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慧琼
提高疗养院护理质量控制是疗养院护理管理者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任务.近年来,我院护理工作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坚持为人民服务,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作为全院护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内容,强化护理质量管理,促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笔者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明兰;管荣娟;黄昌莲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未足月胎膜早破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31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分为对照组65例和实验组66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和护理干预,比较2组孕期、围生儿情况以及实验室感染指标监测情况.结果 2组在年龄、入院孕周、分娩孕周、距分娩时间、新生儿体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积极护理治疗中,必须对感染指标进行监测,做好预防感染的护理,一旦出现感染先兆必须终止妊娠.
作者:温泰芳;胡小云;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细节管理在13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行肝动脉结扎止血术、二期切除术,已存活2年以上.6例行局部切除术,存活1年左右.3例行肝动脉结扎+明胶海绵和大网膜填塞后缝合止血,6个月内死亡.2例年老体弱,出血量较少,未行手术,存活7个月左右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而关注护理细节,运用细节管理,为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充分体现了细节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作者:黄建美;刘华纯;刘丽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老年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6名老年癌症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将患者家属的SAS和SDS评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 老年癌症患者家属焦虑发生率为52.63%,抑郁发生率为46.05%,老年癌症患者家属SAS和SDS标准分均值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家属性别、医疗费支付方式、疼痛程度、病情的不同,其SAS和SDS标准分均值均有显著不同.结论 老年癌症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与多种因素有关,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还要重视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同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减轻或消除家属的心理障碍,有利于减少患者家属焦虑与抑郁状态的发生.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edial infaction,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死亡率高达30%~90%,单纯的药物治疗长期生存率仅为10%~15%,早期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可缩小心肌缺血区域及梗死面积,促使左室功能恢复,纠正心功能不全,为进一步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时机,有效的改善预后,从而将患者的生存率提高至50%以上[1].
作者:张尧;李栎杨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58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进行术前急救护理,术后加强监护及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结果 抢救成功55例,成功率94.83%,死亡3例,死亡率5.17%,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出血性休克死亡2例.结论 应重视严重腹部损伤的术前急救,术后加强监测呼吸功能、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及引流液颜色、量的变化.
作者:余佩吟;谢昭雄;林楚真;唐仰璇;林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8例肝脾破裂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即确定需要循证的护理问题,检索相关文献,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制订佳护理方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 108例肝脾破裂患者术后共1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腹腔内出血4例,感染7例,脾热4例,均予及时纠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和器官衰竭.结论 在肝脾破裂手术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侯惠芹;蔡新春;马娟;刘鲜 刊期: 2009年第24期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隙出血,其中以脑梗死为常见[1].随着对脑卒中诊断、抢救水平的提高,其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致残率则明显上升[2-4].
作者:施爱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手部肌腱松解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47例手部肌腱松解术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并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选取中国常模SCL-90评定结果与其进行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 术后第1天调查对象与中国常模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显著,经过相应的心理护理后症状得到缓解,术后第7天调查对象与中国常模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部肌腱松解术后患者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在肌腱松解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和手部功能恢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桔慧;傅爱风;陈捷;钟丽萍;欧运娇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3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分别进行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调查2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护患沟通率以及健康教育的覆盖率,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焦虑和抑郁的测评.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护患沟通率以及健康教育的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循证护理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护理后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范秀娟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不同的护理流程处理肠减压术的效果.方法 将86例施行肠减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流程处理肠减压过程,对比2组处理效果,进行χ2检验.结果 手术结束后实验组手术间污染率、手术切口污染率、对医护人员的刺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无菌塑料袋施行肠减压术护理流程再造,提高了手术人员的满意度和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娜妹;张菊梅;彭秋娜 刊期: 2009年第24期
有研究[1,2]报道,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经常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本研究对2006年6月-2008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插管引流时非计划性拔管的12例胸腔积液和气胸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制订相应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兰香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应用藻酸盐敷料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76例,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治疗不同阶段敷料渗液量、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愈合费用、切口感染、Ⅱ期愈合、渗液管理显效时间、愈合时间等各项指标.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2组间愈合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其他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藻酸盐敷料有利于腹部脂肪液化切口渗液及伤口床的管理,能显著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潘莉;操静;石兰平;刘佩;周小玲;方丹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炎性反应,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为0.500%~3.343%[1],识别和控制变应原对该病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晓玲;林小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近年来,我们对住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手段进行干预,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慧琼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1例围手术期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根据病情进行常规性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护理评估内容按计划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进行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的患者负性情绪、睡眠型态、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干预组在负性情绪、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睡眠型态、增进食欲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老年患者减轻心理压力,维护身心健康,加速躯体康复,全面提升围手术期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
作者:李银红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及临床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冠心病患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服药管理.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测评,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社会支持度、主观幸福感和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t检验.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及幸福感得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并与自身干预前比较亦有显著改善.干预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心脏射血分数、心绞痛发生率和再住院率等临床指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显著增加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而且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面试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1],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主要求职途径,如何应对面试是每个毕业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就近3年来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在参加医院面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在面试中采取相应的对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雪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红外线乳腺扫描仪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乳腺红外线扫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初步筛查乳腺疾病患者,并将乳腺红外线扫描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相比较.结果 体检人数为4453人,乳腺红外线扫描检出乳腺疾病2776例,其中乳腺增生症2405例,乳腺囊肿371例,乳腺增生症和乳腺囊肿检出率合计为62.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乳腺增生症3199例,乳腺囊肿652例,纤维瘤119例,副乳腺20例,乳腺癌5例.乳腺增生症和乳腺囊肿检出率合计为86.5%.结论 乳腺红外线扫描图像作为一种乳腺疾病的诊断方法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关性较好,但检出率低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故建议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门诊初步筛查乳腺疾病患者,并做病情评估和随访等.
作者:林小兰;黄艳青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006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4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4例,实验组除了采用一般护理外还进行小儿支原体肺炎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对2组患儿家长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患儿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家长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基本知识掌握不足.经过健康教育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显著减少、复发率降低,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健康教育,不但满足患儿和家长的需求,还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孙燕飞;王桂杰;陈清波;肖政祥 刊期: 2009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