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切除脊柱恶性肿瘤患者的特殊护理配合

李楠;张敏;孙建荷;韦兴;曹雪;陈丰

关键词:无瘤技术, 组织保护, 护理, 脊柱肿瘤
摘要:目的 研究总结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切除脊柱恶性肿瘤的术中无瘤操作技术配合要点.方法 对12例恶性脊柱肿瘤患者,采用无瘤技术配合严格控制恶性肿瘤细胞的医源性扩散,有效杜绝交叉感染;安全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有效预防并发症.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经随访均无肿瘤转移,无脊柱周围组织(神经、血管)副损伤,无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 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切除脊柱恶性肿瘤手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医患满意,达到预期效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水合氯醛不同途径给药在儿童颅内肿瘤伽马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伽马刀属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范畴,是通过高能射线定向照射达到外科手术毁损或去除病灶组织的目的.治疗过程包括定位头架安装、定位扫描、计量计划和治疗4个部分.

    作者:张宁;吴玉燕;王晓庆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考核指标内容及权重,为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考核提供客观、系统的评价标准.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法和德尔斐法(Delphi)对评价指标进行探讨和论证;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结果 选择来自上海、广州、重庆等5省10所医学院校,涉及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教育学3个领域的28名专家;三轮筛选调杏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9%、96.8%和100.0%;专家对指标的权威系数均在0.70以上;第三轮专家在指标覆盖面的一致率上达100.0%,各指标表述一致率达96.4%;确立了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及相应的指标内涵,各级指标权重均满足逻辑一致性要求.结论 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联合确定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考核指标体系,保证了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较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护理专业综合性实验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江智霞;吴宗德;权明桃;施久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加强型护理对PICC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预防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40例接受PICC置管患者分为2组,A组75例行一般性护理,B组65例行加强型护理.通过2组感染率的比较,探讨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A组发生的感染率14.67%,显著高于B组的4.62%.置管时间与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 正规的护理操作,规范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发生的应对策略,置管时间不要过长.

    作者:柴晓燕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的方法和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摸索在胃镜引导下做经皮胃造瘘的护理方法与技巧,对胃镜引导下经皮胃造瘘的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 经皮胃造瘘术通过护士精心护理无一例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护士熟悉经皮胃镜引导下胃造瘘术后并发症,预防性地采取措施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增进健康.

    作者:顾君娣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细管引流后高聚生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高聚生与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以中心静脉导管接简易负压吸引瓶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待胸腔积液引流完全后,注入高聚生与顺铂.注药前充分引流,术中、术后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及更换体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62例患者中,有效54例,有效率达87.1%.结论 术中、术后患者的积极配合、注药前胸腔积液的充分引流,指导患者更换体位可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周小香;冯丽钦;江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存在配伍禁忌

    2009年9月,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和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拜复乐)序贯输注时,输液器内出现白色絮状混浊物,为确保药物对患者的疗效及安全,专门进行了二者的相关实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敏;郑铭辉;张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实施的效果.方法 将B超定位下668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4例,分别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668例肾穿刺成功率100%.但干预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如腰部酸痛、血尿、尿潴留、尿路感染、肾周血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颖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全程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产后抑郁对母婴的身心健康均可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过度的抑郁可引起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诱发产后出血;还可干扰产妇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使其丧失热情与信心,人际关系协调障碍,食欲不振,睡眠失调,性欲减退,甚至出现自杀现象.产后抑郁还可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体成长与行为、认知、情感的发展[1].

    作者:褚菊菜;丁慧月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老年护理机构出院临终患者疾病构成帕累托图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天津、上海三城市老年护理机构出院临终患者的主要病种、多发病种,探讨我国城市老年护理机构临终关怀服务的重点.方法 运用帕累托图分析2005至2007年北京、天津、上海22所老年护理机构出院临终患者疾病构成情况.结果 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晚期恶性肿瘤、老年衰竭的累计构成占老年护理机构出院临终病例疾病构成的95%以上.结论 我国城市老年护理机构出院临终病例疾病病种相对比较集中,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晚期恶性肿瘤、老年衰竭等应作为老年护理机构临终关怀服务的重点.

    作者:陶志敏;靳艳;施永兴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实验组肺癌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牛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率、相关知识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肺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减少漏项,使诊疗和护理有序,提高了教育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因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李楠;张国莉;郑守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与手术治疗女性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观察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与手术治疗女性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为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将114例中度SU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吊带术(TVT-O)治疗,治疗组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2%,高于对照组的83.9%.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上升,尿失禁问卷得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差异.成本/效益分析表明,治疗组患者的医疗总成本、临床总有效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需要花费的成本和生活质量增长1分需要花费的成本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是中度女性SUI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应当推广和应用.

    作者:舒展容;林咏梅;朱丽珍;戴和平;张春燕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灾害期间护理人员的职责探讨

    所谓灾害护理,指系统、灵活地应用有关灾害护理学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与其他专业领域开展合作,为减轻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活动[1].灾害护理在灾害发生的不同时期的护理和促进受灾人群身心康复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灾害护理职责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史淑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预警观察及应急护理

    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导致的以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1].脑血管病是引起癫痫的常见病因之一,20%左右的脑血管病患者有癫痫发作[2].且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升高癫痫发病率亦相应增高.

    作者:张小冬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新形式床头交接班的科学化管理与应用

    目的 探讨新形式床头交接班临床应用的效果,总结管理经验.方法 将传统的床头交接班工作改为科学化的床旁现场交接班形式.比较2种交接班形式下的日均书写时间及日均口头交接班时间的差异.结果 新形式床头交接班制度下的日均书写时间及日均口头交接班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交接班制度下的相应时间,缩短了护理工作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结论 科学化交接班形式值得推广,应规范科学的执行.

    作者:王映华;李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2种不同护理模式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0例行清醒镇静型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后,实验组患者焦虑值评分结果为(403±45)分,对照组患者焦虑值评分结果为(454±5.8)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明显.2组患者自觉疼痛程度相比较差异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查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明显.检查后,2组收缩压比1交差异明显.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能减轻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疼痛不适,避免并发症,对无痛消化内镜诊断、治疗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庞惠玲;何赛琴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临床路径在拇外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拇外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拇外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CP进行护理.比较2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结论 临床路径增强了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减少了中间环节,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宗丽丽;陈爱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切除脊柱恶性肿瘤患者的特殊护理配合

    目的 研究总结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切除脊柱恶性肿瘤的术中无瘤操作技术配合要点.方法 对12例恶性脊柱肿瘤患者,采用无瘤技术配合严格控制恶性肿瘤细胞的医源性扩散,有效杜绝交叉感染;安全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有效预防并发症.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经随访均无肿瘤转移,无脊柱周围组织(神经、血管)副损伤,无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 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切除脊柱恶性肿瘤手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医患满意,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李楠;张敏;孙建荷;韦兴;曹雪;陈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康复护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在现代护理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不断改革创新,经过几年的努力,2008年<康复护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文就该课程建设的实践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芳;陈锦秀;李壮苗;王雅青;肖素芳;于红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非接触式眼压计与压陷式眼压计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比非接触式眼压计与压陷式眼压计所测量的眼压值,以评价非接触式眼压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在门诊做眼压筛查的160例患者320只眼纳人本观察,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对比非接触式眼压计(简称NCT)与压陷式眼压计测量的眼压值.结果 用NCT测量的眼压值显著低于压陷式眼压计的测量值.结论 NCT测量的眼压值显著低于压陷式眼压计测量的眼压值,对于NCT眼压在2.67 kPa者,好用压陷式眼压计再测1次或间隔复诊.

    作者:许奕如;唐玉花;王佐祥;谢蝶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乳糜胸的护理

    近年随着肺癌扩大根治术及广泛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推广,肺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有研究[1]认为肺癌术后多数乳糜胸的原因并非直接损伤胸导管,而是损伤其分支及与胸导管有交通的较大淋巴管.乳糜液中含有大量的液体、电解质、脂肪、蛋白质、淋巴细胞和抗体,大量丢失后可以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和免疫缺陷.

    作者:刘鸿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