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我国在死亡教育方面的发展举步维艰.因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相互依赖且有着相同的终极目标,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切入研究死亡教育,将有助于调和死亡教育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突.考虑到医学生职业的特殊性,如何在生命教育视角下开展医学生死亡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与生命价值观,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罗敏;沈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OPPPS教学法在功能食品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及方式的态度,并将结果用于2010-2012级功能食品学教学中.课程结束后以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法的满意度,以形成性评价教学效果.结果:53.8%学生对该教学法非常满意,对此方法有正向态度.考试平均成绩由既往77分上升到81分.结论:BOPPPS教学法可提高综合学习能力,该方法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蒋立勤;夏道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改革教学方法,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以2014级280名护理大专生为研究对象,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以问卷调查评价其效果.结果:课程结束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课程开始前(P<0.01),97.1%的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给予正性评价,49.6%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18.6%的学生表示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结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了护生的认可,有助于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
作者:杨希;宋峰;干敏;王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形成性评价在住院医师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介绍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形成性评价体系,并且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发现形成性评价对于促进儿科住院医师能力培养很有意义,尤其推崇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360度评估、出科结构化病历面试,并且提倡及时反馈.
作者:闫辉;齐建光;张欣;周国鹏;姚弥;李雪迎;王颖;李海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心肺复苏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之一,因此心肺复苏实训课在临床实训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传统的心肺复苏实训课一般是利用模拟人进行床边带教讲解,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已经跟不上潮流,于是对心肺复苏实训课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我校教研室基于翻转课堂理念,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对心肺复苏实训课进行改革.
作者:邓舒妮;张学思;汤之明;莫建超;陆水英;许碧夏;罗剑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对其病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数据来源为本院2015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食管癌且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80例相关基线资料,其中40例在食管癌手术治疗围术期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并设其为对照组,另40例食管癌围术期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护理措施理念对于患者手术及身体影响情况.结果:记录两组患者在不同围术期护理下首次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数据,观察组以上各项指标相对而言均有明显优越性,P< 0.05,提示有意义;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提示观察组出现咽喉疼痛、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提示有意义.结论:外科手术是临床当前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手段,围术期护理措施是否配合妥善对于患者手术过程以及预后质量等均会产生直接影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缩短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谢伟群;刘鸿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选择2011级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42人作为研究组,课程为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超声诊断学,通过对考试进行成绩分析及反馈;选用2010级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学生4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相同教学方法、使用相同教材、授课教师等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研究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结果为t=6.249,P=0.000,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研究组进行问卷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考试反馈非常有必要性.通过对我院实施专业课程反馈制度进行效果分析,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吴丽娜;张淑丽;李超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析痹祺胶囊安全性及用药安全管理对策.方法:选取500例使用痹祺胶囊治疗骨关节疾病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段、发生时间、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用药安全管理措施.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6.6%,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23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16例(48.5%).发生时间段多在1-24h以内,胃肠道和皮肤是主要累积器官.结论:痹祺胶囊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发生时间段、临床表现,临床医师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及时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痹祺胶囊用药安全性.
作者:方达飞;计建军;张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析对医院保洁员进行关于血源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院工作的29名保洁员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分别在其接受健康教育前后了解其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认知情况和对职业暴露防护情况,归纳对此类群体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结果: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随访,提示健康教育后保洁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例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进行关于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防护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保洁员的职业防护意识,降低相关职业暴露事件发生,保障医院环境的安全.
作者:张英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学院立足于学校现有的医学教育资源,改革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并以其教学过程为依托,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整合课程内容衔接方面以及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问题,有待在进一步实践中逐步改革完善.
作者:黄敏;覃庆洪;谢小薰;梁磊;刘登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生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在我校2013级预防医学专业生理学课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评价内容为平时表现、实验考核和期末成绩.终以形成性评价的考核结果和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形成性评价的综合成绩与终结性评价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前者及格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问卷调查显示70-80%的学生认可形成性评价.结论: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生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李婷;刘燕;高莉晶;郭晓姝;张翠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25二羟维生素D3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接治的1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和维生素缺乏情况.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的25(OH)2D3值均少于对照组,维生素缺乏例数均多于对照组,观察1组的CAT评分也高于观察2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在COPD患者中更易发生,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25(OH)2D3与COPD患者肺功能具有相关性,可用于预测病情和预后.
作者:赵美芳;王月花;宋昱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以学生为主讲的角色变换法在口腔黏膜病课程《全身性疾病的口腔表现》教学中的应用与意义.方法:以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67名学生和新教学方法的96位学生的教学质量为对照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以学生为主讲的角色变换法在主客观指标上显示优势.结论:以学生为主讲的角色变换法对教学效果和人才储备有促进作用.
作者:何虹;姚立平;张洁銎;孙晓爽;周锦翰;刘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标准化病人在国内临床教学和考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人员的招募、培训、应用等多个环节成为制约其在国内教学普及的难点,通过分析新桥医院呼吸内科标准化病人团队的建设,总结标准化病人的选择、培训与应用经验,以期能为课堂和临床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
作者:刘俊彦;吕学军;赵维;李玉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患者61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意识状态、吞咽功能等信息,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对观察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15例老年患者中,共90例发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4.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鼻饲、吸痰、胃食管反流均对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基础疾病、意识障碍、鼻饲、胃食管反流为老年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应对措施,如稳定基础疾病、控制疾病发作、加强巡视、注意管路管理等,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孔一名;戴元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以预防医学本科生为例,采用德尔菲法组织两轮专家函询,终初步建立了由基础知识(0.28)、实验技能操作(0.22)、科研能力(0.18)和实际运用能力(0.32)4项一级指标和16项二级指标构成的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综合能力考核方法.
作者:于佳;刘学;刘晓秋;史力田;唐玄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激发高校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高校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针对当前高校教师考评制度存在的功能异化、流于形式和单向管理等突出问题,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提出从考核评价内容、考核评价方式和考核评价保障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作者:夏睦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微网络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传播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为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就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需求展开调研,针对如何利用微网络技术搭建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苏伟;苏蕊;郭晓琳;陈嘉全;周婷;梅瑞华;张秋梅;杨洪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和天麻素联合应用于突发性耳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牧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血塞通进行医治,观察组采用天麻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听力、耳鸣和眩晕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听力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68%、90%,实验组患者的听力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且实验组患者的耳呜、眩晕改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突发性耳聋治疗,采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的方法进行医治,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还能有效改善患者耳呜和眩晕的症状.
作者:程成龙;叶乐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仍处于起步和不断完善阶段,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部分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全科医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其起步较晚,且没有权威的依据可以参照,在实践中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关键问题之一,提高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教学管理部门和临床带教老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作者:马青变;郑亚安;付源伟;王新;郑延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