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怡;陆远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胰腺炎中常见的类型,而胆结石在我国占急性胰腺炎发病因素的55%~65%,是常见的病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胆石引起壶腹部阻塞或胆石迁移过程中造成的Oddi括约肌水肿痉挛,引起胆汁胰液排泌不畅,造成高压胆汁逆流入胰管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所致.现对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彤;方洁;胡伟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作者:陆远强;鲍德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下颌骨骨折应用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患者下颌骨骨折采用口内或口内外联合入径进路以小型钛板进行坚固内固定,术后随访3~6个月,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35例患者中33例张口咬合关系良好,2例咬合关系轻度不良;32例张口度≥37mm,3例张口度<37mm,X线检查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用小型钛板对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治疗,与传统的颌间结扎比较有明显的优点.
作者:郑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国内地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全科医学概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1999年卫生部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的全面启动,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2000年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发展应以毕业后医学教育为核心.
作者:王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胃癌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P)和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的含量,并计算两者的比值,为希罗达在胃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1年经手术切除的胃癌手术标本45例,分别取肿瘤组织及距肿瘤3cm正常组织各300mg,应用ELISA方法测定两者TP和DPD的含量,并计算TP/DPD比值.结果 肿瘤组织中TP含量(中位值1419.60 ng/ml)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65.00 ng/ml),两者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19,P=0.000);肿瘤组织DPD含量(148.86 ng/ml)与癌旁正常组织(142.06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91,P=0.623);肿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TP/DPD比值分别为5.89和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03,P=0.001).结论 胃癌组织较正常组织存在更高水平的TP和TP/DPD比值,联合检测TP和DPD可能较单一TP检测更具临床意义.
作者:盛建明;马志敏;赵文和;吴灵娇;胡中荣;陈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罗哌卡因腰麻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罗哌卡因组(R)和布比卡因组(B),每组40例.在分别予0.5%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监测并记录注药前、注药后5 min、10 min、20 min时MAP、HR、HF、HF、LF/HF、TF数值.结果 罗哌卡因组LF、TF、LF/HF均呈下降趋势,10 min和20 min数值与基础值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布比卡因组MAP、LF、TF、LF/HF下降明显,给药后5 min数据与基础值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10 min、20 min数值与基础值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布比卡因组MAP、TF、5 min LF、LF/HF与同时段罗哌卡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0 min和20 min LF、LF/HF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HR和HF虽也呈下降趋势,但与基础值比较并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0.5%的罗哌卡因腰麻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要显著小于同浓度的布比卡因,该浓度的罗哌卡因腰麻安全性要高于布比卡因.
作者:倪卫国;钟泰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和亚洲地区常见的肝病,不少肝癌患者在发现时已有相当大的范围或者并发其他疾病如肝硬变等,以致不适宜手术切除治疗,介入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有效方法[1].它是将抗肿瘤药物和栓塞剂经动脉管注入,使肿瘤细胞坏死、肿瘤缩小.我院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对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沈雅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中常见的疾病[1],传统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剥脱术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留有明显疤痕、康复时间长等原因,病人往往难以接受,于是各种微创治疗方法得到不断发展.近来我院引进了数控射频静脉闭合系统(美国,VNUS closure system),对2例患者进行了腔内射频消融闭合术治疗,近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金;郭绍红;邵海洋;储修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多数病儿呈良性经过,但由于惊厥也能造成缺氧性脑损伤,所以必须给予紧急抢救.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期一般认为是在一个月至5~6岁之间,表现在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或某些传染病(如水痘、麻疹等)的发病初期,体温急骤上升至38℃以上(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其它可以惊厥的器质或代谢疾病).经治疗无后遗症,不影响生长[1].
作者:苏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接上期)16 关于联合治疗16.1 不推荐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乙型肝炎(I).对IFNα、拉米夫定序贯治疗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Ⅱ-2).
作者: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年轻化趋势,成为导致妇女死亡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为有效的手段是乳腺癌改良或扩大根治术.为减轻手术区皮肤缝合时的张力,保证创面的顺利愈合,增强患侧上肢机能,往往需行大腿游离皮瓣移植术.故高质量的护理为术后皮瓣成活、创面顺利愈合、患侧上肢机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孙奇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洁净空气系统是一家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硬件之一.目前新建和改建的综合性医院均把空气净化这一概念引入工程建设之中.我院是由香港著名实业家邵逸夫先生捐资,浙江省人民政府配套,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协助建造和管理的一所具有国内示范水平、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作者:金绍志;卞关鸿;袁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普通人群中发生率为0.4%左右[1].房颤不仅可以产生各种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血栓栓塞,从而增加死亡率和医疗费用[1].由于药物治疗房颤效果一直不理想,近几年出现了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有报道[2],该种术式治疗阵发性房颤成功率可达91%,治疗慢性房颤成功率可达83%.
作者:虞雪琴;庄一渝;马金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重点从有计划指标,发展为取消计划指标的这种模式转变,以及人们对无偿献血观念的更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在无偿献血工作中更显得尤为重要,也为提高专业队伍的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加强健康教育与无偿献血工作的有机结合,是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的好办法,健康教育也是理想和有效的媒体.
作者:赵晓芸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段骨缺损股骨骨折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1999年6月~2005年2月对8例大段骨缺损股骨骨折,采用吻合血管的双折叠腓骨移植,结合适当内固定/外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3个月~5年8个月,平均3年2个月,移植骨生长良好,骨折愈合,能完全负重.结论 带血管蒂双折叠组合腓骨移植,结合适当内固定/外固定治疗伴大段骨缺损股骨骨折,愈合快,支撑力强,成功率高.
作者:周建明;章银灿;卢焕兴;方伟松;楼才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对老年患者急性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98例老年患者分成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并进行PCT检测,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作比较,同时将106例细菌感染组患者分为重症感染、一般感染组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重症感染组PCT阳性率91.18%,一般感染组阳性率为62.28%,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9.0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0.5 ng/ml为阳性阈值,在重症感染时pCT的敏感度为91.18%、特异性为57.50%;以2.0 ng/ml为阳性阈值,在重症感染时PCT的敏感度为61.76%、特异性为84.17%,与CRP相比,其敏感度和特异性更高.结论 在急性重症细菌感染的老年患者中血清PCT的检测比CRP更有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许文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全科医学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极大地制约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是对现有在岗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医师进行培训.据报道[1],现在的综合医院门诊病人有64.8%可以在社区或基层解决,住院慢性病人有76%可以在社区或接受家庭卫生服务照顾,慢性病有76%的病人可以在社区解决.
作者:苏小玫;丁怀敏;陈希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解析目的本文从回顾与分析心肺复苏的概念与技术,了解新的进展,并用科学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指南来指导临床的心肺复苏术.
作者:张悦怡;陆远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经皮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或肾穿刺)的临床应用,为肾脏疾病的准确诊断、推测预后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作为一项有创检查,存在着血尿、肾周血肿、甚至肾撕裂等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如何加强肾穿刺的护理,控制和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已成为专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现将我科近年对78例肾活检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俏颖;程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