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香;解淑叶;郭洪平
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实质上是一种疾病过程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表现.在欧美人群中,两者的年发病率分别为0.5‰与0.7‰~1.2‰[1-2],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时可能为恶性肿瘤患者的首发表现[3].如能及时正确的诊断并治疗和预防DVT,则可显著减少PTE的发生.本文就2005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27例恶性肿瘤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梅生;袁霞妹 刊期: 2012年第27期
护理礼仪在国内外的护理工作中已广泛开展[1~2],尤其是对于住院患者的应用,已取得患者较好的评价.但是,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是否应当应用护理礼仪,目前尚无确切结论.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做了探索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临床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神经精神症状、肾损害和发热等五联征为主要特征,多发生于女性[1].吉兰-巴雷综合征(GBS),临床多表现为对称性四肢软瘫、腱反射降低或消失、伴或不伴有感觉障碍,是导致全身急性瘫痪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而危及生命.我院收治1例TTP合并GBS的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林林;朱宗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探讨化解风险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抢救室发生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留观老年危重患者82例,对医疗纠纷或事故的发生过程进行整理,分别统计不同级别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发生的护理因素.结果 三级医疗事故在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中发生比例大.专业技能不强、责任心欠缺是导致一级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护士疲劳、沟通能力欠缺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并为护理人员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其专业技能及沟通能力,是降低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
作者:邱巧静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应用钳道2.4 mm胃镜治疗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钳道2.4 mm胃镜治疗的7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儿的疾病特点,并对这些病例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76例患儿中治疗成功74例,成功率97.4%,预后良好.结论 灵活运用钳道2.4 mm胃镜是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治疗的可靠方法,精心的护理可使患儿早日痊愈出院,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晓文;殷艳华;李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增强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70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干预后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均比干预前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惠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配合,观察组在常规护士配合模式的基础上实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舒适度和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8.2%、93.6%,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3.6%、97.4%;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35.6±12.7) min,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20.3±10.8) min.2组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膀胱颈痉挛、尿失禁、疼痛;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5%,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1%.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幼丽;李俏敏;余小丽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择102例小儿秋季急性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炎琥宁组和联合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炎琥宁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炎琥宁静脉滴注,联合组则在炎琥宁组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灌肠治疗,并加强肛周的局部护理,观察3组患儿疗效.结果 联合组和炎琥宁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组疗效显著高于炎琥宁组.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联合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具有显著效果,但要注意加强肛周的局部护理.
作者:崔敏 刊期: 2012年第27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开展,其已经成为外科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方式也趋于大型复杂化.由于长时间的手术,在鞘卡中频繁更换各种操作钳、电凝钩、超声刀等,特别是婴幼儿皮下脂肪较少,腹壁薄,鞘卡极易脱出影响手术的进行,鉴此,我们利用一次性橡皮引流管及0号带针丝线固定鞘卡,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婷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我院门诊接诊并实施人性化护理的52例输液患者设为干预组,将2004年2月至2006年3月我院门诊接诊并实施常规护理的52例输液患者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88.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5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提升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对门诊诊疗工作意义重大.
作者:孙海芳;俞晓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肝胆手术后持续静脉自控镇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肝胆手术后患者100例,术后均给予持续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术后镇痛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临床评价与总结.结果 100例肝胆手术后患者采取持续静脉自控镇痛后均达到有效镇痛作用,镇痛有效率为95%,有8例发生并发症,经对症护理均得到缓解.结论 持续静脉自控镇痛的应用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镇痛效果好等优点,镇痛后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镇痛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苗丽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中医疏肝健脾方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免煎中药疏肝健脾方,护理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2组进行SCL-90、HAMD、HAMA和症状量表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HAMD、HAMA、SCL-90评分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护理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护理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疏肝健脾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及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
作者:宋小苑;钟慧红;张惠珍;向科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1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评估,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负性情绪的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自身护理前,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手段.
作者:李金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躯体健康,冠心病作为一种身心疾病,与情绪应激以及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焦虑等负性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其预后也会造成不良影响[1].冠心病患者心理反应极其复杂,常合并焦虑、抑郁等情绪,其产生与患者的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等相关[2],因此除身体治疗外,应用多种方式消除患者的焦虑、不安情绪,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我院对冠心病患者运用心理、社会支持等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其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甄严杰;何翠竹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2005年至2010年需分步对急诊抢救和重症监护等重点专科领域的护士实行临床培训[1].随着社会、经济、医疗环境急剧变化,在临床的动态环境里,医护人员需提高护理的质量,其中核心能力需要知识、技术保证,核心能力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成本的降低作用已被相关研究证实[2-3].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我国香港及台湾陆续发布了急诊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标准[4-5],我国其他地区的研究及应用却仍不足.故本文研究了急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明娜;邬燕莺;鲁汉锋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后上报的高危压疮风险患者280例及压疮患者305例设为观察组,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上报的高危压疮风险患者225例及压疮患者22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后压疮的预防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高危压疮风险上报符合率提高,高危压疮发生率、压疮漏报率降低,预防压疮护理质量评分提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护士准确预测高危压疮风险和准确评估压疮的能力,减少院内高危压疮发生,提高预防压疮的护理质量.
作者:姚美蓉;兰晓娥;吴雪华;李涵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孕期保健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10例孕晚期孕妇进行孕期保健教育.调查教育前后孕期行为与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教育前相比,孕妇的孕期行为明显改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 对孕晚期孕妇进行保健教育,可有效改善孕妇的健康行为及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其对促进孕妇的顺利分娩、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做好围生期保健有着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健康状况.
作者:姚瑛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宣教对改善产妇围生期分娩相关知识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强化健康宣教.将2组患者宣教前及宣教后3d及5d的分娩过程相关知识、新生儿哺乳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治疗和护理的遵循情况、实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宣教后观察组患者分娩相关知识及新生儿哺乳相关知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治疗和护理的遵循情况及实施情况较佳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强化健康宣教在改善产妇围生期分娩相关知识掌握中的效果明显,对于提高其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遵从性及效果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佩贤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对80和90后护士的从业心理进行分析,制订出多项举措,确保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方法 以我院178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将89名80、90后护士作为研究组,将另89名60、70后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作为研究工具,对2组临床护士进行个性特征与从业心理调查.结果 2组护士的MMPI评分结果比较,在说谎、诈病、校正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80、90后护士的个性特征与从业心理,应采取多项举措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郭晓玉;高镕;刘钦;黎文云;李彦;唐宁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开展并发症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136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结果 术后并发症情况:心律失常3例,出血和皮下血肿5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3例,假性动脉瘤1例,动静脉血栓1例,尿潴留12例,造影剂肾病1例.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得到控制.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开展有效的临床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尽早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小金 刊期: 2012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