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干部疗养中心护理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汪超男

关键词:老干部疗养, 中心, 护理价值, 安全文化建设, 症状与体征, 现报道如下, 安全价值观, 行为准则, 平均年龄, 护理差错, 管理措施, 共同特征, 安全生产, 不典型, 统一, 体检, 态度, 事故, 生活, 群体
摘要:安全文化是指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它体现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也就是对安全护理价值的统一认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1].来本中心疗养的老干部平均年龄70岁以上,其共同特征为一人多病,症状与体征隐匿及不典型,病情突发易发[2],因此老干部的体检疗养工作中存在很大风险.本次研究着重强调了安全文化建设,在2007年2月至2010年8月将护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流产术后即刻口服避孕药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术后出现的阴道流血时间延长和月经紊乱是困扰术后患者的主要原因,同时,如何做好术后的即时避孕措施,减少重复和高危流产率,是贯彻实施计划生育方针之一,也是每个计划生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次研究在人工流产术后立即给予口服妈富隆,对于减少术后阴道流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恢复月经周期,同时在即时落实避孕措施,防止重复和高危流产方面均得到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东红;卢惠萍;谢红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社区老年贫血相关病因调查和分析

    目前,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国家,老年病也渐渐地增加.社区老年人(>60岁)贫血比较多见,其与机体的衰老和所患基础疾病有一定关系.因此,很有必要对社区老年贫血相关病因进行调查,并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防治,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通过社区组织和三甲医院联合,初步调查杭州市某些社区老年居民贫血的流行情况,为社区开展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同时增强社区老年居民对贫血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亚微;韩树利;周志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胃癌术前TNM分期与病理比较

    胃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02%,居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的前一、二位[1].目前常用的胃镜检查仅能显示胃腔内病变的形态,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MSCT)图像能清晰显示肿瘤的浸润范围与程度(T)、周围淋巴结转移(N)及远处脏器转移(M),本次研究利用MSCT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比,旨在确定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以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阚文华;余日胜;蒋飚;曾瑞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8例临床分析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与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为肝胆外科医生常规手术.浙江省嘉兴市是血吸虫性肝纤维化高发区,不少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有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存在肝脾肿大、肝功能不同程度损害及肝门区静脉曲张等情况.LC手术存在难以控制的术中术后出血、肝功能衰竭及术后感染等风险.本次研究采用LC治疗合并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40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费建国;秦红波;倪全法;陈徐艰;周鸿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及临床特点总结

    肝窦阻塞综合征(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SOS)是肝窦内皮细胞及中央静脉等肝内小静脉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肝窦流出道受阻,从而引起的肝内窦性门脉高压症,临床上较少见.现总结报道1例因服用土三七致SOS临床资料特点如下.

    作者:吴益群;许国强;林琪;劳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31I治疗甲状腺疾病进展

    131I(同位素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始于1942年,目前已是美国及欧洲甲亢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对131I治疗认识的不断加深,其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131I治疗在我国甲亢患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本次研究就131I治疗新的适应证、禁忌证、治疗剂量和治疗安全性问题等作一综述.

    作者:徐志勇;周嘉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尿巨细胞病毒-DNA载量与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检测在新生儿巨细胞感染中的价值

    目的 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尿液中巨细胞病毒载量,以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MV-IgM,探讨两种方法 联合应用在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44例疑似CMV感染新生儿的血清用化学发光检测CMV-IgM,尿液用FQ-PCR检测CMV-DNA载量,比较抗病毒治疗前、后两种检测结果 的变化.结果 两种方法 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5.56%和66.6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0,P>0.05),两种方法 联合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76.39%(110/144),明显高于两方法 单独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47、5.21,P均<0.05).抗病毒治疗后血CMV-IgM和尿CMV-DNA两种检测结果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45、9.31,P均<0.05).结论 尿液CMV-DNA病毒载量与化学发光法血清CMV-IgM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的阳性率.

    作者:茅利明;傅金可;许德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病重要的病理变化,可引起视网膜渗出、出血.复方血栓通胶囊为纯中药制剂,国内外尚未有报道将其用于治疗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Ⅲ、Ⅳ级.本次研究对48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Ⅲ、Ⅳ级患者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朱越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对止血带下行下肢手术患者术后换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对下肢手术患者因止血带应用导致的肺换气功能影响.方法 择期拟全身麻醉下用止血带行单侧膝以下的下肢手术患者45例,ASA分级Ⅰ~Ⅱ级,止血带充气时间1~1.5 h.随机分为三组(n=15):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组R1、R2组和对照组(C组);R1、R2组麻醉维持期间分别输注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和0.4 μg·kg-1·min-1,C组患者用七氟醚维持麻醉在麻醉诱导前(T0)、松止血带后30 min(T1)、4 h(T2)、24 h(T3)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和呼吸指数(RI).结果 T2与T0时比较,三组患者PaO2降低,PA-aDO2和RI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19、4.08、2.32;10.94、7.10、4.98;8.46、5.97、3.61,P均<0.05).T2时,R2组与R1组比较、R2组与C组比较、R1组与C组比较,PaO2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8、2.35、5.1,P均<0.05),而PA-aDO2和R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5、4.29、8.08;3.05、3.00、7.14,P均<0.05).三组患者各时点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45、0.16、0.07;0.12、1.10、1.10,P均>0.05).结论 下肢手术患者用止血带后肢体缺血再灌注可以导致肺换气功能损伤.瑞芬太尼可以减轻其损伤.

    作者:韩吟秋;徐丹舟;朱斌;易宏达;夏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护理体会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单纯内科治疗病死率高,而近年来血液净化治疗在抢救患者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1].本次研究采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e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CVVH)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伟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外伤性脾破裂21例临床观察

    脾脏是腹部易受损的实质性脏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外伤性脾破裂的传统治疗方法是行开腹脾切除术,由于脾脏位置隐匿,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腹壁解剖结构破坏严重.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为开展创口小而安全有效的手术术式提供了基础,本次研究应用腹腔镜技术处理脾脏外伤21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学征;黄志坤;傅宏;朱欣;邵惠江;许焕建;尹劲松;鲁葆春;任培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行PICC的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sters,PICC)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或长期的静脉输液或化疗用药等.但对刚开始置管的患者,由于担心感染、置管失败、影响外观等均易对其造成不良心理刺激[1],导致负性心理反应.本次研究对刚开始行PICC的9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寻求减轻患者负性心理反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金旭华;施小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的部分)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据统计,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为0.9%~14.5%[2].所以,重视糖尿病足部的护理与健康教育,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糖尿病足的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5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巩固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和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 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强化巩固治疗后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低血小板持续时间和血小板输注量的影响;评价rhIL-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巩固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药物经济性.方法 对2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强烈化疗后用或不用rhIL-11,在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血小板的低值、低血小板的持续时间、血小板输注次数和输注量等方面的差异,并测算出使用rhIL-11后,患者治疗费用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hIL-11组的低血小板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每个疗程的血小板输注次数和输注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23、2.28、2.30,P均<0.05);而两组的血小板低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P>0.05);两组的严重血小板减少(低于10×109/L和低于5×109/L)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11、0.10,P均>0.05).rhIL-11组的治疗费用较对照组平均每个疗程增加约1326.14元.结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巩固化疗后使用rhIL-11不能改善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和低值,但是可以缩短低血小板持续时间并减少血小板的输注次数和输注量;与单纯输注血小板比较,使用rhIL-11增加了临床治疗费用.

    作者:张越峰;胡美薇;姚国丽;冯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管外肺水指数在老年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脉搏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测定的数据,将39例早期目标性治疗达标的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低EVLWI组(EVLWI≤7 ml/kg)和高EVLWI组(EVLWI>7 ml/kg).比较两组患者在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及乳酸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28 d生存率;比较两组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后第3天APACHE II评分、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应用时间、需要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结果 早期液体复苏达标后,与低EVLWI组比较,高EVLWI组(EVLWI>7%)老年脓毒症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复苏后乳酸水平及第3天APACHE II评分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6、2.19、3.31、2.11,P均<0.05),但两组的28 d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χ2=1.08,P>0.05).结论 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过程中,EVLWI过高将导致明显的危害,应当动态监测EVLWI.

    作者:颜默磊;虞意华;陈进;蔡国龙;龚世金;严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生大黄和白蛋白早期联合使用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重症急性胰腺炎为一种起病急、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危重疾病.其主要死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随着对该疾病病理生理的认识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目前大多数学者趋向于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时,本次研究在急性胰腺炎早期采用中药饮片生大黄和白蛋白早期联用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旭丹;李真;江一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诱导痰技术在慢性咳嗽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慢性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病因复杂多样,体征较少,容易误诊.诱导痰(induced sputum,IS)是以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来诱导无痰或少痰的患者产生足量的痰液,并对其进行细胞及相关成分的实验室检测的方法[1].

    作者:梅力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干部疗养中心护理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安全文化是指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它体现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也就是对安全护理价值的统一认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1].来本中心疗养的老干部平均年龄70岁以上,其共同特征为一人多病,症状与体征隐匿及不典型,病情突发易发[2],因此老干部的体检疗养工作中存在很大风险.本次研究着重强调了安全文化建设,在2007年2月至2010年8月将护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超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在腹部脂肪组织中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11β-HSD1)在女性腹部皮下和内脏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收集腹部皮下和内脏脂肪组织共12对.Trizol法提取总RNA,进行定量逆转录PCR检测.结果 11β-HSD1在超重和正常体重妇女的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93、-1.12,P均>0.05),在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组织表达也差异统计学意义(t=-1.49,P>0.05).结论 11β-HSD1与腹部脂肪堆积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作者:葛胜洁;朱华;郑乐群;沈飞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先兆子痫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表达水平

    目的 检测先兆子痫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探讨RBP4与先兆子痫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取先兆子痫组61例(轻度先兆子痫组31例、重度先兆子痫组30例),正常妊娠组30例,非孕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法测定其血清中RBP4和hsCRP浓度,同时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血脂.结果 轻度和重度先兆子痫组血清RBP4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非孕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2.24、2.46、2.61、2.83,P均<0.05),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非孕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2.15、2.21、2.43、2.55,P均<0.05);重度先兆子痫组RBP4和hsCRP均明显高于轻度先兆子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3.25、3.17,P均<0.05);先兆子痫孕妇血清RBP4水平与血清hsCRP和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0.42,0.38,P均<0.05).结论 先兆子痫患者血清RBP4水平升高,可作为临床观察指标.

    作者:姜伟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