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oshiba 1.5 T MR射频线圈故障检修二则

韩冰

关键词:射频线圈, 磁共振成像系统, 患者, 故障报告, 故障率, 部件
摘要:射频线圈(RF Coil)是MR系统中直接与患者接触的部件(不包括内置的全身线圈),由于频繁地更换、插接以及受患者许多不当动作的影响,射频线圈的故障率是比较高的.现将我院Toshiba Excellart 1.5 T磁共振成像系统射频线圈二则故障报告如下.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戊型肝炎致肝内淋巴淤滞一例

    患者 男,18岁.乏力、食欲不振、尿黄4天,无恶心、呕吐、腹泻及明显发热.否认肝炎史.体检:全身皮肤、黏膜明显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肝脾不大,Murphy征阳性,肝区轻叩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均正常;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134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616 U/L,血清总胆红素205 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150 μmol/L,血清间接胆红素54 μmol/L,胆汁酸239 μmol/L;尿常规:尿胆红素(+++);戊型肝炎抗体:HEV-IgM(+),HEV-IgM(+).

    作者:张凤杰;赵兴圣;周茂义;许风英;徐晓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建立标准节段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方法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快速单次激发梯度回波序列(turbo FLASH)加并行采集技术(iPAT)行心肌MR灌注成像获得标准节段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对6名健康志愿者及5例经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心肌缺血患者采用turbo FLASH加iPAT心肌MR灌注成像,将3层定位于标准短轴位,另外2层分别定位为垂直长轴和水平长轴位.结果 全部受试者均完成检查.3层短轴位加垂直长轴和水平长轴位图像能获得整个左心室心肌灌注图像,满足心肌标准17个节段分段.于3例心肌缺血患者中观察到心肌低灌注区.结论 采用turbo FLASH序列加iPAT同时行短轴位以及垂直长轴和水平长轴位心肌MR灌注成像是可行的,获得图像能覆盖左心室心肌17个标准节段,可以用于MR心肌灌注成像全面评价左心室心肌灌注状态.

    作者:龚静山;焦月新;何慧玲;黎志忠;朱进;徐坚民;董少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多层螺旋CT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探讨MSCT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33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结果 心肌梗死的主要CT征象为增强早期低密度区(24例)和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29例),其他CT征象包括心室壁变薄、室壁瘤、心室内附壁血栓、心肌钙化、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等.心肌梗死和非心肌梗死区域的平均CT值分别为(57±9)HU和(139±12)HU.结论 MSCT能同时发现心肌梗死和造成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可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毛定飚;史凯蕾;滑炎卿;张国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垂体脓肿的MRI和CT诊断

    目的 总结5例垂体脓肿的MRI和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垂体脓肿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 5例垂体脓肿均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术前均行MR平扫和增强,2例行CT平扫和增强.结果 5例均表现为垂体腺增大,向鞍上突出.2例CT平扫呈低密度;3例MR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脑脊液样高信号,2例T1WI与脑实质信号类似,T2WI呈稍高信号.2例CT增强扫描未显示明显强化征象;5例MR增强扫描均呈环形强化,4例环壁薄且均匀,1例环壁较厚.结论 环形强化是垂体脓肿的影像学表现特点,MR增强扫描显示这种环形强化比CT增强扫描更优越.

    作者:鱼博浪;陈燕;王斐;孙亲利;范帆;张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64层CT正常颅内静脉成像

    目的 观察横窦和小脑幕侧窦的常见形态、变异及其临床意义,比较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对颅内静脉(窦)结构的显示率.资料与方法 25例CT脑静脉成像(CTV),分别观察VR、MIP对13个颅内静脉(窦)的显示情况.结果 25例总共显示494个结构.VR显示481个,MIP显示431个,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矢状窦、直窦、窦汇、大脑大静脉、海绵窦、大脑内静脉和下矢状窦在VR、MIP两种重组方法中显示率均为100%.大脑中浅静脉、岩下窦、Labbe静脉、Trolard静脉VR优于MIP.小脑幕侧窦两者未见显著性差异.左侧横窦优势型4例,右侧横窦优势型11例,其中横窦发育不良2例,10例为中间型.小脑幕侧窦可分三型.结论 CTV可较完整地显示颅内静脉及静脉窦,显示颅内静脉(窦)VR优于MIP;正确认识横窦、小脑幕侧窦的形态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飞;刘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介入治疗脊柱结核脓肿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脊柱结核脓肿的作用及疗效.资料与方法 搜集近2年临床诊断为胸、腰椎结核并椎旁脓肿形成且经平片或CT检查证实的患者资料11例.在CT定位下,取椎旁脓肿大层面穿刺,经穿刺定位针并扩张达5.0 mm工作套管,置入双腔同轴引流管,保留引流管并用药物冲洗引流,同时配合临床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 经3~24个月随访,1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中7例治愈,3例有效),1例疗效不理想,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化疗治疗脊柱结核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创伤很小的介入治疗方法.

    作者:夏国强;张廷;陈新晖;沈琳;李晓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 分析先天性支气管闭锁(CBA)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CBA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5例均行X线及CT检查,1例行普通X线断层摄影,2例行MRI检查.结果 X线胸片示3例肺门区肿块样阴影,1例局部肺野多发结节阴影,1例囊肿周围肺野过度透亮.胸部CT示5例黏液囊肿显示为多发分支状和棍棒状肿块或结节样阴影及周围肺野的过度充气改变.2例显示周围肺野支气管扩张改变.2例胸部MRI示囊肿T1、T2均为高信号.结论 黏液囊肿和周围肺野的过度充气是CBA典型表现,CT对CBA的诊断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邴晶;王勇;伍建林;谭晓天;陈速;吕长福;韩玉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一例

    患者 男,10岁.因腹痛、消瘦2个月,腰痛1周就诊.体检:腹部增大,可扪及盆腔包块,腹水征阳性.左肾区及L2~5水平椎体叩痛.心、肺无异常.B超:示肝脏、盆腔肿块,肾积水,腹水.

    作者:赵新湘;杨宣涛;袁曙光;段丽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

    目的 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及临床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ML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中,单发15例,多发8例;右肾13例,左肾5例,双肾5例.全部病例共43个病灶.病灶直径<2.0 cm者24个,≥2.0 cm者19个,病灶大者9.2 cm×14.5 cm×13.2 cm.CT显示肾实质和/或肾盂内有圆形、类圆形和不规则形肿块,其中1例合并结节硬化.结论 CT检查发现肾脏肿瘤中的脂肪组织可确定RAML的诊断.

    作者:黄淑琴;邢树;王杰;丁国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的关系

    目的 分析腹膜后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鞘瘤16例,11例术前经螺旋CT或多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流率采用3 ml/s;5例经MR自旋回波(SE)T1WI、T2WI和扰相梯度回波(SPGR)动态增强成像.复习CT和MRI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16例神经鞘瘤边缘规则光整,肿瘤直径4.7~15.3 cm,平均8.3 cm.囊实性9例,完全实质性4例,完全囊性3例.4例实质性肿瘤中,3例密度均匀,1例密度不均匀;完全囊变者形成厚壁囊肿样改变,囊内外壁光整;9例囊实性病变中,实质成分密度较高,囊变区边缘规则光滑.T1WI呈低到中等信号,T2WI呈中等到高信号.所有肿瘤呈进行性延迟强化,其中,8例肿瘤强化显著,5例中等程度强化,3例轻度强化.结论 腹膜后神经鞘瘤体积大,完全实质性和完全囊性比例高,血液动力学多样,容易误诊.囊变区和Antoni B区的识别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周建军;丁建国;周康荣;王建华;曾蒙苏;程伟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腹膜后巨大脂肪瘤一例

    患者 女,31岁.6年前产一健康女婴后腹部无明显缩小.6年来无明显原因全腹逐渐缓慢增大,常有便意,曾多次做腹部B超检查均未见异常.近2个月食后出现上腹胀闷,无其他症状.体检:腹膨隆,如孕7个月,柔软,未及肿块,肝脾不大,无移动浊音,无胃肠型,肠音弱.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作者:韩耀华;薛昌永;付文利;周泉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儿童甲基丙二酸血症颅脑常规MRI影像分析

    目的 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患儿颅脑常规MRI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3例MMA患儿的常规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经尿有机酸分析确诊.结果 MRI主要表现为脑发育延迟和脑组织受损.其中,脑沟、脑池增宽者12例,合并侧脑室增宽者9例;脑白质容积减少者8例,脑白质髓鞘化延迟7例;胼胝体形态幼稚6例,另有1例胼胝体压部信号异常;苍白球显示长T1、长T2信号者1例.结论 颅脑常规MRI可反映MMA对脑发育的影响和脑损伤,有助于了解病情和评估预后.

    作者:李素荣;袁新宇;朱彦丽;王立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MRI表现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资料与方法 搜集3例AIP患者的MRI资料,3例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结果 3例AIP MRI平扫均表现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信号不均匀,胰周少量积液.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MRCP示胆总管胰腺段狭窄及其以上胆管扩张,胰管不规则狭窄.3例经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MRI在AIP的诊断中作用显著,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刘焦枝;李光;高平;徐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肝纤维化的MRI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尚可逆转,晚期肝硬化则难以逆转[1].因此,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防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洪国斌;梁碧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医源性胆管出血与假性动脉瘤病因及影像表现

    近年来,因肝脏肿瘤、先天性动脉瘤、肝外伤继发感染以及胆管结石和炎症等原因引起胆管出血者已十分少见,而医源性操作导致胆管出血的报道在逐年增多.医源性胆管出血的病理基础为动脉-胆瘘、静脉-胆瘘和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n),其中肝动脉分支或胃十二指肠动脉分支处PsAn破裂是医源性胆管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就PsAn成因及影像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建新;秦淑华;张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腹内疝的CT诊断探讨

    目的 探讨腹内疝的术前CT诊断,以提高对本病影像学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腹内疝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10例术前CT检查均表现为小肠梗阻,其中2例考虑腹内疝.术后证实为十二指肠旁疝4例,腹部术后粘连致内疝形成3例,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1例,小网膜疝1例,结肠周围疝1例.10例中有2例小肠坏死行小肠部分切除.结论 腹内疝术前诊断较困难,多诊断为肠梗阻,CT检查仔细观察小肠走行及梗阻部位、形态,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明确诊断或提示本病的存在.

    作者:兰庆茂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Toshiba 1.5 T MR射频线圈故障检修二则

    射频线圈(RF Coil)是MR系统中直接与患者接触的部件(不包括内置的全身线圈),由于频繁地更换、插接以及受患者许多不当动作的影响,射频线圈的故障率是比较高的.现将我院Toshiba Excellart 1.5 T磁共振成像系统射频线圈二则故障报告如下.

    作者:韩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脑星形细胞瘤VEGF表达与动态增强MRI及瘤周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脑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及瘤周水肿与瘤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对35例星形细胞瘤术前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Turbo FLASH)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通过对时间-信号强度分析,获得对比剂首过期(FP)曲线的大斜率(SS).在MRI计算星形细胞瘤的瘤体体积和瘤周脑水肿体积,从瘤周脑水肿(包括瘤体)体积与肿瘤本身体积之比获得水肿指数(EI),评估脑水肿的程度.术后取病灶进行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每一标本的VEGF表达程度,将VEGF表达与SS、EI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VEGF在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不同表达程度的星形细胞瘤之间的SS或瘤周水肿的E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与动态增强MRI的SS及瘤周水肿的EI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7和0.831.结论 VEGF促进星形细胞瘤血管生成,血管通透性增高,瘤周水肿的形成.对星形细胞瘤动态增强MRI曲线分析和MRI上瘤周水肿程度的测定有助于预测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为评估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和抗血管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建武;冯学彬;马玉山;曾林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GE数字胃肠机故障检修一则

    故障现象 使用GE Prestige Si数字胃肠机,进行数字透视时,高压指示灯亮,但无图像产生,监视器光栅存在,操作屏无错误代码显示.故障分析 (1)监视器有光栅存在,可初步排除其故障.(2)踩透视脚闸,高压指示灯亮,且没有高压报警提示,说明高压系统基本正常.(3)在数字模式下进行透视,触摸屏无错误代码显示,说明数字采集系统无故障.根椐以上分析,故障范围初步缩小到影像增强器(Ⅱ)和电视摄像头部分.

    作者:鲁北;刘沧君;秦好朴;穆立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褐黄病一例

    患者 男,45岁.因双下肢疼痛、痉挛,行走困难就诊.9个月前觉双下肢无力、疼痛,口服根痛平未见好转.2个月前行左膝关节镜检查治疗,症状略有缓解,仍无力.现扶双拐可行走20余米.专科检查:右虎口、右手尺侧皮肤感觉迟钝,右小腿内外侧感觉丧失、肌力尚可,左小腿麻木.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图1~3)及脊柱CT三维重组(图4)示颈、胸、腰椎椎间盘广泛钙化,椎间隙变窄,部分椎间隙可见真空现象,椎体缘广泛骨质增生.

    作者:皮金才;韩鸿宾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