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等容量血液稀释加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

董泗新;苏吉亮

关键词:容量血液稀释, 自血光量子疗法, 治疗, 血管性痴呆, 现报道如下, 效果满意
摘要:从1997年9月~1999年10月,我们用等容量血液稀释加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患者步态失调的康复训练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超激光穴位照射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痛60例

    1 资料与方法资料:本院疼痛门诊老年性膝关节痛病人60例,其中男12例,女48例,年龄在55~59岁8例,60岁以上52例.病程在1年以下14例,1~5年36例,5年以上的10例.

    作者:刘天锡;王光林;王永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老年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1 方法介绍我院从1998年下半年用日本引进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LizerHA-550)治疗老年疼痛患者,并且试用此治疗仪治疗和改善老年患者非疼痛的症状.方法如下:(1)痛点或神经干的照射阻滞法:主要适用于慢性疼痛患者.采用疼痛治疗仪的B型透镜,对准并贴近痛点或疼痛范围所支配椎旁神经根(特别在治疗腰腿痛、颈椎病),照射量为80%~100%,以患者感觉到温热为宜,注意避免灼伤,照射周期on/off为1/1至2/2s,间断照射10min;对痛点在四肢且范围又较广者,可让患者手持透镜,照射量为100%,在疼痛区域进行循环照射,连续照射7~10min,一般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min,每周5次,10次为1疗程.

    作者:郭乃良;陈雄斌;赵长杰;杨旅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神经阻滞并用超激光与单纯神经阻滞疼痛治疗疗效对比

    目的将神经阻滞的快速止痛作用与超激光的改善微循环作用相结合,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方法采用单纯神经阻滞(NB)及神经阻滞并用超激光(SL)两种方式对疼痛门诊95例病人进行治疗.结果 SL组平均神经阻滞次数明显少于NB组,平均治疗时间仅是NB组的1/4.疼痛评分也明显低于NB组.结论两法并用可在短时间内提高疗效.

    作者:史珞;王秀丽;刘树林;芦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谦;王福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气血循环机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服药的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1].气血循环机是通过对足部穴位进行高频螺旋振动按摩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仪器,这是结合了传统中医经络理论的新的物理治疗仪器.本研究观察了1999年11月2日~2000年5月17日来我科治疗的33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使用气血循环机后的血压变化情况.

    作者:朱蕾;汤国强;姚学俊;黄月乔;张春燕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中药、理疗、功能锻炼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历来为治愈难、病程长、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种之一,我们从1988年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以药物、物理、康复锻炼等综合疗法对50例RA患者进行12年的治疗观察随访,取得较理想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华;任心荣;张全霞;白民刚;解乐业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长期中等强度的运动对Ⅱ型糖尿病的康复作用

    目的观察合理设计的中等强度运动对Ⅱ度糖尿病的康复作用.方法指导病人坚持每天2~3个运动单位的活动2次,长达6个月,应用生化指标作前后对比.结果运动后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差异十分显著.结论长期合理运动仍是Ⅱ型糖尿病康复治疗的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荣;孟宪君;马卫红;鲁国平;于红玲;陈志华;范丽;孟英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肘关节内及附近骨折3月内行综合康复38例疗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992~1999年在本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肘关节附近骨折或关节内骨折病人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4~56岁.康复治疗前经过手术治疗的22例,未经过手术治疗的16例.病程<1月11例,1~3个月17例,>3个月10例.治疗方法:(1)蜡疗:在关节松动术前,用30cm×20cm,厚2cm表面温度45~50℃的蜡饼包裹肘关节,每次15~20min.

    作者:杨青;冯莉;周贤丽;武继祥;刘宏亮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系列讲座(卫继教委备字121号、122号)人工耳蜗技术(第6节)

    作者:许时昂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16例临床体会

    作者:余志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脑卒中早期康复与预防

    国内近期资料表明,脑卒中在城市居民中为首位死亡原因,在农村为第二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卒中发病率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降低脑卒中的发病、致残和病死率,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值得重视和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倪朝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训练球促进脑外伤运动功能康复的训练方法

    脑外伤康复治疗中必要的康复器械是完成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利用训练球训练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是一项新的技术.训练球用轻型材料制作,使用时安全、稳定、牢固、轻巧、灵活、移动性好.治疗师可以轻轻地推动训练球或利用其较轻巧有韵律的反弹性能给患者输入运动和姿势的正常感觉刺激,我们利用训练球训练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病例讨论对脑外伤患者利用训练球所进行的躯干控制训练技术加以介绍.

    作者:王东;张琦;纪树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细胞凋亡在脊髓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脊髓损伤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对大鼠脊髓损伤不同时间脊髓组织中凋亡细胞的数目和部位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作正常对照.结果损伤后灰质和白质均检测到凋亡细胞,神经元凋亡少见,胶质细胞凋亡多见.细胞凋亡发生在损伤后12h~4周,以4d时达到高峰,至4周时渐趋于正常.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均发生细胞凋亡,而以胶质细胞凋亡常见.

    作者:蒋赞利;陈君长;王坤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神经干注射安定病理生理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兔坐骨神经干注射安定前后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用9只实验用大白兔电针探测坐骨神经,试验侧注射安定5mg,对照侧注射生理盐水1ml,观察注药前后各时段坐骨神经阈电位改变及坐骨神经病理改变.结果试验侧注药后神经阈电位显著大于注药前及对照侧(P<0.01),注药后30d坐骨神经阈电位恢复至用药前和对照侧水平(P>0.05).电镜观察病理过程符合Sunderland轴突损伤定义.结论安定直接神经注射能迅速抑制神经的兴奋性传导.

    作者:李保林;李国宏;魏芳;孙世龙;徐贻斋;冯国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肌营养不良症1例麻醉体会

    作者:燕兴梅;铁木尔;董亚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

    作者:王顶秀;刘萍萍;徐广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硬膜外腔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腰腿痛临床研究

    为提高硬膜外腔吗啡镇痛效果,同时减少其副作用发生,作者通过不同给药方式比较吗啡镇痛效应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奇;苏惠丽;李美莲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群体式开放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孤独心理康复研究

    目的探讨群体式开放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孤独心理康复效果.方法将85例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群体式开放管理、半开放管理和封闭式管理进行治疗,采用UCLA孤独量表、BPRS、IPROS量表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经群体式开放管理康复治疗,患者的孤独心理随精神症状的改善、兴趣性和社交能力的提高而得到一定程度矫治,社会功能得到改善.结论群体式开放管理模式有效地改善精神病人的孤独心态,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正常化恢复.

    作者:任赐儿;梁忠新;颜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控制排便功能的训练

    作者:杨文华;宋振武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