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月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分别进行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调查2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护患沟通率以及健康教育的覆盖率,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焦虑和抑郁的测评.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护患沟通率以及健康教育的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循证护理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护理后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范秀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门诊部是现代医院面向社会、患者,直接为社会人群进行医疗和保健的场所,是全天候对外开放的窗口,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门诊医疗,患者对门诊医疗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而门诊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声誉.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就如何提高现代医院的门诊护理工作服务质量提出一些看法,供同行商榷,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娅 刊期: 2009年第24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法制的健全,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胸外科患者大多为肿瘤和创伤患者,因此,健康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对胸外科住院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手段进行干预,使患者更好的适应院内治疗,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朝红 刊期: 2009年第24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edial infaction,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死亡率高达30%~90%,单纯的药物治疗长期生存率仅为10%~15%,早期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可缩小心肌缺血区域及梗死面积,促使左室功能恢复,纠正心功能不全,为进一步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时机,有效的改善预后,从而将患者的生存率提高至50%以上[1].
作者:张尧;李栎杨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把整体护理引入手术室,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对2007-2008年手术室护士加强系统化整体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指导、考核与评估.并将2007-2008年患者的安全感、对术前访视的看法进行总结,将患者的满意度与2006-2007年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007-2008年,超过90%的患者认为术前访视有利于护患沟通;99%的患者认为术中和术后护理增加了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5%,患者满意度较2006-2007年明显升高.结论 努力推行整体护理是适应医学发展的必然.
作者:江澜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炎性反应,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为0.500%~3.343%[1],识别和控制变应原对该病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晓玲;林小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心理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82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和SDS评分以及死亡率情况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推进ICU患者心理康复的进程,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耿希华;张金环;张玉英 刊期: 2009年第24期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近几年来用于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对闭塞的冠状动脉实施再通,以达到对梗死的心肌重新再灌注的目的,是行之有效的新手段[1].PCI的传统入路为股动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经股动脉穿刺有许多弊端,而经桡动脉行PCI则具有止血方便、外周血管并发症少、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广为重视的技术[2].
作者:滕艳霞;林静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006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4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4例,实验组除了采用一般护理外还进行小儿支原体肺炎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对2组患儿家长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患儿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家长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基本知识掌握不足.经过健康教育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显著减少、复发率降低,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健康教育,不但满足患儿和家长的需求,还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孙燕飞;王桂杰;陈清波;肖政祥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近年来,我们对住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手段进行干预,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慧琼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管理任务更显繁重,形势更加严峻[1].而预防接种对象均为健康状况良好的人群,因此对预防门诊的感染管理工作又不同于医院的其他部门,有着其本身的特殊性.
作者:李霞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牲疾病,其中以中老年人多见.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与病死率[1].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同时,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对该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庞艳梅;李媛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17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术后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术后疼痛情况及镇痛药物应用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24,72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72 h镇痛药物应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红月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58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进行术前急救护理,术后加强监护及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 抢救成功55例,成功率94.83%,死亡3例,死亡率5.17%,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出血性休克死亡2例.结论 应重视严重腹部损伤的术前急救,术后加强监测呼吸功能、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及引流液颜色、量的变化.
作者:余佩吟;谢昭雄;林楚真;唐仰璇;林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有研究[1,2]报道,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经常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本研究对2006年6月-2008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插管引流时非计划性拔管的12例胸腔积液和气胸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制订相应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兰香 刊期: 2009年第24期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隙出血,其中以脑梗死为常见[1].随着对脑卒中诊断、抢救水平的提高,其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致残率则明显上升[2-4].
作者:施爱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和改进复用穿刺针的清洗方法.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将90件复用穿刺针分为常规组、实验A组、实验B组各30件.常规组采用预洗+超声清洗+机洗;实验A组采用预洗+多酶浸泡+手工冲洗+机洗;实验B组采用预洗+多酶浸泡+手工冲洗+超声清洗+手工冲洗+机洗.对3组清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进行χ2检验.结果 实验B组清洗效果显著优于其他2组.结论 预洗+多酶浸泡+手工冲洗+超声清洗+手工冲洗+机洗能有效去除针腔内的血液污垢,是目前穿刺针的佳清洗方法.
作者:韩平平;吕永杰;张宇 刊期: 2009年第24期
面试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1],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主要求职途径,如何应对面试是每个毕业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就近3年来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在参加医院面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在面试中采取相应的对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雪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跌倒风险评估制度,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2005年开始建立并实施高危跌倒筛查、高危跌倒预报、护理干预的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并比较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前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预防跌倒的意识提高. 结论跌倒风险评估制度的实施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作者:屠新丽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不同的护理流程处理肠减压术的效果.方法 将86例施行肠减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流程处理肠减压过程,对比2组处理效果,进行χ2检验.结果 手术结束后实验组手术间污染率、手术切口污染率、对医护人员的刺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无菌塑料袋施行肠减压术护理流程再造,提高了手术人员的满意度和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娜妹;张菊梅;彭秋娜 刊期: 2009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