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比较及应用价值

黄达栋;黄智铭;郑贤干;王教常;王益训;陈传统;林德旺

关键词: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分析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 收集6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患者,分析经超声内镜检查的病变部位、来源、及病变边缘情况.并以此选择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套扎,并记录手术成功率、超声内镜诊断的准确性及在其指导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间质瘤病理诊断为29例,超声内镜诊断为25例,符合率86.20%;平滑肌瘤病理诊断为15例,超声内镜诊断为18例,符合率83.33%;脂肪瘤病理诊断为4例,超声内镜诊断为4例,符合率100.00%;囊肿病理诊断为4例,超声内镜诊断为8例符合率50.00%;异位腺瘤病理诊断为8例,超声内镜诊断为5例符合率62.50%.12例采用套扎技术,成功率为83.33%,1例大出血.16例采用了EMR法,成功率100%,未出现并发症.32例采用ESD治疗,1例失败,2例迟发性出血,一例穿孔,ESD成功率为87.5%.结论 超声内镜对于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尔茨海默病3种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3种药物治疗方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奈哌齐组、美金刚组和联合治疗组,依次给予多奈哌齐、美金刚、多奈哌齐+美金刚治疗,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末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3组治疗前后MMSE、ADL、CD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联合治疗组较其他两组MMSE评分更高(P<0.05),ADL、CDR评分更低(P<0.05);多奈哌齐组与美金刚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药物治疗方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功能改善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使用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的方案较单用多奈哌齐或美金刚,疗效更好,起效更快.

    作者:邱聪龙;郑成应;周东升;王合宾;邵丽;陈中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1%阿托品眼膏联合多焦点渐变镜与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1%阿托品眼膏联合多焦点渐变镜与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视光门诊诊治的100例(200眼)8~10岁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100眼,对照组予以每周两次滴1%阿托品眼膏联合多焦点渐变镜,观察组予以验配夜戴型角膜塑形镜.随访24个月,每个月复查并比较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及眼轴变化.结果 随访24个月,两组患者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均有一定程度增加,两组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适主诉及眼部并发症.结论 1%阿托品眼膏联合多焦点渐变镜与角膜塑形镜均能安全、有效的延缓青少年中低度近视的进展.

    作者:沈降;周磊;郁琪华;吴晓兰;冯海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谈化疗护理中护士的防护措施

    抗肿瘤药物在治疗癌症患者的同时,也在对护理人员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护士不慎接触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物(患者的粪便、尿液、呕吐物、唾液及汗液中含有低浓度的抗癌药物),也可使护士接触抗肿瘤药物而感染[1].护理人员在配药、执行化疗或处理污染物品的过程中,接触的化疗药物分子可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进入人体,当积累到一定剂量时将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甚至引起疾病.

    作者:黄春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疗效、安全性和技术难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肠镜诊断为LST、直径>1.5 cm的57例病变特点以及应用ESD治疗手术结果.结果 57例结直肠LST,病变直径1.5~7 cm,平均(2.67±1.5) cm,全部患者完成ESD治疗,ESD操作时间30~220min.57例患者58处病灶整块切除51例,分块切除6例,术中并发穿孔7例,均内镜下钛夹夹闭,保守治疗成功,1例术后气腹明显,于腹腔穿刺排气处理.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内镜下止血成功.随访12~36个月无残留复发.术后病理诊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6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9例,癌变12例,局限于黏膜层6例,浸润至黏膜下层6例.7例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局部均无肿瘤残留,1例见一处淋巴结转移.结论 ESD治疗结直肠LST疗效好,复发率低,安全性较好.

    作者:蒋海忠;丁小云;徐磊;王布江;章四杰;郁敏敏;林韶波;谢双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住院患者送检标本质量持续改进效果评价

    目的 对住院患者送检标本质量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分析2013年1-6月各病区的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并与2014年提出质量整改措施后全程监控同期送检的标本质量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2013年1-6月共收到住院患者送检标本49 814份,不合格标本537份,不合格率为1.08%;通过质量持续改进后,2014年同期住院患者送检标本56 629份,不合格标本328份,不合格率为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合格标本主要来自微生物检测标本、凝血检测及生化标本.不合格标本送检的科室主要分布在骨科、儿科及内科.结论 通过送检标本质量持续改进,从而保证送检标本的合格率,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郑红波;王祥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浙江省宁海县2012-2014年精神专科门诊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海县精神专科医院门诊精神疾患的就诊情况与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4年在浙江省宁海县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就诊的精神疾患的就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宁海县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就诊总计32908人次,确诊精神疾患2 756例,其中男1 213例,女1 543例,男女比为1:1.27,确诊病例中新发病例1 441例,3年累计发病率2.23‰;发病以40~59岁、20~39岁两个年龄段为主,且就诊人次数每年春季明显增多;各类确诊的精神疾患中精神分裂症(47.42%)、睡眠障碍症(17.63%)、抑郁症(12.70%)位列前三位.结论 2012-2014年宁海县精神专科医院门诊的精神疾患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精神疾患的发病与人群性别、年龄、时间等多因素有关.

    作者:万强军;周旭;余军;黄美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垂体后叶素减少子宫次全切除术中出血的研究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减少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出血的价值.方法 收集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术中阻断子宫动静脉前给予垂体后叶素6U宫体局部注射;对照组不使用垂体后叶素.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血压、心率变化,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对大子宫(子宫如孕≥3个月)者,治疗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和术中失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 0.05).对非大子宫者,治疗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应用垂体后叶素后短期内血压升高、心率可升高或减慢,但30 min内均恢复到正常范围.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尤其对大子宫者效果更显著;对于无垂体后叶素使用禁忌的患者常规使用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徐盛;赵小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二甲双胍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影响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Ishikawa细胞研究对象,以MTT法分析二甲双胍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研究细胞周期;利用Annexin-V标记研究早期和晚期细胞凋亡.结果 二甲双胍抑制细胞增殖,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其中早期、晚期病死率均较对照组升高;同时,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结论 二甲双胍可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卓志红;于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膀胱软镜用于清除经皮肾镜术后残留结石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膀胱软镜在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NL)后残留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耐受.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膀胱软镜清除PNL术后残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3~76 min.8例患者术中一次取尽残留结石,留置双“J”管,封闭肾造瘘口;11例术后第二天复查腹部平片未见4mm及以上结石,判定无残石,拔出肾造瘘管;3例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复查结石排出;1例肾上盏结石术中未找到,仍残留.一次性取出残石率83.6% (19/23),总有效率95.7% (22/23).术中、术后无明显出血、疼痛及不良反应,术后无需卧床休息.结论 膀胱软镜治疗PNL术后残留结石具有安全、清出残石率高、患者耐受性好及经济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剑辉;周酉枫;翁锡君;张曙伟;翁国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肠系膜脂膜炎超声诊断特点

    目的 探讨肠系膜脂膜炎超声诊断特点.方法 总结13例经临床及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肠系膜脂膜炎超声表现.依据超声诊断标准诊断13例.结果 13例病例中9例病变位于空肠肠系膜,3例位于回盲部、1例位于胰腺周围,超声表现分三期,典型的表现是腹腔内病变部位肠系膜形成包块.结论 肠系膜脂膜炎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超声检查有助于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

    作者:施建伟;徐信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扣眼穿刺在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护理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效透析的前提和基础,是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首选的理想的血管通路.穿刺技术和方法是影响内瘘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不恰当的穿刺方法会增加内瘘血管的损伤,产生并发症,缩短内瘘使用寿命.扣眼穿刺法是指南推荐的内瘘穿刺方法[1],但国内应用并没普及.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自2013年1月开展动静脉内瘘的扣眼穿刺法治疗5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志波;潘敏丽;陈丽;何林娇;杨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羧甲基壳聚糖功能性冲洗液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羧甲基壳聚糖功能性冲洗液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切口缝合前以0.9%氯化钠注射液反复冲洗,观察组采用羧甲基壳聚糖功能性冲洗液进行冲洗.观察及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术后水肿程度及疼痛程度,手术前后的血清炎性指标.结果 观察组伤口一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3及5d重度水肿率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3及5d观察组降钙素原、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骨科手术应用羧甲基壳聚糖功能性冲洗液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水肿及疼痛,并促进愈合.

    作者:陈金洪;王人彦;肖志坚;王勇;张玉良;张灿耀;蓝国华;喻秋萍;翁祝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发病率约10万分之一,虽是一良性疾病,但往往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既往外科Heller手术是经典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较大.内镜下治疗是近20年来常采用治疗方法,但以往的常规方法往往复发率较高,难以达到外科手术疗效.近年来,经口内镜贲门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得到大家的重视,其兼具内镜微创及外科手术的疗效优势[1].

    作者:钟静静;董文丽;王维红;丁小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指展肌肌皮瓣修复拇外伤致大鱼际缺损12例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小指展肌肌皮瓣修复大鱼际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采用小指展肌肌皮瓣修复大鱼际处皮肤肌肉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皮瓣一期成活,切口甲级愈合.所有12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1.5年.肌力稳定,大鱼际外观饱满,1例轻度萎缩,1例供区皮肤感觉下降,1例受区皮肤感觉不良.结论 临床应用小指展肌肌皮瓣重建拇指对掌术式操作简单,功能疗效满意,不需重建滑车,大鱼际肌处外形饱满,为理想的肌皮瓣转移术式.

    作者:倪旻;徐毅;陈志跃;蒋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乳腺导管原位癌38例临床及X线表现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X线表现及临床特征,明确微小钙化在DCIS诊断中的重要地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间经病理学证实的226例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其中DCIS3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183例,黏液腺癌2例,腺样囊性癌、腺癌及恶性淋巴瘤各1例.结果 38例DCIS中,临床表现为阴性19例,触及肿块10例,触诊增厚5例,溢血4例.较IDC临床触诊阴性病例明显增多.38例DCIS中钙化相关表现23例,其中单纯钙化12例,钙化伴有结构扭曲7例,钙化伴有肿块4例;单纯肿块8例,结构扭曲7例.183例IDC中钙化相关表现100例,其中单纯钙化26例,钙化伴有结构扭曲15例,钙化伴有肿块59例;单纯肿块60例,结构扭曲23例.DCIS与IDC的X线表现相比较,除钙化形态表现相近外,其余均有较大差异.结论 乳腺X线检查有利于DCIS的检出,与IDC相比较,DCIS的X线以恶性钙化、簇状分布为主要表现.

    作者:徐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运脾消食颗粒对厌食症大鼠模型血清瘦素、锌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运脾消食颗粒对厌食症大鼠模型血清瘦素、锌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因模拟法建立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分别对模型大鼠摄食量、体质量以及血清瘦素、锌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第7天,模型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大鼠摄食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摄食量平均下降23.6%.第1、7天,各组大鼠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4天,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1、28天,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瘦素、锌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两个治疗组血清瘦素、锌水平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运脾消食颗粒对厌食症模型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其发挥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瘦素、锌含量来实现的.

    作者:杜晨光;徐丁洁;丁培杰;曹颖;郑彩慧;白素芬;柳月娟;董玉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宁波地区542例儿童过敏性皮肤病的血清过敏原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皮肤病、不同季节及不同性别的过敏性皮肤病患儿过敏原的差异性.方法 用德国变应原定量免疫印迹法对54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儿进行过敏原进行检测.结果 542例患儿中,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228例(42.07%),5种过敏性疾病的吸入性过敏原的阳性率分别是39.66%、39.23%、25.36%、17.31%和41.82%,而食入性分别是20.69%、16.02%、20.29%、9.62%和16.36%;不同季节的阳性率分别为43.7%、26.43%、49.65%和49.21%.结论 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皮肤病、不同季节及不同性别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有所不同.可根据疾病类型、季节及性别选择过敏原筛查范围,做好过敏性皮肤病的防治.

    作者:李丽娟;陈明;潘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术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在局部晚期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70例,行术前IGRT患者35例(R+S组),放疗结束4周行手术治疗;行单纯手术治疗患者35例(S组).术后统计两组手术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 R+S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88.6%)、1年生存率(91.4%)均高于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R+S组和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1%和1 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IGRT有利于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手术切除率和短期生存率,但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影响.

    作者:庞林荣;陈俊;黄佳;李晖;徐彩虹;陆静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ECABG)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ECABG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5例,占13.9%,康复出院31例.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消失,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室收缩功能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ECABG是挽救生命、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对冠脉严重狭窄和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行ECABG是安全、有效的,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ECABG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徐国栋;邵国丰;史信宝;孙乐波;周青云;郑大为;石活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急诊患者大多由意外创伤或突发疾病引起,有起病急、病情重及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的特点,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的情绪反应,从而影响抢救和治疗的效果.舒适是指处在轻松、安宁的环境状态下,个体所具有的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轻松自在的感觉[1].舒适护理是一个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及有效的护理模式,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本研究拟探讨舒适护理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素敏;徐维维;崔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