早年师从其岳父李石青主任(原江苏省中医院名老中医),深得其真传.史师对肺系复杂病症尤多心法,如其擅用黑地黄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卓著.笔者侍诊于侧,颇受教益.兹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苏强;陈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的评估方法与干预措施.[方法]将252例新生儿窒息按Apgar评分标准分两组,每组再根据脏器功能受损的程度和数量进行1min、5min观察与评估,后评估受损脏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窒息轻度84例(33.3%)、重度168例(66.7%),无脏器功能损害者36例(14.3%)、有脏器功能损害者216例(85.7%),其中心脏功能损害232例、肾功能损害109例、胃肠功能损害57例、肺功能损害82例、脑损害60例、体温调节障碍49例、败血症29例.窒息程度与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死亡的关系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窒息与多脏器功能受损密切相关,窒息时间长短、程度轻重以及复苏过程中的相关干预治疗,对受损脏器功能的恢复状况和预后评估亦至关重要.
作者:丁丽;吴子茂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慢性乙型肝炎伴随肝功能异常,病程长,病情反复缠绵,且疗效不显著、不稳定.笔者自1999年5月至2004年10月采用自拟健脾活血汤治疗慢性乙肝,肝功持续异常者8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鹤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制温肺定喘汤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自制温肺定喘汤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各43例,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毛细支气管患儿血浆内皮素的检测进行分析.[结果]经自制温肺定喘汤治疗后的毛细支气管患儿血浆内皮素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1),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内皮素水平仍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内皮素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自制温肺定喘汤在降低毛细支气管患儿血浆内皮素方面有显著疗效.
作者:孙亚锋;何增洪;邢燕如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