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越会;陈红伟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val lymphangiectasin,IL)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由1961年Waldmann等[1]首先采用Cr标记白蛋白的方法研究蛋白质渗出部位,进而提出本病.近年,随着胶囊内镜检查及小肠镜检查的开展,IL的诊断病例有所增多.本次研究发现1例继发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IL,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栋;朱晚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宫腔内妊娠物残留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需要清宫处理.一些病例术后反复阴道流血或B超提示高度怀疑宫内妊娠物残留,而需再次清宫,给患者带来痛苦.本次研究对流产术后B超诊断为宫内残留的患者进行宫腔镜联合米非司酮片诊治,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俞小英;何绍民;徐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外眼病,可因直接长入角膜瞳孔区而导致视力下降.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常用的方法,但易复发.为观察翼状胬肉术后复发问题,本次研究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带蒂球结膜瓣转移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报道如下.
作者:侯海敏;龙小香;高伟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由于恶性肿瘤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免疫功能缺失、生理屏障受损、骨髓功能抑制以及应用静脉插管等,特别容易引起医院感染[1].其后果不仅直接影响到肿瘤的放疗、化疗等治疗实施,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时间构成较大威胁.为了确定院内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的原因,更好地采取预防措施来控制院内患者感染的几率,本次研究回顾分析168例肿瘤患者的感染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童晋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引发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寻找促进斑块稳定的药物对临床防治急性脑梗死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采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沪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母亲体内存在的与其胎儿红细胞不合的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血型抗体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是发生在胎儿和早期新生儿的一种自限性免疫溶血性疾病.轻者出现贫血,水肿,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导致早期流产,新生儿死亡或发生核黄疸且产生严重后遗症.夫妇血型不合所致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系统不合常见,其中又多发于母亲为O型而父亲为非O型的夫妻.本次研究回顾统计了近两年的O型孕妇中ABO血型IgG抗体的检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树芹;邱启莹;陈岑;余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其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延长生存时间.本次研究联合应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与参麦治疗顽固性心衰4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越会;陈红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分期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评价.方法 对60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采用分期治疗,根据软组织条件在不同时间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一期采用临时固定法;二期采用创伤修复法;三期采用终固定法.治疗中运用外固定支架技术、微创技术和创面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结果 随访1年,按Burwell Charnley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价标准:解剖复位40例、复位可14例、差6例,优良率为90.00%.按Tornetta临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评价术后功能:优36例、良12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为80.00%,无骨不连、创伤性骨髓炎发生.结论 根据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是高能量pilon骨折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黎虬;邓敦;王朝晖;颜海波;张文斌;张维康;竺利民;陈笑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周围性眩晕的常见类型,可占周围性眩晕的50%,主要表现为体位改变时激发的短暂的、发作性眩晕,并伴有眼震[1],以后半规管BPPV发病率高,可达90%,病因多于椭圆囊中耳石脱落至半规管有关.Epley基于管石理论提出了手法复位治疗BPPV,本次研究通过Epley复位法和常规抗眩晕药物治疗的比较,了解Epley复位法治疗BPPV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光;叶惠雅;唐风云;刘初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巴胺受体D2型(DRD2)和多巴胺转运体(DAT)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联.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直接测序法对103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病例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DRD2和DA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分析两组DRD2和DAT基因甲基化状态差异.结果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正常人DRD2和DA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63、0.35,P均>0.05);两组间DRD2和DA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54、1.52,P均>0.0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DRD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内位点甲基化率在性别、年龄、家族史和临床分型中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6、1.09、1.65、1.67,P均>0.05); DAT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内位点甲基化率在性别、年龄、家族史和临床分型中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09、1.35、1.15、0.62,P均>0.05).结论 DRD2和DAT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和双相情感障碍可能无明显关联.
作者:张海生;张顺泉;陈岳明;余道军;谢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约70%的患者出现疼痛,并且25%的癌症病人直到死亡也未能解除严重的疼痛[1].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减轻癌症晚期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是癌症治疗的重点之一.本次研究采用盐酸丁丙诺啡片肛门塞入治疗重度癌痛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邱群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锁骨骨折是人体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5.98%,治疗方法较多,但仍未能对其治疗方法的选择达成统一意见.本次研究对收治的69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袁临益;应伦;徐招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监护室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免疫能力低下及接受多种有创性检查和治疗等高危因素,而使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后引起菌血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使用抗生素患者达80%左右,这将导致更多的耐药菌株出现.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是指导医生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有助于降低菌血症、脓毒血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次研究对检出的203例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祖芳;王宇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不育症患病率正逐年上升,一年以上规律性生活而不能怀孕的夫妇约占所有新婚夫妇的10%,其中男性不育因素占40%左右.Y染色体微缺失,特别是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有关[1].目前AZF基因检测通常采用血液样本,过程复杂且有创,不利于临床大规模开展和流行病学调查.本次研究通过口腔脱落细胞和血细胞AZF检测比较,对口腔脱落细胞检测AZF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梁钰龙;李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乳腺术后遗留疤痕会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痛苦.本次研究选用白云医用胶和可吸收缝线两种方法闭合乳腺手术切口,比较两者在敷料渗出、换药次数、疼痛感、愈合等级、切口美观程度方面的差异.报道如下.
作者:胡建英;陈卫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医院的各种环境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近几年来,由该菌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多,其耐药性也逐年上升,甚至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为了解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和耐药性变迁,有效控制其感染,本次研究对 54 101份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治疗和院感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沈建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无症状胆总管结石通常指不具备黄疸史、胆源性胰腺炎病史、无胆总管扩张及肝功能异常的胆总管结石.往往与胆囊结石并存,多为继发性胆总管结石[1].这类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前易漏诊.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在无症状胆总管结石诊治中的应用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文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是常见的特发性光照性疾病,起病方式因人而异,且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易与其他皮肤疾病相混淆,容易误诊或漏诊.该病治疗起来比较棘手,常规抗过敏治疗后仍持久不愈或反复发作,日晒后加重.为提高CAD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收治的60例CAD患者给予药物及心理疏导联合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季洪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不典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立;章浩明;肖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并且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在手术治疗时,患者都希望能保留卵巢功能.本次研究对94例年轻宫颈鳞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的同时,行卵巢一侧或两侧移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裘洁;邵卫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