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老年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郭乃良;陈雄斌;赵长杰;杨旅军

关键词:超激光疼痛治疗仪, 老年患者, 疼痛性疾病, 照射量, 治疗时间, 透镜, 疼痛范围, 慢性疼痛, 连续照射, 间断照射, 方法, 阻滞法, 仪治疗, 腰腿痛, 神经根, 神经干, 颈椎病, 灼伤, 周期, 症状
摘要:1 方法介绍我院从1998年下半年用日本引进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LizerHA-550)治疗老年疼痛患者,并且试用此治疗仪治疗和改善老年患者非疼痛的症状.方法如下:(1)痛点或神经干的照射阻滞法:主要适用于慢性疼痛患者.采用疼痛治疗仪的B型透镜,对准并贴近痛点或疼痛范围所支配椎旁神经根(特别在治疗腰腿痛、颈椎病),照射量为80%~100%,以患者感觉到温热为宜,注意避免灼伤,照射周期on/off为1/1至2/2s,间断照射10min;对痛点在四肢且范围又较广者,可让患者手持透镜,照射量为100%,在疼痛区域进行循环照射,连续照射7~10min,一般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min,每周5次,10次为1疗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等容量血液稀释加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

    从1997年9月~1999年10月,我们用等容量血液稀释加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泗新;苏吉亮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按摩加药物封闭治疗后天性眼外肌麻痹

    作者:尹宛峡;党立;郭立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动脉内灌注抗自由基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自由基及血清SOD水平的影响

    作者:廖小平;柯行娆;吴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空气净化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

    作者:汪涛;程薇莉;柳士秀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时间游泳为运动模式,观察了90min运动、力竭运动和力竭运动后24h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抗氧化能力、游离钙浓度及磷脂酶A2活性的变化.结果 90min运动后心肌线粒体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力竭运动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游离钙浓度显著下降,磷脂酶A2活性显著增高(P<0.01).力竭运动后24h皆基本恢复.结论力竭运动可造成线粒体损伤和心肌损伤,适度运动不造成线粒体和心肌损伤.

    作者:张钧;许豪文;毛丽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生存质量在中医骨伤科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肖京;顾敏琪;李志斌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屈指肌腱鞘管区损伤后的抗张力修复与早期主动康复治疗

    目的探索屈指肌腱鞘管区损伤的复合修复术及系统的康复治疗措施.方法采用核心津下套圈缝合加周边Halsted缝合复合修复,术后主动活动并结合系统的康复治疗,将疗程各阶段疗效与其它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优良率97.8%,随访期中及康复治疗各阶段资料表明,复合修复法与康复治疗的有机结合使疗效和康复进程明显提高.结论牢固缝合术后早期主动活动,系统的康复治疗是预防肌腱粘连提高指关节曲伸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崔胜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双眼同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康复治疗

    作者:尹彩芳;胡仁典;房建状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7例康复护理

    作者:翁巧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脑卒中早期康复与预防

    国内近期资料表明,脑卒中在城市居民中为首位死亡原因,在农村为第二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卒中发病率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降低脑卒中的发病、致残和病死率,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值得重视和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倪朝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对少儿情绪与品行障碍者家庭特征的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少年儿童情绪与品行障碍者家庭冲突特点.方法运用系统家庭治疗技术进行访谈、评定73例家庭,记录治疗访谈和随访访谈的全部过程,用相应调查表进行反馈.结果中国家庭有5个维度特征突出.结论西方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基本适用于中国青少年儿童家庭,有跨文化适用性.

    作者:张丽玲;赵旭东;许秀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生存质量与中医肿瘤学

    作者:林丽珠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异常疤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等异常疤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以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作对照,观察了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中VEGF和PCNA的表达.结果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基底层角朊细胞均大量表达VEGF,较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显著增加.PCNA的表达与VEGF相似,但真皮内少量的成纤维细胞有较弱的PCNA表达.结论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表皮基底层的角朊细胞大量表达VEGF和PCNA可能与异常疤痕的形成密切相关.

    作者:李军辉;邢新;欧阳天祥;文军慧;郭恩覃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人工关节松动原因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Fb)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对髋关节翻修所获界膜(组1)、相应髋关节滑膜(组2)、内固定物周围异物反应组织(组3)、正常髋关节滑膜(组4)中Fb的分布及形态学进行了组织学与超微结构的对比观察.结果成纤维细胞在各组中的分布及形态表现不同,组1与组2中呈现功能活跃相,而组3与组4中呈相对静止状态.结论这提示Fb对假体松动及骨溶解有影响.

    作者:白中杰;毕红梅;李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多功能六合治疗仪并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116例

    1 方法介绍多功能六合治疗仪采用湖南六合医疗保健品公司生产的LK-D型,首先将舒筋活血药液均匀浸润在1cm厚药棉上,以轻挤不滴为宜,覆盖于圆形电极金属片上.视病情将两个电极板平行置于大椎穴或相应穴位处,再将热敷带敷在其上,并压一沙袋.尔后,选定时间,顺时针调节热、电强度,以患者感受大量为宜,并注意因温度过高而烫伤.颈椎牵引常规操作.牵引重量从5kg开始,视患者病情及体质承受能力,每隔2日逐渐增0.5kg至患者自感舒适有效为止.一般6~8.5kg为宜,个别体质健壮者可加至10kg.10次为1疗程,每疗程之间休息2d,一般患者治疗1~2个疗程,少数3~4个疗程.

    作者:孙存禄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白内障术后并发瞳孔膜形成的康复治疗

    作者:叶克菁;高莹莹;许锻炼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粘连松解及连续被动活动治疗膝关节僵直疗效观察

    本院自1986~1999年对48例膝关节僵直的病人施行了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术后给予CPM机连续被动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郭永智;刘树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氦氖激光照射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研究现状

    皮肤、粘膜溃疡多由外伤、烧伤、营养缺乏、细菌感染等引起的上皮组织缺损,临床治疗中常对慢性溃疡和溃疡复发缺乏有效的办法.近20年来,激光在临床广泛应用,其显著的临床效果已被大量动物试验和临床实践所证实,特别是氦氖激光促进溃疡愈合、上皮修复,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就此在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做一回顾.

    作者:杨淑兰;顾瑛;刘凡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训练球促进脑外伤运动功能康复的训练方法

    脑外伤康复治疗中必要的康复器械是完成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利用训练球训练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是一项新的技术.训练球用轻型材料制作,使用时安全、稳定、牢固、轻巧、灵活、移动性好.治疗师可以轻轻地推动训练球或利用其较轻巧有韵律的反弹性能给患者输入运动和姿势的正常感觉刺激,我们利用训练球训练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病例讨论对脑外伤患者利用训练球所进行的躯干控制训练技术加以介绍.

    作者:王东;张琦;纪树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临床理疗中患者的心理因素及分析

    作者:金亚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