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科护理管理者对现行眼科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反思

陈珺仪;席淑新;石美琴

关键词:定性研究, 眼科病房, 护理质量, 质量评价指标
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护理管理者对目前眼科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看法,总结眼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实际需求和特点,为眼科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对9名来自上海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眼科护理管理者采用半结构式的访谈法进行深度访谈,应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护理管理者对现行的眼科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看法提炼出三大主题:眼科病房和患者的特点、现存眼科护理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对评价指标构建的建议。结论现存的眼科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欠缺眼科专科护理特色,不能合理的评价护理质量,亟待创建一套系统的眼科病房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对策。方法总结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9903人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干预及护理方法,收集53人次献血反应者性别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54%(53/9903);其中男12人次,女41人次,女性献血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χ2=78.36,P<0.01);3种血细胞分离机中Amicus 14人次,MCS+27人次,Trima12人次,MCS+献血反应发生率高,Trima低(χ2=29.20,P<0.01);首次献血5人次,再次献血48人次,首次和再次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程序运行结束前5 min内发生献血反应34人次占64.2%。结论献血反应与性别、分离机型、处理血量、精神因素等有关,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护理和服务,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林菊;桑列勇;杜冬芬;李素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眼科护理管理者对现行眼科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反思

    目的:分析眼科护理管理者对目前眼科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看法,总结眼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实际需求和特点,为眼科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对9名来自上海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眼科护理管理者采用半结构式的访谈法进行深度访谈,应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护理管理者对现行的眼科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看法提炼出三大主题:眼科病房和患者的特点、现存眼科护理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对评价指标构建的建议。结论现存的眼科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欠缺眼科专科护理特色,不能合理的评价护理质量,亟待创建一套系统的眼科病房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陈珺仪;席淑新;石美琴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便携式成年人瞳孔直径大小对照标尺的设计与应用

    临床上,很多脑外科患者都需要观察瞳孔,了解瞳孔大小的变化和对光反应情况来判断病情,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病情变化早期主要表现为瞳孔改变[1]。如若观察不准确或发现不及时,将会延误患者佳的抢救治疗时机,甚至导致患者丧失生命[2]。而临床上瞳孔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对瞳孔直径变化及对光反射没有统一的判定标准[3],医务人员一般都是凭各自的直觉、经验来目测判断,这样会导致疾病观察的数据不够准确,严重的会延误病情观察,影响患者治疗。同样,在其他科室,虽然脑部疾病的患者少,但是仍有个别患者因病情需要而须密切观察瞳孔变化,而这些科室的医务人员平时观察瞳孔的机会就更少,对目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就显得更为不准确。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科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成年人瞳孔直径大小对照标尺,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玲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关键词的书写要求

    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颈椎病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颈椎病抑郁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为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在颈椎病后抑郁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39例颈椎病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情志组46例和穴位按摩情志组47例。对照组采用项痹的中医护理方案和抑郁患者的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情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情志护理进行干预;穴位按摩情志组在情志组的基础上加入穴位按摩进行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3组干预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3组HAMD评分分别为对照组(18.34±6.93)分,情志组(14.78±6.38)分,穴位按摩情志组(10.12±6.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533,P<0.01)。干预前后3组组内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54、-10.541、-9.257,P<0.01)。3组干预后组间HAMD各维度评分除焦虑/躯体化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21~8.345,P<0.01)。结论穴位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颈椎病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且效果优于单独采用情志护理者。

    作者:蒋运兰;李颖馨;易银萍;唐以薰;刘一弦;刘婉琳;刘芸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骨质疏松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骨质疏松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量表和出院准备度量表对114例骨质疏松患者于出院前4 h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出院准备度条目均分为(7.40±1.35)分。出院准备度各维度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可获得的社会支持、自身状况、出院后应对能力、疾病知识。年龄、家距离医院或诊所距离是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t=-2.972、-2.322,P<0.05);性别、年龄、手术、住院天数是自身状况的影响因素(-3.563~-1.996,P<0.05);年龄是疾病知识的影响因素(t=2.478,P<0.05);家距离医院或诊所距离是出院后应对能力和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t=-3.139,P<0.05)。结论骨质疏松患者出院准备度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注重住院期间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干预,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

    作者:王芳;袁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应用行为改变理论提高护生查对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改变理论制订的临床查对培训路径对提高护生查对依从性的效果。方法依据行为改变理论制订以周为单位的临床查对培训路径表对护生进行培训,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影响查对执行的因素;应用自查表了解护生查对依从性的改变;通过理论考试分析护生对查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后对以上研究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生查对行为自评:总体查对“经常执行”人数培训后3人,少于培训前的14人,“100%执行双人查对”培训后为16人,多于培训前的10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1、10.233,P<0.05或0.01)。忽略”登记号”“有效期”查对的人数培训后为6、17人,少于培训前的16、29人(χ2=5.587、5.130,P<0.05)。培训后因“患者/家属催促”“患者多/工作忙”而影响查对行为的人数显著少于培训前(χ2=4.998、20.229,P<0.05)。查对制度理论考试100分、90~99分数段人数培训后显著多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10、16.527,P<0.01);护生每日规范执行查对的工作日数1、2、3、4周依次占比为64.66%(172/266),88.79%(206/232),94.11%(208/221),91.38%(212/232)。结论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查对培训路径能有效提高护生的查对依从性,但固化护生的查对行为还需要持续的督查。

    作者:许敏;胡娟;黄莉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和顺精准医疗模式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患者在早期功能锻炼中运用和顺精准医疗模式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将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ICU收治的152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6例,对照组遵循研究前ICU常规流程进行患者管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运用和顺精准医疗模式为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谵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压疮、深静脉血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脱机成功率和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日分别为(5.01±1.03)、(8.04±1.11)d,对照组为(8.01±1.01)、(10.14±0.96)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8、-12.48,均P<0.01);干预组谵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9.21%(7/76)、3.95%(3/76)和1.32%(1/76),对照组为21.05%(16/76)、14.47%(11/76)和10.53%(8/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5.04、5.79,均P<0.05);干预组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脱机成功率分别为100%(76/76)和95%(72/76),对照组为70%(53/76)和80%(61/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0、7.28,均P<0.05)。结论和顺精准医疗模式下,医、护、治疗师联合实施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清云;马佩芬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开通官方微信及官网手机版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官方微信及官网手机版于2016年4月正式开通,它将成为本刊对外发布各种信息的重要平台,以及与读者、作者、编者互动的重要方式。欢迎您持续关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官方微信及官方网站,以便及时获取本刊新动态、经典文章回顾、专家讲座和投稿技巧等信息。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乳腺癌患者中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中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围绝经期等级评定量表对200例门诊化疗或随诊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资料的收集。结果200例乳腺癌患者中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2.0%(124/2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承受支出困难、化疗后出现停经及大学学历的乳腺癌患者更易发生中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OR=3.818、3.570、3.213,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经治疗后中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出现率较高,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应关注乳腺癌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特别是承受支出困难、化疗后出现停经及大学学历的患者。医务人员应通过评估,及时进行干预和控制,以减少围绝经期症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作者:郑丹萍;李丽;王晓晶;李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区域协同信息管理模式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湿性愈合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区域协同信息管理模式对静脉性溃疡患者湿性愈合治疗依从性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10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采用湿性愈合理论护理创面,干预组应用区域协同信息管理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治疗前后,采用自行设计慢性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和生命质量量表(SF-36)比较2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得分(15.2±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9, P<0.01)。干预前2组患者就诊路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就诊路途时间(42.3±10.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8±1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03,P<0.01)。干预组干预后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好转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患者2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6,P<0.05),无效患者4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3,P<0.05)。干预后2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维度评分分别为(81.7±11.3)、(86.4±13.0)、(58.8±15.1)、(83.9±12.1)、(76.6±9.1)、(73.9±18.1)、(63.8±16.1)分,对照组分别为(77.6±12.5)、(79.1±15.4)、(53.1±14.4)、(80.1±10.1)、(73.1±10.1)、(67.8±15.4)、(58.1±13.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5~2.561,P<0.05)。结论应用区域协同信息管理模式能够提高静脉性溃疡患者湿性愈合治疗依从性和生命质量,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值得推广。

    作者:高素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一例麻醉后阴茎持续勃起患者的护理

    全麻后阴茎持续勃起临床中罕见,勃起原因尚不完全清楚,麻醉后交感神经功能被阻滞,副交感神经功能增强,外周血管及容量血管阻力降低,容易致阴茎勃起[1]。心血管疾病患者麻醉风险高,病情重,对阴茎勃起的治疗可能会干扰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机体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处理阴茎勃起上,选择相对安全可靠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麻醉风险。本文成功运用局部麻醉、物理方法解决1例主动脉瓣置换患者麻醉后阴茎异常勃起的症状,使手术顺利进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赛;陈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肿瘤症状群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肿瘤症状群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我国学者于建库至2016年3月1日发表的肿瘤症状群相关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年载文量、文献类型分布、期刊分布及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104篇有效文章。文献类型以描述性研究为主。研究多的病种是肺癌(30.43%)、乳腺癌(18.84%)、卵巢癌(13.04%)。筛选出核心期刊5种,其中《护理研究》杂志发表论文数量多(14.29%)。截取词频>5的18个关键词形成共现网络图,关键词之间存在交叉共现。结论近几年肿瘤症状群研究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存在着地域发展不平衡、试验性研究不足和研究病种单一等问题。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癌症患者症状群的症状管理;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症状群的探讨及与生命质量相关性的分析;疲乏相关症状群及其非药物干预。

    作者:倪圆圆;李虹彦;崔远航;郭绍宁;聂文博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MR810湿化系统不同设定温度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MR810湿化系统不同温度设定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低档组、中档组和高档组各30例,3组加热温度分别设定为26~29℃,30~33℃,34~36℃。观察每组患者每日吸入灭菌注射用水量、痰液黏稠度、每日痰液总量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高档组每日吸入灭菌注射用水量为(268.78±32.80)ml,明显高于低档组(220.77±45.26)ml和中档组(250.02±41.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43,P=0.000);高档组每日痰液量(49.30±24.55)ml,显著低于低档组(69.71±33.26)ml和中档组(58.48±31.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13,P=0.034);高档组痰液黏稠度Ⅲ度发生率6.7%(2/30),明显低于低档组30.0%(9/30)和中档组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77,P=0.002)。而高档组的VAP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中档组3.3%(1/30)和低档组13.3%(4/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1,P=0.043)。结论 MR810加热湿化器设为34~36℃时对一般患者是较合适的温度。

    作者:许惠芬;单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人员的家庭功能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人员的家庭功能与情绪抑郁的关系。方法选择200例社区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人员,分别以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流行病研究中心抑郁量表简表对其家庭功能、抑郁情绪进行评分。结果社区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人员的家庭功能总评分为(2.21±0.38)分,各个维度评分由高至低为问题解决、情感反应、角色、情感介入、沟通及行为控制;主要照顾人员的抑郁评分为(10.19±3.17)分,各个维度评分由高至低为沮丧情绪,躯体抱怨及积极情绪。家庭功能与抑郁情绪程度存在程度中等的负相关性(r=-0.551,P<0.05)。结论医务人员需关心社区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人员的家庭功能中情感介入、沟通及问题解决等方面功能,改善主要照顾人员的抑郁程度。

    作者:刘立;郑毅;叶函青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社会支持与化疗期肺癌患者胃肠道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化疗期肺癌患者胃肠道反应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20例化疗期肺癌患者分别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胃肠道反应评估表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社会支持总分及其3个维度与化疗期肺癌患者胃肠道反应呈负相关(r=-0.520~-0.168),除支持利用度与腹泻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68, P>0.05)外,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总分对化疗期肺癌患者胃肠道反应预测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可解释相应胃肠道反应的12.4%~27.0%的变异,对其影响均为负向。结论社会支持与化疗期肺癌患者胃肠道反应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胃肠道反应。

    作者:刘桂霞;章新琼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美护理实践教学中使用Simman 3G模拟人情况的探讨

    随着科技发展,新一代先进的模拟培训仪器已成为技能培训室必不可少的工具。Simman 3G被称为下一个世纪的模拟患者,能提供一系列临床病例的高逼真度模拟,并采用完全的无线连接和自动化操作,让模拟培训不再受地点和设备的限制。通过模拟控制室遥控模拟患者状态,观察学生的反应,并通过天花板摄像头和麦克风记录活动,以供学生今后讨论和反馈。本文将目前中美Simman 3G模拟人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在护理实践教学中使用的优缺点、中美教学方法的比较及应用前景作一介绍,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迎红;Nelda S. Godfrey;余桂林;程红;史崇清;Qiuhua Shen;熊静;鲁琼芳;徐晶;路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状况和营养支持的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状况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应用情况,为妇科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法,以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江苏大学附属镇江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用营养风险筛查表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对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种类、支持方式和术后并发症进行调查。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5.07%(7/138)和65.22%(90/138),138例患者中,总的营养支持率为58.70%(81/138);支持方式主要为肠外营养,采用“单瓶输注”和“全合一”输注,其中单瓶输注88.89%(72/81),“全合一”3 L袋输注11.11%(9/81),肠外营养支持同时行肠内营养支持2例占1.45%;存在营养风险的90例患者中,77.78%(70/90)接受了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无营养风险的48例患者中,22.92%(11/48)接受了营养支持。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临床营养支持干预存在不合理性。因此,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阮永兰;解红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鼻咽癌放疗患者疾病获益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鼻咽癌放疗患者疾病获益感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其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获益感量表对21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了便利抽样调查。结果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疾病获益感处于中等水平,总均分为(2.67±0.85)分。其中社会关系维度得分高为(3.20±1.05)分,其次是家庭关系得分为(3.16±1.31)分,世界观维度得分低仅(2.29±0.9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4.178,P<0.01)和文化程度(t=2.159,P<0.05)对疾病获益感的水平有明显影响。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疾病获益感处于中等水平,年龄与文化程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在护理鼻咽癌放疗患者时应注重评估患者的疾病获益感,根据年龄与文化程度制订并给予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以期提高这种积极情绪的体验。

    作者:黄丽芳;谭杏;孙彩霞;蒋睿;汪点;孙娟;朱小霞;曾谷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远程康复护理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家庭中应用远程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2组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出院健康宣教,发放以常规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为主的康复录像视频,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远程接受6周运动想象疗法干预,2次/周,30 min/次。2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6、12周时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FMA)、Barthel指数量表(BI)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ADL进行评价。数据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在出院前及干预后6、12周时FMA上肢部分得分分别为(48.42±1.60)、(49.19±1.77)、(49.46±1.84)分,干预组分别为(49.46±3.20)、(51.81±3.16)、(52.73±3.72)分。对照组在出院前及干预后6、12周时BI得分分别为(49.46±15.09)、(50.77±14.47)、(59.08±13.85)分,干预组分别为(54.04±17.44)、(74.62±11.22)、(86.54±9.88)分。干预后6、12周时组别对FMA、BI得分均存在显著效应(F=10.641、30.379,P<0.01),且时间与组别在FMA、BI方差分析模型中均存在交互作用(F=16.677、29.685,均P<0.01)。结论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在家庭中远程应用运动想象疗法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赵琳;郭兵妹;高元鹏;祝筠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