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超声在闭合性阴茎海绵体白膜破裂诊断及术中切口定位的应用

杨芳;宋正尧;殷国林;章庆华;朱江波;施展;林谦;倪建华

关键词:阴茎海绵体白膜破裂, 多普勒超声, 术中定位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闭合性阴茎海绵体白膜破裂诊断及术中定位的应用.方法 11例阴茎海绵体白膜破裂患者,均急诊行手术治疗,5例双侧海绵体血肿严重、合并尿道损伤采取阴茎脱套术,6例超声定位下行局部切开行白膜修补术,合并尿道海绵体破裂者行尿道修补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探查所见与术前超声检查完全符合.平均住院时间(6.8士1.2)d,术后1个月复查阴茎形态均恢复正常.术后随访3~32个月,均未发生海绵体纤维化、阴茎弯曲或畸形、痛性勃起及阴茎硬结等并发症,性功能均正常,合并尿道海绵体破裂者未发生尿道狭窄.结论 根据明确的外伤史和典型的局部表现,阴茎白膜破裂易诊断,但是对于局部表现不明显者,高频超声可以明确诊断.高频超声对白膜破裂位置、破裂口方向、血肿部位及是否合并尿道损伤判断较为准确,是闭合性阴茎海绵体白膜破裂的首选检查方法,并可为术中定位提供可靠的信息.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远端上游元件结合蛋白1调节肝癌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筛选肝癌细胞中受远端上游元件结合蛋白1 (FUBPl)调节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方法 通过慢病毒介导不同肝癌细胞株中(MHCC97H、MHCC97L和Huh7)过表达FUBP1,利用定量PCR的方法鉴定过表达效率.利用芯片的方法筛选过表达FUBP1后肝癌细胞株中差异表达的lncRNAs,并利用定量PCR验证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确定差异表达的lncRNAs与mRNAs的共表达网络.结果 以对照组中FUBP1的表达量为1,慢病毒感染的MHCC97H、MHCC97L和Huh7肝癌细胞株中FUBP1的mRNA水平分别为3.28±-0.15、2.75±-0.26和4.25士0.35,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芯片结果显示,共有12个lncRNA在3种细胞株中具有一致的表达变化,包括3个上调和9个下调.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其中lnc-ARF6-3下调明显,lnc-BCAS2-1上调明显.lnc-BCAS2-1、lnc-USP9X-3、lnc-LYZ-2和lnc-C 14orf135-3与FUBP1具有共表达网络.结论 FUBP1诱导肝癌细胞中lncRNAs的表达紊乱,FUBP1-lncRNAs的表达网络可能与肝癌的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张波;李先鹏;许丰;姜玉华;吴益峰;陈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长链非编码RNA AFAP1-AS1促进结肠癌细胞侵袭的作用和机制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AFAP1-AS1对结肠癌细胞侵袭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56例结肠癌组织和36例癌旁组织中AFAP 1-AS1的表达水平,分析AFAP 1-AS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通过腺病毒感染的方法在结肠癌细胞系中过表达AFAP1-AS1,细胞穿孔实验确定AFAP 1-AS1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AFAP1-AS1对AFAP1表达的影响.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AFAP1-AS1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其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分化均无相关性(均P> 0.05),而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均P< 0.05);AFAP1-AS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率较低表达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腺病毒后,结肠癌细胞AFAP1-AS1水平明显增加,穿膜细胞数目也明显增多(P<0.05);AFAP1-AS1过表达能抑制AFA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信息学预测发现AFAP1-AS1序列上存在3个AFAP1的互补结合区域.结论 AFAP 1-AS1在结肠癌组织高表达,可能通过抑制AFAP1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提示AFAP 1-AS1可能是结肠癌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潜在靶点和重要指标.

    作者:李翔;史志霞;李先鹏;许丰;金永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口以及由于老龄化所导致的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逐渐增多.对于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如果未予正规治疗,将会导致脊柱相关节段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1].经皮椎体强化术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2-3],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经皮椎体强化术主要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但随着该项技术的广泛使用,该技术所存在的邻椎骨折等弊端也显现出来.本文对近几年该项术式有关术后并发症、材料学进展等进行综述.

    作者:章凯;陆继业;卢斌;蒋国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参芪扶正颗粒联合DC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 Cyfra21-1及SCC-Ag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颗粒联合DC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及SCC-Ag的影响.方法 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DC化疗方案,观察组采取参芪扶正颗粒联合DC化疗方案,连续3周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检测血清CEA、Cyfra21-1及SCC-Ag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疾病缓解率及临床获益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CEA、Cyfra21-1及SCC-A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临床获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芪扶正颗粒联合DC化疗方案可显著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及SCC-Ag水平,临床疗效更显著.

    作者:周裕乐;蔡列兵;何伟兰;连周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VEGF、 VEGFR-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58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取3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按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分为不同亚组.免疫组化法测定所有入组患者的石蜡切片中VEGF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探讨VEGF、VEGFR-3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两组VEGF、VEGFR-3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EGF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R-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VEGF、VEGFR-3的表达增高,VEGF表达并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R-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VEGF、VEGFR-3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相关.

    作者:孙树本;刘平;缪起龙;江靓;王建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T灌注成像技术在颅脑创伤周围缺血病灶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技术指导治疗颅脑创伤周围缺血病灶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头颅CT提示颅脑创伤病灶周围低密度影的患者行CTP检查,选取低灌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血容量并改善微循环;通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简明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比两组预后及认识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GOS评分、MMSE评分及MoC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颅脑创伤周围缺血病灶患者早期增加血容量并改善微循环可增加该病灶区域的血流灌注,改善认知功能.CTP技术可以为临床指导治疗颅脑创伤周围缺血病灶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戴君侠;孙军;林群;蔡建勇;陈献东;陆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多参数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目的 观察乳腺癌患者原发灶的常规超声及弹性超声图像特点,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以获得超声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佳组合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个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常规超声及弹性超声图像资料,获得原发病灶常规超声特征及病灶内部剪切波速度的平均值.以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原发病灶常规超声特征及内部剪切波速度的平均值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103例乳腺癌患者中有45 (43.69%)例腋窝淋巴结转移.103例患者的超声特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节尺寸≥20 mm、边界不清、纵横比>1及丰富血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超声特征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利用ROC曲线评价各独立特征及回归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回归模型的诊断效能高(曲线下面积为0.853).结论 乳腺癌患者原发乳腺病灶的超声图像特征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术前诊断价值.

    作者:夏冰;韩力群;傅政;单妍;唐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 74例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及同步放化疗组,各37例.单纯放疗组行单纯放疗治疗,同步放化疗组在单纯放疗组基础上予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1、2、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均P< 0.05),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单纯放疗组血红蛋白降低及消化道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同步放化疗组(均P< 0.05).结论 老年中晚期食管癌行同步放化疗治疗能缓解病情进展,疗效好,能有效降低肿瘤复发及转移,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碧涛;陆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宁波市某公立医院患者对营养食堂的满意度调查

    目的 了解患者对营养食堂的满意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订餐患者进行现场拦截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698份,食堂总体满意率为75.79%.患者对员工服务态度满意度达90%,对饭菜新鲜、卫生、温度、份量、价格及送餐时间满意度为70%左右,而对饭菜口味及种类满意度未达60%.不同地区、婚姻状况、病区楼层及年龄对食堂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营养食堂还需努力为患者提供可口多样、营养价廉的饭菜,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来提高患者对食堂的满意度.

    作者:冯波;严芸;倪秀秀;水艳丽;朱徐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后路经皮内固定联合伤椎植骨术在中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后路经皮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术在中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48例无神经功能损伤的中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取后路经皮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伤椎后凸Cobb角及伤椎椎体高度的变化,评估后凸畸形矫正能力;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量表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疼痛、功能等变化;统计术后螺钉松动、断钉发生率情况.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1.0~1.5h,平均1.3h,术中出血量50~160ml,平均ll0ml;术中C型臂透视骨折复位良好,48例均顺利出院.术后l周、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伤椎高度百分率、Cobb角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随访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VAS、ODI指数均较术前改善,随访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拆除内固定后6个月复查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与术后末次随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病例.结论 后路经皮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治疗中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能减少脊柱旁软组织的损伤,有效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序列,伤椎在拆除内固定后椎体高度丢失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科军;楼超;刘飞俊;俞伟杨;何登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营养风险与老年高危压疮的相关性调查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与老年患者高危压疮的相关性,为预防压疮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SR-2002)对151例老年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合患者相关的营养指标,应用Braden量表进行压疮风险的评估,分析营养指标与老年高危压疮的相关性.结果 151例老年患者发生压疮25例,其中院外带入压疮22例,院内发生压疮3例;151例老年患者有营养风险98例,无营养风险的53例;压疮和非压疮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营养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较高,营养风险与压疮风险呈正相关.结合Braden量表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早期落实预防压疮相关措施,减少压疮的发生.

    作者:赵敏;王红霞;徐琴鸿;谢浩芬;周幼峰;杨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鸡尾酒”注射在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鸡尾酒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镜术后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行膝关节镜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9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手术结束使用“鸡尾酒疗法”,对照组患者关节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术后12、24、48及72h时肿胀情况.结果 两组12h时肿胀值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24、48及72 h时肿胀值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鸡尾酒疗法”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镜术后消肿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邵永科;施松青;袁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失代偿肝病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失代偿肝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4例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失代偿肝病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7例,予以常规治疗)和观察组(27例,予以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ST、ALT和TB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治疗后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ST、ALT和TBI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TBIL、ALT、AS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失代偿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功效,且治疗效果确切,值得进一步普及推广.

    作者:宣王益;胡爱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血液管理研究进展

    关节置换术属骨科大手术范畴,尤其是髋关节置换术(THA)和膝关节置换术(TKA),已在国内普遍开展.由于THA和TKA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存在术前贫血,加之手术创伤大,容易导致术后贫血或贫血加重.根据我国76家医院数据显示,THA患者术前贫血发生率为26.1%,TKA为25.5%,股骨头置换术为43.9%;THA术后贫血发生率为89.1%,TKA为83.9%,股骨头置换术为81.9%,术后血红蛋白(Hb)平均下降30 g/L.如果贫血得不到纠正,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增加感染风险、延缓术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患者术后活动和功能恢复、增加致残率及死亡风险.因此,在骨科快速康复理念下,THA和TKA患者围术期的血液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庞清江;王诚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抗抑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4周.于治疗前与治疗第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治疗2、4周末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4周末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早期康复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徐永明;忻立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行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康复效果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主要急重症之一,具有病情复杂,发病急骤及临床预后差等特点[1].近年来静脉溶栓被逐渐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在促进脑补血流灌注恢复、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及降低致死致残率方面具有确切疗效[2].以往患者病情平稳后出院,但因急性脑梗死治疗护理是长期持续整体,在居家康复阶段往往难以得到积极有效护理干预,不利于远期康复效果提高[3].持续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将护理干预自出院阶段延伸至居家康复阶段的新型护理干预模式,保证患者在出院后可获得完整有效护理服务,进而改善总体疗效[4].本文旨在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行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康复效果及遵医行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丽萍;王静;周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抗凝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血凝影响及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抗凝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血凝影响及疗效.方法 收集76例肺癌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并记录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和出血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值、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Angle角、血栓大振幅(MA)及凝血综合指数(CI).结果 两组VT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Ddimer、PT、APTT、TT、R、K、Angel、MA及CI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能显著纠正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效预防VTE的发生率,并显著降低出血发生率.

    作者:付文辉;虞智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盐酸戊乙奎醚、右美托咪定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比较盐酸戊乙奎醚(PHC)、右美托咪定(DEX)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40只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10只.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NS组)、内毒素致大鼠肺损伤模型组(ALI组)、DEX治疗组(L+D组)、PHC治疗组(L+P组).ALI组、L+D组、L+P组均采用内毒素(LPS)6 mg/kg经股静脉注射建立大鼠ALI模型.L+D组在LPS注射0.5 h后2min内股静脉注射DEX 50 μg/kg,随后以5μg·kg-1· h-1泵入,直到实验结束;L+P组在LPS注射0.5h后2 min内股静脉注射PHC 0.5 mg/kg,随后以50μg·kg-1·h-1泵入,直到实验结束;对照组注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以6h为实验终点,采取颈动脉血2 ml、制备肺组织标本,随后放血致死.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取右中肺叶,称重后计算肺湿/干重比(W/D)值;取右肺上叶,光镜下观察病理结果并进行弥漫性肺泡损伤标准(DAD)评分;左肺支气管灌洗,采集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TNF-α、IL-6、总蛋白(TP)水平.结果 LPS静脉注射后肺组织发生损伤性改变.3个实验组血浆TNF-α、IL-1β及IL-6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D组、L+P组血浆TNF-α、IL-lβ3、IL-6均低于ALI组(均P<0.05);L+D组与L+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实验组W/D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D组、L+P组W/D均低于ALI组(均P<0.05);L+D组与L+P组差异无统计学(P>0.05).3个实验组病理损伤明显,DA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D组与L+P组的病理损伤较轻、DAD评分均低于ALI组(均P<0.05);L+D组与L+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实验组BALF中的TNF-α、IL-6、TP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D组、L+P组BALF中的TNF-α、IL-6及TP均低于ALI组(均P<0.05);L+D组与L+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C或DEX治疗均对LPS致大鼠ALI有保护性作用.

    作者:孟志鹏;刘静;胡四平;童飞;龚浩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导乐分娩联合音乐疗法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临床中许多产妇因对分娩的认识偏差或者对分娩时宫缩阵痛及分娩过程的不解和惧怕,直接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还有一部分产妇因试产中精神过度紧张,而出现活跃期停滞、相对头盆不称等情况而不能继续试产.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硬膜外分娩镇痛在缓解产时疼痛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为更好地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产妇疼痛感,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在硬膜外镇痛的基础上采用导乐分娩联合音乐疗法应用于分娩镇痛,旨在缓解患者生理疼痛的同时从心理上给予精神支持,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静;张寒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以完善自我为核心的团体心理治疗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自尊、自我接纳水平及社会功能的疗效

    目的 探讨以完善自我为核心的团体心理治疗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自尊、自我接纳水平的疗效.方法 选取进入稳定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2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系统的4周团体心理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自尊量表(SES)、自我接纳问卷(SAQ)、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的评估.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GSES、SES、SAQ、PSP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PSP得分与GSES、SES、SAS得分均呈正相关(r=-0.437、0.330、0.312,均P<0.05).结论 通过系统的以完善自我为核心的集体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自我效能、自尊、自我接纳水平.自我效能和自我接纳水平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有重要作用.

    作者:朱春燕;孙继军;汤剑平;施剑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