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辨体论治的科学意义及其应用(二)

王琦

关键词:辨体论治, 诊疗模式, 中医体质学
摘要:不同个体的特征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遗传背景及后天影响因素,其生命信息,表达着健康与疾病现象与认知,直接关系到诊断、发病与治疗.辨体论治体现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而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建立,不仅揭示中医临床医学的自身规律,也将突破辨证论治的单一思维定势,适应多元复杂的临床需求,发挥中医的特色与优势,使中医临床医学形成新的格局,得以长足发展.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伤寒论》治疗肾性水肿九法

    论述了<伤寒论>经方对肾性水肿包括肾炎性、肾病性、肾衰性水肿的治疗,分析了其治则、临床症状及方中某些药物配伍的含义,其中有的结合现代医学观点来加强论述.总结了仲景治水是针对病因、病机,其治则是升降气机.

    作者:张小云;马红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以针刺法痰瘀并治加舒血宁针静滴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40例,另设26例单纯针刺对照组均以15天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针药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疗效确切.

    作者:纪晨彤;王翀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益气补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法结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与对照组同样治疗下,加用中药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明显减少(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补肾法治疗可降低早期糖尿病尿白蛋白的排泄,对糖尿病肾病有治疗作用.

    作者:舒雅仙;陈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7例

    [目的]探讨肠易激惹综合征(IBS)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57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28例,采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联用组29例采用加味痛泻要方加氯丙米嗪治疗,共治疗4周.[结果]2组胃肠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14天,28天后2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减分率无统计学差异,第28天2组患者腹痛腹泻症状改善无明显差异.[结论]痛泻要方能有效治疗IBS.抑郁症状的改善可能与氯丙米嗪无关.

    作者:钱雁;钱烈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健脾和胃汤治疗功能消化不良脾胃气虚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00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服用健脾和胃汤,对照组50例服用吗丁啉,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进行评分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对照组为70%.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健脾和胃汤对脾胃气虚型FD有明显疗效.

    作者:冷贵兰;李习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重型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再障的细胞免疫发病机制,以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在重型再障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价及预后价值.[方法]以正常人为对照,用抗人CD3、CD4、CD8单抗结合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单个核细胞中CD+3、CD+4、CD+8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进行分析比较.[结果]SAA患者CD+3、CD+8T淋巴细胞、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前3组患者间CD+3、CD+8、CD+4/CD+8比值差别有显著意义;而治疗后仅CD+4在难治组和有效组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余差异不明显.[结论]SAA患者T细胞明显增高,其中主要是CD+8细胞,经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的患者,其增高的T细胞亚群降低,提示SAA的发病机制与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纠正病人细胞免疫异常为主的治疗方案有益于SAA的治疗.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对SAA的治疗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严正松;沈一平;周郁鸿;虞荣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解郁安神汤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解郁安神汤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方法]治疗组35例给予中药解郁安神汤,对照组29例给予帕罗西汀片.[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0%.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解郁安神汤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用于治疗失眠及伴有的抑郁焦虑状态疗效肯定.

    作者:周平;张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蛇伤血循毒素的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探讨

    蛇伤血循毒素(火毒)的毒理和病理是迫血妄行,耗血动血,火毒攻心,蒙蔽心胞,腐败肌肤等.毒液侵入人体后的演变规律是卫气营血与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和实质性改变.火毒入气分则脏腑功能受损,局部溃疡、组织坏死.火毒入营血则热耗营阴,热扰心神,甚者蒙蔽心胞.火毒挟暑湿、湿热等则从三焦转变,主要是气机受阻和水液代谢障碍,导致蛇毒不能排出体外而瘀结于内.根据以上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分别采取卫气营血证治及三焦辨证施治.

    作者:陈康德;羊梅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伤寒论》中相关证分析思维与反测证候

    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对<伤寒论>中的相关证作分析,以解决一些原文论述简单的病证或汤方证的正确辨证论治问题.运用相关证分析思维去推理反测某一病证的证候,从三方面进行探析,一是由相关的个别病证反测六经病一般病证的主要伴有症;二是由相关的一般病证反测兼证的主症或伴有症;三是由相关的个别的加减方证反测一般汤方的不适治证候或症状.这对于深入理解和认识病证或方证的病变本质、临床表现及互相关系等均大有裨益.

    作者:何新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鲁贤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

    从对疾病的认识、诊断、病机、辨证论治及用药特点等方面介绍了国家级名中医鲁贤昌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

    作者:周光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醒脑静注射液对沙土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制作沙土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观察干预性腹腔注射西药尼莫地平和中药醒脑静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急性期沙土鼠脑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力的影响.[结果]西药尼莫地平和醒脑静注射液均能显著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后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醒脑静注射液疗效和西药尼莫地平无显著差异,而醒脑静大中小剂量组之间有较显著的差异,疗效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作为抗自由基损伤的中药和西药尼莫地平有相当的疗效.

    作者:张红波;代建峰;张宾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芦荟的药用研究进展

    从起源与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开发利用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芦荟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郑敏霞;丰素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肝性脑病的早期观察与辨证施护

    [目的]观察肝性脑病患者的早期症状和诱发因素,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方法]对90例早期肝性脑病患者的症状和诱因进行观察,予以辨证施护.[结果]90例早期肝性脑病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80.1%.[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控制早期肝性脑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沈芝仙;过建春;荀运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螺旋CT血管造影在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在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21例经手术证实的动脉瘤患者进行了SCTA检查,成像技术为遮盖法(SSD)和大强度法(MIP),其中7例同时做了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1例动脉瘤患者术前均准确定性、定位、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结论]SCTA作为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方法,在诊断动脉瘤方面,具有分辨率高,快速、准确、经济等优点,SSD较MIP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血管造影.

    作者:童润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论中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

    总结了周教授多年来综合运用介入、无水酒精局部注射、免疫、中医药等方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经验与疗效,并强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综合治疗中的优势.

    作者:王廷祥;王苗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周亨德运用治肝法临床治验

    周亨德教授运用治肝法治疗内科疾病,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正确地辨证论治,以疏肝扶脾、疏肝和胃、疏肝利胆和疏肝解郁法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及抑郁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学习.

    作者:叶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潘智敏治疗肺胀临床经验

    从病因注重于热,论治当知清解;病机多涉痰瘀,立法当知通化;通表可以和理,宽中自能利肺;肺气宜宣宜降,补虚不忘调气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浙江省名中医潘智敏主任医师辨治肺胀经验.

    作者:马珂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补肾调冲法治疗妇科疾病二则

    健康的皮肤源于性激素,生殖健康与皮肤息息相关,同盛同衰.临床采用调经调带、补肾助孕治疗方法,在治愈不孕症、月经病、盆腔炎症的同时,使患者皮肤重新焕发光彩,可见中医中药在美容方面有很广的前景.

    作者:吴红卫;叶一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参麦总皂甙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参麦总皂甙的抗肿瘤作用和化疗增效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小鼠移植性S180肿瘤模型,观察参麦总皂甙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且观察其对环磷酰胺抗肿瘤的增效作用.[结果]参麦总皂甙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抑瘤率分别达21.34%、35.37%、42.69%,呈量效关系;对S180肉瘤小鼠生存期有明显延长作用,延长率分别为31.62%、33.76%、61.75%;参麦总皂甙低、高剂量合用环磷酰胺,对小鼠肉瘤S180有显著的化疗增效作用,并减轻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结论]参麦总皂甙对移植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和化疗增效作用.

    作者:陈铌铍;李万里;丁志山;方三华;沃兴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半枝莲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分析

    [目的]分析半枝莲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方法]对不同生境半枝莲的营养器官的7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无论是阴地还是阳地,半枝莲中7种次生代谢产物的总量、总酚、总生物碱、黄酮的含量为叶>茎>根.7种次生代谢产物的总量、总酚、总生物碱、黄酮、木质素的含量在根、茎、叶中均为阳地>阴地.[结论]半枝莲通常以叶和茎入药较为合理.

    作者:杨蓓芬;李钧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