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枫;卢琳琳;林蔚;潘菊芳;陈佩乔;梁燕
知情权是指患者对自己的诊断、治疗护理以及预后等有关的知识及信息的了解情况.在医疗过程中,癌症患者知情后常常导致严重的心理反应,影响治疗依从性,因此家属常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实行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同程度剥夺了癌症患者的知情权.
作者:施冰芳;周玲丽;郑漫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应用人性照护理论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干预组实施依据人性照护理论制订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按传统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依从性、药液外渗或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依从性、药液外渗或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依据人性照护理论制订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肿瘤患者化疗的依从性、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风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对5-氟尿嘧啶持续输液泵输液化疗中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分析,并及时落实整改措施,有效地规避了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 肿瘤科2008年1月针对5-氟尿嘧啶持续输液泵在化疗中运用的安全性实施了风险管理.通过发生的不安全事件,查找、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付诸于实施,包括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不安全事件申报制度,加强护理风险的识别和监管,建立应急预案,提高护士长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结果 通过实施风险管理,5-氟尿嘧啶持续输液泵输液化疗中未再发生类似的护理不安全事件.结论 科学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归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郭海珍;万贤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介绍香港急诊分诊系统,以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筛选率为主要目标,分诊护士将急诊患者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对病情危重的患者实施快急救.香港急诊分诊指南操作性强,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分诊流程规范化,分诊设施齐全,分诊信息网络化,便于分诊护士全面的收集资料,对患者进行综合病情评估.相对而言,广东省的急诊分诊有待建立统一的分诊标准,优化分诊流程,改善分诊环境,配备完善的分诊设备,加强分诊护士的培训,从而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急诊医疗护理服务.
作者:郭艳枫;卢琳琳;林蔚;潘菊芳;陈佩乔;梁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卡瓣的患者行再次换瓣手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0年3~6月收住的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卡瓣患者行再次换瓣手术,对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例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 卡瓣患者行再次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围手术期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对血流动力学、心包纵隔引流管出血量、呼吸功能及尿量的监测,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徐洁;蒋凯;林跃跃;陈朝红;李文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经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1~12月290例次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经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术中配合及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290例次患者套扎均成功,无麻醉意外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安全、安静、舒适、无痛苦的状态下,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无痛苦的治疗方法,良好而周到的护理是提高食管静脉套扎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曲永萍;陆以霞;王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12月4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4例.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对照组接受电刺激治疗,干预组接受电刺激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干预第8周和第12周分别对2组的盆底肌力、1 h尿垫试验漏尿量、主观尿失禁等级评分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而言,虽然主观尿失禁等级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盆底肌力和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漏尿量显著减少.结论 电刺激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式.
作者:曹琳琳;赵红;李军;绳宇;史欣文;李爱平;朱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2种药物静脉推注(简称静推)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及静推时间,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以过敏性疾病就诊的患者共200例,按就诊日期单、双日随机分为硫代硫酸钠组和葡萄糖酸钙组各100例.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平均静推时间.结果 与葡萄糖酸钙相比,静推硫代硫酸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平均静推时间较短,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推硫代硫酸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静推时间较短,且较少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助林;伍斌;吴红英;岳赛;徐美玲;文小兰;郭玉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疼痛对新生儿早期神经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新生儿科住院的6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内鲍秀兰教授修订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检查方法(NBNA),于疼痛刺激前后进行检查,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疼痛刺激前后NBNA总分分别为(36.49±1.73)分和(34.80±1.79)分,差异显著,其中疼痛刺激后,行为能力和主动肌张力的得分下降,差异显著,而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一般反应的得分差异不显著.结论 新生儿疼痛对其早期的神经行为能力产生影响,其中主要表现在行为能力和主动肌张力两方面,应该加强新生儿专业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管理和干预的培训,尽量减少疼痛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
作者:叶永青;黄云丽;黄东明;杨冰岩;梁妮;王维琼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压疮主要好发于骶尾部、股骨大转子及坐骨结节等部位[1].因臀部部位特殊.敷料包扎较困难,尽管在操作时很细心,但由于敷料零散,包扎后若患者躁动或活动,常导致敷料松脱,致创面外露,增加污染的机[2].
作者:吴巍巍;于家傲;金正花;牛震海;石凯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确诊HIV感染者/AI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SCL-90、SF-36量表测量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制订计划并实施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出院3个月后评估测试SCL-90、SF-36评分,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比较无差异,干预后2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运娟;陈群梅;翟桂连;陈文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自发性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总发病率的10%,其中绝大多数为高血压所致.由于小脑出血所在位置特殊,后颅窝空问狭小,又临近生命中枢,一旦出血形成血肿就会迅速压迫脑干,产生严重的症状与体征[1],患者病情往往进展迅速,临床上多行开颅手术治疗.
作者:高群燕;高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的一部分,而分娩则往往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理变化过程,那么在分娩过程遇到不顺利等不良因素则会引发难产和产后出血等相关症状,重症患者则可能造成产妇的死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着众多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也给整个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1].
作者:沈海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的术前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103例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7例与对照组46例,对干预组患者进行术前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接受术前临床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在焦虑心理与住院期间舒适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的SAS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情绪与不良反应得到有效降低.
作者:赵莹;张雪媛;郭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护理延伸服务指除常规的医院内的护理服务以外,还给830000 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及家庭指导等多项延伸式的服务,其对于疾病的复发、预防及后期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改善均有着积极的意义[1].
作者:刘秀松;俞小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汽车安全气囊致眼外伤患者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 选择34例汽车安全气囊所致眼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干预组采用心理干预,包括音乐疗法、贝克认知疗法和出院前教育.在人院当天和出院前1 d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应用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综合评分.结果 干预组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与抑郁发生率明显下降.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总评分比干预前总评分减少显著,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汽车安全气囊致眼外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李文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自体骨髓干细胞经皮经肝门静脉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9例确诊为慢性肝衰竭的患者,经门静脉植入自体骨髓干细胞,在手术不同时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19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过程中,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医护患的良好沟通及密切配合,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康复指导,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蔡银科;黎婉斌;练荣丽;彭亮;许文雄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中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85%~90%.随着医疗设备日新月异地更新和医生与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日益微创化.
作者:倪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英国当代护理教育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由医院主办的护士培训课程和大学开设的学位课程在1996年后全部纳入高等护理教育体系[1].
作者:郭洪花;付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腹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近年来效果较为理想的膀胱代替术式,在男性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中已被证实安全可行,女性膀胱癌手术患者相对要少,应用腹腔镜技术施行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尚在起步阶段[1].
作者:王美蓉;傅椰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