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短波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剂量探讨

胡欣;孙晓莉

关键词:超短波治疗, 慢性中耳炎, 治疗剂量, 药物配合, 部治疗, 疗效, 病例
摘要:对慢性中耳炎采用药物配合超短波局部治疗,治疗剂量不同则疗效也不同.笔者将1998~1999年间的164例慢性中耳炎病例进行了总结,以探讨有效的治疗剂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有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化合物是一类抗糖尿病制剂.它的家庭成员目前有曲格列酮(troglitazone)、匹格列酮(pioplitazone)、罗西格列酮(rosiglitazone)、恩格列酮(englitazone)和希格列酮(ciglitazone)等.目前研究多的为前3种.其中曲格列酮已于1997年1月被FDA批准用于NIDDM的治疗.

    作者:陈惠英;李弥图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肇庆市居民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男女差异无显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综合防治.

    作者:胡亚明;廖祥洲;叶立汉;彭力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CT疗效评估

    随着CT应用的普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水平与治疗方法不断的提高与发展,对于中频电并磁热中药透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响值得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庆森;赵力;朱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中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的变化

    我院1999年6~10月对22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高压氧(HBO)治疗,治疗前后作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清;潘福琼;陈光荣;黄玲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超声治疗瘢痕疗效观察

    1资料与方法233例中深Ⅱ°以上烧伤106例,刀伤64例,手术切口创伤46例,其它原因损伤17例,男137例,女96例.小年龄6岁,大年龄67岁.早接受治疗时间21d,晚接受治疗时间半年.大片状瘢痕21cm×7cm.应用局部按摩治疗的98例为对照组,应用超声疗法的135例为治疗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诊断相比较,P>0.01,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赛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的中药治疗及现代药理研究

    帕金森病是一种原发性慢性退行性神经疾病,早在古代中医学就对具有类似症状的一系列疾病进行了广泛的的探讨,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1)中医学对帕金森病机理的认识;(2)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中药治疗;(3)帕金森病非运动障碍症状的中药治疗.(4)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现代药理研究.

    作者:李文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用整形外科技术早期修复颜面部硫酸烧伤

    颜面部硫酸烧伤治愈后常致严重的疤痕增生和畸形,给病人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为使这一情况得到改善,我们于1992年起采用早期面部切痂,移植厚中厚大张皮治疗面部硫酸烧伤病人26例,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谢立华;余旭明;幸益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病理与治疗出院后生存质量的研究

    研究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的临床病理分型及生存及死亡的转归,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学俭;汤武装;赵红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不同胎龄胎儿半月板形态结构的光镜观察

    目的:研究不同胎龄胎儿半月板形态结构特点.方法:半月板水平面、冠状面常规切片,HE染色.结果:得到了胎儿半月板的形态、细胞、纤维、血管、表面被覆物的有关材料.结论:胎儿半月板表面并不平坦,随胎龄增长,其胶原纤维逐渐增多而细胞密度减小,胎儿半月板血管丰富,有滑膜被覆.

    作者:黄敏芳;胡声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中患者心理特征及调适对策

    1高压氧治疗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因原发病已引起了不同类型的生理和心理异常,加之缺乏高压氧治疗的基本知识,面对陌生的、与医护人员隔绝密封的高压舱环境,表现出较复杂的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1],常见如下几种:(1)恐惧胆怯心理:大多数患者和陪伴人缺乏对高压氧治疗基本知识的了解,有的患者担心氧舱燃烧爆炸、设备失灵威胁生命:有的担心治疗无效、产生副作用或空间较小传染其它疾病.

    作者:薛磊;范建中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微机辅助言语矫治系统康复效果探讨

    1资料与方法建立正常语言样本:选取健康男性10例,平均年龄48岁(45~52岁).患者23例经用中国康复中心失语症检查表检测,构音障碍10例,失语症13例.平均年龄52岁,均为男性.

    作者:闫和美;倪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穴位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7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夏季或冬季中药穴位贴敷法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方法:对47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夏天(三伏)、冬天(冬至、小寒、大寒)分别或同时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结果:临床控制109例(23.1%),显效148例(31.4%),有效161例(34.1%),无效54例(11.4%),其中冬季治疗及冬夏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夏季治疗.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法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一种有效方法,临床上在遵从中医冬病夏治这一传统的同时,勿忘冬季中药穴位贴敷在慢性支气管炎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顾成光;陈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美多巴、溴隐亭和中药对睁眼昏迷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用符合睁眼昏迷条件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10例)、中西药治疗组(10例)及对照组(10例).结果: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40%,中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70%,对照组总有效率20%,3组在疗效上有明显差别.结论:美多巴、溴隐亭和中药对睁眼昏迷患者有显著疗效.

    作者:耿明亮;李峰;田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胃癌术后的中医康复治疗

    1资料与方法选择1994年至1997年间共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96例,男67例,女29例,平均年龄为(53.7±10.3)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两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兼加中药康复治疗,对以头晕、耳鸣、无力、手足心热等气阴两虚症为主要表现者,治宜扶助正气、补气养血、滋补肝肾,宜用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加味;对以恶心呕吐、厌食、便秘等为主症者,属脾胃不和,宜健脾胃、护元气的方法,宜用香砂六君子合丁香蒂汤加味,对于症积尚存者,采用消食导滞化瘀健脾方法,宜保和丸与健脾丸加味.

    作者:张俊学;黄晓华;李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手法治疗增生性关节炎的体会

    近两年来,笔者以手法为主治疗增生性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正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经络针灸并用吸氧疗法效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120例患者男性57例,女性53例,年龄17~78岁,疾病分类见表1.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分为定位、针刺和吸氧三步骤.(1)定位就是用辩证论治的方法选定针刺的经络.患者取平卧位,把听诊器放在经络线上,用特制的叩诊锤在该线上叩击.每当叩到经络线上时,能听到与众不同的声响.然后用碘酒将此点固定备用.(2)针刺:并将针对准所选定的经络线准确垂直刺入后捻针,有针感后停止捻针.然后留至吸氧结束.(3)吸氧:针刺后,立即用鼻塞法吸氧,每分钟流量5升.每人每次吸氧半小时即可起针,1次/d,每疗程20~30d.

    作者:张蓓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声带麻痹12例观察

    声带麻痹主要是由于喉返神经病损所致,临床有中枢性与周围性之分.我们康复门诊常以周围性病例多见,且多为喉部及甲状腺手术损伤喉返神经.我们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声带麻痹,获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海燕;林玉萍;刘加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76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6例患者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森田疗法以及抗抑郁药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1%.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情绪障碍密切相关,心理与药物相结合是理想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毛洪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2000年康复作业治疗能做什么

    康复治疗近百年来为促进人类健康提高残疾人的生存质量做了许多贡献.随着2000年的到来,康复治疗也面临着许多思考.回顾过去,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康复治疗基本上是基于个体化治疗,重点强调使残疾人恢复功能和重组功能以使他们回归正常社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现有各种残疾人近5100万,而他们中向许多人还得不到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康复训练,这种大量的社会需求对在中国刚刚兴起的康复治疗专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为残疾人能真正解决什么问题?在近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上,香港理工大学的Packer博士作为作业疗师,对21世纪康复治疗提出了展望和设想,值得我们康复治疗界借鉴.

    作者:魏国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电脑导平配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76例观察

    1资料与方法76例中男性44例,女性32例,年龄18~60岁,病情2d至半年,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口眼歪斜,患侧面部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作抬额、闭眼、鼓腮、吹口哨等动作.

    作者:向群;黄国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