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088
  • 国内刊号:21-1501/R
  • 影响因子:2.23
  • 创刊:1985
  • 周期:旬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88
  • 全年订价:10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年13期文献
  • 区域动脉灌注结合液囊空肠导管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危重急腹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且严重,病死率16.8%[1],其特殊类型急性暴发性胰腺炎和腹腔室膈综合征死亡率高达50%~60%[2].

    作者:谢少华;黄爱微;李艳艳;赵秀芬;肖艳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乳糜胸的护理

    近年随着肺癌扩大根治术及广泛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推广,肺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有研究[1]认为肺癌术后多数乳糜胸的原因并非直接损伤胸导管,而是损伤其分支及与胸导管有交通的较大淋巴管.乳糜液中含有大量的液体、电解质、脂肪、蛋白质、淋巴细胞和抗体,大量丢失后可以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和免疫缺陷.

    作者:刘鸿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临床路径在拇外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拇外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拇外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CP进行护理.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结论 临床路径增强了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减少了中间环节,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宗丽丽;陈爱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强化胃残余量控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强化胃残余量控制对预防肠内营养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 分析96例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随机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采用强化胃残余量控制和普通控制.比较2组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病例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0.83%、病死率18.75%、机械通气时间(15.21±2.36)d、住院时间(22.38±12.34)d;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9.58%、病死率39.58%、机械通气时间(19.85±4.58)d、住院时间(29.46±15.24)d.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强化胃残余量控制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

    作者:龚晓琪;黄淑萍;邓育芬;张海燕;凌云;江桂素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实施的效果.方法 将B超定位下668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4例,分别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668例肾穿刺成功率100%.但干预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如腰部酸痛、血尿、尿潴留、尿路感染、肾周血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颖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心脏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作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心脏标志物的临床变化,及其指导护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心血管内科和CCU的AC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结合心脏标志物的阳性结果,对患者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B型钠尿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钙蛋白I、心电图正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评价.结果 B型钠尿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钙蛋白I、心电图正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指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有较满意的评价.结论 心脏标志物的检测不仅对ACS的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指导护理ACS患者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护士对危险因素的识别能力,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王敏珠;戴红英;黄风莲;麦玉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的方法和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摸索在胃镜引导下做经皮胃造瘘的护理方法与技巧,对胃镜引导下经皮胃造瘘的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 经皮胃造瘘术通过护士精心护理无一例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护士熟悉经皮胃镜引导下胃造瘘术后并发症,预防性地采取措施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增进健康.

    作者:顾君娣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预警观察及应急护理

    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导致的以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1].脑血管病是引起癫痫的常见病因之一,20%左右的脑血管病患者有癫痫发作[2].且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升高癫痫发病率亦相应增高.

    作者:张小冬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新形式床头交接班的科学化管理与应用

    目的 探讨新形式床头交接班临床应用的效果,总结管理经验.方法 将传统的床头交接班工作改为科学化的床旁现场交接班形式.比较2种交接班形式下的日均书写时间及日均口头交接班时间的差异.结果 新形式床头交接班制度下的日均书写时间及日均口头交接班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交接班制度下的相应时间,缩短了护理工作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结论 科学化交接班形式值得推广,应规范科学的执行.

    作者:王映华;李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手外伤合并隐性梅毒患者的护理管理

    我国早在60年代就已基本消灭梅毒,但是近年来随着性病在我国的再度蔓延,梅毒这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死灰复燃.隐性梅毒作为无症状的携带者,是人群中非常重要和危险的传染源[1].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感染1年内具传染性,随病程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

    作者:陈煜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拉玛泽视频教学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玛泽视频教学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1 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除了接受常规的产前教育,在妊娠晚期还接受拉玛泽视频教学的培训,对照组只接受医院常规的产前教育.比较2组的剖官产率、产程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干预组初产妇拉玛泽视频教学后自然分娩率提高,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降低,产程缩短,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拉玛泽视频教学能够促进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值得在孕妇学校推广.

    作者:孙珂;高玲玲;李毅;冯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穴位脉冲电刺激对腹部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影响

    目的 探讨6805电针仪对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180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治疗组64例采用采用6805电针仪对三阴交、中极穴、膀胱俞进行脉冲电刺激,对照组157例采用艾灸法;对照组259例采用热敷法;比较3组腹部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30 min内和40 min内自行排尿率分别为56.25%和35.94%,对照组1为22.81%和15.79%,对照组2为23.73%和1356%,3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6805电针仪穴位脉冲电刺激能有效防治腹部术后尿潴留.

    作者:何艳英;郑培秋;颜少芳;邓桂花;陈燕萍;吴曙粤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考核指标内容及权重,为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考核提供客观、系统的评价标准.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法和德尔斐法(Delphi)对评价指标进行探讨和论证;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结果 选择来自上海、广州、重庆等5省10所医学院校,涉及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教育学3个领域的28名专家;三轮筛选调杏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9%、96.8%和100.0%;专家对指标的权威系数均在0.70以上;第三轮专家在指标覆盖面的一致率上达100.0%,各指标表述一致率达96.4%;确立了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及相应的指标内涵,各级指标权重均满足逻辑一致性要求.结论 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联合确定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考核指标体系,保证了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较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江智霞;吴宗德;权明桃;施久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切除脊柱恶性肿瘤患者的特殊护理配合

    目的 研究总结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切除脊柱恶性肿瘤的术中无瘤操作技术配合要点.方法 对12例恶性脊柱肿瘤患者,采用无瘤技术配合严格控制恶性肿瘤细胞的医源性扩散,有效杜绝交叉感染;安全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有效预防并发症.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经随访均无肿瘤转移,无脊柱周围组织(神经、血管)副损伤,无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 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切除脊柱恶性肿瘤手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医患满意,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李楠;张敏;孙建荷;韦兴;曹雪;陈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水合氯醛不同途径给药在儿童颅内肿瘤伽马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伽马刀属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范畴,是通过高能射线定向照射达到外科手术毁损或去除病灶组织的目的.治疗过程包括定位头架安装、定位扫描、计量计划和治疗4个部分.

    作者:张宁;吴玉燕;王晓庆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为VAP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106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因素、医源性因素两大方面分析VAP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因素中:年龄、基础疾病;医源性因素中: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抑酸剂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VA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VAP的发生有多种影响因素,针对vAP的各种影响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作者:高照渝;张庆玲;白晓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不育症患者的护理

    不孕不育(sterility infertility)分为不孕症和不育症,它是指成人男女双方同居并有正常性生活1年以上,在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情况下均没能怀孕就可以诊断.

    作者:黄恩琴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非接触式眼压计与压陷式眼压计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比非接触式眼压计与压陷式眼压计所测量的眼压值,以评价非接触式眼压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在门诊做眼压筛查的160例患者320只眼纳人本观察,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对比非接触式眼压计(简称NCT)与压陷式眼压计测量的眼压值.结果 用NCT测量的眼压值显著低于压陷式眼压计的测量值.结论 NCT测量的眼压值显著低于压陷式眼压计测量的眼压值,对于NCT眼压在2.67 kPa者,好用压陷式眼压计再测1次或间隔复诊.

    作者:许奕如;唐玉花;王佐祥;谢蝶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灾害期间护理人员的职责探讨

    所谓灾害护理,指系统、灵活地应用有关灾害护理学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与其他专业领域开展合作,为减轻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活动[1].灾害护理在灾害发生的不同时期的护理和促进受灾人群身心康复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灾害护理职责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史淑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老年护理机构出院临终患者疾病构成帕累托图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天津、上海三城市老年护理机构出院临终患者的主要病种、多发病种,探讨我国城市老年护理机构临终关怀服务的重点.方法 运用帕累托图分析2005至2007年北京、天津、上海22所老年护理机构出院临终患者疾病构成情况.结果 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晚期恶性肿瘤、老年衰竭的累计构成占老年护理机构出院临终病例疾病构成的95%以上.结论 我国城市老年护理机构出院临终病例疾病病种相对比较集中,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晚期恶性肿瘤、老年衰竭等应作为老年护理机构临终关怀服务的重点.

    作者:陶志敏;靳艳;施永兴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与手术治疗女性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观察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与手术治疗女性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为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将114例中度SU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吊带术(TVT-O)治疗,治疗组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2%,高于对照组的83.9%.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上升,尿失禁问卷得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差异.成本/效益分析表明,治疗组患者的医疗总成本、临床总有效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需要花费的成本和生活质量增长1分需要花费的成本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是中度女性SUI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应当推广和应用.

    作者:舒展容;林咏梅;朱丽珍;戴和平;张春燕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骨折住院患者心理应激、自杀态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骨折,瞬间造成了一个人不同程度的运动系统损伤,使其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正常的躯体功能,导致躯体移动障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生理、心理和社会负担加重,给患者带来了负性心理应激.焦虑与抑郁是常见的应激性情绪[1].

    作者:凌敏;谢颖芳;禹海波;单慧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番泻叶、木香、碳酸氢钠联合用药在老年阴式手术前清洁肠道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番泻叶、木香、碳酸氢钠联合用药在妇科老年阴式手术前肠道准备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贯序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及对照Ⅲ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前1 d,14:00用温开水1000 ml口服番泻叶10 g、木香3 g、碳酸氢钠2 g,分次口服,1 h内喝完;对照I组于术前1 d,20:00及术日晨用0.1%肥皂水清洁灌肠,灌入500-1000ml/次;对照Ⅱ组于手术前1 d.14:00口服经加温至37 ℃的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于1 h内喝完;对照Ⅲ组于手术前1 d,14:00口服番泻叶10 g,用开水1000 ml加盖浸泡10-15 min后1h内饮入.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的排便次数、术后排气时间和肠道清洁度及其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及对照Ⅲ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及对照Ⅲ组比较,排便次数和术后排气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在所有观察组患者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番泻叶、木香、碳酸氢钠联合用药用于妇科老年阴式手术前肠道准备,是一种安全、有效、感染率低、接受度高、经济、方便的方法,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胡素芬;翟逢娣;王美香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存在配伍禁忌

    2009年9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和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拜复乐)序贯输注时,输液器内出现白色絮状混浊物,为确保药物对患者的疗效及安全,专门进行了二者的相关实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敏;郑铭辉;张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安达美与维生素C存在配伍禁忌

    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制及应用于临床,原来的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表不能满足新药配伍的临床查询要求.笔者于2009年10月在临床上发现安达美与维生素C混合后,即变为浅蓝色且有絮状物出现,说明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昆仑;蔡瑞卿;覃少敏;刘美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康复护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在现代护理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不断改革创新,经过几年的努力,2008年<康复护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文就该课程建设的实践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芳;陈锦秀;李壮苗;王雅青;肖素芳;于红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实验组肺癌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牛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率、相关知识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肺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减少漏项,使诊疗和护理有序,提高了教育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因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李楠;张国莉;郑守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全程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产后抑郁对母婴的身心健康均可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过度的抑郁可引起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诱发产后出血;还可干扰产妇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使其丧失热情与信心,人际关系协调障碍,食欲不振,睡眠失调,性欲减退,甚至出现自杀现象.产后抑郁还可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体成长与行为、认知、情感的发展[1].

    作者:褚菊菜;丁慧月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细管引流后高聚生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高聚生与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以中心静脉导管接简易负压吸引瓶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待胸腔积液引流完全后,注入高聚生与顺铂.注药前充分引流,术中、术后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及更换体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62例患者中,有效54例,有效率达87.1%.结论 术中、术后患者的积极配合、注药前胸腔积液的充分引流,指导患者更换体位可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周小香;冯丽钦;江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侵蚀性葡萄胎患者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侵蚀性葡萄胎患者中应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侵蚀性葡萄胎的化疗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预防化疗性静脉炎,即化疗期间外敷33%硫酸镁.实验组通过循证支持、求证,护理方法是外敷新鲜芦荟叶片.比较2组静脉炎发生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患者主动参与预防措施的比率显著提高.结论 循证护理可为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提供佳护理证据,实施循证护理降低了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作者:侯霞;陈绍玲;黄碧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加强型护理对PICC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预防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40例接受PICC置管患者分为2组,A组75例行一般性护理,B组65例行加强型护理.通过2组感染率的比较,探讨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A组发生的感染率14.67%,显著高于B组的4.62%.置管时间与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 正规的护理操作,规范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发生的应对策略,置管时间不要过长.

    作者:柴晓燕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日本看护协会的护理赔偿责任保险制度介绍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护理人员保险赔偿制度,因护理而产生医疗纠纷甚至提出经济赔偿,已日益成为棘手的问题.日本看护协会自设立护理赔偿责任保险制度以来[1],在保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妥善处理医疗事故和稳定护理队伍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值得我国借鉴,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秀琴;吕良勇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2种不同护理模式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0例行清醒镇静型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后,实验组患者焦虑值评分结果为(403±45)分,对照组患者焦虑值评分结果为(454±5.8)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明显.2组患者自觉疼痛程度相比较差异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查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明显.检查后,2组收缩压比1交差异明显.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能减轻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疼痛不适,避免并发症,对无痛消化内镜诊断、治疗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庞惠玲;何赛琴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将78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按照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而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的护理干预手段;并比较了2组患者术后1 h内气胸、肺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78例患者经过穿刺活检后,其中明确诊断75例,诊断不明2例,穿刺不成功1例,穿刺成功率为96.15%(75/78).明确诊断的75例患者中肺癌62例,肺结核7例,炎性假瘤6例.干预组患者的术后气胸、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均未出现空气栓塞、肿瘤种植或死亡等情况发生.结论 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注意患者病情、心理、认知及行为变化,适时地给予护理干预,并认真检查患者实施效果,可保证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顺利完成,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海红;付淑云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电子喉镜室的医院感染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诊疗技术的提高,医院感染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医院消毒与灭菌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消毒灭菌质量是评价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随着内窥镜在临床的日益普及,与之相关的医院感染亦不断增多,由于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污染后清洗消毒不彻底,极易引起医院感染[1-3].

    作者:肖晓红;彭明琦 刊期: 201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