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可梦口服液对慢性疲劳模型动物行为和神经内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

石世德;周民伟;李建军;赖晃文;杨太成;詹纯列;肖育华

关键词:安可梦口服液, 慢性疲劳, 行为, 神经内分泌, 小鼠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安可梦口服液(简称AKM)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建立强制冷水游泳模拟慢性疲劳发病过程的动物模型,从应激角度,观察应激导致动物疲劳时,其大体行为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和AKM对该变化的影响,初步探讨AKM治疗慢性疲劳的机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强制冷水游泳应激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出现抑郁倾向;力竭游泳时间缩短,体力下降;血清中肾上腺素(E)、多肥胺(DA)、5-羟色胺(5-HT)含量升高,肾上腺抗坏血酸含量降低,这些与慢性疲劳患者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相似,AKM可以调节上述变化,表明其具有抗应激、抗疲劳作用.结论:抗应激和抗疲劳是AKM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重要机理所在.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校转专业现象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及不断完善,教育以学生为本位的宗旨越来越得以体现,各高校相继出台转专业政策.作为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改革,转专业成为高校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者:胡丽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曲马多胃俞穴注射抑制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牵拉反应是腹部外科手术中经常发生的问题,目前尚无简便有效的对抗方法.本文应用祖国传统医学中穴位注射法,用曲马多行胃俞穴注射抑制牵拉反应,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郦镠一;孙静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隐匿性肾炎气阴虚证与氧化应激关系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多见为阴虚,气虚及气阴两虚.肾小球疾病中存在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并且参与了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1].本文就隐匿性肾炎气阴虚证与氧化应激的关系展开探讨.

    作者:林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带教成功之先决条件

    带教工作既反映带教人员的自身水平,也反映出教学实习医院的整体实力.实际工作中哪个科的主任抓得紧、管得严,哪个科的工作就有生气,目标就明确,实习生的带教质量也就好.我院历年对中医学院的学生都格外重视,在此根据笔者多年管理带教工作的经验谈些看法.

    作者:林绿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周庚生教授运用《伤寒论》方治验举隅

    正确运用<伤寒论>方治病,确能起沉疴而显良效,挽危笃而愈重病,周庚生教授临证善用经方,其活用<伤寒论>方治疗汗证、咳证、腹痛、不寐、头痛等疗效显著.

    作者:张俊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论中医动物模型的造型依据与研制方法

    中医动物模型的造型依据包括模拟病因、模拟症状、客观指标、药物反证四项基本要求;中医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模拟中医传统病因建立动物模型、采用西医病因病理复制动物模型、依据中西医结合病因学说塑造动物模型三种类型.

    作者:郑小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葛根汤为主治疗颈椎病38例

    我院自1999年4月份起,共收住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采用葛根汤加味配合中药枕、颈椎牵引外治,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吕伟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血压32例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发生低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分析该院2000~2003年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低血压32例资料.结果:参麦注射液治疗低血压较不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有效率高(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低血压的有效药物.

    作者:赵玉良;陆忠良;祝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针刺水泉穴对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目的:通过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的造模实验,研究针刺对高血压的作用.方法:通过针刺高血压大鼠的双侧水泉穴,观察对血压及血管紧张素的影响.结果:通过对大鼠造模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针刺可以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及血管紧张素的含量.结论:针刺可以有效治疗高血压及降低血中血管紧张素的含量.

    作者:纪中;马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影响.方法:将6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先分层再随机原则分为口服银杏叶片治疗组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结果:经10天治疗后,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9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5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银杏叶片和丹参注射液均能改善其心肌缺血症状,在心电图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提示银杏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大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CAP的改变及阿斯匹林对其的影响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中循环活化血小板(CA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P-选择素(CD62P)作为分子标志物,FCM三色免疫荧光分析CAP.结果:正常人静止血小板膜表面FIB-R和CD62P表达较低.79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中表达FIB-R,CD62P的CAP数量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P<0.01).阿斯匹林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CAP的FIB-R,CD62P表达呈下降趋势(P<0.001,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中FIB-R,CD62P明显增高,阿斯匹林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病患者FIB-R,CD62P的表达水平.

    作者:李雄;付丽;冷建杭;汪志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

    目的:探讨分析管状骨陈旧性骨折组病例首次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再次手术的体会.方法:分析23例患者本次手术前的X线片、局部情况及手术中情况,推断导致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可能情况.并使用扩髓后交锁髓内钉治疗,早期以静力型交锁,3~6月后改动力型交锁.7例患者同时行植骨术.术后辅以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结果:骨折愈合率95.65%(22/23例);骨折愈合时间8.3~27.6月,平均11.4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骨折正确处理与预后直接相关,交锁髓内钉是治疗长管骨骨折不愈合的较好选择.

    作者:项斌;陈之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围产期心肌病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围产期心肌病(PPCM)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分析38例PPCM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PPCM定义混乱,病因不明,发病似与某种原因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而与链球菌无关,贫血和围产期输液速度过快也是诱发和加重病情的原因之一,无特殊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和治疗与其它原因引起的左心功能衰竭相似.结论:准确判断围产期病人有无PPCM症状和NYHA心功能分级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怀恩;胡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1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胃部疾病,近5年来笔者以气阴两补,理气活血为主,治疗本病5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华东;潘晔;蒋国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谈张良骥辨治失眠的思路

    张良骥主任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对失眠病的中医治疗有丰富的经验.他博采众方,结合数十年临床实践自拟虚实二方,虚者多属气血虚弱、营阴不足、阴虚火旺、心神失养,神不安则不寐,基本方以养心安眠汤,由麦冬、白芍、酸枣仁、远志、合欢花、丹参、夜交藤、杞子、桂元肉组成.实者多属肝郁化火、痰浊壅滞、痰火扰心、神明不宁,自拟清疏无忧汤,由半夏、茯苓、柴胡、栀子、酸枣仁、夜交藤、合欢花、远志、丹参组成.

    作者:张振雷;魏宏峰;张良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标准化考试的研究与实践

    在组织修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的同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了中医多学科标准化考试教学软件,编写辅导教材,实施标准化考试.加强了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质量保证和监控工作,建立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完善了教材、辅导教材、教学软件的合理配套.经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推广应用,取得了人才培养的明显效益.

    作者:郑炳生;傅春华;洪雁;戎念丰;李如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伤寒论》的辨证思维方法初探

    <伤寒论>不仅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更蕴含着丰富的辨证思维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是极为有价值的.笔者对<伤寒论>中典型的辨证思维方法,如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反证法、预测法、试探法进行了探析.希对伤寒论的教学有所裨益.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蛋白质组学和中医药研究

    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技术及其发展,以及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前景.

    作者:施孟如;沃兴德;卢德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黄及其煎剂的荧光特性分析

    目的:建立荧光法测定大黄及其煎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对大黄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在煎出量进行了跟踪分析.方法:用岛津RF-500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测量波λex=440nm,λem=515nm.测量时的佳pHλ=7.结果:几种主要成分的混合液平均浓度在0.4~2.5μg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6,文火煎煮大黄至20min时,汤中有效成分的煎出量达到高峰.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直接用于大黄及其煎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葛尔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体会--兼谈王鲁芬教授的教学艺术

    作为中医诊断学的研究生,今年再次跨入教室跟班听取我的导师王鲁芬教授讲授中医诊断学课程.王老师从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30余年,多年来,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学习了王老师教学方法,加强了我对在听课过程中对该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得到了不少启发,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腊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