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训练营促进新生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

詹海都;施玉青;叶秀枝;李鸥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 心理训练营, 实证研究, 新生
摘要:目的 验证新生心理拓展训练营促进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研究工具,对从已参加过和未参加过新生心理拓展训练营中随机抽取的1212名学生进行测验,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参加过新生心理拓展训练营的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下降了2.38%,且在焦虑水平(F=6.30,P<0.01)、抑郁水平(F=2.62,P<0.05)和恐怖心理(F=2.67,P<0.05)方面改善显著.结论 新生心理拓展训练营对缓解大学生在焦虑、抑郁和恐怖心理有显著的作用,且操作简单易行,受益范围广,适合在各大高校作为普及性训练推广实施.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贫困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社会支持因子研究

    目的 在心理弹性理论的基础上,探索贫困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社会支持因子.方法 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福建师大和四川师范大学的286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 ①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贫困大学生在学习适应(t=-2.643,P<0.01)、角色适应(t=-3.357,P<0.001)、职业选择适应(t=-2.074,P<0.05)、生活自理适应(t=-4.524,P<0.001)以及身心症状表现(t=-2.401,P<0.05)方面都显著优于非贫困大学生;②贫困大学生的客观支持(t=-5.015,P<0.001)和对支持的利用度(t=-2.184,P<0.05)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而在主观支持方面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t=7.548,P<0.001);③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各个方面都与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r=0.155~0.416,P<0.01),主观支持仅与人际适应呈显著正相关(r=0.246,P<0.001);④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适应良好的非贫困生的客观支持(t=3.999,P<0.001)、主观支持(t=4.193,P<0.001)和对支特的利用度都极其显著地高于适应一般的非贫困生(t=3.380,P<0.001);适应良好的贫困生仅在客观支持(t=2.647,P<0.01)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显著高于适应一般的贫困大学生(t=2,737,P<0.01).结论 贫困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社会支持保护因子表现为充分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

    作者:刘建榕;陈幼贞;方秋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的F量表再评价及信效度分析

    目的 在新被试中对青年男性新编F量表进行再评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分析,为F量表条目筛选和组合的新标准在男性青年人群中的应用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使用MMPI-215对6312名男性青年进行验证性测试,在正常组和心理障碍组中比较F量表新方案,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 ①不同方案F分数在各组的变化趋势:正常组:方案5/6(0.05±0.04/0.05±0.04)<方案1(0.07±0.06)<方案3(0.10±0.09)<原F量表(0.12±0.07;P<0.01);障碍组:方案3(0.45±0.24)>方案5(0.34±0.22;P<0,01),方案3(0.45±0.24)>原F量表(0.36±0.18;P<0.05);②信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方案3为佳条目组合.结论 ①在中国男性青年中入选F量表的条目的正常人群应答率应设置在小于20%的范围内;②方案3为佳条目组合,为便于大规模施测,可以在保证信效度的前提下对量表条目进行简化.

    作者:贡京京;张焱;苗丹民;张微微;朱霞;肖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企业员工自我和谐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

    目的 探讨企业员工自我和谐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中国组织公民行为量表(COCBS)对225名企业员工施测.结果 自我和谐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①总体自我和谐与组织会民行为各雏度显著负相关(r=-0.19~-0.44,P<0.01~P<0.001);②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组织会民行为的组织认同、尽职行为和人际和谐因素有显著负相关(r=-0.18~-0.27,P<0.01~P<0.001);③自我灵活性对组织公民行为的5个难度均有显著正相关(r=0.30~0.69,P均<0.001);④自我刻板性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人际和谐(r=-0.26,P<0.001)和保护组织资源因素(r=-0.20,P<0.01)有显著负相关.自我和谐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①自我和谐对组织公民行为5个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8~0.69,P均<0.001);②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组织认同、尽职行为和人际和谐因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15~-0.17,P均<0.05);③自我刻极性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人际和谐(β=-0.18)和保护组织资源因素(β=-0.19)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均<0.05).结论 自我和谐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

    作者:黄俊莉;虞涛;高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公安高职院校与军校、普通高校学生自信比较

    目的 比较会安高职院校、军校、普通高校学生的自信,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采用青年自信问卷对3类院校共51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公安高职院校不同年级学生在成就、才智、应对、品质和人际自信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公安高职院校男生才智自信和应对自信水平高于女生(F=4.191,5.143;P<0.05);在自信各个维度上公安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公安院校和普通高校学生的自信水平均显著低于军校学生(P<0.05).结论 公安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从警意识,增强职业荣誉感,培养女生信息接受能力和应对能力.

    作者:申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4~7岁孤独症儿童的心理旋转能力及方向认知的研究

    目的 探索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心理旋转能力上的差异及心理旋转能力的机制.方法 15名4~7岁孤独症儿童与30名2~7岁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分成低龄组(n=16)和高龄组(n=14).接受韦氏幼儿智力测验、方向认知任务和心理旋转任务.结果 ①正常低龄组与孤独症组智力测验得分相当,对方向的认识无论是有生命物体组还是无生命物体组得分高于孤独症组(P=0.012,0.043,0.023);②两组的心理旋转任务总分、有生命物体组与无生命物体组得分差异性不显著;③两组在4个心理旋转方向上的表现相当;④正常高龄组表现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孤独症儿童对方向认知能力及心理旋转能力均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与物体有无生命无关.方向认知能力可能是心理旋转能力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

    作者:汪贝妮;曹召伦;朱春燕;汪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创业大学生与非创业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比较

    目的 考察创业大学生与非创业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异同.方法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100名创业大学生和100名非创业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创业大学生的总体自我概念处于中等水平;②在自我概念的几个维度上,创业大学生皆高于非创业大学生,并且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t =-2.056,0.078,-1.945;P均<0.05).自我批评(t=-2.890,P<0.01)差异显著;③理工类与艺体类创业大学生与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各维度差异不显著,而文史类创业大学生与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中有显著差异,即生理自我、自我批评(t=2.821,3.325;P均<0.01)、自我满意与自我行动(t=2.779,2.544;P<0.05),而且总均分(t=2.629,P<0.05)差异显著;④男女创业与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各维度差异不显著,仅男性自我批评项目存在创业非创业的显著性差异(t=0.110,P<0.05).结论 创业大学生和非创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及其子维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创业大学生自我概念水平偏高;自我概念也受到学科及性别等因素的调节作用.

    作者:俞金波;葛国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军医大学战士学员和无军籍学员综合素质评估比较

    目的 比较军医大学不同类别学员综合素质评估结果的差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已经建立的医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指标体系,比较某军医大学战士学员和无军籍学员各项素质的差异.结果 无军籍学员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基本能力素质以及综合素质项目得分高于战士学员(F=33.801,27.400,67.430,20.990,44.887,46.802;P=0.000),而战士学员在身体素质项目得分高于无军籍学员(F=7.077,P=0.008).结论 除身体素质外,军医大学无军籍学员的各项素质要高于战士学员.军医大学开展素质教育要注意提高无军籍学员的身体素质以及战士学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基本能力素质.

    作者:鲁娟;陈晰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学生高考前考试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计高三学生高考前考试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考试焦虑量表(T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中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问卷(IFTAS)对上海市某高中75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三学生考试焦虑检出率为66.67%.男女生TAS总分无显著差异(t=1.001,P>0.05),检出率无显著差异(x2=17.6,P>0.05).学生TAS得分与“对学业的担忧”、“考场环境的不利因素”、“突发事件的干扰”、“自卑”、“对后果的担忧”及“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597,0.317,0.439,0.539,0.496,0.387;P<0.01).结论 高考生考试焦虑现象普遍;担忧和自卑对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有较大影响;考试焦虑者高考前更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

    作者:孙雨竹;陈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会支持系统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支持组和对照组,支持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社会支持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20天、30天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在干预后20天和30天均降低,而支持组HAMD评分降低更显著,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6.313,8.057,P<0.01).结论 增加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在促进疾病康复的同时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王春华;钱文茹;王树艳;岳振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家庭教养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社会回避和苦恼量表(SADS)及应对方式问卷对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过度保护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②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女的家庭教养方式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差异(t=2.725,2.021;P<0.05);③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退避、自责、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人际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父母的拒绝、否认、严厉,惩罚退避、自责、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人际关系有显著的负相关.结论 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

    作者:倪保臻;宋玉萍;井西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目的 将冲突方式量表改编为《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使用改编的《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对57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自我构念量表为效标检验量表的效标效度,同时对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结果 ①《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共有78个条目和11个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x2/df=3.23,P<0.05,NFI=0.95,NNFI=0.96,IFI=0.96,CFI=0.96,RMSEA=0.07),量表与自我构念量表之间存在预期相关;②《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7,各分量表的α系数在0.76~0.92之间.结论 《大学生宿舍冲突管理方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应用于大学生宿舍冲突的研究.

    作者:光裕;曾细花;陈文星;胡菡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学生来访者与非来访者防御方式的比较

    目的 了解中国高校大学生中心理咨询来访者和非来访者在防御方式使用上的差异.方法 研究使用防御方式问卷(DSQ)的中文修订版,对17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正在接受心理咨询的来访者56名,非来访者122名(根据是否有咨询的意愿特非来访者分为两组).结果 ①中文修订版DSQ有较好的同质性信度(α=0.872);②来访者比有咨询意愿的非来访者更多地使用非成熟型和中间型这两大类防御方式(t=2.863,P<0.01;t=1.982,P<0.05);③来访者比无咨询意愿的非来访者更多地使用非成熟型和中间型这两大类防御方式(t=3.951,3.666;P<0.01);④性别因素对3大类防御方式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1.568,0.184,0.061 ;P>0.05).结论 参与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比未参与者更多地使用非成熟的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御方式,男性和女性在防御方式的使用上没有差异.

    作者:霍丹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体育疗法对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体育疗法对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体育疗法组和西酞普兰组各30例,进行8周的对照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末,体育疗法组显效率73.3%,西酞普兰组显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P>0.05).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1).体育疗法组TESS改善明显优于西酞普兰组(P<0.001).结论 体育疗法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与西酞普兰疗效相当,不良反应逐渐减少,安全性高.

    作者:刘海军;赵安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立派唑对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阿立派唑辅助治疗利培酮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利培酮所致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雏特原利培酮治疗不变的同时,分别加用阿立哌唑(30例)及安慰剂(30例)治疗,疗程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的每个月末测体重、腰围,计算BM1,评价UKU不良反应量表.结果 两组体重比较,在第5月末开始显示出统计学差异(t =-2.024,P<0.05),第6月末差异更明显;两组体质量比较,在第4月未开始显示出统计学差异(t=-2.793,P<0.05),第6月末差异更明显.两组UKU不良反应量表评分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派唑辅助治疗利培酮所致体质量增加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周会爽;李冰;刘敬;王海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学班主任胜任力问卷的编制

    目的 构建中学班主任胜任力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编制问卷.方法 通过关键事件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等方法,并对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由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职业特质及个人特质4个维度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x2/df=2.04,GFI=0.83,AGFI=0.80,RMSEA=0.06,NFI=0.82,IFI =0.90,CFI=0.90,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0.91.结论 中学班主任胜任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作者:马子媛;李春梅;张殿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农村留守儿童成就动机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成就动机的特点.方法 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对750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成就动机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均不显著(t=0.49,-1.32,P>0.05;F=1.73,1.93,P>0.05),但在数值上,男生的成就动机强度高于女生,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就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独特的社会化过程导致了其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

    作者:徐学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基层军官胜任力的军校学员素质调查研究

    目的 在构建优秀基层军官胜任力要素基础上对军校学员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在文献分析、访谈及专家判定基础上形成问卷,分两阶段对263名基层军官和273名军校学员施测.结果 ①问卷由38个项目组成,包括忠诚与适应、影响特征等6个因素,解释总变异的63.723%;全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4,各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在0.806~0.911之间;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在0.478~0.774之间,P<0.01;各因子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在0.608~0.699之间,P<0.011②二年级学员与优秀基层军官在忠诚与适应、影响特征、认知特征、管理特征及民主服务上存在显著差异(t=15.610,19.640,12.670,12.190,9.803;P<0.001);③四年级学员与优秀基层军官在适应与忠诚和管理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t=2.563,4.562;P<0.05).结论 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军校学员胜任力素质的调查工具;基层优秀军官在忠诚与适应、影响特征、认知特征、管理特征及民主服务维度上明显优于二年级学员,在适应与忠诚和管理特征维度上明显优于四年级学员.

    作者:李志;朱鹏;刘树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内地民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结构特征调查研究

    目的 探析内地民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特征.方法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215名内地民族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内地民族初中女生焦虑和抑郁显著高于男生(t=6.10,6.73;P<0.05);②不同年级的内地民族初中生心理健康10个方面均差异显著(F=3.9~7.9,P<0.05、P<0.01或P<0.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了八年级得分均显著高于七年级和九年级;③内地民族初中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普遍显著高于城市初中生与流动学生(t=2.3~9.31,P<0.05、P<0.01或P<0.001)但低于山区初中生(t=2.21~5.91,P<0.05或P<0.001);④各因子呈中等以上显著相关(r=0.41~0.79,P<0.001),因素分析抽取了1个因子.结论 内地民族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明显且心理健康结构复杂、变化剧烈,女生比男生问题严重,八年级问题突出.

    作者:高晓东;程晓媞;任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933名新疆地区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新疆地区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该群体幸福感,采取更加完善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新疆4个地区1000名中学生,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SWB)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新疆地区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平均分为(111.17±13.99);可能与幸福感相关的8项影响因素中,除中学生的来源、母亲的文化程度以外,其余6项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中的部分因子呈显著相关(P<0.05),4项进入多元逐步回归方程(P<0.05).结论 性别、年级、中学类型和家庭类型等6项对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影响,通过干预其中的部分影响因素可能有助于提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

    作者:蒋红;宋玉美;张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学生感恩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目的 了解大学生感恩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感恩问卷(GQ-6)的中文修订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湖北省某高校162名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感恩倾向较为强烈;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2.65,P<0.01);感恩与积极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均显著正相关(r=0.35,0.41,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领悟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r=0.41,P<0.05);其它支持和积极应对对感恩的预测力达到了显著水平(β=0.294,0.231,P<0.01).结论 大学生感恩倾向较为强烈,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感恩、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其中其它支持和积极应对对感恩有正向预测作用.

    作者:魏昶;安晓镜;刘芳;黄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