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贝贝;乔建红;孙菲菲;薄纯露;丁凯雯;苏蔚;许翠萍

关键词:弹性, 心理, 盆底功能障碍, 积极情绪, 应对方式
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PFD患者心理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正负情绪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包括面对、屈服、回避三种应对方式),对208例产后PFD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208例产后PFD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总体得分为(53.64 ± 12.29)分,在年龄、家庭月收入、居住地、分娩方式、分娩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87、5.731,t=-2.571、-15.911、-2.922,均P<0.05);积极情绪、面对与心理弹性均呈正相关(P<0.01);屈服应对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P<0.01);年龄、居住地、分娩方式、积极情绪与屈服应对为产后PFD患者心理弹性的重要预测因子,解释心理弹性总变异的69.6%.结论 产后PFD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积极情绪、医学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相关.因此,医护人员需重点关注产后患者的心理情况,依据指南制定个体化心理指导方案,积极开展患者的心理干预研究及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弹性水平,改善其生命质量.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对新生儿早期吸吮影响的研究进展

    通过文献检索,从剖宫产对新生儿吸吮行为、首次吸吮时间及剖宫产产妇对吸吮刺激的敏感性等方面综述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早期吸吮的影响.剖宫产损伤支配吸吮运动的神经和肌肉,影响新生儿口腔运动协调性,导致首次吸吮延迟,无效吸吮增多,产妇对新生儿吸吮刺激反应不足,影响泌乳,终导致母乳喂养失败.剖宫产损害新生儿早期吸吮.提示护理人员应对产妇及家属进行相关宣教,鼓励自然分娩,对剖宫产儿及早进行母乳喂养支持,早吸吮早接触,促进有效衔接及吸吮,保障母乳喂养成功实施.

    作者:张凤;顾淅淅;吴华;夏海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级翻身法预防ICU患者压疮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分级翻身法对ICU患者压疮的预防作用及对护理翻身-作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3-9月入住重症医学科一病房的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9例和试验组2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翻身法,即常规每2小时翻身1次;试验组患者采用分级翻身法:首先根据压疮危险因素(Braden评分和儿茶酚胺指数)将患者分为A、B、C三级,翻身频率分别为1、2、4 h.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及翻身护理-作量.结果 终有201例对照组患者和220例试验组患者纳入数据分析.试验组的压疮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的0.1%(2/20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的皮肤压红发生率为1.36%(3/2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44%(23/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0,P<0.05).试验组每例患者平均每天翻身次数、翻身耗时分别为(7.22 ± 1.81)次、(42.09 ± 1.68)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38 ± 1.23)次、(66.35 ± 1.8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63、5.210,均P<0.05).结论 分级翻身法可以有效预防重症患者压疮的发生,同时可减少ICU翻身护理-作量.

    作者:赵琳;颜燕;李艳霞;孙静群;杨荣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PFD患者心理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正负情绪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包括面对、屈服、回避三种应对方式),对208例产后PFD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208例产后PFD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总体得分为(53.64 ± 12.29)分,在年龄、家庭月收入、居住地、分娩方式、分娩次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87、5.731,t=-2.571、-15.911、-2.922,均P<0.05);积极情绪、面对与心理弹性均呈正相关(P<0.01);屈服应对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P<0.01);年龄、居住地、分娩方式、积极情绪与屈服应对为产后PFD患者心理弹性的重要预测因子,解释心理弹性总变异的69.6%.结论 产后PFD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积极情绪、医学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相关.因此,医护人员需重点关注产后患者的心理情况,依据指南制定个体化心理指导方案,积极开展患者的心理干预研究及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弹性水平,改善其生命质量.

    作者:代贝贝;乔建红;孙菲菲;薄纯露;丁凯雯;苏蔚;许翠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城市经产妇心理压力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城市经产妇心理压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妊娠管理的相关健康教育提供有效信息和合理化建议.方法 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根据统一的纳入标准,于2016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对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孕妇进行经产妇与初产妇1:2比例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 经产妇妊娠压力总分较低呈无压力,得分(1.79 ± 0.44)分.但在压力源2的维度上呈轻度压力,得分(2.19 ± 0.69)分,平均分超过2分,且在认同父母角色而引发的压力上与初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5,P=0.030).影响经产妇妊娠压力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月收入、是否计划怀孕、是否保胎、增加体质量(P<0.05).结论 经产妇妊娠压力较低,但在认同父母角色而引发的压力高于初产妇.经产妇妊娠压力影响因素是年龄、月收入、是否计划怀孕、是否保胎、增加体质量.提示对经产妇的健康教育应有针对性,应有别于对初产妇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颖;隋全恒;刘启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生命质量与创伤后成长及津巴多时间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生命质量及其与创伤后成长、创伤后时间观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 运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和津巴多时间观量表(ZTPI)对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随机抽样的324名PTS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PTSD患者生命质量得分为(53.4 ± 10.2)分,低于常模分值,创伤后成长得分为(62.15 ± 11.46)分,时间观各维度水平均低于理想状态.PTSD患者生命质量与创伤后成长、时间观水平呈显著相关性(P<0.05).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医疗费用支付形式、诊断时长、新的可能性、人际关系、个人力量、精神变化、过去消极时间观、过去积极时间观、现在宿命时间观、未来时间观为其生命质量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PTSD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时间观水平与其生命质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结合其创伤后成长水平、时间观水平进而改善并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顾海英;陆根法;潘小芳;叶美凤;徐美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功能轨迹及预测因素的研究

    目的 描述老年冠心病患者在4个时间点的日常生活能力变化轨迹,并探究影响其下降的预测因素.方法 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老年抑郁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对19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出院后6个月,87例(44%)老年患者出现了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功能轨迹表明:196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了明显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109例患者在出院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恢复.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去年跌倒的次数,-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合并症数目,入院前及住院期间的日常生活能力,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预测因素.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进展与去年跌倒的次数多,合并症的数目多,-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态差,入院前及住院期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有关.

    作者:梁萍萍;王爱敏;上官静;张玉钰;张宇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新生儿不同置管方式并发感染风险因素的分析及置管时间对感染的影响

    目的 比较新生儿不同置管方式的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的静脉感染(CLABSI)发病率、每种置管方式的新生儿一般状况以及置管时间对CLABSI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植入脐静脉置管(UVC)或PICC的803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其中278例新生儿行UVC(UVC组),262例新生儿行PICC(PICC组),263例新生儿联合使用UVC及PICC置管(联合组).观察每组新生儿的一般状况并比较,记录每组新生儿第4天感染CLABSI数,评估置管第10天每组CLABSI的进展情况.结果 3组新生儿在孕周、出生体质量、出生时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数量、出生时并发脓毒血症数量、是否为剖宫产婴儿以及婴儿死亡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98、4.943,χ2=5.160~8.970,均P<0.05).第4天CLABSI的发病率:UVC组1.1%(3/278),PICC组1.9%(5/262),联合组3.0%(8/263).第10天CLABSI的发病率:UVC组5.4%(15/278),PICC组2.7%(7/262),联合组中已经拔除UVC患者为5.1%(10/196),而未拔除UVC患者为10.4%(7/67).PICC组和联合组已经拔除UVC患者CLABSI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VC组的发病率显著上升,组内比较CLABS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P<0.05),联合组在4 d内未拔除UVC患者CLABSI感染率显著上升,组内比较CLABSI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P<0.01).结论 UVC置管感染CLABSI的潜在风险较PICC大,如果短期置管可选用UVC,而长期置管需选用PICC.

    作者:孟庆娟;杨凡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国外创伤研究的现状及对国内研究的启示

    本文旨在对国外创伤急救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在PubMed、万方、中国知网上搜索文献102篇,并通过对相关论文手动搜索8篇,然后进行了综合分析,排除不符合的文章,后纳入文献为35篇.通过相关因素的提取,分析国外创伤急救体系的优势,为探讨适合我国国情和医疗环境的创伤急救模式提供借鉴,提高我国创伤急救团队救援能力,降低创伤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李飞飞;潘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士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需求认知情况的调查

    目的 描述护士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需求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抽取广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6个科室的护士232名,采用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需求认知总分为(2.98 ± 0.43)分,在患儿父母需求的5个维度中,病情保证维度得分高(3.25 ± 0.40)分,其他依次为获取信息维度(3.04 ± 0.45)分、亲近患儿维度(2.96 ± 0.47)分、自身舒适维度(2.93 ± 0.52)分,得分低的是获取支持维度(2.87 ± 0.54)分;ICU-作年限、是否有未成年子女、初始学历、高学历影响到护士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需求的认知.结论 护士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的需求认知情况关系到护士能否正确评估和满足患儿父母需求,保证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顺利进行.

    作者:夏幸阁;颜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周天火龙灸联合脾虚贴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小周天火龙灸联合脾虚贴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住院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辨证施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周天火龙灸联合脾虚贴治疗,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干预第7、14天胃脘疼痛评分和胃肠疾病中医症状得分及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第7天胃脘疼痛评分分别为(3.42 ± 1.08)、(3.86 ± 1.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98,P>0.05),在干预第14天胃脘疼痛评分分别为(2.52 ± 0.47)、(3.01 ± 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0,P<0.05);观察组干预第7、14天胃肠疾病中医症状得分分别为(9.76 ± 2.59)、(4.83 ± 1.0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23 ± 2.67)、(7.03 ± 1.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7、6.606,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4,P<0.05).结论 采用小周天火龙灸联合脾虚贴能减轻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疼痛,降低胃肠疾病中医症状得分,提高疗效.

    作者:张萍;黎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广州地区居家失能老年人主要照顾者虐待倾向调查

    目的 了解失能老年人主要照顾者的虐待倾向并分析其原因,为防止老年虐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s)和照顾者虐待老年人评估量表(CASE)对广州地区300例失能老年人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失能老年人的失能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失能老年人照顾者虐待倾向总得分的平均分为(3.3 ± 2.3)分.有178位(59.4%,178/300)的失能老年人主要照顾者存在虐待老年人倾向(虐待倾向得分为3分及以上).结论 失能老年人照顾者虐待倾向检出率较高,失能老年人处境不容乐观.

    作者:楚翠兰;林婷婷;周英;汪国成;杨芷;袁乐欣;严夏舒;阮红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