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rizzi综合征39例诊治分析

方兴亮;任培土;黄志坤

关键词:综合,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结石嵌顿, 肝总管狭窄, 术后并发症, 临床症候群, 梗阻性黄疸, 肝功能损害, 术前诊断, 临床表现, 高危因素, 胆管损伤, 胆绞痛, 胆管炎, 诊治, 性病, 困难, 颈部, 变压
摘要:Mirizzi综合征是指因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和/或其他良性病变压迫肝总管,从而导致肝总管狭窄或梗阻,并发胆管炎、胆绞痛、梗阻性黄疸和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症候群.该综合征临床表现不一,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易发生胆管损伤,是胆囊切除术,尤其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之一.本次研究共收治Mirizzi综合征39例.现就其诊治报道如下.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11例临床诊治分析

    自发性乙结肠破裂是指乙状结肠在无明显病理改变(肿瘤、憩室)或外伤等诱因情况下出现的突发性穿孔破裂.该病好发于老年人,因其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易导致粪性腹膜炎,如不及时抢救,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1~3].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胡耕远;季科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A125、CEA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炎症、结核和肿瘤是引起渗出性胸腔积液常见的原因.此类胸腔积液仅根据临床表现、胸水常规和生化检查难以鉴别,尤其胸水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率低,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缺乏可靠的客观依据.本次研究探讨胸水癌坯抗原CA125、CE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测定在鉴别结核性胸膜炎、炎性胸膜炎与癌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重度癌痛患者盐酸丁丙诺啡片肛塞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约70%的患者出现疼痛,并且25%的癌症病人直到死亡也未能解除严重的疼痛[1].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减轻癌症晚期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是癌症治疗的重点之一.本次研究采用盐酸丁丙诺啡片肛门塞入治疗重度癌痛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邱群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胰岛素抵抗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68例子宫内膜癌(EC)患者及68例健康对照者标本,分别对其空腹血糖(F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进行检测,对两组病例FG、FIN、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体质指数(BMI)进行比较,分析胰岛素抵抗(IR)与EC患者生育特征的关系.结果 两组FG、FIN、BMI及I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6、-9.31、10.16、11.09,P均<0.05).EC组IR阳性率(60.02%),显著高于对照组(17.65%).EC患者IR的发生与BMI、有无生育史及排卵障碍相关(χ2分别=5.43、5.12,P均<0.05).结论 对代谢指征的良好控制可能为今后提高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王仙玉;郭锦芳;包月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地佐辛用于烧伤病人全麻苏醒期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地佐辛用于烧伤患者全麻术后苏醒期镇静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烧伤全身麻醉植皮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在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地佐辛(D组)0.1mg/kg、芬太尼(F组)1ug/kg及0.9%氯化钠注射液(NS组)2 ml,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拔管即时、拔管后5 min、30 min、6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躁动评分,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记录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拔管后即时、拔管后5 min、30 min,D组和F组躁动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NS组(F分别=22.96、23.84、6.31;20.48、26.61、8.23,P均<0.05),拔管后6 h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1.12、0.25,P均>0.05).地佐辛不延长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F分别=1.12、0.21,P均>0.05),而F组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较NS组延长(F分别=13.47、5.90,P均<0.05);D组不良反应率小于F组(χ2=13.20,P<0.05).结论 地佐辛能有效预防烧伤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而且苏醒迅速,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可避免使用芬太尼呼吸抑制的潜在风险.

    作者:唐启鹏;陈远辉;孙燕飞;董珍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切口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体会

    锁骨骨折是人体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5.98%,治疗方法较多,但仍未能对其治疗方法的选择达成统一意见.本次研究对收治的69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袁临益;应伦;徐招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女性腋下副乳腺108例手术治疗体会

    副乳腺是指正常乳腺以外的乳腺组织,亦指异位乳腺、多余乳房或多乳腺症,男女均可能发生,属先天性发育畸形,女性多见,常有遗传性[1].副乳腺受内分泌的影响,可发生副乳腺增生、副乳腺癌等,故大部分副乳腺病人需手术治疗.本次研究手术治疗108例女性副乳腺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红芳;马伟伟;应国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于双向管理理念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研究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社会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作者:熊安胜;方力争;梁海斌;扈俊峰;陈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通心络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观察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引发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寻找促进斑块稳定的药物对临床防治急性脑梗死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采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沪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乳腺癌义工团队心理干预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选择的影响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同时随着乳腺癌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比例也不断增加,临床评估有保乳指征的乳腺癌患者越来越多.据统计,在欧美国家,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比率达50%以上[1],而在我国,选择乳腺癌保乳的患者低很多,其中很大的因素是患者对保乳的认知及理解不够充分.本次研究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乳腺癌义工团队心理干预,发现有保乳指征的乳腺癌患者后选择保乳治疗的比率明显增加,报道如下.

    作者:许凤仙;王惠仙;吕兰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不典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立;章浩明;肖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HRV与Tei指数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心率变异性(HRV)指标与Tei指数,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功能II、III级心衰患者HRV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功能 II、III级心衰患者68例,分为β受体阻滞剂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β受体阻滞剂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分别检测HRV各项指标及Tei指数.结果 两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指标和Tei指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38、5.30、2.22、3.68、7.60;2.11、1.89、2.33、1.73、1.72,P均<0.05),β受体阻滞剂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75、1.83、1.87、5.06、4.59,P均<0.05).β受体阻滞剂组LF/HF和MHR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76、3.40,P均<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75、2.18,P均<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04、0.16,P均>0.05).结论 随着心功能的改善,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平均心率,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和心功能.

    作者:王敏佳;龚仕金;李莉;严静;戴海文;陈进;虞意华;吴亮;徐靓;刘秉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渐增加及年轻化,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成为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已被实验和临床证实有防止DN进展的作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能显著增加肾血流量,减轻肾损害,并促使损伤修复.本次研究应用厄贝沙坦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早期DN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媛慧;朱建伟;刘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骨科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干预效果分析

    I类切口手术即清洁手术,按照<2011年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要求,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 h.但是骨科I类切口手术由于大多数存在内植入物,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时间均达不到要求,抗菌药物的选择品种上也存在不规范问题.本次研究对抗菌选用品种、使用时间,使用率进行干预,降低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和预防使用时间,以期达到合理用药.报道如下.

    作者:孙远南;张玲娣;蒋国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典型工作任务带教模式在提升护生实习满意度中的作用

    典型工作任务是一项有代表性的职业工作行动任务,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等整个行动过程[1].纵观历届毕业实习护生,缺乏的是一种综合应用能力,这大部分是一种隐性能力,无法具体体现,因此人们无法脱离具体工作来对能力培养.本次研究通过设立教育护士、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和合作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把感性知识转变为理性知识,把只能在行动中展现、被察觉、被意会的默会知识与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显性知识作统一展现,以达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旭琴;盛华丽;舒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术中超声检查在复杂肝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肝内外胆管结石如何尽可能完全地取净结石、清除病灶,同时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肝脏组织,是肝脏外科结石手术的关键问题.本次研究运用术中超声引导下取石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79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武军;任作航;吴瀛涛;张建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继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临床分析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val lymphangiectasin,IL)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由1961年Waldmann等[1]首先采用Cr标记白蛋白的方法研究蛋白质渗出部位,进而提出本病.近年,随着胶囊内镜检查及小肠镜检查的开展,IL的诊断病例有所增多.本次研究发现1例继发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IL,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栋;朱晚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浙江省7500例O型孕妇ABO血型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母亲体内存在的与其胎儿红细胞不合的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血型抗体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是发生在胎儿和早期新生儿的一种自限性免疫溶血性疾病.轻者出现贫血,水肿,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导致早期流产,新生儿死亡或发生核黄疸且产生严重后遗症.夫妇血型不合所致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系统不合常见,其中又多发于母亲为O型而父亲为非O型的夫妻.本次研究回顾统计了近两年的O型孕妇中ABO血型IgG抗体的检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树芹;邱启莹;陈岑;余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晚期恶性肿瘤治疗原则是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目的.在疾病的不同时期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药的方法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如何减低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化疗疗效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次研究以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石璐;陈军刚;梁婵;陈继华;赵坚祥;王中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脑积水手术时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放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行右肝膈间隙置管脑室腹腔分流术成功,术后颅内高压症均有改善,未发生与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具有创伤小,显露定位好、患者恢复快,切口美观及术后分流管堵塞梗阻率低的优点.

    作者:马国峰;吴志明;沈华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