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旭华;施小芳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交通事故和意外伤也随之增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开放性或闭合性腹部外伤.脾脏因实质甚为脆弱,且血运丰富,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极易引起破裂出血[1],常常危及生命,在腹部闭合伤中,脾破裂居首位[2].早期诊断并及时正确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本次研究对127例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关富;尹劲松;袁兴贵;王荣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尿液中巨细胞病毒载量,以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MV-IgM,探讨两种方法 联合应用在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44例疑似CMV感染新生儿的血清用化学发光检测CMV-IgM,尿液用FQ-PCR检测CMV-DNA载量,比较抗病毒治疗前、后两种检测结果 的变化.结果 两种方法 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5.56%和66.6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0,P>0.05),两种方法 联合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76.39%(110/144),明显高于两方法 单独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47、5.21,P均<0.05).抗病毒治疗后血CMV-IgM和尿CMV-DNA两种检测结果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45、9.31,P均<0.05).结论 尿液CMV-DNA病毒载量与化学发光法血清CMV-IgM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的阳性率.
作者:茅利明;傅金可;许德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单纯内科治疗病死率高,而近年来血液净化治疗在抢救患者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1].本次研究采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e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CVVH)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伟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根尖闭锁对根管长度电测仪Root ZX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5颗单根管离体牙,在根尖闭锁和通畅两种状态下,当K锉深入根管相同长度(锉尖距根尖约1 mm)时,Root ZX刻度表显示K锉锉尖距根尖有不同的长度.对两种状态下测得的不同长度进行比较.结果 根尖闭锁和通畅两种状态下Root ZX刻度表显示的K锉锉尖距根尖的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1,P<0.05).结论 根尖闭锁是影响根管长度电测仪Root ZX测量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伟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肾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 of the ki-dney, CDCK)是肾细胞癌的一种少见亚型,生物学行为独特.本次研究共收治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国兵;屈宏斐;吴忠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医源性脾脏损伤多发生在腹部手术中,尤其在胃癌术中的发生率较高.本次研究将对1 083例胃癌根治手术后出现医源性脾损伤的33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波;陶峰;徐关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胃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02%,居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的前一、二位[1].目前常用的胃镜检查仅能显示胃腔内病变的形态,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MSCT)图像能清晰显示肿瘤的浸润范围与程度(T)、周围淋巴结转移(N)及远处脏器转移(M),本次研究利用MSCT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比,旨在确定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以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阚文华;余日胜;蒋飚;曾瑞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病重要的病理变化,可引起视网膜渗出、出血.复方血栓通胶囊为纯中药制剂,国内外尚未有报道将其用于治疗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Ⅲ、Ⅳ级.本次研究对48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Ⅲ、Ⅳ级患者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朱越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11β-HSD1)在女性腹部皮下和内脏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收集腹部皮下和内脏脂肪组织共12对.Trizol法提取总RNA,进行定量逆转录PCR检测.结果 11β-HSD1在超重和正常体重妇女的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93、-1.12,P均>0.05),在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组织表达也差异统计学意义(t=-1.49,P>0.05).结论 11β-HSD1与腹部脂肪堆积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作者:葛胜洁;朱华;郑乐群;沈飞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先兆子痫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探讨RBP4与先兆子痫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取先兆子痫组61例(轻度先兆子痫组31例、重度先兆子痫组30例),正常妊娠组30例,非孕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法测定其血清中RBP4和hsCRP浓度,同时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血脂.结果 轻度和重度先兆子痫组血清RBP4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非孕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2.24、2.46、2.61、2.83,P均<0.05),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非孕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2.15、2.21、2.43、2.55,P均<0.05);重度先兆子痫组RBP4和hsCRP均明显高于轻度先兆子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3.25、3.17,P均<0.05);先兆子痫孕妇血清RBP4水平与血清hsCRP和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0.42,0.38,P均<0.05).结论 先兆子痫患者血清RBP4水平升高,可作为临床观察指标.
作者:姜伟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病因复杂多样,体征较少,容易误诊.诱导痰(induced sputum,IS)是以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来诱导无痰或少痰的患者产生足量的痰液,并对其进行细胞及相关成分的实验室检测的方法[1].
作者:梅力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的非弥漫性腹膜炎腹痛患者起病时间的长短对应用腹腔镜探查结果 的影响,帮助临床上腹痛待查诊治过程选择合适的腹腔镜探查时机.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腹痛待查患者共212例,均无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入院前后初步检查后未能明确诊断.按起病时间分为三组:A组腹痛起病<24 h;B组腹痛起病24~72 h;C组腹痛起病>72 h.均在入院24~72 h行腹腔镜探查术,比较三组患者的诊断率、治愈率、住院时间以及患方满意率.结果 B组的确诊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χ2分别=4.66、4.01,P均<0.05);A组与B组治愈率、患者满意度较C组明显升高,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29、8.81,t分别=2.24、2.05;2.92、2.71,P均<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t=1.18、1.36,P均>0.05).结论 腹痛起病时间的长短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腹腔镜探查的效果,腹痛起病<72 h入院的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常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鸿鲲;宋政炜;曹浩强;王晓光;陈徐坚;沈亦珏;蒋达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旨在探讨戒烟对吸烟哮喘患者肺功能和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吸烟哮喘患者采用连续入组的方式:30例继续吸烟(吸烟组)和48例自愿戒烟.自愿戒烟者采用药物辅助戒烟2周,其中22名吸烟哮喘患者成功戒烟(戒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丙酸氟替卡松250 μg,每次1吸,每日2次,持续使用3个月.所有患者随访3次,每月1次,每次检测通气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患者记录哮喘日记,内容包括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沙丁胺醇气雾剂用量.结果 戒烟组FEV1和FVC改善率较吸烟组增加[(15.22±2.34)% vs (6.42±3.15)%,(16.63±3.25) vs (3.82±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86、22.58,P均<0.05).第1、2、3月吸烟组和戒烟组达到部分控制患者分别为[(21/21 vs 3/28)、(21/21 vs 7/28)、(16/21 vs 5/28)],第3月达到完全控制为(5/21 vs 2/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5.36、32.78、26.36、16.36,P均<0.05).结论 戒烟可以明显改善吸烟哮喘患者肺功能,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提示戒烟在哮喘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夏俊波;任振义;王娇莉;朱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 licating pregnancy, 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 是一种多器官损害性疾病.研究表明,子痫前期患者比正常孕妇更易发生代谢综合征,表现为高血压、糖代谢紊乱、脂质代谢异常、肥胖和胰岛素抵抗[1,2].
作者:杨素青;孙群燕;周崇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其治疗重点在于正确控制血压和按医嘱服药,并结合适当的饮食和锻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较差,因此其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1].本次研究通过对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跟踪随访其各项指标,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据统计,中国房颤总体发生率为0.77%[1],其中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步升高.以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为代表的三维标测技术在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是近年来心脏电生理领域的重要进展[2].
作者:许丽霞;蒋晨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缬沙坦联合舒洛地特对2型糖尿病临床期糖尿病肾病(DN)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临床期DN随机分四组,在糖尿病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使用普通剂量80 mg缬沙坦(A组)、大剂量320 mg缬沙坦(B组)、大剂量320 mg缬沙坦联合舒洛地特(C组)及160 mg缬沙坦联合舒洛地特(D组),疗程8周.比较各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浆PAI-1、血压及血清尿素氮、肌酐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C组UAE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5).治疗8周后,B、C、D组UARE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12、7.63、4.94,P均<0.05);治疗后B、C、D三组UAER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85、5.03、4.13,P均<0.05),治疗后C组UAER与B、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3、3.17,P均<0.05).且B、C、D三组PAI-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1、3.13、2.61,P均<0.05).结论 大剂量320 mg缬沙坦联合舒洛地特更能安全有效地降低临床期DN患者的UAER,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方明;洪小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感染(infection)系指由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病原体所致的疾病.各类病原体可引起多种类型的感染致心血管疾病,使患者健康严重受损和社会负荷沉重不堪[1,2].
作者:鲁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安全文化是指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它体现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也就是对安全护理价值的统一认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1].来本中心疗养的老干部平均年龄70岁以上,其共同特征为一人多病,症状与体征隐匿及不典型,病情突发易发[2],因此老干部的体检疗养工作中存在很大风险.本次研究着重强调了安全文化建设,在2007年2月至2010年8月将护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超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对桡骨小头在肘关节及前臂稳定性中作用的认识日渐深入,对不稳定性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次研究应用人工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小头不稳定性粉碎性骨折24例,近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慧斌;郑慷;吕月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