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越红;李武伟;唐立
目的 研究调整胃肠道菌群的干预措施对肝硬化三大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的影响.方法 设腹水治疗组和出血治疗组,2组均给服金双歧片,同时设对照组.观察各组SBP、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肠道二重感染的发病率.结果 治疗组SBP、肝性脑病、二重感染的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服益生菌能减少肝硬化患者SBP、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诗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性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住ICU病人标本分离所得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6例阳性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199株占67.3%,其中肠杆菌科155株(52.4%)居首位,假单胞菌属28株(9.5%),不动杆菌16株(5.4%);革兰阳性球菌64株占21.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3株(11.1%)居首位,肠球菌23株(7.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株(2.4%);各类真菌33株占11.1%.标本来源以痰为主(87.2%).结论 ICU 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主要引起肺部感染,对其病原菌的监测与分析十分必要,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琳;潘自铁;李爱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实验以健康商品鸡盲肠为菌源,对附着其上的乳酸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就所获得的菌株的耐酸耐胆汁、黏附特性、抑菌性进行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从商品鸡盲肠中分离出6株乳酸菌,根据耐酸耐胆汁试验,病原菌生长抑制试验以及肠道黏膜粘附试验,筛选出2株优势菌株CX001和CX005,经乳杆菌属的生化鉴定,初步确定为短乳杆菌.
作者:温建新;刘兴彩;单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免疫受损宿主如肿瘤、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糖尿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患者的不断增多,各种侵入性诊断治疗手段的广泛开展,各类免疫抑制剂和广谱、超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临床上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
作者:郑憧娇;赵恕;张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亚抑菌浓度头孢西丁对耐药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研究病原菌耐药性播散的产生机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临床分离的63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SHV型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质粒接合转移试验采用肉汤接合法.研究不同亚抑菌浓度头孢西丁(0、1、0.5、0.25、0.125 μg/ml)和不同作用时间(2、4、6、8、10、12 h)下临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供体菌与受体菌E.coli C600接合转移频率的变化.结果 63株临床分离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有41株扩增出SHV型基因,阳性率为65.08%.随着亚抑菌浓度头孢西丁作用时间的增加,接合转移频率有随之增加的趋势.在相同作用时间下,头孢西丁浓度0.125 μg/ml作用下的接合转移频率高于其他亚抑菌浓度的作用.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防止耐药细菌传播.
作者:方晔;李向阳;杨锦红;李方去;韩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菌群分布及其耐药现状,更有效地对细菌性前列腺炎进行预防控制.方法 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拟诊为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患者266例,取前列腺液做细菌需氧及5%CO2环境培养,以Phoenix 100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综合分析结果.结果 266例患者中前列腺液培养阳性者204例,阳性率为76.69%.其中葡萄球菌152株,占检出菌株数的74.51%.检出主要细菌为:溶血葡萄球菌82株(40.2%), 表皮葡萄球菌34株(16.67%),粪肠球菌25株(12.25%), 头状葡萄球菌10株(4.9 %), 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2.45%).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率达到100%,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吗啉噁酮敏感率分别为100%、95.9%、95.1%.结论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多由条件致病菌感染所致,尤其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多见,患者年龄呈逐渐年轻化趋势;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吗啉噁酮对葡萄球菌高度敏感.
作者:何亮;莫衍石;熊礼宽;潘锦华;赖志南;陈刚;姜维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PCR-CE)的方法 直接检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的结核分枝杆菌,以达到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目的.方法在大连市结核病医院收集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120份,所有标本都经过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镜检和结合菌培养,其中115份为阴性标本,5份为阳性标本.利用16S DNA集保守性和变异性于一体的特点,设计合成通用引物G1: 5′-FAM-GGC GGA CGG GTG AGT AA-3′,G2:5′-ROX-GGA CTG CTG CCT CCC GTA G-3′,然后将标本进行DNA提取并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消化,用毛细管电泳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果 115份阴性标本中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有19份,未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有96份,其阳性率为16.52%;5份阳性标本中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有5份,阳性率为100%.结论 PCR-CE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特点,可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快速诊断.
作者:王运铎;范艳萍;刘毅;罗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探讨LPS对冷应激大鼠外周血巨噬细胞(Mφ)和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分泌IL-1的影响,本文检测了大鼠Mφ细胞和Sertoli细胞IL-1的含量.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Mφ细胞、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和小鼠胸腺细胞,设37 ℃对照组与 0 ℃、-4 ℃冷应激实验组,IL-1含量测定采用放免分析方法.结果 外周血Mφ IL-1含量:0 ℃组高于37 ℃对照组,分别为20444.7±8936.3和10281.2±1435.8,差异有显著性(P<0.05);-4 ℃和37 ℃对照组分别为10307.2±2648.6和10281.2±1435.8,差异无显著性(P>0.05).睾丸Sertoli细胞IL-1含量:0 ℃组高于37 ℃对照组,LPS-和LPS+分别为54.31±0.35和41.52±0.42与99.74±0.09和82.96±0.33,差异有显著性(P<0.05);-4 ℃和37 ℃对照组分别为38.11±0.14和41.52±0.42与45.84±0.11和82.96±0.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冷应激抑制LPS诱导Mφ和Sertoli细胞的IL-1含量分泌,但在早期Mφ和Sertoli细胞均出现免疫系统激活的过程,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王洪军;郝巨清;张博平;于宁;董玉;冯立;杨青;杨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不同抗癌药物敏感性做比较,以期寻找各自的合理化疗用药方案,从而指导不同癌症病人的化疗.方法 通过肿瘤细胞体外药敏试验(即四甲基偶氮唑盐着色法,MTT),对161例肿瘤(胃癌28例,肠癌38例,膀胱癌8例,乳腺癌33例,其他肿瘤54例)新鲜瘤组织进行表阿霉素(EADM)、氨甲蝶呤(MTX)、丝裂霉素(MMC)、长春新碱(VCR)、5-氟脲嘧啶(5-FU)、羟基喜树碱(OPT)、顺铂(DDP)、卡铂(CBP)、环磷酰胺(CTX)、足叶乙甙(VP-16)、β-揽香烯(β-elemene)11种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并对其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11种抗癌药对不同的肿瘤类型耐药率不同.结论 各种类型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选择虽有一定共性,但同种肿瘤的不同个体对同种化疗药物的抑制率差异却存有显著性.肿瘤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对肿瘤病人个体的化疗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敏;王朝晖;李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集中空调系统常常是病菌、病毒滋生和繁殖的温床,是传染病交叉感染和传播的渠道,根椐<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要求,从2005年到2007年,动态检查了大连市部分集中空调使用单位,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及冷却塔冷却水进行了检测分析.
作者:李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屎肠球菌在临床的分离与耐药变迁情况,为临床抗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用WHONET 5软件统计分析我院2000年至2006年屎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在各病区、样本中的分布与耐药性的变迁情况.结果 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0.32%上升到2006年的0.81%;7年中以重症监护病区(ICU)分离菌株高,占总分离菌株的68.9%,其次为肾内科病区占13.5%;在送检标本中以尿液标本分离菌株数高,占总分离数的62.3%,其次为痰液(10.2%).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显示,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庆大霉素500、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呈较高的耐药率,而对四环素、呋喃妥因、链霉素2000相对较低;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于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力奈唑烷这两类临床还未运用的抗生素已有一定的耐药率.结论 屎肠球菌在临床的分离率在逐年增加,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该菌呈多重耐药的特性,并呈不断增加趋势,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
作者:沈蓓琼;单伟国;胡庆丰;吕火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用于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8例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予以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局部用药和(或)口服甲硝唑,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和甲硝唑联合应用对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的疗效,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低于单一用药.结论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与甲硝唑联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不易复发.
作者:吴霞;吴镝;卢丹;舒明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两歧双歧杆菌和不同剂量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PG)对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分泌IL-12的影响.方法 以双歧杆菌全菌(量)和不同剂量双歧杆菌WPG(1~8 μg/ml)与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用ELISA的方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L-12的量.结果 双歧杆菌和其WPG(1~6 μg/ml )与树突状细胞共培养后,树突状细胞分泌的IL-12的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当WPG量为1~5 μg/ml时树突状细胞分泌的IL-12的量呈剂量依赖性,其中WPG量为5 μg/ml时作用为显著,WPG量为6 μg/ml 时分泌IL-12量减少,WPG量为8 μg/ml时,分泌的IL-12量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两歧双歧杆菌及其WPG能够刺激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IL-12分泌;双歧杆菌WPG的免疫刺激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聂晶;程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双歧啤酒对常见病原菌的拮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琼脂打孔法和试管稀释法(MIC法)测定双歧啤酒及其处理物(加热、不同pH)对常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同时用某市售啤酒作为对照.结果 双歧啤酒及其处理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 双歧啤酒对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菌活性强于市售啤酒.
作者:邱建;张德纯;穆小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是肠道防御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维持肠道黏膜自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持续不断的与来自外界的食物抗原和病原微生物及自身长期共存的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刺激机体对有害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诱导机体对无害抗原产生免疫耐受.
作者:凌宗欣;唐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螺旋形,运动活泼,微需氧的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与胃癌和胃MALT淋巴瘤的发病也相关.乳酸菌,属于益生菌之列,为对人类有益的细菌,其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已经在大量实验中得到确证.
作者:孙珊;张德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一株新分离的功能性益生菌FQ15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通过药敏试验研究FQ15对2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利用耐酸、耐受胆盐等抗逆性实验确定其是否具备功能性的基本要求,后采用平板抑菌实验研究FQ15对8种常见致病菌是否具有抑菌效果,并通过混合培养方法,确定其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作用.结果 FQ15对7种常见的抗生素有耐药性,在pH不低于3.0的环境下能够正常的生长,能够耐受0.1%~0.7%浓度的胆盐,对8种常见致病菌均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并且在与致病菌混合培养中36 h内可以彻底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48 h内可以完全消灭大肠埃希菌.结论 新分离的功能性益生菌FQ15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而且对临床常见的病原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
作者:刘艳;冷寒冰;王沂蒙;明双喜;庄国宏;江国托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调整肠道菌群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5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常规治疗加服培菲康,对照组TACE前后按常规治疗,2组TACE前后检测转氨酶和内毒素水平.结果 治疗组血肝功能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血肝功能水平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血内毒素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血内毒素水平比术前升高(P<0.05);治疗组在TACE后血转氨酶和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结论 肝癌TACE后应用微生态制剂,可降低血内毒素水平,改善肝功能状态,对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文豪;董礼阳;杨运俊;杜玉清;周为中;黄士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指导胆道外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间胆道手术患者胆汁分离的60株细菌种类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株细菌中革兰阴性(G-)菌12种34株,占56.67%,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G+)菌7种26株,占43.33%,主要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G-菌对亚胺培南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较低,G+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结论 胆道感染以G-菌为主,推荐阿米卡星用于治疗胆道细菌感染.
作者:童伟民;黄金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定君生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的疗效.方法 将210例确诊为BV的患者随机分3组,每组70例.Ⅰ组应用甲硝唑口服,Ⅱ组应用定君生胶囊局部用药,Ⅲ组应用定君生联合甲硝唑.停药后1周复诊,停药后3个月复查,对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7%、85.7%、94.5%;3组复发率分别为34.3%、25.7%、14.3%.第Ⅲ组有效率高于第Ⅱ组更高于第Ⅰ组,第Ⅰ组复发率高于第Ⅱ组,更高于第Ⅲ组,Ⅰ、Ⅱ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Ⅰ、Ⅲ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定君生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林笑丹;孙爱宣;林以棠;郭文琪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