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桂鸣;朱江;颜芮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使得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当这些患者合并严重感染危及生命时,往往需要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由此容易导致真菌性肠炎(fungi intestinal catarrh,FIC)的发生,出现顽固性腹泻,而频繁的粪便刺激极易使肛周皮肤出现潮红、变薄、破溃,增加患者痛苦及感染概率.
作者:鲁桂鸣;朱江;颜芮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脊柱手术后负压引流不仅能减少手术积血,保持敷料干燥,降低切口感染率,而且便于观察,及时发现异常[1].
作者:许蕊凤;寇智峰;吴金艳;李桂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四联法治疗压疮是指采用局部清创、疮面撒药、覆抹自体动脉血、光源热敷4种措施对久治不愈的压疮联合治疗的方法.
作者:蒲芳琴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完美的乳房是女性美的重要标志之一.乳腺纤维瘤好发于年轻女性,特别是多发良性肿块患者.
作者:李歆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院创伤骨科中心每年收治的骨折患者中60%是老年患者,为了进一步探讨适合骨科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措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花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对624例患者运用了循证护理的方法,采取相应的预防压疮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临床上对于患者行气管插管后固定的方法很多,一般都是针对如何防止意外拔管.但是,我们发现临床上有一些患者在意识朦胧或清醒不能耐管时,往往把气管插管往气道内咽,容易使气管插管滑人单侧支气管中,造成双肺呼吸音不对称,影响了呼吸功能的恢复,特别是对无牙齿或牙齿稀少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作者:赖玉莲;倪茹芝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CT定位下经鼻内镜筛窦进路行眶内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2-2005年16例在CT定位下行鼻内镜筛窦进路眶内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及与医生的密切配合.结果 16例患者全部治愈,护理效果满意,未见并发症.结论 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及时、准确地防治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赵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的辱骂、威胁或袭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的明确或含蓄的挑战[1].
作者:于立群;唐晓霞;石荣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压疮的防治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务人员的难题.2004年8月-2006年8月,本研究对我院老年科收治的318例卧床患者选用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及其分级预防护理法进行压疮的预测及预防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华英;王枚;王静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重症监护患者常有循环障碍、姿势固定、营养不良、贫血、水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加上意识不清、焦虑、精神失常、多汗、大小便失禁以及局部皮肤的摩擦和剪切作用等而很容易发生压疮.
作者:李水英;廖燕;刘帆;叶磊 刊期: 2007年第19期
我国绝大部分卫生资源集中在医院,医院资源能否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决定着整个卫生资源利用的状况和卫生服务系统运行的绩效.
作者:王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在护理专业医学英语词汇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种简单高效的词汇学习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作者:贾艳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传统的胸腔引流装置采用单腔引流瓶,靠重力和胸腔内压力变化进行引流,无法外接负压吸引装置,故对咳嗽无力、肺膨胀不全者不利于彻底排尽胸腔积液和积气;且单腔瓶装置还会有引流液虹吸反流的现象,可能造成胸腔感染.
作者:刘世梅;张杰;刘彦国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大压疮常经久不愈,出现严重感染、全身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
作者:刘红;鲍霞;苏惠芳;刘婷;张鑫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杨萍 刊期: 2007年第19期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行下肢骨牵引是治疗方法之一.由于长期牵引使局部受压、疼痛、抬臀及更换床单困难、潮湿刺激皮肤等因素,致使患者臀部、骶尾部容易发生压力性溃疡.
作者:李建英;汪贵茹;王建英;曹敏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溃和坏死[1].
作者:刘兆艳;来玉民;于丽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局部外敷中草药马齿苋缓解诺维苯所致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人选的接受诺维苯治疗的12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诺维苯0.7 mg/kg静脉推注,实验组用药后第2天沿静脉走向将制作好的鲜马齿苋300~500 g均匀敷于整个穿刺侧肢体,外加软薄膜固定,持续30~60 min/次,连用4~6次,连用2 d;对照组常规用50%硫酸镁局部冷湿敷.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疼痛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为94.6%,实验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马齿苋外敷对缓解诺维苯所致的疼痛有显著疗效,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金绳;席秀娥;常新荣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在做颅脑手术消毒时,消毒液(0.5%强力碘)经常会流到患者眼内,使术后患者出现眼红、干涩、疼痛等症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作者:郭晓华;刘晶;辛颖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于姿势控制后行静脉输液穿刺的效果.方法 将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5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77例,按护理基本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常规输液;干预组81例,在姿势控制后进行输液.比较2组输液时间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 常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64.3%,干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平均耗时(5.77±3.60)min,干预组平均耗时(4.92±3.2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合理的姿势控制后行静脉输液,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吕复莉;吴德;吴欣楠;潘宏;郭雯雯 刊期: 2007年第19期