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枝莲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分析

杨蓓芬;李钧敏

关键词:半枝莲, 次生代谢产物, 含量
摘要:[目的]分析半枝莲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方法]对不同生境半枝莲的营养器官的7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无论是阴地还是阳地,半枝莲中7种次生代谢产物的总量、总酚、总生物碱、黄酮的含量为叶>茎>根.7种次生代谢产物的总量、总酚、总生物碱、黄酮、木质素的含量在根、茎、叶中均为阳地>阴地.[结论]半枝莲通常以叶和茎入药较为合理.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血管造影在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在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21例经手术证实的动脉瘤患者进行了SCTA检查,成像技术为遮盖法(SSD)和大强度法(MIP),其中7例同时做了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1例动脉瘤患者术前均准确定性、定位、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结论]SCTA作为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方法,在诊断动脉瘤方面,具有分辨率高,快速、准确、经济等优点,SSD较MIP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血管造影.

    作者:童润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7例

    [目的]探讨肠易激惹综合征(IBS)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57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28例,采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联用组29例采用加味痛泻要方加氯丙米嗪治疗,共治疗4周.[结果]2组胃肠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14天,28天后2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减分率无统计学差异,第28天2组患者腹痛腹泻症状改善无明显差异.[结论]痛泻要方能有效治疗IBS.抑郁症状的改善可能与氯丙米嗪无关.

    作者:钱雁;钱烈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中药影响CYP450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总结,综述了当前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研究中药,特别是中药复方对CYP450的影响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良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温和气单胞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一起未采集原因食物检验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定性.[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并通过细菌学、血清学检验和HACCP卫生学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中毒罹患率6.67%,潜伏期1.5~6.5h,中位潜伏期4.5h,就餐食品烤鸡腿危险比值比(OR)为28.33与中毒关联,检验结果为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温和气单胞菌混合感染,HACCP调查确定中毒原因是由于菜盆工用器具与食品的交叉污染或工作人员带菌传播.[结论] 该事件是一起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陈晓燕;顾仲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潘智敏治疗肺胀临床经验

    从病因注重于热,论治当知清解;病机多涉痰瘀,立法当知通化;通表可以和理,宽中自能利肺;肺气宜宣宜降,补虚不忘调气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浙江省名中医潘智敏主任医师辨治肺胀经验.

    作者:马珂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1组35例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2组26例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后随访3~24月,比较两种术式术后移植片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1组病例术后7例(20%)1~2周内有结膜水肿增厚,1例(2.8%)12月内复发;2组病例术后12(46%)例出现结膜充血水肿,3例(11.8%)6月内复发;全部患者无术后睑球粘连.[结论]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新鲜羊膜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可降低复发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效果更佳.

    作者:俞萍萍;马纲;朱玉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周亨德运用治肝法临床治验

    周亨德教授运用治肝法治疗内科疾病,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正确地辨证论治,以疏肝扶脾、疏肝和胃、疏肝利胆和疏肝解郁法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及抑郁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学习.

    作者:叶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蛇伤血循毒素的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探讨

    蛇伤血循毒素(火毒)的毒理和病理是迫血妄行,耗血动血,火毒攻心,蒙蔽心胞,腐败肌肤等.毒液侵入人体后的演变规律是卫气营血与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和实质性改变.火毒入气分则脏腑功能受损,局部溃疡、组织坏死.火毒入营血则热耗营阴,热扰心神,甚者蒙蔽心胞.火毒挟暑湿、湿热等则从三焦转变,主要是气机受阻和水液代谢障碍,导致蛇毒不能排出体外而瘀结于内.根据以上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分别采取卫气营血证治及三焦辨证施治.

    作者:陈康德;羊梅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健脾补肾化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45例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化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健脾补肾化瘀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1).[结论]健脾补肾化瘀汤加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贺志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刺五加中两种三萜酸成分的含量

    [目的]采用超声技术提取中药刺五加中的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并建立HPLC-PAD法测定乌索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Nova-PakC18(3.9×300mm,4μm),流动相甲醇-水(88:12),流速为0.8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结果]乌索酸线性范围:0.136~1.224μg,线性回归系数0.9995;齐墩果酸线性范围:0.052~0.468μg,线性回归系数0.9944.样品中乌索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1.1%(n=5);齐墩果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0%(n=5).[结论]HPLC法测定含量准确、可靠,可用于刺五加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分析.

    作者:邹盛勤;黄玉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41例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滴注华蟾素注射液,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结果]使用华蟾素注射液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结论]华蟾素注射液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有效的中药制剂.

    作者:李轶群;黄学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健脾和胃汤治疗功能消化不良脾胃气虚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00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服用健脾和胃汤,对照组50例服用吗丁啉,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进行评分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对照组为70%.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健脾和胃汤对脾胃气虚型FD有明显疗效.

    作者:冷贵兰;李习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房室传导阻滞体会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参麦注射液30~60ml,每日1次.[结果]治疗7~14天后,总有效率81.2%.[结论]参麦注射液对治疗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翁晓清;汪亚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重型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再障的细胞免疫发病机制,以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在重型再障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价及预后价值.[方法]以正常人为对照,用抗人CD3、CD4、CD8单抗结合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单个核细胞中CD+3、CD+4、CD+8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进行分析比较.[结果]SAA患者CD+3、CD+8T淋巴细胞、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前3组患者间CD+3、CD+8、CD+4/CD+8比值差别有显著意义;而治疗后仅CD+4在难治组和有效组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余差异不明显.[结论]SAA患者T细胞明显增高,其中主要是CD+8细胞,经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的患者,其增高的T细胞亚群降低,提示SAA的发病机制与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纠正病人细胞免疫异常为主的治疗方案有益于SAA的治疗.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对SAA的治疗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严正松;沈一平;周郁鸿;虞荣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张锡纯临证应用桂枝特色浅析

    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盐山县人,清代名医,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集其多年临床实践经验之大成,融汇中西为一体,辨证严谨,选药立方别具一格而疗效卓著,对药性论述尤能独辟新义,发前人之所未发,启迪后学,一直为后人称道.本文就其对桂枝的论述及应用特色,举例浅析如下,以冀能抛砖引玉.

    作者:汪玉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论辨体论治的科学意义及其应用(二)

    不同个体的特征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遗传背景及后天影响因素,其生命信息,表达着健康与疾病现象与认知,直接关系到诊断、发病与治疗.辨体论治体现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而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建立,不仅揭示中医临床医学的自身规律,也将突破辨证论治的单一思维定势,适应多元复杂的临床需求,发挥中医的特色与优势,使中医临床医学形成新的格局,得以长足发展.

    作者:王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补肾调冲法治疗妇科疾病二则

    健康的皮肤源于性激素,生殖健康与皮肤息息相关,同盛同衰.临床采用调经调带、补肾助孕治疗方法,在治愈不孕症、月经病、盆腔炎症的同时,使患者皮肤重新焕发光彩,可见中医中药在美容方面有很广的前景.

    作者:吴红卫;叶一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风湿性关节炎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的原因分析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关节疾病之一,也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其诊断主要依靠JONE氏和修订的JONE氏诊断标准.近几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典型的风湿性关节炎越来越少,临床误诊比较常见.我们就2年中临床上遇到的8例非典型性风湿性关节炎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雄峰;华江;潘子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芦荟的药用研究进展

    从起源与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开发利用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芦荟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郑敏霞;丰素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健脾化湿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估中药健脾化湿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2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3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服中药健脾化湿汤;对照组3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8例,有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2组疗效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化湿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疗效显著.

    作者:章力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