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李泽爱;刘寰忠
目的 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心理机制及其干预方法,为大学生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在小样本多基线实验设计中,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1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来访者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前来访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某些因子分显示异常,如焦虑4.0、恐怖4.14等,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为34分.在没有使用任何辅助药物的情况下,通过11次咨询后SCL-90各项因子分均达到正常水平,焦虑1.6、恐怖1.86等,HAMA得分为14分,来访者在学校能够正常生活.结论 此实验初步证明了,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是很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作者:金洪源;王韶华;赵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硕士研究生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间的关系.方法 参照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修订形成<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问卷>,结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8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测查.结果 1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较高(项目均分为2.68);行为不当与情绪低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9,P<0.001);2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及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学习倦怠及其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③自我效能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或P<0.001).结论 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与研究生的学习倦怠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梁晓;郭孝军;丁凌云;李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与就业意向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就业意向问卷、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态度问卷和主观规范问卷,对426名广州市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 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主观规范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F=6.98,P<0.01);2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态度以及主观规范对大学生就业意向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t=47.635,P<0.001;t=12.867,P<0.01).结论 大学生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对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有一定影响.
作者:路红;吴洁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根据心理学有关前瞻记忆的定义及记忆任务间相互干扰的效应,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前瞻记忆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前瞻记忆状况进行实验室情景下的实验调查.结果 在第一个任务中,患者组漏报率显著增高,其对内容材料理解的正确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3),错误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28).在第二个任务中,患者组漏报率无显著增高(P>0.05),错误率增多,反应时间明显延长(t=-3.984,P=0.001).结论 在第一个任务中漏报率显著增高,而记忆的干扰效应要小于正常人;前瞻记忆的缺损与其受教育年限、性别、家庭关怀程度、态度自评分无显著相关.
作者:费玥;季卫东;鞠康;杨应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护理记录中存在的书写缺陷,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提高低年资护士书写精神科护理记录的质量,避免医疗纠纷.方法 随机抽取精神科护理记录200份,对记录中出现的问题及记录的护士进行分析.结果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书写护理记录出现的问题与较高年资护士相比较,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填写项目不全、漏项、涂改(x2=4.034,P=0.045),护理内容重点不明确,不能体现专业特点(x2=5.973,P=0.01 5),记录内容缺乏连续性、完整性(x2=5.079,P=0.024),文字书写基本功欠缺(x2=5.334,P=0.021),医护记录不一致(χ2=4.318,P=0.038),记录不规范(x2=5.637,P=0.0.018),记录不及时(x2=4.134,P=0.042),其他(x2=4.66,P=0.031).结论 应加强培养低年资护士的法律意识,提高其业务能力,健全护理记录质量控制体系,才能保证低年资护士书写出高质量的护理记录,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魏玉莲;魏玉涛;李云贤;刘立英;陈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我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以中国期刊网为平台检索宗教心理学的文献,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主要以百分比和频次分析为主.结果 1宗教心理学论文在前6年呈缓慢增长的趋势,后5年波动较大,2008年达到多;2论文主要是期刊类;③论文发表源较为广泛,但以高校学报为主;④研究力量机构不均衡,主要集中于高校,而在高校又以师范类院校居多;⑤研究地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区以及四川、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区;⑥研究类型主要是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薄弱;⑦研究方式以独撰为主.结论 目前我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作者:顾家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通过文献法对近20年来有关反应抑制的研究范式、主要理论及研究结果予以综述.归纳了注意缺损多动障碍(ADHD)反应抑制研究的2个争议,总结出了以往研究过程中出现的4个问题.在所提问题的基础上,为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作者:吕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民办高职医学毕业生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选取某民办高职医学院毕业生161人进行艾森克人格 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1民办高职毕业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8.57%,SCL-90均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9.67,P=0.000);2人际敏感(t=-2.80,P=0.006)、抑郁(t=-2.52,P=0.013)、焦虑(t=-2.08,P=0.039)、恐怖(t=-2.44,P=0.016)及精神病性(t=-2.18,P=0.031)方面,男生显著低于女生,外倾性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2.13,P=0.034),神经质男生显著低于女生(t=-2.53,P=0.012);③外倾性与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SCL-90各因子都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SCL-90各因子(除躯体化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加强民办高职医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其人格.
作者:王赛男;杨爱苓;李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山西省大学生考研动机.方法 采用潘佳雁编制的<你为什么报考研究生>问卷,对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及太原科技大学5所山西省内高校的200名大三、大四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 1男生考研动机中的兴趣爱好因素显著高于女生(t=2.659,P<0.01);2城市考生考研动机的生活环境(t=4.238,P<0.05)和生活方式(t=5.971,P<0.01)因素显著高于农村和乡镇学生;③大三学生考研动机的工作环境因素高于大四学生(t=2.152,P<0.05).结论 考研动机受到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4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孟佳;顾昭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结构进行构建,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农民生活满意度问卷.方法 采用质性(访谈法)与量性(问卷法)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山西农民为被试进行研究.结果 通过EFA发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包括2个层次7个维度,并通过CFA进行了验证.结论 农民生活满意度问卷的信效度都达到了统计学指标.
作者:王伟;辛志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条件恐惧应教条件下大鼠的行为及血液相关指标变化.方法 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恐惧应激组及空白对照组,恐惧应激组按照改良Takeuchi法制作恐惧模型大鼠,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检测每周(共4周)体重、自发活动相关指标、血清皮质酮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 恐惧应激组大鼠的冻结行为学得分高于空白对照组(t=5.700,P<0.01);恐惧应激组体重增长减慢(第一周t=0.457,P=0.642;第二周t=2.675,P<0.05;第三周t=2.316,P<0.05;第四周t=3.930,P<0.01);自发活动实验中恐惧应激组的活动次数减少(第一周t=2.267,P<0.05;第二周t=2.990,P<0.01;第三周t=3.325,P<0.01;第四周t=2.423,P<0.05),恐惧应激组的休息时间增多(第一周t=2.621,P<0.05;第二周t=3.356,P<0.01;第三周t=2.668,P<0.05;第四周t=2.384,P<0.05);恐惧应激组血清皮质酮浓度升高(第一周t=2.231,P<0.05;第二周t=3.531,P<0.01;第三周t=2.681,P<0.05;第四周t=2.225,P<0.05);恐惧应激组血清hs-CRP浓度升高(第一周t=2.773,P<0.05;第二周t=4.043,P<0.01;第三周t=3.373,P<0.01;第四周t=3.162,P<0.01).结论 应用Takeuchi法可建立条件恐惧模型,条件恐惧应激可使机体体重增长减慢,行为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
作者:潘霄;刘佳佳;严进;蒋春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州公交车司机的压力状况及其应对方式,分析其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心理压力自测量表(PSTR)及特制应对方式问卷量表(TCSQ)对212名公交车司机进行了调查.结果 1广州公交车司机的压力状况存在性别差异(t=-3.417,P<0.01)、户籍差异(t=2.571,P<0.05)、婚姻状况差异(t=-4.478,P<0.01),差异显著;2广州公交车司机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存在文化水平的差异(t=-2.661,P<0.01),差异显著;③积极应对与压力呈显著负相关(t=-0.285,P<0.01),消极应对与压力呈显著正相关(t=0.499,P<0.01).结论 职业压力会影响公交车司机的身心健康,采用消极应对方式会使压力水平增高;运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利于公交车司机的身心健康;正确面对职业压力,减少负性情绪影响,可以提高公交车司机的服务质量.
作者:邱鸿钟;陈晓云;马利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和检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精神科患者中的因子结构.方法 联合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SAS的因子结构.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4因子,特征根分别为5.49,1.96,1.52,1.12,共解释50.46%的变异.验证性因子分析支持SAS的4因子模型,x2(拟合优度检验)为262.61(P>0.05),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52.结论 心理科患者SAS呈现4因子结构,SAS在不同人群中的因子结构相对稳定;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分析的联合运用在心理学量表研究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文菁;谭文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维稳官兵心理健康的现状.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并对220名武警官兵与全国常模和军人常模比较.结果 躯体化症状(t=2.91,P=0.0039)、人际关系(t=4.02,P=0.0001)、恐怖(t=4.2936,P=0.0000)、偏执(t=4.525,P=0.0000)和精神病性(t=3.027,P=0.0028)与军人常模比有显著差异;躯体化症状(t=8.0241,P=0.0000)、人际关系(t=3.5196,P=0.0005)、恐怖(t=3.51 29,P=0.0005)、敌意(t=7.0515,P=0.0000)、焦虑(t=1.9967,P=0.0471)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维稳军人心理健康状态有别于普通人群,和军人常模有差异.
作者:梁晓慧;张志斌;宋永斌;马孝俊;李志枚;侯世芳;徐建春;徐江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中小学生内、外学习动机,以了解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情况.方法 通过Lepper动机量表对434名3~9年级的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1内部学习动机在所有年级水平上未出现显著变化,外部学习动机在不同年级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F=9.746,P<0.001);2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83,P<0.01);③不同年级学生在内部学习动机的任务挑战性与独立掌握维度上存在差异,在外部学习动机的3个维度上均差异显著.结论 随着年级的升高内部学习动机水平有下降趋势,外部学习动机呈先降后升的发展趋势,但内部学习动机水平仍远远高于外部学习动机水平.
作者:赵千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自尊影响的长期效果.方法 以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对河北师范大学59名学生进行长达一个学期的团体心理辅导.并于课程结束10个月后对辅导的效果进行再评估.结果 1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的自尊干预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辅导前与辅导后差异显著(t=6.531,P<0.001);2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有长期效应,辅导后与辅导结束10个月后差异不显著(t=1.168,P>0.05).结论 进行预防性干预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帮助更多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发挥潜能,防止并消除在其成长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问题.
作者:王威贤;王欣;陈秋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现状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途径.方法 对山西省某高校35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学习适应测评.结果 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文化程度及从事职业上存在差异(F=3.636,2.751,3.349;P<0.05);大学新生学习适应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相关显著(P<0.01);父母教养方式中的M1(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对新生学习适应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马俊;王伟;牛晓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非精神科门诊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误诊情况.方法 对符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60(标准分)的72例以躯体不适就诊于非精神科门诊,经多方查治无效而转入精神科门诊的患者,进行临床及量表分析.结果 72例中,有77.8%的初诊患者第一主诉是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而非抑郁症状.经氟西汀治疗6周后,HAMD、SD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 非精神科门诊抑郁症患者正确识别可减少误诊发生,抗抑郁剂的应用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和躯体不适.
作者:王陶丽;高玲;任清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一新生对学校环境的感知与适应性之问的关系.方法 采用按学号随机抽样法抽取123名山西某高校大一新生,并采用情境测量自编问卷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大一新生对学校情境的感知与适应性成正相关(r=0.382,P<0.01);学校环境的社会因子与新生的适应性存在正相关(r=0.461,P<0.01);在感知差异方面,学生干部对社会因子的感知要优于非学生干部(t=2.521,P=0.015),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一新生对学校环境的感知与适应性之间的相关明显,加强学校环境建设有利于新生的适应.
作者:秦涛;郭巍伟;梁执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监狱民警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压力、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情况以及三者间的关系,比较两类群体的差异.方法 采用工作压力量表、自尊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91名监狱民警和106名社区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 与社区工作者相比,监狱民警自尊水平低(t=-3.988,P<0.001),对生活满意度低(t=-2.717,P<0.01),体验到的负性情感多(t=2.268,P<0.05).监狱民警和社区工作者的自尊对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t=5.406,P<0.001,t=2.995,P<0.01,t=-6.137,4.724;P<0.001,t=2.941,P<0.01,t=-5.040,P<0.001),工作压力对监狱民警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t=2.708,P<0.01).结论 监狱民警的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应通过工作生活条件的改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作者:崔福建;郑晓边;向远明;关玉升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