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慧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剖宫产术的患者480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160例,用药方案为:Ⅰ组以米索前列醇0.2 mg纳肛;Ⅱ组静脉滴注缩宫素20μl;Ⅲ组先给予米索前列醇0.2 mg,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20μl.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观察给药后3组患者产后出血及血压、心率情况.结果 Ⅰ组、Ⅲ组患者的产后2h、12h出血量明显低于Ⅱ组,Ⅲ组产后2h、12h出血量明显低于Ⅰ组.用药前后3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均无明显波动.结论 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联合使用及良好的护理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付云 刊期: 2012年第27期
手术治疗是泌尿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而手术作为创伤性治疗方法,术后护理不及时或者出现某些并发症,对于手术效果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1],因此,探索出有效干预泌尿外科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不仅是泌尿外科护理人员的责任,对于泌尿外科医生而言,同样意义深远.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将收治的89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分别施以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对症护理相结合的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琳;熊君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实质上是一种疾病过程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表现.在欧美人群中,两者的年发病率分别为0.5‰与0.7‰~1.2‰[1-2],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时可能为恶性肿瘤患者的首发表现[3].如能及时正确的诊断并治疗和预防DVT,则可显著减少PTE的发生.本文就2005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27例恶性肿瘤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梅生;袁霞妹 刊期: 2012年第27期
静脉输液是儿科门诊常见也是快速的药物治疗及补液途径,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然而,儿童具有敏感性强,抵抗力和耐受力低的心理特点[1],常常对各类护理操作都十分恐惧,表现为不停的哭闹,拒绝静脉穿刺,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从而容易延误治疗时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患关系,此外还容易给患儿留下心理创伤[2].因此,我科在对患儿静脉输液中实施了护理干预,经比较研究,发现护理干预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中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小妹;余银珍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69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按照其住院号尾号的奇偶数分为常规组35例与干预组34例.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及敌对等症状自评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而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高于常规组.结论 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雪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开展,其已经成为外科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方式也趋于大型复杂化.由于长时间的手术,在鞘卡中频繁更换各种操作钳、电凝钩、超声刀等,特别是婴幼儿皮下脂肪较少,腹壁薄,鞘卡极易脱出影响手术的进行,鉴此,我们利用一次性橡皮引流管及0号带针丝线固定鞘卡,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婷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中医疏肝健脾方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免煎中药疏肝健脾方,护理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2组进行SCL-90、HAMD、HAMA和症状量表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HAMD、HAMA、SCL-90评分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护理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护理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疏肝健脾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及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
作者:宋小苑;钟慧红;张惠珍;向科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2005年至2010年需分步对急诊抢救和重症监护等重点专科领域的护士实行临床培训[1].随着社会、经济、医疗环境急剧变化,在临床的动态环境里,医护人员需提高护理的质量,其中核心能力需要知识、技术保证,核心能力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成本的降低作用已被相关研究证实[2-3].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我国香港及台湾陆续发布了急诊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标准[4-5],我国其他地区的研究及应用却仍不足.故本文研究了急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明娜;邬燕莺;鲁汉锋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医院扩建后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的风险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保障护理安全.方法 分析医院扩建后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制订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比较2005年(扩建前)与2010年(扩建后)护理安全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010年有1例护理服务投诉,较2005年的3例少了2例;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致的重大护理缺陷;收到患者对临床护士的书面表扬24次、感谢信7封,护理服务满意度98.3%,较2005年的94.6%上升了3.7%.结论 通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玲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肝胆手术后持续静脉自控镇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肝胆手术后患者100例,术后均给予持续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术后镇痛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临床评价与总结.结果 100例肝胆手术后患者采取持续静脉自控镇痛后均达到有效镇痛作用,镇痛有效率为95%,有8例发生并发症,经对症护理均得到缓解.结论 持续静脉自控镇痛的应用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镇痛效果好等优点,镇痛后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镇痛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苗丽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在体外经消毒剂诱导后,对抗生素低抑菌浓度的变化,并对变化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收集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菌株68株,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琼脂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碘伏、戊二醛、氯己定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在低于MIC浓度下逐步诱导8次,微量稀释法测定诱导前后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的MIC,同时再将诱导后对抗生素MIC升高的菌株,接种在含有外排泵抑制剂PAβN的琼脂平板,测定其外排泵表型.结果 68株铜绿假单胞菌经3种消毒剂诱导后共有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较诱导前有明显变化,对氟喹诺酮类、头孢类及碳氢酶烯类等多种抗生素MIC升高,碘伏及戊二醛诱导效果明显,两种消毒剂诱导后的5种菌株外排泵表型测定为阳性.结论 消毒剂可以诱导某些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生变化,其中主动外排系统在诱导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应合理使用消毒剂,以降低耐药菌扩散及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良爱;何良燕;张燕;李玉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小儿肺炎的5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都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从2组的呼吸道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来看,观察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从咳痰、咳嗽、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来看,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以及临床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亿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探讨化解风险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抢救室发生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留观老年危重患者82例,对医疗纠纷或事故的发生过程进行整理,分别统计不同级别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发生的护理因素.结果 三级医疗事故在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中发生比例大.专业技能不强、责任心欠缺是导致一级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护士疲劳、沟通能力欠缺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并为护理人员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其专业技能及沟通能力,是降低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
作者:邱巧静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以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再次住院率以及重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时,对其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淑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泌尿系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国外报道医院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5%~50%[1],居医院感染的首位.国内报道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第2位,为32%[2],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其中2%~4%的患者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死率高达13% ~30%[3],而留置导尿管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在院内感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有报道表明,在有导尿管或接受过尿路器械操作的患者中20%~60%有尿路感染,其中约80%的医院泌尿系感染与导尿有关[3].有研究报道留置导尿管的患者72 h内细菌感染率为14%,留置17d时为90%[4].因此,预防由于留置尿管而致伴随性尿路感染是十分重要的.导尿管的材质不同对引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会起到相应的影响.我们调查了使用硅胶导尿管与乳胶导尿管进行留置导尿对继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文姬;陶贵彦;余思娴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的常见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 入选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患儿276例,在患儿出院时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护士、患儿及其家属的意见,探讨引起护患冲突的原因及其对策.结果 引起护士和患儿及其家属冲突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护士态度恶劣、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护士专业素质不高、护患双方缺乏法律意识、病房环境较差、护士的工作负荷较大和医院管理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双方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结论 改善护患之间的沟通,增强医院的各方面的管理,可以显著减少护患之间的沟通障碍,从而营造良好的医院氛围.
作者:向凤玲;郝洁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患者的营养支持和风险因素.方法 入选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7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结果 78例患者中,13例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占16.7%.营养风险分析显示,其中36例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占46.2%.女性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比例分别为53.7%、21.9%,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的37.8%、10.8%.78例患者中,其中有56例患者实施了营养支持,占71.8%;其中44例患者实施了肠外营养支持,占78.6%;12例患者实施了肠内营养支持,占21.4%.36例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中有26例实施了营养支持,占72.2%.实施了营养支持的患者住院时间为(17.25±3.45)d显著少于未实施营养支持的患者的(19.26±4.21)d.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存在比例较高,对这些患者实施合理的营养支持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凤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配合,观察组在常规护士配合模式的基础上实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舒适度和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8.2%、93.6%,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3.6%、97.4%;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35.6±12.7) min,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20.3±10.8) min.2组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膀胱颈痉挛、尿失禁、疼痛;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5%,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1%.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幼丽;李俏敏;余小丽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社区产妇母乳不足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出现母乳不足的社区产妇112例,调查母乳不足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母乳不足原因包括喂养不当,指导不当,奶粉市场充斥,暂时性母乳供应减少及乳房发育不良等其他原因.结论 产妇产后泌乳不足的原因较为复杂,针对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产妇的泌乳量和母乳喂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爱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1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评估,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负性情绪的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自身护理前,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手段.
作者:李金兰 刊期: 2012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