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艳;郭淑敏
目的:调查我院中药注射剂在各科使用情况,分析医生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性,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0月-2011年3月我院各科每月10份病历,共600份,对中药注射剂进行用药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在功能主治、溶剂、联合应用、辨证施治、剂量、浓度、按说明书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不同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结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合理使用需要各科医生、药师共同努力,以降低医疗费用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胜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尿毒症大鼠肾脏Klotho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其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并结扎左肾动脉前支诱导尿毒症模型.将20只尿毒症鼠随机分为尿毒症组(UC组)、UC+骨形态发生蛋白-7治疗组(UB组).另设正常SD大鼠为对照组(NC组).第12周检测大鼠血清钙(Ca)、磷(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GF23)、白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Cr)、24h尿蛋白(24 h UP).并检测肾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RT-PCR检测肾组织Kloth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UC组P、FGF23、BUN、Cr、24hUP较NC组显著升高(P<0.01),Ca、Alb降低(P<0.05或0.01);T-AOC、Cu/zn SOD、GSH-Px显著降低(P<0.01),MDA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Klotho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而TNF-α及MCP-1 mRNA的表达则显著升高.BMP-7改善尿毒症鼠肾病理损伤和矿物质代谢,减少尿蛋白的排泄;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恢复Klotho的表达,抑制TNF-oα、MCP-1的表达.结论:BMP-7通过上调Klotho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而具有保护肾脏作用.
作者:杨新凤;田浩;候园林;王会荣;余健;聂国明;邹敏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跌打片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人参皂苷Rg1线性范围为0.340~5.094 μg(r=1.000 0),人参皂苷Rb1线性范围为0.303 ~0.454 μg(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人参皂苷Rg1为97.17%,RSD=1.09% (n =6),人参皂苷Rb1为102.63%,RSD=1.18% (n =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跌打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亮;奚玮;杨晓;吴爱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苯妥英钠凝胶剂中苯妥英钠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1磷酸二氢铵(用磷酸调pH 2.5)-乙腈-甲醇(45:35:20);流速0.8 ml ·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结果:苯妥英钠在18.012-42.028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0);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 =0.45%,n=9).结论:本方法简单,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苯妥英钠凝胶剂中苯妥英钠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超英;张慧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伊柔盈润柔肤水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在( 280±1)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光甘草定为对照品,测定甘草黄酮的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在4.88~17.08 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52%(RSD =0.43%).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作为伊柔盈润柔肤水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杨征;陈雅;徐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以甲壳素为原料制备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O-CMC),并进行结构表征.方法:通过羧甲基化和脱乙酰化两步反应合成O-CMC,采用胶体滴定法测定产物的取代度和脱乙酰度,一点法测定黏均分子量,利用红外谱图确定羧甲基的取代位置.结果:甲壳素与氯乙酸在50℃进行羧甲基化反应4h,然后于50℃碱性条件下进行脱乙酰化反应30 min,即得产物.经超声纯化,制得水溶性O-CMC,产率为78.1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产物的羧甲基仅局限于C6伯羟基取代,取代度为0.64,脱乙酰度为44.53%,黏均分子量为1.42×104.O-CMC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水溶性好,等电点为4.46,0.5%水溶液pH为7.52.结论:本法制得的O-CMC结构表征明确,脱乙酰度和取代度符合设计要求,水溶性佳.
作者:郭苗苗;徐丹;刘辉;浦金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高热T39℃.患者在外院抗病毒、降温等治疗效果不佳,体温持续上升,高达40℃,并逐渐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遂就诊于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BC 16.59×109 -L-1、N 82.7%;血生化:肝肾功正常,总蛋白(TP):49.06 g ·L-1、白蛋白(Alb):26.3 g·L-1;B超提示:肝脏异常回声区,考虑感染;CT检查示:肝右叶多发低密度影.以“肝脓肿”收住院.患者入院后给予足量、有效的抗菌药,抗感染、保肝、营养支持等治疗.
作者:王利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8岁,因纳差、乏力、尿黄10d,于2011年6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服用药物),有嗜酒史30余年,有头孢曲松过敏史.查体:T 36.0℃,P 68次/min,R 19次/min,BP 110/72 mmHg.巩膜重度黄染,腹膨隆,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于肋下未触及,莫菲征阳性.肝区轻度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下肢轻度水肿.
作者:徐小燕;吴骏;杨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咽炎咀嚼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甘草、金银花两种组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绿原酸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为0.97%.结论:本法定性、定量检测准确、可靠,能有效控制咽炎咀嚼片的质量.
作者:杨志福;曹军;杨静;曹金一;李华;陆杨;马善波;文爱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建立快速测定藿香正气水中乙醇含量的方法.方法:用GC法测定藿香正气水中乙醇含量,采用偏小二乘法(PLS)建立NIR光谱与GC测定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预测藿香正气水中乙醇含量.结果:所建立的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的决定系数R2为99.88,内部交叉验证方差(RMSECV)为0.347;验证预测值与理论值的相关系数为0.998 5,预测值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1.02%,n=9).结论:本方法简便精确、快速环保,可用于藿香正气水中乙醇含量的快速检测.
作者:林冬杰;陈学松;刘慧妍;罗达龙;陈启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抗菌药整治前后某院颅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简称预防用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该院神经外科2011年4月和9月行颅脑清洁手术的全部患者信息,其中4月手术的78例患者纳入整治前组,9月手术的77例患者纳入整治后组.对两组患者的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治前预防用药排列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哌拉西林/舒巴坦(n=32)、头孢地嗪(n=21)、氟氯西林(n=17),整治后排列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唑林(n=43)、头孢曲松(n=13)、头孢替安(n=8),预防用药选药合理率从7.8%上升至76.7% (P <0.01).预防用药时间从(6.3±1.9)d降至(2.5±1.6)d(P<0.01),预防用药时间合理率明显提高(61.6%vs 0%,P<0.01).整治前后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实施抗菌药整治活动,明显促进了该院颅脑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合理性,但仍存在预防给药时机不当等不合理现象,还需加强对抗菌药合理应用的教育培训及规范化管理.
作者:余爱荣;辛华雯;吴笑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前列腺癌( prostatic carcinoma,PCa)是男性生殖系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目前治疗药物有比卡鲁胺(康士得)、多西他赛、米托蒽醌等.前列腺癌占男性肿瘤的第2位,全球每年90多万新发病例,26万多人死亡.初始治疗多以雄激素抑制开始,但随疾病进展去势抵抗不可避免.卡巴他赛( cabazitaxel)是新的紫杉烷类抗肿瘤药,临床前研究表明其能抑制人类肿瘤细胞生长,包括经P糖蛋白表达的肿瘤.本文就其药理学、药效学、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及临床试验做一综述.
作者:冯永;李明坤;白秋江;左一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药学监护的模式与方法.方法:临床药师通过熟练掌握CHOP化疗方案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以及防范措施,对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在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处理及监测、防范中,与临床医生共同制定方案,使患者终顺利完成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化疗药物治疗过程,可以协助临床避免不良反应,使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合理.
作者:李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奥美拉唑碳酸氢钠氢氧化镁片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以水为溶出介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美拉唑碳酸氢钠氢氧化镁片的溶出度.结果:奥美拉唑线性方程为A =5.45×105C -7.58×104 (r =0.999 9)线性范围:4.0~40.0μg·ml-1.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为0.42%.结论:本法可用于奥美拉唑碳酸氢钠氢氧化镁片溶出度测定.
作者:彭东明;王福东;卢茂芳;刘艳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比较131I与手术治疗青少年Graves病的疗效,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青少年Graves病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8例药物治疗后复发的青少年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41例,手术治疗57例,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1I组甲减发生率明显高于手术组(P<0.01),而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治疗突眼均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组突眼加重比率要显著高于131I组(P<0.01).结论:手术和131I均是治疗青少年Graves病的安全有效方法,131I的剂量要个体化,尽量减少甲减的发生率.
作者:谭庆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优选滋肾生精合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加水量和煎煮次数4因素进行优选.结果:以加水量为20倍、煎煮时间为60 min、煎煮次数为2次、浸泡15 min为佳.结论:本试验设计科学,所得的方法可行,试验结果可靠.方法简单,适合滋肾生精合剂的生产.
作者:明少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咽合剂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三乙胺(60∶40∶0.2∶0.2),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74 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结果:黄芩苷在2.4~15.0 μg ·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60%,RSD=0.84%(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养咽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胡大强;杨晓军;傅若秋;孟德胜;卢来春;徐靖;王林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淫羊藿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药材及其配方颗粒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比较两者含量差异.结果:配方颗粒中淫羊藿苷的含量远低于原淫羊藿药材的含量,与所标示的浓缩倍数不符.结论:原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需要改进;配方颗粒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合理的质量标准.
作者:黄良永;雷震;郑江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女金胶囊中黄芩苷和丹皮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Symmetry C18柱(150 mm×3.9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48∶52),流速:1ml ·min-1;紫外检测波长:276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在4.96~24.80 μg和2.60~13.00 μg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和98.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女金胶囊中黄芩苷和丹皮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窦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考察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注射用奥扎格雷钠与5%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5℃和35℃条件下将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分别与5%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10 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检测配伍液的pH,用HPLC测定谷胱甘肽和奥扎格雷的相对含量.结果:在25℃和35℃下配伍10h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98.4%、奥扎格雷含量>97.9%,外观和配伍液pH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分别与5%木糖醇注射液10h内配伍稳定.
作者:王樱华;朱蓓德;孟拥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