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菊花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郭昌洪;黄爱华;许汉香

关键词:菊花, 水蒸气蒸馏, 挥发油, GC-MS法
摘要:目的:对菊花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菊花的综合利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菊花挥发油,经乙酸乙酯萃取处理,以GC-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在菊花的挥发油中检测出74个化合物,确认了其中24个.结论:菊花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中,1-甲基-5-亚甲基-8-异丙基-1,6-环癸二烯(15.777%)含量高,有7个化合物为以往文献中未曾报道.
中国药师杂志相关文献
  • 干燥条件对枸橼酸红外光谱的影响

    目的:对枸橼酸红外光谱鉴别中样品干燥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分别对直接压片法、干燥器(硅胶)常温干燥(12 h)法与105℃干燥2h后再压片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并将图谱与对照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直接压片法所得的红外图谱与对照图谱一致但一定机率出现“毛刺峰”;干燥器(硅胶)常温干燥法所得的红外图谱与对照图谱一致且图谱比较平滑;在105℃干燥2h后再压片所得的红外图谱与对照图谱不一致.结论:在进行红外光谱鉴别时,不宜对枸橼酸原料药在105℃干燥2h干燥而应该在干燥器(硅胶)常温干燥12 h或可直接压片.

    作者:梁熠;覃志高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完善药事服务费增设的SWOT建议

    目的:讨论现阶段增设药事服务费的政策.方法:应用战略规则分析法(SWOT法),就增设药事服务费内部环境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和外部环境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探寻其可行性和执行策略.结果:增设药事服务费存在着不客忽视的障碍和挑战.结论:增设药事服务费要结合各地实际,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

    作者:罗奇彪;王涛;王健智;李宏亮;徐责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盐酸多奈哌齐口腔崩解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盐酸多奈哌齐口腔崩解片与盐酸多奈哌齐片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盐酸多奈哌齐口腔崩解片(受试制剂)与盐酸多奈哌齐片(参比制剂)5 mg,用液质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多奈哌齐的浓度,用DAS 2.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8.56±2.10)和(8.08±1.78) ng·ml-1,tmax(2.65±0.74)和(3.05±0.83)h,t1/2 (70.31±19.54)和(71.15±18.47)h,AUC0~216(373.76±94.15)和(353.04±81.42) ng·h·m1-1,AUC0~∞(420.30±110.99)和(399.80±108.56) ng·h·ml-1.受试制剂AUG~216的90%置信区间在参比制剂的等效范围内.结论:两种盐酸多奈哌齐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宋薇;杨静;冯智军;丁莉坤;李雪晴;周伦;杨林;文爱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舒血宁联合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肾损害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乙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常规降糖治疗,贝那普利10 mg,po,q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250 ml,ivd,qd.两组均进行4周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SBP、DBP和脉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SBP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mAlb)、24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mAl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改善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

    作者:史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超声波辅助提取三七总黄酮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三七中总黄酮含量的工艺.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目标,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重点考察甲醇提取液浓度、料液比、三七浸泡时间、超声时间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及非线性二次规划得到佳提取方案并进行验证.以佳提取方案考察不同规格文山三七中总黄酮含量.结果:经逐步回归分析由甲醇提取液浓度和浸泡时间可以得到相关系数高达0.999 7的二次非线性回归方程.根据回归分析建立的方程,经非线性二次规划得到佳提取条件:甲醇浓度20%,提取液加入比例60倍,三七浸泡时间20 min,超声时间5 min.通过验证表明此结果准确可信.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甲醇浓度与浸泡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较大,超声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很小;实验因素与总黄酮提取率之间呈现出典型的二次非线性回归.采用佳提取工艺对春10头、春20头、春30头、春40头、春60头、春80头、春120头、冬40头,冬60头、冬120头(劣)共10个规格,126个文山三七样本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采收季节对三七品质影响不大.结论:三七品质越好,总黄酮含量越高,药效越好.

    作者:杨晓丽;陈广;吕甫金;马金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31I与手术治疗青少年Graves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131I与手术治疗青少年Graves病的疗效,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青少年Graves病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8例药物治疗后复发的青少年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41例,手术治疗57例,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1I组甲减发生率明显高于手术组(P<0.01),而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治疗突眼均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组突眼加重比率要显著高于131I组(P<0.01).结论:手术和131I均是治疗青少年Graves病的安全有效方法,131I的剂量要个体化,尽量减少甲减的发生率.

    作者:谭庆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克痹骨泰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痹骨泰胶囊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150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至6.0)(55∶45),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15 ~1.0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0.46%(n=9).结论:本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克痹骨泰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梁国华;吴福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格列美脲分散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格列美脲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格列美脲分散片(受试制剂)与格列美脲片(参比制剂)2 mg,采用HPLC-MS法测定血浆中格列美脲浓度,用DAS 2.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结果:口服格列美脲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 135.4±40.3)和(146.5±39.2) ng·ml-1,tmax(3.2±1.2)和(2.8±0.9)h,t1/2(7.3±3.9)和(6.7±2.8)h,AUC0~36 (757.1±217.2)和(849.4±250.4 )ng·h·ml-1,AUC0~∞(784.0±217.4)和(871.5±265.2) n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0.7±17.5)%.结论:两种格列美脲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周伦;丁莉坤;杨静;宋薇;陈敏纯;王茂湖;文爱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菊花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对菊花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菊花的综合利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菊花挥发油,经乙酸乙酯萃取处理,以GC-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在菊花的挥发油中检测出74个化合物,确认了其中24个.结论:菊花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中,1-甲基-5-亚甲基-8-异丙基-1,6-环癸二烯(15.777%)含量高,有7个化合物为以往文献中未曾报道.

    作者:郭昌洪;黄爱华;许汉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茶籽壳不同部位提取物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作用

    目的:研究茶籽壳的不同部位提取物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作用.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将茶籽壳的乙醇萃取物分成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四个部位提取物,采用DPPH自由基体系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并和没食子酸、抗坏血酸进行比较.结果:茶籽壳的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0.25 mg ·ml-1对DPPH的清除能力达到95%;0.3 mg ·ml-1的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DPPH清除率达到95%:水部位提取物0.35 mg ·ml-1清除率也达到85%;石油醚部位提取物没有活性.结论:茶籽壳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提取物有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强.

    作者:李菁;朱艳平;陈清杰;李婷婷;吴和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止血敷料中肾上腺色腙的含量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止血敷料中肾上腺色腙的含量.方法:利用肾上腺色腙在354 nm处有大吸收峰,测定止血敷料中的肾上腺色腙的含量.结果:在2~7μg·ml-1的范围内,肾上腺色腙的吸光度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02%,RSD为1.96%.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快速,可以作为止血敷料中肾上腺色腙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孙华燕;徐风华;郭代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固体分散体技术改善吴茱萸次碱溶出特性的研究

    目的:制备吴茱萸次碱(Rut)固体分散体,提高Rut体外溶出度.方法: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采用溶剂-共沉淀法,制备含不同辅助载体的Rut固体分散体;采用差示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固体分散体进行物相鉴别,并进行体外溶出度试验;考察载体用量、载体中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和不同溶出介质对药物溶出特性的影响.结果:Rut以微晶形式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其中,以微粉硅胶和乳糖为辅助载体制备的Rut-PVP-微粉硅胶(1∶2∶1)和Rut-PVP-乳糖(1∶2∶2)固体分散体,其累积溶出度较其物理混合物提高了约6倍.结论:Rut-PVP-微粉硅胶(1∶2∶1)和Rut-PVP-乳糖(1∶2∶2)固体分散体可显著提高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程度.

    作者:蒋大义;杨宏图;马惠莱;陈振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羚黄宝儿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羚黄宝儿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SHISEIDO C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二氢钾溶液(35∶65),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345nm.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1 ~3.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 =0.21% (n =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羚黄宝儿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作者:黄俊忠;陈新国;连晓吟;肖树雄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纯化水中氨检查商榷

    目的:对我国现行版药典二部纯化水中氨检查的质量标准提出修改建议.方法:对纯化水中氨检查方法的比色器皿的使用、操作方法及所用试剂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纯化水氨检查标准中比色器皿使用不明确;操作不规范;所用试剂精密度表述有误、制取繁琐.结论:应完善并及时修订纯化水中氨检查标准.

    作者:邓雪玉;覃志高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蔗糖铁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88岁,因咳嗽、咳黄色浓痰2d,于2011年6月23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10年余,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中度贫血和前列腺增生病史.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入院诊断:①肺部感染;②两肺间质纤维化;③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④高血压3级(极高危);⑤中度贫血;⑥前列腺增生.

    作者:陈集志;刘韧;张增珠;肖汉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射干麻黄药对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及外周血Th1/Th2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比例射干麻黄药对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气道中炎症细胞及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8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A正常对照组、B哮喘模型组、C地塞米松组、D麻黄单药组、E射干单药组及不同比例射干麻黄药对组F、G、H),每组10只.采用鸡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给予不同药物对小鼠进行干预.干预完成后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L-4、IL-5、IL-13及IFNγ的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等改变.结果:射干麻黄药对组可以显著减轻哮喘小鼠的哮喘症状,降低外周血中IL-4、IL-5、IL-13水平、升高IFN-γ水平,并能降低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水平.结论:射干麻黄药对可以显著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纠正Th1/Th2失衡,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作者:杨敏茹;杨万军;张伟东;顾宜;王荣;林瑶;王晓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整治前后颅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应用调查

    目的:调查抗菌药整治前后某院颅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简称预防用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该院神经外科2011年4月和9月行颅脑清洁手术的全部患者信息,其中4月手术的78例患者纳入整治前组,9月手术的77例患者纳入整治后组.对两组患者的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治前预防用药排列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哌拉西林/舒巴坦(n=32)、头孢地嗪(n=21)、氟氯西林(n=17),整治后排列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唑林(n=43)、头孢曲松(n=13)、头孢替安(n=8),预防用药选药合理率从7.8%上升至76.7% (P <0.01).预防用药时间从(6.3±1.9)d降至(2.5±1.6)d(P<0.01),预防用药时间合理率明显提高(61.6%vs 0%,P<0.01).整治前后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实施抗菌药整治活动,明显促进了该院颅脑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合理性,但仍存在预防给药时机不当等不合理现象,还需加强对抗菌药合理应用的教育培训及规范化管理.

    作者:余爱荣;辛华雯;吴笑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致输液反应1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8岁,因纳差、乏力、尿黄10d,于2011年6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服用药物),有嗜酒史30余年,有头孢曲松过敏史.查体:T 36.0℃,P 68次/min,R 19次/min,BP 110/72 mmHg.巩膜重度黄染,腹膨隆,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于肋下未触及,莫菲征阳性.肝区轻度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下肢轻度水肿.

    作者:徐小燕;吴骏;杨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例肝脓肿术后人血白蛋白用药分析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高热T39℃.患者在外院抗病毒、降温等治疗效果不佳,体温持续上升,高达40℃,并逐渐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遂就诊于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BC 16.59×109 -L-1、N 82.7%;血生化:肝肾功正常,总蛋白(TP):49.06 g ·L-1、白蛋白(Alb):26.3 g·L-1;B超提示:肝脏异常回声区,考虑感染;CT检查示:肝右叶多发低密度影.以“肝脓肿”收住院.患者入院后给予足量、有效的抗菌药,抗感染、保肝、营养支持等治疗.

    作者:王利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感染的抗菌药联用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腹腔感染中抗菌药联合使用情况.方法:利用我院HIS系统,对抗菌药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使用高于卫生部规定.抗菌药联用以两联用药为主共152例,联用类别: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糖肽类,β-内酰胺类+糖肽类,占据药物联用品种的前三位.三联用药为14例.存在抗菌药联用不合理现象及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过度的问题.结论:抗菌药使用要依据药敏试验及细菌培养结果进行调整,存在联合应用指征方可联用.

    作者:朱晓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药师杂志

中国药师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