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爱;何良燕;张燕;李玉
人体局部组织若长时间受到压力,血循环不通畅,皮肤、皮下组织会发生破损和坏死,后形成压疮[1].一般条件下皮肤可忍受5h以上的缺血状况,但在69.75 mm Hg(1 mm Hg=0.133 kPa)的压力下持续受压≥2 h会导致不可逆性的损害[2-3].外科手术时间随着微创手术、高难度手术、移植手术发展而延长,较长一段时间维持同一种体位可形成压力,而术中尚无手段改变体位降低患者局部组织的压力,故外科手术中患者常会发生压疮.本文笔者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80例,探讨外科术中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宁;彭春华;柴艳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临床死亡率较高,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可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1].给予精心治疗的同时配合相应护理工作,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我院对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卿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26G留置针在早产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将200例早产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上海锦泽夏本公司生产的24G普通Y型留置针,观察组采用上海锦泽夏本公司生产的26G普通Y型留置针,观察2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一针穿刺成功率、静脉炎、静脉渗漏性、针眼发红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观察组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静脉炎、静脉渗漏、针眼发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26G普通Y型留置针较24G留置针应用于早产儿,留置时间更长,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房欣娟;彭程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激状况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麻醉前的血压、心率波动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麻醉前的血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且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访视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心理、生理应激程度,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满意度.
作者:贾志慧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患者的营养支持和风险因素.方法 入选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7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结果 78例患者中,13例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占16.7%.营养风险分析显示,其中36例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占46.2%.女性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比例分别为53.7%、21.9%,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的37.8%、10.8%.78例患者中,其中有56例患者实施了营养支持,占71.8%;其中44例患者实施了肠外营养支持,占78.6%;12例患者实施了肠内营养支持,占21.4%.36例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中有26例实施了营养支持,占72.2%.实施了营养支持的患者住院时间为(17.25±3.45)d显著少于未实施营养支持的患者的(19.26±4.21)d.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存在比例较高,对这些患者实施合理的营养支持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凤 刊期: 2012年第27期
泌尿系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国外报道医院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5%~50%[1],居医院感染的首位.国内报道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第2位,为32%[2],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其中2%~4%的患者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死率高达13% ~30%[3],而留置导尿管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在院内感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有报道表明,在有导尿管或接受过尿路器械操作的患者中20%~60%有尿路感染,其中约80%的医院泌尿系感染与导尿有关[3].有研究报道留置导尿管的患者72 h内细菌感染率为14%,留置17d时为90%[4].因此,预防由于留置尿管而致伴随性尿路感染是十分重要的.导尿管的材质不同对引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会起到相应的影响.我们调查了使用硅胶导尿管与乳胶导尿管进行留置导尿对继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文姬;陶贵彦;余思娴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剖宫产术的患者480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160例,用药方案为:Ⅰ组以米索前列醇0.2 mg纳肛;Ⅱ组静脉滴注缩宫素20μl;Ⅲ组先给予米索前列醇0.2 mg,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20μl.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观察给药后3组患者产后出血及血压、心率情况.结果 Ⅰ组、Ⅲ组患者的产后2h、12h出血量明显低于Ⅱ组,Ⅲ组产后2h、12h出血量明显低于Ⅰ组.用药前后3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均无明显波动.结论 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联合使用及良好的护理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付云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应用钳道2.4 mm胃镜治疗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钳道2.4 mm胃镜治疗的7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儿的疾病特点,并对这些病例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76例患儿中治疗成功74例,成功率97.4%,预后良好.结论 灵活运用钳道2.4 mm胃镜是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治疗的可靠方法,精心的护理可使患儿早日痊愈出院,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晓文;殷艳华;李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性结石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我科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48例,予以加强出血护理、疼痛护理、发热护理、腹腔积液护理等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结石粉碎率100%,清除率90%,残余率10%,治疗效果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雪霞;关健仪;陈凤霞;陈洁瑜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实质上是一种疾病过程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表现.在欧美人群中,两者的年发病率分别为0.5‰与0.7‰~1.2‰[1-2],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时可能为恶性肿瘤患者的首发表现[3].如能及时正确的诊断并治疗和预防DVT,则可显著减少PTE的发生.本文就2005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27例恶性肿瘤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梅生;袁霞妹 刊期: 2012年第27期
听力损害(即听力下降或听功能障碍)是人类常见的生理缺陷,也是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国外研究表明,正常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0.1%~0.3%,国内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研究结果与此一致[1].新生儿初次听力筛查于出生48 h~5 d内完成,初筛通过率85.83%,阳性率14.17%[2].初次听力筛查假阳性率高的问题给家长带来了心理压力,为减少假阳性率,2009年1~12月我院产科对初筛结果阳性的新生儿采取卧位干预方法后进行复测,大大减少了初筛的阳性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雅萍;王向华;周芸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配合,观察组在常规护士配合模式的基础上实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舒适度和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8.2%、93.6%,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3.6%、97.4%;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35.6±12.7) min,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20.3±10.8) min.2组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膀胱颈痉挛、尿失禁、疼痛;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5%,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1%.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幼丽;李俏敏;余小丽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营养不良的患者提供膳食营养的护理干预方法,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营养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专业的膳食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不另外采取膳食营养相关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半年内的相关营养指标、急性发作的次数及稳定期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半年内的血白蛋白、上臂中部周径、肱三头肌的皮肤皱褶厚度、理想体质量百分比等营养指标与同期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比较有显著的改善,而且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稳定期明显延长.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专业的膳食营养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各项营养指标,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延长疾病稳定期,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的常见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 入选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患儿276例,在患儿出院时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护士、患儿及其家属的意见,探讨引起护患冲突的原因及其对策.结果 引起护士和患儿及其家属冲突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护士态度恶劣、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护士专业素质不高、护患双方缺乏法律意识、病房环境较差、护士的工作负荷较大和医院管理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双方没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结论 改善护患之间的沟通,增强医院的各方面的管理,可以显著减少护患之间的沟通障碍,从而营造良好的医院氛围.
作者:向凤玲;郝洁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在体外经消毒剂诱导后,对抗生素低抑菌浓度的变化,并对变化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收集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菌株68株,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琼脂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碘伏、戊二醛、氯己定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在低于MIC浓度下逐步诱导8次,微量稀释法测定诱导前后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的MIC,同时再将诱导后对抗生素MIC升高的菌株,接种在含有外排泵抑制剂PAβN的琼脂平板,测定其外排泵表型.结果 68株铜绿假单胞菌经3种消毒剂诱导后共有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较诱导前有明显变化,对氟喹诺酮类、头孢类及碳氢酶烯类等多种抗生素MIC升高,碘伏及戊二醛诱导效果明显,两种消毒剂诱导后的5种菌株外排泵表型测定为阳性.结论 消毒剂可以诱导某些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生变化,其中主动外排系统在诱导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应合理使用消毒剂,以降低耐药菌扩散及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良爱;何良燕;张燕;李玉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中医疏肝健脾方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免煎中药疏肝健脾方,护理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2组进行SCL-90、HAMD、HAMA和症状量表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HAMD、HAMA、SCL-90评分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护理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护理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疏肝健脾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及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
作者:宋小苑;钟慧红;张惠珍;向科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对慢性乙肝患者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并分析慢性乙肝患者行为特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临床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216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调查评估.分析慢性乙肝患者行为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行为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情况.结果 216例慢性乙肝患者SCL-90评分结果显示,其总分明显高于常模;EPQ评分结果显示,患者的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人格稳定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常模,而精神质评分明显低于常模;对SCL-90量表中的9个项目与EPQ量表中的4个项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内向-外向与强迫、抑郁、焦虑、恐惧、偏执5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4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的行为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行为特征发生变化,心理健康状况也发生相应变化.
作者:王淑香;解淑叶;郭洪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社区产妇母乳不足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出现母乳不足的社区产妇112例,调查母乳不足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母乳不足原因包括喂养不当,指导不当,奶粉市场充斥,暂时性母乳供应减少及乳房发育不良等其他原因.结论 产妇产后泌乳不足的原因较为复杂,针对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产妇的泌乳量和母乳喂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爱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孕期保健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10例孕晚期孕妇进行孕期保健教育.调查教育前后孕期行为与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教育前相比,孕妇的孕期行为明显改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 对孕晚期孕妇进行保健教育,可有效改善孕妇的健康行为及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其对促进孕妇的顺利分娩、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做好围生期保健有着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健康状况.
作者:姚瑛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休克死亡率高达32.6%~59.5%[1],导致休克的原因多样,快速有效的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在补充血容量和给予抢救药物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临床抢救休克患者时如何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是护理工作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195例休克患者采取新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志英 刊期: 2012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