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尿毒症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杨新凤;田浩;候园林;王会荣;余健;聂国明;邹敏书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7, 尿毒症, klotho, 氧化应激
摘要: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尿毒症大鼠肾脏Klotho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其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并结扎左肾动脉前支诱导尿毒症模型.将20只尿毒症鼠随机分为尿毒症组(UC组)、UC+骨形态发生蛋白-7治疗组(UB组).另设正常SD大鼠为对照组(NC组).第12周检测大鼠血清钙(Ca)、磷(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GF23)、白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Cr)、24h尿蛋白(24 h UP).并检测肾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RT-PCR检测肾组织Kloth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UC组P、FGF23、BUN、Cr、24hUP较NC组显著升高(P<0.01),Ca、Alb降低(P<0.05或0.01);T-AOC、Cu/zn SOD、GSH-Px显著降低(P<0.01),MDA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Klotho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而TNF-α及MCP-1 mRNA的表达则显著升高.BMP-7改善尿毒症鼠肾病理损伤和矿物质代谢,减少尿蛋白的排泄;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恢复Klotho的表达,抑制TNF-oα、MCP-1的表达.结论:BMP-7通过上调Klotho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而具有保护肾脏作用.
中国药师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养咽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咽合剂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三乙胺(60∶40∶0.2∶0.2),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74 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结果:黄芩苷在2.4~15.0 μg ·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60%,RSD=0.84%(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养咽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胡大强;杨晓军;傅若秋;孟德胜;卢来春;徐靖;王林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菊花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对菊花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菊花的综合利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菊花挥发油,经乙酸乙酯萃取处理,以GC-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在菊花的挥发油中检测出74个化合物,确认了其中24个.结论:菊花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中,1-甲基-5-亚甲基-8-异丙基-1,6-环癸二烯(15.777%)含量高,有7个化合物为以往文献中未曾报道.

    作者:郭昌洪;黄爱华;许汉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固体分散体技术改善吴茱萸次碱溶出特性的研究

    目的:制备吴茱萸次碱(Rut)固体分散体,提高Rut体外溶出度.方法: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采用溶剂-共沉淀法,制备含不同辅助载体的Rut固体分散体;采用差示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固体分散体进行物相鉴别,并进行体外溶出度试验;考察载体用量、载体中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和不同溶出介质对药物溶出特性的影响.结果:Rut以微晶形式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其中,以微粉硅胶和乳糖为辅助载体制备的Rut-PVP-微粉硅胶(1∶2∶1)和Rut-PVP-乳糖(1∶2∶2)固体分散体,其累积溶出度较其物理混合物提高了约6倍.结论:Rut-PVP-微粉硅胶(1∶2∶1)和Rut-PVP-乳糖(1∶2∶2)固体分散体可显著提高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程度.

    作者:蒋大义;杨宏图;马惠莱;陈振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柿叶和柿蒂中的熊果酸与齐墩果酸

    目的:建立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 Ion-pair RP-HPLC)测定柿叶和柿蒂中的熊果酸与齐墩果酸,并考察其药用价值.方法:采用AT Lichrom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0.78%四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量为0.8 ml ·min-1;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μl.结果:熊果酸与齐墩果酸在进样量为0.25 ~2.0μg时,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92,0.9994).熊果酸平均回收率为98.80%,RSD为1.34%;齐墩果酸平均回收率为100.36%,RSD为2.04%.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宋娟娜;李楠;刘景明;赵维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超声波辅助提取三七总黄酮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三七中总黄酮含量的工艺.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目标,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重点考察甲醇提取液浓度、料液比、三七浸泡时间、超声时间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及非线性二次规划得到佳提取方案并进行验证.以佳提取方案考察不同规格文山三七中总黄酮含量.结果:经逐步回归分析由甲醇提取液浓度和浸泡时间可以得到相关系数高达0.999 7的二次非线性回归方程.根据回归分析建立的方程,经非线性二次规划得到佳提取条件:甲醇浓度20%,提取液加入比例60倍,三七浸泡时间20 min,超声时间5 min.通过验证表明此结果准确可信.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甲醇浓度与浸泡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较大,超声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很小;实验因素与总黄酮提取率之间呈现出典型的二次非线性回归.采用佳提取工艺对春10头、春20头、春30头、春40头、春60头、春80头、春120头、冬40头,冬60头、冬120头(劣)共10个规格,126个文山三七样本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采收季节对三七品质影响不大.结论:三七品质越好,总黄酮含量越高,药效越好.

    作者:杨晓丽;陈广;吕甫金;马金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目的:以甲壳素为原料制备水溶性O-羧甲基壳聚糖(O-CMC),并进行结构表征.方法:通过羧甲基化和脱乙酰化两步反应合成O-CMC,采用胶体滴定法测定产物的取代度和脱乙酰度,一点法测定黏均分子量,利用红外谱图确定羧甲基的取代位置.结果:甲壳素与氯乙酸在50℃进行羧甲基化反应4h,然后于50℃碱性条件下进行脱乙酰化反应30 min,即得产物.经超声纯化,制得水溶性O-CMC,产率为78.1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产物的羧甲基仅局限于C6伯羟基取代,取代度为0.64,脱乙酰度为44.53%,黏均分子量为1.42×104.O-CMC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水溶性好,等电点为4.46,0.5%水溶液pH为7.52.结论:本法制得的O-CMC结构表征明确,脱乙酰度和取代度符合设计要求,水溶性佳.

    作者:郭苗苗;徐丹;刘辉;浦金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奥扎格雷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注射用奥扎格雷钠与5%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5℃和35℃条件下将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分别与5%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10 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检测配伍液的pH,用HPLC测定谷胱甘肽和奥扎格雷的相对含量.结果:在25℃和35℃下配伍10h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98.4%、奥扎格雷含量>97.9%,外观和配伍液pH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分别与5%木糖醇注射液10h内配伍稳定.

    作者:王樱华;朱蓓德;孟拥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硫化氢对多柔比星致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硫化氢对多柔比星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硫氢化钠(NaHS)作为供体,先用不同浓度NaHS处理心肌细胞,再加入多柔比星(DOX)致其凋亡.应用胎盘蓝染色测量细胞的存活率;应用Annexin V和PI双染流式术检测其凋亡情况;应用比色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结果:分别以DOX(5μmol·L-1)+ NaHS(50μmol·L-1)、DOX(5μmol·L-1)+ NaHS(100 μmol·L-1)、DOX(5μmol·L-1)+ NaHS( 200 μmol·L-1)浓度处理的各组细胞存活率均较单用DOX组(5μmol·L-1)增高;以DOX(5μmol ·L -1)+ NaHS(200 μmol·L-1)处理的细胞凋亡率较单用DOX组(5μmol·L-1)降低,以DOX(5μmol·L-1)+ NaHS(200μmol·L-1)处理的细胞的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较单用DOX组(5μmoloL-1)降低,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化氢可以保护DOX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抑制DOX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滕丽峰;王东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大白栓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降糖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大白栓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降糖机制 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大白栓菌丝体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低、高剂量,二甲双胍和等体积的0.5% CMC-Na溶液.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测定肝、肌糖原含量.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TNF-α、IL-6、CRP含量,小鼠胰腺组织中TNF-α、IL6含量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白栓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肝糖原含量(P<0.01),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血清IL-6、CRP及胰腺组织中TNF-α、IL-6含量(P<0.01).结论:大白栓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其降糖机制与改善肝糖原代谢,抑制炎症因子生成,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作者:蒋刚;汪鋆植;李建新;丁明若;吴方方;郭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尿毒症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尿毒症大鼠肾脏Klotho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其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并结扎左肾动脉前支诱导尿毒症模型.将20只尿毒症鼠随机分为尿毒症组(UC组)、UC+骨形态发生蛋白-7治疗组(UB组).另设正常SD大鼠为对照组(NC组).第12周检测大鼠血清钙(Ca)、磷(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GF23)、白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Cr)、24h尿蛋白(24 h UP).并检测肾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RT-PCR检测肾组织Kloth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UC组P、FGF23、BUN、Cr、24hUP较NC组显著升高(P<0.01),Ca、Alb降低(P<0.05或0.01);T-AOC、Cu/zn SOD、GSH-Px显著降低(P<0.01),MDA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Klotho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而TNF-α及MCP-1 mRNA的表达则显著升高.BMP-7改善尿毒症鼠肾病理损伤和矿物质代谢,减少尿蛋白的排泄;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恢复Klotho的表达,抑制TNF-oα、MCP-1的表达.结论:BMP-7通过上调Klotho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而具有保护肾脏作用.

    作者:杨新凤;田浩;候园林;王会荣;余健;聂国明;邹敏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整治前后颅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应用调查

    目的:调查抗菌药整治前后某院颅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简称预防用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该院神经外科2011年4月和9月行颅脑清洁手术的全部患者信息,其中4月手术的78例患者纳入整治前组,9月手术的77例患者纳入整治后组.对两组患者的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治前预防用药排列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哌拉西林/舒巴坦(n=32)、头孢地嗪(n=21)、氟氯西林(n=17),整治后排列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唑林(n=43)、头孢曲松(n=13)、头孢替安(n=8),预防用药选药合理率从7.8%上升至76.7% (P <0.01).预防用药时间从(6.3±1.9)d降至(2.5±1.6)d(P<0.01),预防用药时间合理率明显提高(61.6%vs 0%,P<0.01).整治前后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实施抗菌药整治活动,明显促进了该院颅脑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合理性,但仍存在预防给药时机不当等不合理现象,还需加强对抗菌药合理应用的教育培训及规范化管理.

    作者:余爱荣;辛华雯;吴笑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f因子法考察萘普生胶囊溶出度

    目的:考察2种市售萘普生胶囊的溶出曲线,研究《中国药典》和《日本药局方》规定的溶出务件下溶出度的差异,分析现行溶出方法的质量可控性.方法:采用溶出仪测定萘普生胶囊在水,pH1.2,pH4.0,pH6.8,pH7.4等5种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用f因子法评估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2种市售萘普生胶囊溶出曲线与日本标准溶出曲线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且国产萘普生制剂溶出较慢.2种市售萘普生胶囊的溶出度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但不同厂家生产的萘普生胶囊之间溶出曲线差异较大,不同厂家产品存在质量差异.结论:现行药典的溶出限度(Q值)不能反映制剂质量的内在差异,建议生产企业采用溶出曲线对制剂产品进行生产工艺、处方、质量评估.

    作者:吴小玉;王仲;王玉;李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格列美脲分散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格列美脲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格列美脲分散片(受试制剂)与格列美脲片(参比制剂)2 mg,采用HPLC-MS法测定血浆中格列美脲浓度,用DAS 2.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结果:口服格列美脲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 135.4±40.3)和(146.5±39.2) ng·ml-1,tmax(3.2±1.2)和(2.8±0.9)h,t1/2(7.3±3.9)和(6.7±2.8)h,AUC0~36 (757.1±217.2)和(849.4±250.4 )ng·h·ml-1,AUC0~∞(784.0±217.4)和(871.5±265.2) n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0.7±17.5)%.结论:两种格列美脲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周伦;丁莉坤;杨静;宋薇;陈敏纯;王茂湖;文爱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伊柔盈润柔肤水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伊柔盈润柔肤水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在( 280±1)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光甘草定为对照品,测定甘草黄酮的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在4.88~17.08 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52%(RSD =0.43%).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性和重复性好,可作为伊柔盈润柔肤水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杨征;陈雅;徐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完善药事服务费增设的SWOT建议

    目的:讨论现阶段增设药事服务费的政策.方法:应用战略规则分析法(SWOT法),就增设药事服务费内部环境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和外部环境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探寻其可行性和执行策略.结果:增设药事服务费存在着不客忽视的障碍和挑战.结论:增设药事服务费要结合各地实际,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

    作者:罗奇彪;王涛;王健智;李宏亮;徐责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含量及其有关物质的HPLC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水(0.05 mol·L-1磷酸溶液调节pH至3.5)-甲醇(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氟尿嘧啶与其相邻杂质峰能完全分离,在进样量0.038 92~1.94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99.2%(RSD =0.5%);低检出量为0.8ng.结论:本法专属准确,可用于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迪;郭宏伟;孙宽;孙苓苓;杨错;赵春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兰索拉唑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评价兰索拉唑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用LC-MS/MS测定兰索拉唑及其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口服单剂量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兰索拉唑的AUC0→t、Cmax、tmax分别为(3887.74±2 766.08 )ng·h·ml -、(1 009.95±321.73 )ng·ml-1、(2.42±0.89)h;参比制剂兰索拉唑的AUC0→t、Cmax、tmax分别为(3 895.25±2 809.82 )ng·h·ml-1、(1 150.74±480.22) ng·ml-1、(2.29±1.07)h.受试制剂5-羟基兰索拉唑的AUC0+t、Cmax、tmax分别为(278.44±106.60) ng·h·ml-1、(95.65±48.50 )ng · ml -1、(2.29±0.84)h;参比制剂5-羟基兰索拉唑的AUC0+t、Cmax、tmax分别为(291.52±131.81) ng·h·ml -、(113.81±66.36) ng ·ml-1、(2.16±1.11)h.受试制剂相比参比制剂的兰索拉唑、5-羟基兰索拉唑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是(106.1%±32.7%)、(102.43%±38.87%).受试制剂相对参比制剂的兰索拉唑、5-羟基兰索拉唑主要药动学参数经交叉试验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制剂的AUC0+t,Cmax经双单侧t检验示90%置信区间均位于有效置信区间范围内.结论:兰索拉唑的2种制剂以兰索拉唑及5-羟基兰索拉唑血药浓度数据评价,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任秀华;刘宇;陈倩;张冬林;刘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药学监护的模式与方法.方法:临床药师通过熟练掌握CHOP化疗方案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以及防范措施,对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在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处理及监测、防范中,与临床医生共同制定方案,使患者终顺利完成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化疗药物治疗过程,可以协助临床避免不良反应,使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合理.

    作者:李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柚皮苷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与抗氧化作用

    目的:观察柚皮苷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以及对体内SOD和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模型,成模小鼠按照血糖值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格列苯脲组,柚皮苷大剂量组(400mg·kg-1)和柚皮苷小剂量组(200 mg·kg-1).小鼠灌胃柚皮苷15 d,后一次给药2h后眼球取血,测定血糖值.测定血清和肝脏中SOD和MDA的含量.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给予柚皮苷的两组小鼠,血糖值均显著降低,T-SOD活力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柚皮苷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作者:周燕文;时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跌打片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跌打片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03 nm.结果:人参皂苷Rg1线性范围为0.340~5.094 μg(r=1.000 0),人参皂苷Rb1线性范围为0.303 ~0.454 μg(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人参皂苷Rg1为97.17%,RSD=1.09% (n =6),人参皂苷Rb1为102.63%,RSD=1.18% (n =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跌打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亮;奚玮;杨晓;吴爱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药师杂志

中国药师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