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专业毕业生应对求职面试的效果分析与对策

刘雪萍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 毕业生, 求职面试, 效果分析, 现报道如下, 问题, 求职途径, 展现, 医院, 社会, 机会, 观点, 对策, 参加
摘要:面试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1],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主要求职途径,如何应对面试是每个毕业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就近3年来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在参加医院面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在面试中采取相应的对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手部肌腱松解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手部肌腱松解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47例手部肌腱松解术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并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选取中国常模SCL-90评定结果与其进行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 术后第1天调查对象与中国常模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显著,经过相应的心理护理后症状得到缓解,术后第7天调查对象与中国常模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部肌腱松解术后患者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在肌腱松解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和手部功能恢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桔慧;傅爱风;陈捷;钟丽萍;欧运娇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1例围手术期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根据病情进行常规性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护理评估内容按计划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进行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的患者负性情绪、睡眠型态、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干预组在负性情绪、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睡眠型态、增进食欲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老年患者减轻心理压力,维护身心健康,加速躯体康复,全面提升围手术期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

    作者:李银红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藻酸盐敷料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藻酸盐敷料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76例,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治疗不同阶段敷料渗液量、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愈合费用、切口感染、Ⅱ期愈合、渗液管理显效时间、愈合时间等各项指标.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2组间愈合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其他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藻酸盐敷料有利于腹部脂肪液化切口渗液及伤口床的管理,能显著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潘莉;操静;石兰平;刘佩;周小玲;方丹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巧用血糖试纸盒保存治疗盘中盐酸肾上腺素

    盐酸肾上腺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抢救药品,治疗盘中必须常备,但其易碎且需避光保存,针对此问题,我科从2007年7月起用废弃的罗氏血糖试纸盒存放盐酸肾上腺素,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琪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总结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58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进行术前急救护理,术后加强监护及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 抢救成功55例,成功率94.83%,死亡3例,死亡率5.17%,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出血性休克死亡2例.结论 应重视严重腹部损伤的术前急救,术后加强监测呼吸功能、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及引流液颜色、量的变化.

    作者:余佩吟;谢昭雄;林楚真;唐仰璇;林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未足月胎膜早破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未足月胎膜早破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31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分为对照组65例和实验组66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和护理干预,比较2组孕期、围生儿情况以及实验室感染指标监测情况.结果 2组在年龄、入院孕周、分娩孕周、距分娩时间、新生儿体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积极护理治疗中,必须对感染指标进行监测,做好预防感染的护理,一旦出现感染先兆必须终止妊娠.

    作者:温泰芳;胡小云;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及临床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及临床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冠心病患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服药管理.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测评,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社会支持度、主观幸福感和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t检验.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及幸福感得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并与自身干预前比较亦有显著改善.干预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心脏射血分数、心绞痛发生率和再住院率等临床指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显著增加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而且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高等专科护理学校手术室专业护士培养模式探讨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护理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护士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能力与临床技术发展之间尚存在着差距,护士的专业发展与临床医学相比相对滞后.

    作者:翟永华;齐长静;苏纯燕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17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术后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术后疼痛情况及镇痛药物应用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24,72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72 h镇痛药物应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红月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edial infaction,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死亡率高达30%~90%,单纯的药物治疗长期生存率仅为10%~15%,早期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可缩小心肌缺血区域及梗死面积,促使左室功能恢复,纠正心功能不全,为进一步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时机,有效的改善预后,从而将患者的生存率提高至50%以上[1].

    作者:张尧;李栎杨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对住院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和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 建立跌倒风险评估制度,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2005年开始建立并实施高危跌倒筛查、高危跌倒预报、护理干预的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并比较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前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预防跌倒的意识提高. 结论跌倒风险评估制度的实施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作者:屠新丽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对胸外科住院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法制的健全,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胸外科患者大多为肿瘤和创伤患者,因此,健康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对胸外科住院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手段进行干预,使患者更好的适应院内治疗,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朝红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红外线乳腺扫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红外线乳腺扫描仪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乳腺红外线扫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初步筛查乳腺疾病患者,并将乳腺红外线扫描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相比较.结果 体检人数为4453人,乳腺红外线扫描检出乳腺疾病2776例,其中乳腺增生症2405例,乳腺囊肿371例,乳腺增生症和乳腺囊肿检出率合计为62.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乳腺增生症3199例,乳腺囊肿652例,纤维瘤119例,副乳腺20例,乳腺癌5例.乳腺增生症和乳腺囊肿检出率合计为86.5%.结论 乳腺红外线扫描图像作为一种乳腺疾病的诊断方法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关性较好,但检出率低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故建议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门诊初步筛查乳腺疾病患者,并做病情评估和随访等.

    作者:林小兰;黄艳青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聋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沟通

    有效的信息沟通对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而语言是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1],语言性沟通-交谈是护理实践中沟通的主要方式[2].与聋哑残障的手术患者进行语言性沟通显然困难重重.

    作者:潘晓琴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对住院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牲疾病,其中以中老年人多见.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与病死率[1].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同时,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对该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庞艳梅;李媛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重症患者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将63例重症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45例和肠外营养组18例,分别进行护理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2种不同的营养支持对改善2组患者营养机能效果相同,但肠外营养组并发症较肠内营养组严重.结论 肠内营养能较好促进患者康复,正确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临床路径在预防产后尿潴留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预防产后尿潴留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07年7-12月实施临床路径前在我科阴道分娩的产妇883例列为对照组,将2008年1-6月实施临床路径后在我科阴道分娩的产妇1172例列为实验组,比较2组产妇产后第1次排尿的情况.进行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自行排尿率为95.9%,对照组自行排尿率为91.6%,实验组自行排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预防产后尿潴留可显著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陈桂花;关小玲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分别进行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调查2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护患沟通率以及健康教育的覆盖率,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焦虑和抑郁的测评.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护患沟通率以及健康教育的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循证护理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护理后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范秀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开设护理专科门诊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设护理专科门诊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分别选择内分泌专科门诊就诊及同时在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各10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在护理专科门诊就诊的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其血糖控制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开设护理专科门诊能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

    作者:邱翠竹;杨泽福;曾春平;罗少庄;朱倩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 心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 将960例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术后疼痛、伤口红肿及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术后疼痛193例,伤口红肿2例,复发3例;对照组术后疼痛310例,伤口红肿36例,复发11例.对照组在术后疼痛、伤口红肿及复发的发生率方面显著高于实验组.结论 心理干预能减少腹股沟斜疝术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心理护理.

    作者:梁玉婷;张解静 刊期: 2009年第24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