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沈雅波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患者, 介入治疗, 抗肿瘤药物, 亚洲地区, 细胞坏死, 切除治疗, 护理体会, 栓塞剂, 肝硬变, 动脉管, 手术, 疗效, 疾病, 国内, 肝病, 方法, 报告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和亚洲地区常见的肝病,不少肝癌患者在发现时已有相当大的范围或者并发其他疾病如肝硬变等,以致不适宜手术切除治疗,介入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有效方法[1].它是将抗肿瘤药物和栓塞剂经动脉管注入,使肿瘤细胞坏死、肿瘤缩小.我院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对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2例临床分析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胰腺炎中常见的类型,而胆结石在我国占急性胰腺炎发病因素的55%~65%,是常见的病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胆石引起壶腹部阻塞或胆石迁移过程中造成的Oddi括约肌水肿痉挛,引起胆汁胰液排泌不畅,造成高压胆汁逆流入胰管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所致.现对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彤;方洁;胡伟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711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血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 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细胞遗传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711例临床确诊男性不育患者的外周血,经淋巴细胞培养、制片及G显带后,作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711例男性不育患者中发现染色体异常147例,异常率为20.68%(147/711),其中性染色体异常122例,占异常核型82.99%(122/147);常染色体结构异常25例,占异常核型17.01%(25/147).结论 染色体核型异常在男性不育患者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细胞遗传学分析是男性不育患者临床诊治中不可缺少的检验项目.

    作者:金昱;王晓华;翁炳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上期《社区肠易激综合征老年病人的病例讨论》问题的参考答案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乳腺癌患者游离皮瓣移植术围术期的护理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年轻化趋势,成为导致妇女死亡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为有效的手段是乳腺癌改良或扩大根治术.为减轻手术区皮肤缝合时的张力,保证创面的顺利愈合,增强患侧上肢机能,往往需行大腿游离皮瓣移植术.故高质量的护理为术后皮瓣成活、创面顺利愈合、患侧上肢机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孙奇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重度硫丹中毒1例

    硫丹(endosulfan)为有机氯类杀虫剂,具有高毒性,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引起全身各器官功能障碍,尤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常见,重者可昏迷、持续抽搐、严重脑水肿而死亡[1,2].急性硫丹中毒在国内报道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硫丹中毒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俊青;黄晓军;崔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亚健康状态

    1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作者:陆远强;鲍德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评估罗哌卡因腰麻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罗哌卡因组(R)和布比卡因组(B),每组40例.在分别予0.5%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监测并记录注药前、注药后5 min、10 min、20 min时MAP、HR、HF、HF、LF/HF、TF数值.结果 罗哌卡因组LF、TF、LF/HF均呈下降趋势,10 min和20 min数值与基础值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布比卡因组MAP、LF、TF、LF/HF下降明显,给药后5 min数据与基础值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10 min、20 min数值与基础值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布比卡因组MAP、TF、5 min LF、LF/HF与同时段罗哌卡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0 min和20 min LF、LF/HF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HR和HF虽也呈下降趋势,但与基础值比较并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0.5%的罗哌卡因腰麻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要显著小于同浓度的布比卡因,该浓度的罗哌卡因腰麻安全性要高于布比卡因.

    作者:倪卫国;钟泰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重点从有计划指标,发展为取消计划指标的这种模式转变,以及人们对无偿献血观念的更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在无偿献血工作中更显得尤为重要,也为提高专业队伍的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加强健康教育与无偿献血工作的有机结合,是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的好办法,健康教育也是理想和有效的媒体.

    作者:赵晓芸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2005解析

    1解析目的本文从回顾与分析心肺复苏的概念与技术,了解新的进展,并用科学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指南来指导临床的心肺复苏术.

    作者:张悦怡;陆远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住院脑梗塞病人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我院神经内科95%的脑梗塞病人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这些病人需要长期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长期住院,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了很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本文作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1]和焦虑自评量表(SAS)[2]对50名神经内科住院脑梗塞病人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和分析,评估其抑郁和焦虑程度,旨在更有针对性的落实护理措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张素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加强医学科研管理促进医院科研水平的提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样医学科研是推动医学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强劲动力,也可以说是一个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面临当前市场经济和人才流失的双重挑战,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主体--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科学研究已列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地位,并与临床工作相辅相成.

    作者:鲁建华;陈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1例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观察分析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多数病儿呈良性经过,但由于惊厥也能造成缺氧性脑损伤,所以必须给予紧急抢救.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期一般认为是在一个月至5~6岁之间,表现在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或某些传染病(如水痘、麻疹等)的发病初期,体温急骤上升至38℃以上(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其它可以惊厥的器质或代谢疾病).经治疗无后遗症,不影响生长[1].

    作者:苏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妇科手术后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的止痛效果观察

    手术后疼痛不仅造成患者心理和情感上的不愉快,更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可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出现紊乱.近年来术后镇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各种新的镇痛方法也层出不穷.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以下简称芬太尼贴剂),贴于上身元毛区域,以恒定速率释放,直接通过未破损的皮肤到达血液,有效地减轻疼痛.临床上芬太尼贴剂已广泛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用于妇科术后镇痛报道不多,本文选择16例妇科手术患者,术前10小时在前臂无毛区粘贴芬太尼贴剂,术后镇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梅云;赵旦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 对92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要求行子宫切除者行下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随机选择同期90例类似病人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及术后发热率均有明显减少.结论 下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操作简单,出血少,病人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

    作者:裘月红;张翔;郑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续)

    (接上期)16 关于联合治疗16.1 不推荐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乙型肝炎(I).对IFNα、拉米夫定序贯治疗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Ⅱ-2).

    作者: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相关酶变化测定意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由于感染、长期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及酸碱失衡,常可致心、肝、脑等多脏器损伤;极度的呼吸困难可致呼吸肌损伤或发生呼吸肌疲劳.以上诸多因素均可致多种心肌酶系学变化,病程中及时监测和分析这些酶学变化.

    作者:曾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护理体会

    经皮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或肾穿刺)的临床应用,为肾脏疾病的准确诊断、推测预后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作为一项有创检查,存在着血尿、肾周血肿、甚至肾撕裂等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如何加强肾穿刺的护理,控制和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已成为专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现将我科近年对78例肾活检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俏颖;程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深静脉导管静脉内易位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深静脉置管在危重病救治中有重要价值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置管过程中有超过15%的病人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导管易位是其中之一[1].临床上对导管位于动脉、胸腔、组织间隙或腹腔等静脉腔以外的易位,往往因导致严重后果而得到普遍重视.但对于导管仅在静脉腔内走向异常的易位,国内外还鲜有报道.笔者回顾了近3年来急诊监护室(EICU)内发生深静脉导管静脉内易位的17例患者临床资料,试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对临床的影响以及处理方法.

    作者:巴立;施剑斌;陈海莲;徐善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直肠类癌18例临床分析

    直肠类癌约占胃肠道类癌总数的44.7%[1],是起源于直肠的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局限于粘膜下层,早期常无临床症状,生长缓慢,常在健康普查或体检中发现,术前较难明确诊断.我们收集本院18例直肠类癌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就直肠类癌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刘剑;张贵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眼科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教育的探讨

    眼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临床实习的过程是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上.医学生临床实习的中心是患者,医疗工作的宗旨是为病人服务.在医疗工作中,医生既要注意患者身体的疾病,又要关注病人的心理和情感.解决好如何与患者沟通,使得病人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建立医患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是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教学的新要求,也是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新内容.

    作者:刘曦;李毓敏;王碧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