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君;陈建良;郑晓东;许勇;叶锋;朱少兵
目的 通过观察心率变异性(HRV)指标与Tei指数,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功能II、III级心衰患者HRV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功能 II、III级心衰患者68例,分为β受体阻滞剂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β受体阻滞剂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分别检测HRV各项指标及Tei指数.结果 两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指标和Tei指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38、5.30、2.22、3.68、7.60;2.11、1.89、2.33、1.73、1.72,P均<0.05),β受体阻滞剂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75、1.83、1.87、5.06、4.59,P均<0.05).β受体阻滞剂组LF/HF和MHR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76、3.40,P均<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75、2.18,P均<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04、0.16,P均>0.05).结论 随着心功能的改善,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平均心率,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和心功能.
作者:王敏佳;龚仕金;李莉;严静;戴海文;陈进;虞意华;吴亮;徐靓;刘秉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68例子宫内膜癌(EC)患者及68例健康对照者标本,分别对其空腹血糖(F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进行检测,对两组病例FG、FIN、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体质指数(BMI)进行比较,分析胰岛素抵抗(IR)与EC患者生育特征的关系.结果 两组FG、FIN、BMI及I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6、-9.31、10.16、11.09,P均<0.05).EC组IR阳性率(60.02%),显著高于对照组(17.65%).EC患者IR的发生与BMI、有无生育史及排卵障碍相关(χ2分别=5.43、5.12,P均<0.05).结论 对代谢指征的良好控制可能为今后提高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王仙玉;郭锦芳;包月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不育症患病率正逐年上升,一年以上规律性生活而不能怀孕的夫妇约占所有新婚夫妇的10%,其中男性不育因素占40%左右.Y染色体微缺失,特别是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有关[1].目前AZF基因检测通常采用血液样本,过程复杂且有创,不利于临床大规模开展和流行病学调查.本次研究通过口腔脱落细胞和血细胞AZF检测比较,对口腔脱落细胞检测AZF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梁钰龙;李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母亲体内存在的与其胎儿红细胞不合的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血型抗体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是发生在胎儿和早期新生儿的一种自限性免疫溶血性疾病.轻者出现贫血,水肿,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导致早期流产,新生儿死亡或发生核黄疸且产生严重后遗症.夫妇血型不合所致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系统不合常见,其中又多发于母亲为O型而父亲为非O型的夫妻.本次研究回顾统计了近两年的O型孕妇中ABO血型IgG抗体的检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树芹;邱启莹;陈岑;余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其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延长生存时间.本次研究联合应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与参麦治疗顽固性心衰4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越会;陈红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不典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立;章浩明;肖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同时随着乳腺癌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比例也不断增加,临床评估有保乳指征的乳腺癌患者越来越多.据统计,在欧美国家,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比率达50%以上[1],而在我国,选择乳腺癌保乳的患者低很多,其中很大的因素是患者对保乳的认知及理解不够充分.本次研究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乳腺癌义工团队心理干预,发现有保乳指征的乳腺癌患者后选择保乳治疗的比率明显增加,报道如下.
作者:许凤仙;王惠仙;吕兰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社会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作者:熊安胜;方力争;梁海斌;扈俊峰;陈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内侧副韧带是膝关节韧带中重要的一条韧带,具有保持膝关节的稳定和运动作用.一旦在伸直位或屈曲位时,受到来自外侧的直接作用力或小腿的突然外展外旋,均可致其损伤.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双膝X线对比检查)、MRI以及关节镜是诊断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主要方法,由于在基层医院中MRI和关节镜普及率问题,常不能作为常规诊断方法,而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为提高这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和精确性,本次研究将收治的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损伤侧、正常侧的应力位下和非应力位下的X线测量间隙差比值(R)与MRI及手术中所见相对照,旨在观察内侧间隙的宽度变化与韧带损伤的相关性,总结出X线的分级,报道如下.
作者:张龙君;陈建良;郑晓东;许勇;叶锋;朱少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临床表现除有呼吸道症状外,还常常伴随其它系统受累的表现[1].MP肺炎有时呈小流行,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而且发病年龄趋幼龄化[2].本次研究将合并有肺外表现MP肺炎病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屠荣良;俞纯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定位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牙技术的临床适用性.方法 42例患者上颌57颗磨牙缺失,牙槽嵴顶距离上颌窦底5~9 mm.所有患者拍摄CT并用CAD软件进行上颌骨三维图像重建及上颌窦底定位.采用冲顶式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记录手术完成情况、并发症及2年随访结果.结果 完成全部57颗种植体植入,上颌窦提升完成39例,上颌窦穿孔1例、鼻部不适2例;2年随访,所有植体均获得良好骨结合.结论 CAD软件在定位上颌窦底及对上颌萎缩后牙区种植有指导作用,上颌窦内提升术成功率较高.
作者:骆堃梁;盛列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ms,IPMN) 是临床相对少见的胰管内来源的肿瘤.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因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在老年患者中常不能或者被拒绝实施.本次研究对收治的13例老年IPMN患者行胰管支架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毕军;周鸿鲲;钟征翔;陆其明;阮水良;沈亦珏;陈徐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分期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评价.方法 对60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采用分期治疗,根据软组织条件在不同时间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一期采用临时固定法;二期采用创伤修复法;三期采用终固定法.治疗中运用外固定支架技术、微创技术和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结果 随访1年,按Burwell Charnley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价标准:解剖复位40例、复位可14例、差6例,优良率为90.00%.按Tornetta临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评价术后功能:优36例、良12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为80.00%,无骨不连、创伤性骨髓炎发生.结论 根据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是高能量pilon骨折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黎虬;邓敦;王朝晖;颜海波;张文斌;张维康;竺利民;陈笑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本地区小儿常见的外科疾病,其发生是因为胚胎时期形成的腹膜鞘状突闭合不全与出生后腹内压增高使未闭鞘突扩张而形成.男女间的发病率之比约为10∶1,斜疝在左右两侧均可发病,以单侧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约占10%.如果不治疗,疝囊可逐渐增大,加重腹股沟管的缺损,且常发生嵌顿成为急症,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应及早手术.由于本地区经济发展与医疗设备相对落后,交通不便,转送患儿到上级医院行腹腔镜手术,一方面加重农民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因交通原因将会贻误患儿的抢救时机.故本次研究采用小切口经下腹横纹免缝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余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宫腔内妊娠物残留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需要清宫处理.一些病例术后反复阴道流血或B超提示高度怀疑宫内妊娠物残留,而需再次清宫,给患者带来痛苦.本次研究对流产术后B超诊断为宫内残留的患者进行宫腔镜联合米非司酮片诊治,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俞小英;何绍民;徐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术后精神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psychonosema,POP)是创伤性精神障碍的一种,是各类全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70%以上为老年患者 [1].近年来,全身麻醉术后精神障碍引起了麻醉和临床医师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次研究对56例全麻后发生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薛晓燕;陈显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患者苏醒后痛觉过敏的影响,评价右美托咪定抑制痛觉过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下输尿管结石切开取石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15 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和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患者的苏醒时间,苏醒后即刻与苏醒后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变化以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及寒战的发生率.结果 A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大于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27、1.38,P均>0.05).A组第一次应用瑞芬太尼的时间比B组晚,且A组瑞芬太尼总的用量比B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95、1.80,P均<0.05).A组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83、1.91、1.88,P均<0.05).A组无寒战发生,B组有6例发生寒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7,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安全、有效地预防瑞芬太尼全麻后痛觉过敏的发生,且不延迟患者苏醒.
作者:涂祈国;伍小敏;吴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监护室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免疫能力低下及接受多种有创性检查和治疗等高危因素,而使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后引起菌血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使用抗生素患者达80%左右,这将导致更多的耐药菌株出现.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是指导医生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有助于降低菌血症、脓毒血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次研究对检出的203例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祖芳;王宇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符合感染性休克诊断的25例患者分成重症肺炎组和腹腔感染组.所有患者均留置Swan-Ganz导管,从入科开始,每隔6小时不分顺序抽取中心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获取SCVO2和S(-V)O2,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及重症肺炎组、腹腔感染组的SCVO2和S(-V)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90、4.29、7.21,P均<0.05),2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SCVO2和S(-V)O2的差异均值为(5.94±6.78)%,SCVO2比S(-V)O2高,12例重症肺炎患者的SCVO2和S(-V)O2的差异均值为(5.45±6.89)%,SCVO2比S(-V)O2高,13例腹腔感染组患者的SCVO2和S(-V)O2的差异均值为(7.90±6.22)%,SCVO2比S(-V)O2高,重症肺炎组及腹腔感染组SCVO2和S(-V)O2之间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Δz=2.05,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尽量不用SCVO2替代S(-V)O2.
作者:胡伟航;刘长文;胡炜;陆骏;郑永科;朱克毅;朱英;王剑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脑积水手术时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放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行右肝膈间隙置管脑室腹腔分流术成功,术后颅内高压症均有改善,未发生与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具有创伤小,显露定位好、患者恢复快,切口美观及术后分流管堵塞梗阻率低的优点.
作者:马国峰;吴志明;沈华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