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玛泽视频教学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孙珂;高玲玲;李毅;冯莹

关键词:拉玛泽视频教学, 分娩, 自然分娩
摘要:目的 探讨拉玛泽视频教学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1 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除了接受常规的产前教育,在妊娠晚期还接受拉玛泽视频教学的培训,对照组只接受医院常规的产前教育.比较2组的剖官产率、产程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干预组初产妇拉玛泽视频教学后自然分娩率提高,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降低,产程缩短,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拉玛泽视频教学能够促进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值得在孕妇学校推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型护理对PICC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预防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40例接受PICC置管患者分为2组,A组75例行一般性护理,B组65例行加强型护理.通过2组感染率的比较,探讨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A组发生的感染率14.67%,显著高于B组的4.62%.置管时间与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 正规的护理操作,规范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发生的应对策略,置管时间不要过长.

    作者:柴晓燕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切除脊柱恶性肿瘤患者的特殊护理配合

    目的 研究总结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切除脊柱恶性肿瘤的术中无瘤操作技术配合要点.方法 对12例恶性脊柱肿瘤患者,采用无瘤技术配合严格控制恶性肿瘤细胞的医源性扩散,有效杜绝交叉感染;安全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有效预防并发症.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经随访均无肿瘤转移,无脊柱周围组织(神经、血管)副损伤,无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 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切除脊柱恶性肿瘤手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医患满意,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李楠;张敏;孙建荷;韦兴;曹雪;陈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乳糜胸的护理

    近年随着肺癌扩大根治术及广泛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推广,肺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有研究[1]认为肺癌术后多数乳糜胸的原因并非直接损伤胸导管,而是损伤其分支及与胸导管有交通的较大淋巴管.乳糜液中含有大量的液体、电解质、脂肪、蛋白质、淋巴细胞和抗体,大量丢失后可以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和免疫缺陷.

    作者:刘鸿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与手术治疗女性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观察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与手术治疗女性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为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将114例中度SU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吊带术(TVT-O)治疗,治疗组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2%,高于对照组的83.9%.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上升,尿失禁问卷得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差异.成本/效益分析表明,治疗组患者的医疗总成本、临床总有效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需要花费的成本和生活质量增长1分需要花费的成本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是中度女性SUI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应当推广和应用.

    作者:舒展容;林咏梅;朱丽珍;戴和平;张春燕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全程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产后抑郁对母婴的身心健康均可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过度的抑郁可引起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诱发产后出血;还可干扰产妇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使其丧失热情与信心,人际关系协调障碍,食欲不振,睡眠失调,性欲减退,甚至出现自杀现象.产后抑郁还可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体成长与行为、认知、情感的发展[1].

    作者:褚菊菜;丁慧月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临床路径在拇外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拇外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拇外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CP进行护理.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结论 临床路径增强了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减少了中间环节,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宗丽丽;陈爱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2种不同护理模式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0例行清醒镇静型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后,实验组患者焦虑值评分结果为(403±45)分,对照组患者焦虑值评分结果为(454±5.8)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明显.2组患者自觉疼痛程度相比较差异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查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明显.检查后,2组收缩压比1交差异明显.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能减轻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疼痛不适,避免并发症,对无痛消化内镜诊断、治疗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庞惠玲;何赛琴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老年护理机构出院临终患者疾病构成帕累托图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天津、上海三城市老年护理机构出院临终患者的主要病种、多发病种,探讨我国城市老年护理机构临终关怀服务的重点.方法 运用帕累托图分析2005至2007年北京、天津、上海22所老年护理机构出院临终患者疾病构成情况.结果 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晚期恶性肿瘤、老年衰竭的累计构成占老年护理机构出院临终病例疾病构成的95%以上.结论 我国城市老年护理机构出院临终病例疾病病种相对比较集中,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晚期恶性肿瘤、老年衰竭等应作为老年护理机构临终关怀服务的重点.

    作者:陶志敏;靳艳;施永兴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手外伤合并隐性梅毒患者的护理管理

    我国早在60年代就已基本消灭梅毒,但是近年来随着性病在我国的再度蔓延,梅毒这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死灰复燃.隐性梅毒作为无症状的携带者,是人群中非常重要和危险的传染源[1].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感染1年内具传染性,随病程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

    作者:陈煜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骨折住院患者心理应激、自杀态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骨折,瞬间造成了一个人不同程度的运动系统损伤,使其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正常的躯体功能,导致躯体移动障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生理、心理和社会负担加重,给患者带来了负性心理应激.焦虑与抑郁是常见的应激性情绪[1].

    作者:凌敏;谢颖芳;禹海波;单慧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心脏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作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心脏标志物的临床变化,及其指导护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心血管内科和CCU的AC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结合心脏标志物的阳性结果,对患者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B型钠尿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钙蛋白I、心电图正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评价.结果 B型钠尿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钙蛋白I、心电图正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指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有较满意的评价.结论 心脏标志物的检测不仅对ACS的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指导护理ACS患者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护士对危险因素的识别能力,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王敏珠;戴红英;黄风莲;麦玉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的方法和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摸索在胃镜引导下做经皮胃造瘘的护理方法与技巧,对胃镜引导下经皮胃造瘘的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 经皮胃造瘘术通过护士精心护理无一例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护士熟悉经皮胃镜引导下胃造瘘术后并发症,预防性地采取措施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增进健康.

    作者:顾君娣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灾害期间护理人员的职责探讨

    所谓灾害护理,指系统、灵活地应用有关灾害护理学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与其他专业领域开展合作,为减轻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活动[1].灾害护理在灾害发生的不同时期的护理和促进受灾人群身心康复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灾害护理职责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史淑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实施的效果.方法 将B超定位下668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4例,分别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668例肾穿刺成功率100%.但干预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如腰部酸痛、血尿、尿潴留、尿路感染、肾周血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颖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区域动脉灌注结合液囊空肠导管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危重急腹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且严重,病死率16.8%[1],其特殊类型急性暴发性胰腺炎和腹腔室膈综合征死亡率高达50%~60%[2].

    作者:谢少华;黄爱微;李艳艳;赵秀芬;肖艳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日本看护协会的护理赔偿责任保险制度介绍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护理人员保险赔偿制度,因护理而产生医疗纠纷甚至提出经济赔偿,已日益成为棘手的问题.日本看护协会自设立护理赔偿责任保险制度以来[1],在保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妥善处理医疗事故和稳定护理队伍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值得我国借鉴,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琴;吕良勇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拉玛泽视频教学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玛泽视频教学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1 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除了接受常规的产前教育,在妊娠晚期还接受拉玛泽视频教学的培训,对照组只接受医院常规的产前教育.比较2组的剖官产率、产程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干预组初产妇拉玛泽视频教学后自然分娩率提高,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降低,产程缩短,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拉玛泽视频教学能够促进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值得在孕妇学校推广.

    作者:孙珂;高玲玲;李毅;冯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细管引流后高聚生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高聚生与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以中心静脉导管接简易负压吸引瓶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待胸腔积液引流完全后,注入高聚生与顺铂.注药前充分引流,术中、术后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及更换体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62例患者中,有效54例,有效率达87.1%.结论 术中、术后患者的积极配合、注药前胸腔积液的充分引流,指导患者更换体位可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周小香;冯丽钦;江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为VAP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106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因素、医源性因素两大方面分析VAP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因素中:年龄、基础疾病;医源性因素中: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抑酸剂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VA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VAP的发生有多种影响因素,针对vAP的各种影响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作者:高照渝;张庆玲;白晓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穴位脉冲电刺激对腹部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影响

    目的 探讨6805电针仪对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180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治疗组64例采用采用6805电针仪对三阴交、中极穴、膀胱俞进行脉冲电刺激,对照组157例采用艾灸法;对照组259例采用热敷法;比较3组腹部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30 min内和40 min内自行排尿率分别为56.25%和35.94%,对照组1为22.81%和15.79%,对照组2为23.73%和1356%,3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6805电针仪穴位脉冲电刺激能有效防治腹部术后尿潴留.

    作者:何艳英;郑培秋;颜少芳;邓桂花;陈燕萍;吴曙粤 刊期: 2010年第13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