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祥军
目的:探讨茵陈五苓散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复制大鼠AS模型,造模1月后抽样检测大鼠主动脉,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造模成功指标.茵陈五苓散治疗1个月后分别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茵陈五苓散组和模型组的AS大鼠主动脉组织总蛋白质,银染显色,PDQuest 2-de软件分析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双向电泳图象分析茵陈五苓散组图象的平均蛋白质数为1077±68,模型组的平均蛋白质数为1106±84;差异蛋白质有556个,其中有196个表达增强,有360蛋白质表达下降.结论: 茵陈五苓散的抗AS作用与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有关,这些差异蛋白质有待质谱分析鉴定,为茵陈五苓散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王东生;陈方平;袁肇凯;郭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珠江三角各大学城合理定位,互相呼应,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特别是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大学城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对浙江的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对浙江各地高教园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作者:陈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在临床中很常见,笔者从2000年至2002年期间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葛根素及生脉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与同期单纯应用西药常规治疗进行比较观察,发现联合用药有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玉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根据高校屏障系统动物实验室管理的特殊性,提出了管理中的难点,并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作者:王德军;周卫民;陈民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采用分析与论述的形式,根据大量实验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大量抗高血压中药的研究进展,抗高血压中药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作用,在治疗各型高血压中发挥了独到疗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
作者:张相宜;郭森良;吕圭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根据多年临证总结,从脾病多化湿、理气调升降、健脾宜长久,不效加疏肝、降逆忌便结、苦寒防伤中、温脾可清肝、滋阴勿碍脾、年高益气阴、妇人重调肝、痛证可补气、病可互参等方面讨论脾胃病症的基本用药原则.
作者:张博生;陈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中重度肝癌疼痛的镇痛疗效.方法:将94例肝癌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程度分为5组,即中度疼痛2组,重度疼痛3组.中度疼痛分为腕踝针治疗Ⅰ组与可待因治疗组,每组20例;重度疼痛分为腕踝针治疗Ⅱ组16例、美施康定治疗组20例、腕踝针加美施康定治疗组18例.观察各组的镇痛效果、镇痛特点及不良反应.结果:腕踝针治疗对中度疼痛的缓解率为85.0%,对重度疼痛的缓解率为63.0%,腕踝针加美施康定治疗对重度疼痛的缓解率为83.3%.腕踝针治疗具有起效快,持续缓解时间长的特点,对重度疼痛患者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腕踝针治疗中重度肝癌疼痛疗效肯定.
作者:周庆辉;胡侠;顾伟;凌昌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桂枝加大黄汤对慢性肾衰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理.方法用腺嘌呤诱发大鼠慢性肾衰竭建立模型,再用经方桂枝加大黄汤煎剂灌胃4周.结果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指标降低,肾脏病理也有改善,使肾小管及间质内结晶沉积物明显减少.结论该方能延缓慢性肾衰,可作为辨证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的基础方剂.
作者:董选;杨桂明;吴俊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自1999年以来,笔者用5%碘酊烧灼联合伊曲康唑(斯皮仁诺)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27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作者:吴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顺气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的患者,用中药自拟顺气降逆汤进行治疗,并以西药治疗组对照,按临床症状及胃镜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为75%.结论:中药治疗比西药治疗具有更大的优势.
作者:齐兴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定点旋转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常用方法,大都将咔哒声作为手法成功的标志.由于片面强调必须闻及咔哒声,因发力不当导致各种并发症也常有报道.为研究咔哒声与疗效的关系,笔者自2002年3月以来采用两种不同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惠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详细解释了<金匮要略>脏腑篇中一些重要条文及临床意义,并举例说明了该文献在临床上灵活辨证施治起到的指导作用.
作者:何任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为主要症状.因其发病机制未明,临床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且治愈后常因外感、饮食失常、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因素而复发,终致缠绵难愈,不易根治.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周亨德教授长期致力于消化系统的研究,造诣颇深,尤其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叶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测定何首乌二苯乙烯甙含量.方法:二苯乙烯甙测定以DDSC185μm(250mm×4.6mm)为固定相,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310μm.结果:进样量在2.24×10-2~1.12×1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9.86%,RSD为2.58%(n=5).结论:该法灵敏、准确、快速;为测定何首乌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沈亚芬;潘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阐述了温病治法对新发传染病有辨证论治、保护脏器、保护机体免疫功能、解除病原体毒素、改善微循环等多方面治疗上的优势.同时准确的辨证和施治又是提高温病治疗疗效的关键.
作者:郭永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阐述和归纳了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外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使用语言学习策略有助于使学生成为成功的外语自主学习者.
作者:张璇;徐春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宋氏妇科,源远流长,世代相承.我院宋世焱老先生,从医五十余载,在继承祖业的基础上,精心研习岐黄之术,博取各家所长,虽年愈花甲,仍勤学不倦,积累了极为丰富而独到的实践经验.
作者:楼凯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 薏苡附子败酱散原文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
作者:连建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二级海岛医院.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药的作用,逐年增加了一些疗效好,服用方便的新品种.本文对本院近3年中成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以了解我院中成药用药现状和趋势,了解海岛群众的健康状况.
作者:柳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羚羊清热液的清热、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模型,采用角叉菜胶、二甲苯以及醋酸等大小鼠致炎或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羚羊清热液7.8和15.6g/kg剂量口服明显抑制内毒素所致的家兔体温升高,使体温峰值降低;6.5、13和26g/kg剂量口服明显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13、26和52g/kg剂量口服明显降低二甲苯致炎小鼠耳廓肿胀率,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升高.结论羚羊清热液具有一定的解热、抗炎作用.
作者:余平;殷红妹;任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