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英;陈卫宇
宫腔内妊娠物残留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需要清宫处理.一些病例术后反复阴道流血或B超提示高度怀疑宫内妊娠物残留,而需再次清宫,给患者带来痛苦.本次研究对流产术后B超诊断为宫内残留的患者进行宫腔镜联合米非司酮片诊治,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俞小英;何绍民;徐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重症NRDS早产儿按通气模式分为研究组(HFOV+SIMV模式)20例和对照组(SIMV或A/C模式)20例,比较两组患儿上机后1 h、12 h和24 h血气变化、上机时间以及气胸、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上机后1 h与对照组比较,血氧分压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5).上机后12 h、24 h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03、0.23;0.33、0.55,P均>0.05).研究组上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P<0.05);气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2,P<0.05),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05).结论 HFOV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的治疗早产儿重症NRDS的机械通气方法.
作者:顾春健;林梅芳;富琴琴;袁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不典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立;章浩明;肖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监护室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免疫能力低下及接受多种有创性检查和治疗等高危因素,而使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后引起菌血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使用抗生素患者达80%左右,这将导致更多的耐药菌株出现.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是指导医生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有助于降低菌血症、脓毒血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次研究对检出的203例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祖芳;王宇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不育症患病率正逐年上升,一年以上规律性生活而不能怀孕的夫妇约占所有新婚夫妇的10%,其中男性不育因素占40%左右.Y染色体微缺失,特别是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有关[1].目前AZF基因检测通常采用血液样本,过程复杂且有创,不利于临床大规模开展和流行病学调查.本次研究通过口腔脱落细胞和血细胞AZF检测比较,对口腔脱落细胞检测AZF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梁钰龙;李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ms,IPMN) 是临床相对少见的胰管内来源的肿瘤.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因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在老年患者中常不能或者被拒绝实施.本次研究对收治的13例老年IPMN患者行胰管支架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毕军;周鸿鲲;钟征翔;陆其明;阮水良;沈亦珏;陈徐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约70%的患者出现疼痛,并且25%的癌症病人直到死亡也未能解除严重的疼痛[1].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减轻癌症晚期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是癌症治疗的重点之一.本次研究采用盐酸丁丙诺啡片肛门塞入治疗重度癌痛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邱群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母亲体内存在的与其胎儿红细胞不合的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血型抗体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是发生在胎儿和早期新生儿的一种自限性免疫溶血性疾病.轻者出现贫血,水肿,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导致早期流产,新生儿死亡或发生核黄疸且产生严重后遗症.夫妇血型不合所致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系统不合常见,其中又多发于母亲为O型而父亲为非O型的夫妻.本次研究回顾统计了近两年的O型孕妇中ABO血型IgG抗体的检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树芹;邱启莹;陈岑;余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内侧副韧带是膝关节韧带中重要的一条韧带,具有保持膝关节的稳定和运动作用.一旦在伸直位或屈曲位时,受到来自外侧的直接作用力或小腿的突然外展外旋,均可致其损伤.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双膝X线对比检查)、MRI以及关节镜是诊断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主要方法,由于在基层医院中MRI和关节镜普及率问题,常不能作为常规诊断方法,而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为提高这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和精确性,本次研究将收治的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损伤侧、正常侧的应力位下和非应力位下的X线测量间隙差比值(R)与MRI及手术中所见相对照,旨在观察内侧间隙的宽度变化与韧带损伤的相关性,总结出X线的分级,报道如下.
作者:张龙君;陈建良;郑晓东;许勇;叶锋;朱少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晚期恶性肿瘤治疗原则是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目的.在疾病的不同时期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药的方法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如何减低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化疗疗效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次研究以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石璐;陈军刚;梁婵;陈继华;赵坚祥;王中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典型工作任务是一项有代表性的职业工作行动任务,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等整个行动过程[1].纵观历届毕业实习护生,缺乏的是一种综合应用能力,这大部分是一种隐性能力,无法具体体现,因此人们无法脱离具体工作来对能力培养.本次研究通过设立教育护士、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和合作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把感性知识转变为理性知识,把只能在行动中展现、被察觉、被意会的默会知识与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显性知识作统一展现,以达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旭琴;盛华丽;舒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临床表现除有呼吸道症状外,还常常伴随其它系统受累的表现[1].MP肺炎有时呈小流行,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而且发病年龄趋幼龄化[2].本次研究将合并有肺外表现MP肺炎病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屠荣良;俞纯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I类切口手术即清洁手术,按照<2011年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要求,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 h.但是骨科I类切口手术由于大多数存在内植入物,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时间均达不到要求,抗菌药物的选择品种上也存在不规范问题.本次研究对抗菌选用品种、使用时间,使用率进行干预,降低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和预防使用时间,以期达到合理用药.报道如下.
作者:孙远南;张玲娣;蒋国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其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延长生存时间.本次研究联合应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与参麦治疗顽固性心衰4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越会;陈红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小儿神经科常见急诊之一,临床上把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 min以上,或频繁发作连续30 min以上、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恢复者,均称为SE[1].SE可造成严重的脑损伤,惊厥持续时间越长,产生不可逆性的脑损伤的可能性越大.能否更快、更好的结束SE,是降低患儿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本次研究应用苯巴比妥静脉注射治疗30例癫痫持续状态小儿,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符合感染性休克诊断的25例患者分成重症肺炎组和腹腔感染组.所有患者均留置Swan-Ganz导管,从入科开始,每隔6小时不分顺序抽取中心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获取SCVO2和S(-V)O2,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及重症肺炎组、腹腔感染组的SCVO2和S(-V)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90、4.29、7.21,P均<0.05),2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SCVO2和S(-V)O2的差异均值为(5.94±6.78)%,SCVO2比S(-V)O2高,12例重症肺炎患者的SCVO2和S(-V)O2的差异均值为(5.45±6.89)%,SCVO2比S(-V)O2高,13例腹腔感染组患者的SCVO2和S(-V)O2的差异均值为(7.90±6.22)%,SCVO2比S(-V)O2高,重症肺炎组及腹腔感染组SCVO2和S(-V)O2之间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Δz=2.05,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尽量不用SCVO2替代S(-V)O2.
作者:胡伟航;刘长文;胡炜;陆骏;郑永科;朱克毅;朱英;王剑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用于烧伤患者全麻术后苏醒期镇静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烧伤全身麻醉植皮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在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地佐辛(D组)0.1mg/kg、芬太尼(F组)1ug/kg及0.9%氯化钠注射液(NS组)2 ml,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拔管即时、拔管后5 min、30 min、6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躁动评分,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记录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拔管后即时、拔管后5 min、30 min,D组和F组躁动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NS组(F分别=22.96、23.84、6.31;20.48、26.61、8.23,P均<0.05),拔管后6 h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1.12、0.25,P均>0.05).地佐辛不延长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F分别=1.12、0.21,P均>0.05),而F组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较NS组延长(F分别=13.47、5.90,P均<0.05);D组不良反应率小于F组(χ2=13.20,P<0.05).结论 地佐辛能有效预防烧伤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而且苏醒迅速,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可避免使用芬太尼呼吸抑制的潜在风险.
作者:唐启鹏;陈远辉;孙燕飞;董珍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脑积水手术时脑室腹腔分流管腹腔端放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行右肝膈间隙置管脑室腹腔分流术成功,术后颅内高压症均有改善,未发生与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具有创伤小,显露定位好、患者恢复快,切口美观及术后分流管堵塞梗阻率低的优点.
作者:马国峰;吴志明;沈华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约占胃炎总数的16.4%[1].胆汁反流是慢性胃炎的病因之一,可损害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炎症、充血、水肿、糜烂、出血、萎缩、肠化生和局灶性增生.同时在食管炎、食管腺癌及胃癌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因此探索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案,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埃索美拉唑片、莫沙比利分散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6例,临床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李华铭;傅志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锁骨骨折是人体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5.98%,治疗方法较多,但仍未能对其治疗方法的选择达成统一意见.本次研究对收治的69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袁临益;应伦;徐招跃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