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窦炎合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范才荣;王初

关键词:窦炎合剂, 制备工艺,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制备窦炎合剂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水蒸汽蒸馏、水煎浓缩等方法制备窦炎合剂,并对150例鼻窦炎病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该制剂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临床总有效率94.7%.[结论]该制剂制备简便、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本科生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护理本科生对循证护理的认知现状,并提出对策.[方法]对150名护理本科生采用自行设计的循证护理认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对循证护理的有关知识不甚了解.[结论]教育者应采用转变教育观念,开设循证护理相关课程或讲座,将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各科护理的教学中等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循证护理能力.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病情与泪膜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眼表泪膜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眼进行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和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Ⅰ)试验,将检测结果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UT、FL积分、Schirmer-Ⅰ试验结果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BUT、Schirmer-Ⅰ试验与糖尿病痛程、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呈负相关性,FL积分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性;其中BUT、FL积分与糖尿病病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更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泪膜功能的损害,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状况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情况直接影响泪膜功能的损害的程度.

    作者:盛艳;陆勤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妊娠恶阻的中医护理

    恶阻是指在妊娠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入即吐,有如阻隔之感.恶阻病名早出自<诸病源候论>,亦名子病、阻病、病儿、病阻、妊娠呕吐等.中医药在恶阻病的治疗和护理方面有非常好的经验和疗效.

    作者:阮芝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消脂降酶方治疗脂肪肝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消脂降酶方治疗脂肪肝合并肝功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脂肪肝合并肝功异常患者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均服用消脂降酶方,连续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血清谷丙转氨酶由67.31±2.52降至39.21±3.42,谷草转氨酶由68.52±3.12降至41.12±2.82.同时肝脏B超显示脂肪肝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结论]消脂降酶方在治疗脂肪肝消除症状,保护肝功等方面疗效可靠,并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徐中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雷公藤多甙联合强的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对4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采用雷公藤多甙联合强的松治疗.[结果]完全缓解16例,占38.1%;部分缓解15例,占35.7%;无效11例,占26.2%;总缓解率73.8%.[结论]雷公藤多甙联合强的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贺志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妇外Ⅳ号保留灌肠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妇外Ⅳ号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2组比较疗效.治疗组用妇外Ⅳ号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口服治疗9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口服治疗63例.观察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愈显率63.04%,对照组总有效率84.13%,愈显率39.68%,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2组症状积分均值的比较,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也能改善血黏度.[结论]妇外Ⅳ号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疗效,改善血循环是其取得疗效的主要机理.

    作者:章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RP-HPLC法测定冠心苏合丸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目的]建立冠心苏合丸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Zorbax XDB C18柱,甲醇:水:醋酸(39:6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10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马兜铃酸A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8%,RSD为1.93%.[结论]RP-HPLC法方法简便,分离度较好,结果稳定,可用于冠心苏合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伍旭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增多的分析与思考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增多的原因,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查阅有关文献,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引起重视,应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作者:金乾兴;王芳;张燕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调理脾胃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85例

    厌食是目前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多见于1~4岁小儿,其发病无明显的季节差异,但在夏秋季症状往往会加重[1],一般预后良好,若长期不愈可引起营养不良,体质减弱,影响生长发育.

    作者:孙勤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910例不孕症患者抗精子抗体测定的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不孕症与抗精子抗体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不孕症患者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结果]不孕症患者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讨论]抗精子抗体与不孕症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马为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张仲景有关虚脉论述之浅析及实践

    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载十一条虚脉的经文予以归类,从辨证、病因病机、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推测疾病预后等方面阐述虚脉的临床意义,并结合病案,介绍作者应用经验.

    作者:杨雨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紫杉醇所致9例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紫杉醇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收集到的有关紫杉醇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紫杉醇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炎、关节、肌肉痛、心脏毒性等.

    作者:林聪丽;李文峰;潘晓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运用心理学和护理学知识,改善癌症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和能力,而积极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能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助于病情的改善和缓解.

    作者:徐红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顽固性劳累型心绞痛2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施治治疗顽固性劳累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经倍他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联合治疗无效的劳累型心绞痛23例,进行中药辨证施治.[结果]心绞痛消失5例,有效14例,无效4例.[结论]顽固性劳累型心绞痛可以选择中药辨证施治.

    作者:周仕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三七合并立止血奥美啦唑治疗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有效治疗途径.[方法]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三七合并立止血,奥美啦唑治疗,对照组常规使用止血敏及止血芳酸+奥美啦唑治疗.[结果]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七合立止血加奥美啦唑联合治疗慢阻肺、肺心病发生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疗效确切.

    作者:朱晓岚;潘小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对8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格列美脲加二甲双胍(A组)、瑞格列奈加二甲双胍(B组)及单用二甲双胍(C组)治疗,起始剂量分别为2mg/d、1.5mg/d、750mg/d,服药后4周、8周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结果]:治疗后3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指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B两组治疗后FBG下降程度明显大于C组(P<0.01),但A、B 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脂、血肌苷、血尿酸及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作者:程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何任教授的医德与风格

    家父何任教授,已届望九之年,他老人家受祖传庭训到中医学院毕业,经历了近70年.在中医临床上所见病人当以千万计.历年来绝大多数病人对他的医术、医德深表敬仰.

    作者:何若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期肩周炎的治疗作用及与电针治疗的效应异同.[方法]采用规范化、标准化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明确和固定各治疗参数,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为观察指标,194例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别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和电针治疗.[结果]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达到96.9%,电针刺激对粘连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达到97.9%,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不仅能有效止痛,对粘连期的肩关节活动障碍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为治疗肩周炎有效、简便的疗法.

    作者:徐晓;方剑乔;张奕;刘侃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温中化异汤治疗萎缩性胃炎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温中化异汤治疗萎缩性胃炎脾虚证的疗效.[方法]80例CAG脾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温中化异汤基本方为主随证加味,对照组40例给予胃复春片治疗,对CAG脾虚证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和纤维胃镜、病理切片及活检进行对照观察.[结果]2组对消除临床症状和改善纤维胃镜、病理切片活检结果均有显著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5%(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P<0.05),2组疗效评估,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温中化异汤治疗CAG脾虚证,切合胃黏膜损伤的病理和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并与脾胃的生理机能、特性相适宜,具有显著提高疗效的作用.

    作者:徐晓峰;项祖闯;叶人;蔡慎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药物对照组,经治疗30天后,分别取血测定LDH、CK、CK-MB、a-HBDH.[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肌酶谱均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心肌酶谱反而有所升高.[结论]穴位注射组能显著降低脑卒中急性期中升高的心肌酶谱,而药物对照组对脑卒中急性期心肌酶谱无影响.

    作者:邹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